《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资料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资料全.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本乐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 基础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授课对象是该专业全体一年级学生。该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与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与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二、教学目标1、总目标 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
2、、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与其各基本畴,以与各个畴之间的联系;(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4)正确规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 (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综合容;(6)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
3、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7)形成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基本乐理的教学能力。 3、教学时数:总学时: 72学时 周学时:2学时 开课学期 : 第一、二学期 4、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常用的的教学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学时分配与实践要求。遵照精讲多练的原则。三、教学容:第一章 音与音高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与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域与音区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教学要点:了解
4、音乐的四大要素。教学时数: 4学时(二)教学容:第一节 音与音高第二节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第三节 音的分组第四节 音域与音区第二章音律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三种音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别。基本要求:初步辨别三种律制与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教学要点: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容:第一节 十二平均律第二节 五度相生律第三节 纯律第四节 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第五节 等音第三章 记谱法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记谱对音乐的学习与创作和表演有着积极的重要性。基本要求: 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
5、记法。教学要点: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容: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第二节五线谱第三节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第四节谱号第五节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第六节变音记号第七节省略记号第八节演奏法的记号第四章 节奏 节拍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节奏、节拍以与各种拍子。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基本要求:通过分析歌曲、乐曲辨别各种拍子以与它们在音乐的表现意义。教学要点: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容:第一节 节奏 节奏型第二节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第三节重音 节拍 拍子 小节第四节切分音第五节单节拍和单拍子 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第六节 复节拍和复拍子 强
6、拍与次强拍 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第七节混合复节拍与混合复拍子 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第八节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第九节交错节拍 自由节拍 1/4拍子 板眼与板眼符号第十节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与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第十一节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五章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教学要点: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在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速度的标记第二节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第三节力度的标记第四节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第六章装饰音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
7、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基本要求:初步辨别四种装饰音。教学要点:四种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 倚音第二节波音第三节回音第四节颤音第七章音程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音程的度数与音数、了解音程的性质。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识别和构成音程。以与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要点:准确和识别音程的度数与音数。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容:第一节 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第二节音程的级数和音数第三节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第四节单音程与复音程第五节音程的转位第六节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第七节等音程第八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第九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第
8、十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十一节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与其表现特性第二学期第八章 调式总论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音阶、调性以与调式在音乐的表现意义。基本要求:通过这一章的讲解了解调式的特性。以与调式的多样性。教学要点: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调式、音阶、调、调性第二节调式音级与其特性第三节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第四节调式的多样性与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第九章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以与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应用与其表现特性。基本要求: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辨别
9、歌曲、乐曲的调式以与特性。教学要点:熟练掌握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以与调的五度循环。教学时数: 8学时教学容:第一节五声调式第二节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第三节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第四节六声调式第五节七声调式第六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第七节同宫系统各调第八节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第九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与其表现特性第十章 大调式和小调式 作品中的明确法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调式、小调式大、小调式的特性以种自然大小调式。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以与关系大小调、
10、同主音大小调、特种自然大小调、与其它们的表现特性。教学要点:分析歌、乐曲的调式、以与表现特性。教学时数: 8学时教学容:第一节大调式第二节小调式第三节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第四节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第五节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第六节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第七节各类大小调的应用与其表现特性第八节特种自然大小调第九节作品中的明确法第十一章 和弦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构成和识别三和弦、七和弦。以与三和弦、七和弦的转位。基本要求:了解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的作用以与构成和弦的方法。教学要点:熟练掌握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在大小调式中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教学时数: 8学时
11、第一节和弦第二节三和弦第三节七和弦第四节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第五节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第六节等和弦第七节调式中的和弦第八节 和弦的应用与其表现特性第十二章 转调与交替调式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转调的意义和调的关系。基本要求:通过分析辨别歌曲、乐曲在音乐中,调与调之间的关系。教学要点:调的关系、(远近)准确分析歌、乐曲的转调。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转调的总概念第二节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第三节转调的类别第四节调的关系第十三章 调式半音与半音阶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半音(辅助音、经过音)以与半音阶和半音阶的上、下行的写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经过音
12、、和辅助音;以与在任何一个音上写出大、小调式的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教学要点:调式半音与辅助音与经过音的密切关系。半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写法。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调式变音第二节半音阶第十四章 移调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调的作用和方法,准确把歌、乐曲移调。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教学要点:介绍移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移调的练习。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移调的应用第二节移调的方法三、考试考核 1.考试目的 乐理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
13、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乐理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考试的围与容 乐理考试的围和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五线谱、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转调、移调等。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 基础乐理的考试容: 音、音名、音律; 记谱法、常用记号; 节奏、节拍、音值组合法; 音乐的速度 . 力度与其标记; 音程、分类、标记、识别、构成; 调、调式、民族调式; 调式中的音程; 调式中的和弦; 调式变音、半音音阶、调关系 转调、移调; 装饰音等 3.考试考核的时间和方式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4.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三、教材与参考书 :1重光编 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 1962年10月出版2 钱仁平、江 编著 基本乐理强化训练 文艺 1996年11月出版9 / 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