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共19页).docx
《第12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共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共19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二节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上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本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病,年龄以3-8岁多见。(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 尽管本病有多种原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生率一般在0%-20%。1982 年全国105所医院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调查,急性肾炎患儿抗
2、链“O”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O”:是机体产生的以链球菌溶血素O为抗原的抗体。通过测定血清中的ASO抗体效价,来判断病人有无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作为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但本试验无特异性意义,因为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相应的扁桃体炎、猩红热、急性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引起ASO升高。人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血清中可以出现多种抗体,如抗链激酶抗体、抗透明质酸抗体和抗“O”溶血素抗体,而抗“O”溶血素抗体对检测风湿病是否活动的一种血清学诊断试验较有意义。风湿病活动期60%80%的病人ASO是升高的,多次检
3、测均正常有助于排除风湿病升高者61. 2%。我国各地区均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最常见,占51%,脓皮病 脓皮病:是和引起的常见的皮肤感染,多发于。常因为细小的抓伤、裂伤或昆虫叮咬而感染,亦可经人与人之间接触而传播,还可从身体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本病在炎热、潮湿的夏天,特别是居住拥挤和卫生情况不良时更多发生。或皮肤感染次之占25. 8%。除 A组溶血性链球菌之外,其他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等,病毒如柯萨基病毒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种(enterovirus)分为A和B两类,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人
4、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性病变,并致胎儿宫内感染和致畸。B4型、ECHO病毒 ECHO病毒:是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的缩写。因1950年初次分离出来时不知其应归属于何病毒属故称为孤儿病毒。9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有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丝虫、钩虫、血吸虫、弓形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也可导致急性肾炎。2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急性肾炎主要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的菌株感染有关。所有致肾炎的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的
5、抗原性,包括菌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和“肾炎菌株协同蛋白”(NASP)。主要反应机制为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学说。此外,某些链球菌株可通过神经氨酸苷酶的作用或其产物如某些菌株产生的唾液酸酶,与机体的免疫球蛋白(IgG)结合,改变其免疫原性,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致病。另有人认为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膜糖蛋白间具有交叉抗原性,可是少数病例呈现抗原抗体型肾炎。(二)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目前尚无直接针对肾小球免疫病理过程的特异性治疗。主要为通过对症治疗,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以利其自然恢复。1急性期的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通常需2
6、-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水肿减退即可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可于停止卧床后逐渐增加活动量,2个月后如无临床症状,尿常规基本正常,即可开始半日上学,逐步到参加全日学习。饮食和摄入量为防止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导致循环负荷过重,须减轻肾脏负担:急性期宜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对有水肿、血压高者用低盐饮食。水肿重且尿少者限水。对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小儿于短期内应用优质蛋白,可按0.5 g/kg计算。注意以糖类等提供热量。2急性期的药物治疗(1)感染灶的治疗:对仍有咽部、皮肤感染灶者应给予青霉素或其他敏感药物治疗7-10天。(2)利尿剂的应用:急性肾炎时主要病理
7、生理变化为水钠潴留、细胞外液量扩大,故利尿剂的应用不仅达到利尿消肿作用,且有助于防治并发症。凡经控制水、盐而仍尿少、水肿、血压高者均应给予利尿剂。噻嗪类无效时可用强有力的袢利尿剂如呋塞米。(3)降压药的应用:凡经休息、限水盐、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药。3急性期并发症的治疗 (1)急性循环充血的治疗:本症主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而致,故本症治疗重点应在纠正水钠潴留、恢复血容量,而不是应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类药物。除应用利尿剂外必要时加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经上述治疗仍未能控制者可行腹膜透析,以及时迅速缓解循环的过度负荷。(2)高血压脑病的治疗:除以强有效的降压药控制血压外
8、,要注意对症处理。对持续抽搐者可应用安定0.3mg/( kg·次),总量不超过20mg,静脉注射,或采用其他止痉药。利尿剂有协助降压的效果,本症常伴脑水肿,宜采用速效有力的利尿剂。(3)急性肾功能衰竭4其他治疗 一般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少尿或无尿、高度循环充血状态及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可用透析治疗。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
9、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造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严格说来不是一独立性疾病。(一)药物治疗机制1一般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为主,而不是以消除蛋白尿、血尿为目的。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强调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饮食,预防感染。(1)休息:对于水肿、高血压严重者要求卧床休息。(2)饮食:限盐;低盐饮食<3g/d。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0.6-0.8g/(kg·d),一般提供优质蛋白,并加用必需氨
10、基酸疗法。同时应注意限制磷的摄入,补充钙剂注意纠正高磷低钙状态;并给予低嘌呤饮食,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减轻高尿酸血症。2药物治疗原则(1)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细胞毒药物:即烷化剂(如、等)。为,它们的作用主要在于烷化中的或腺嘌呤等,引起单链断裂,双螺旋链交联,因而改变DNA的结构而损害其功能,妨碍RNA合成,从而。另外烷化剂又是,抑制抗原敏感细胞的活动,阻断的出现,伸进小的分解,使其数目减少。临床常用于治疗肿瘤、难治性肾病等。: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根据光镜
11、所见的一种病理形态学诊断的肾炎,是一组以弥漫性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1977年(WHO)正式将其列为一种病理类型。系膜增生性肾炎是病理形态学的一个,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可能对激素反应良好;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节段性(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 sclerosis,FSGS):是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FSGS表现为部分(局灶)肾小球和(或)肾小球部分毛细血管袢(节段)发生病变。FSGS病变局灶化的特征,使其诊断受组织取材的影响较大。病变首先累及肾皮质深层的髓旁肾小球;早期就可以出现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蛋白尿、综
12、合征是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本病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均较差,疾病呈慢性进行性过程,最终发生。、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一个常见病因,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或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对激素可能有效。根据病理类型,如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尿蛋白2. 0g/24小时,无禁忌证者可试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2)积极控制高血压:积极地控制高血压可防止肾功能损伤加重。对明显水钠潴留者,利尿药可作首选,若肾功能好可加噻嗪类药物。对于肾功能差者(GFR <
13、;25ml/min),应改用袢利尿药,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以防加重高脂血症及高凝状态。(3)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可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肾炎进展,保护肾功能,特别是对增生型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一个病理形态学的诊断,病理上以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质增多为特征的肾小球性肾炎。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经过不一。尤为重要。(4)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避免使用肾毒性或易诱发肾功能损伤的药物。(5)激素、免疫抑制剂 一般型和高血压型患者一般不必用
14、激素等药,而对肾病型及多数急性发作型患者需加用激素,以作用时间快,疗程短为原则,最合适者为微小病变、肾间质炎症病变、早期膜性、系膜增殖等效果较佳。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的类别和代表药物 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常提示预后不良,持续或重度肾性高血压又可加重氮质血症。用一般降压药虽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不一定就降低肾小球内血管阻力。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使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钙离子拮抗剂虽可降低全身血压但增加出球小动脉阻力,可能反而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对肾功能保护不利;现已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尚可抑制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张力,改善
15、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作用。ACEI尚使组织内缓激肽降解减少,缓激肽扩张效果增强。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收缩作用,抑制TGF-的促增殖作用。对中、重度高血压,心脏肥厚患者使用ACEI尚可减少或抑制血管紧张素促心肌、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大和血管壁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十分有助。但ACEI引起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张力降低,有时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故在氮质血症时使用ACEI 剂量不宜过大,且应密切观察肾功能,更不宜使用保钾利尿剂,以免发生高钾血症。常用药物为卡托普利12.5-25mg每次,每日2-3次;或贝那普利每日1-2次,每次10mg;或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或福辛普利10-
16、20mg,每日1次。除卡托普利外,其余品种均为长效制剂,对有肾功能不全者宜使用双通道排泄药物如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若未能控制高血压,可加用氨氯地平5-10mg每日1-2次。也可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80mg,每日1次或氯沙坦50mg,每日1次,可替代ACEI。发生急进性高血压甚至高血压危象时需用硝普钠0.5-1g/( kg·min)静脉滴注,控制血压在正常上限,严密随访血压和心功能。三、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nephritic syndrome,NS)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标准是:大量蛋白尿(>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前
17、两条为诊断的必备条件。N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一)药物治疗原则和治疗目标1低盐饮食 水肿时应低盐(<3g/d)。2利尿消肿(1)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度水肿患者,常用氢氯噻嗪一次25mg,一日3次,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2)潴钾利尿剂:适用于低钾血症,常用螺内酯一次20mg,一日1-2次;或氨苯蝶啶一次50mg,一日1-2次。单独使用利尿作用不显著,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长期使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3)袢利尿剂:适用于中、重度水肿患者,常用呋塞米一日20-120mg,或布美他尼一日1-5mg,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应用袢利尿剂时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
18、低氯血症性碱中毒。(4)右旋糖酐或羧甲淀粉:常用不含钠的右旋糖酐 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706羧甲淀粉,分子量2.5万-4.5万),一次250 500ml 静脉滴注,隔日1次。随后加袢利尿剂可增强利尿效果。但对少尿(一日尿量<400ml)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NS患者利尿要避免过度和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3减少尿蛋白ACEI或ARB有不依赖于降低全身血压的减少尿蛋白作用,应用其降尿蛋白时,剂量一般应比常规降压剂量大,才能获得良好疗效。血容量严重不足或应用强利尿剂后应慎用,以免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二)药物治疗机制及治疗药物选择1糖
19、皮质激素 激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一日1mg/kg,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应延长至3-4个月。缓慢减量: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mg/日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日)再维持半年左右。可采取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更换为泼尼松龙(等剂量)或甲泼尼龙(4m
20、g 甲泼尼龙相当于5mg泼尼松)口服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半衰期长,副作用大,现已少用。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将其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8-12 周内NS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量到一定程度即复发)和“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三类,其各自的进一步治疗有所区别。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2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协同激素治疗。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1)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在体内被肝细胞微粒体羟化
21、,产生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而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应用剂量为一日2mg/kg,分1-2次口服;或一次200mg,隔日静脉注射1次。累积量达8-10g后停药。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2)环孢素:选择抑制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效应T细胞,已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治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NS。常用量为一日3-5mg/kg,分2次空腹口服,服药期间需监测并维持其血药浓度谷值为100 -200ng/ml。服药 2-3个月后缓慢减量,疗程半年至一年。副作用有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停药后易复发是该药的不足
22、之处。(3)麦考酚吗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在体内代谢为霉酚酸,后者为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故而选择性抑制 T、B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形成达到治疗目的。常用量为一日1.5-2g,分2次口服,共用3-6个月,减量维持半年。近年一些报道表明,该药对部分难治性NS有效,相对副作用较少。尽管尚缺乏大宗病例的前瞻性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但已受到重视。因其价格较高,目前仍作为二线用药。已有偶见严重贫血和个例(多见于肾功能损伤者)应用后导致严重感染的报道,应引起足够重视。(4)他克莫司(tacrolimus):为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免疫抑
23、制药物。该药物和体内FK506结合蛋白(FKBPs)相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从而抑制 T细胞钙离子依赖型信息传导,抑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生成。该药物作为强抗排异药物,用于肝、肾等器官移植患者。国内己试用于难治性NS,常用诱导剂量为一日4-6mg,分2次空腹服用,持续半年;常用维持剂量为一日2-4mg,分2次空腹服用,维持时间为半年。血液浓度应维持在5-10ng/ml。至今无大规模病例治疗NS的循证医学结果,但初步的治疗结果巳显示良好的降尿蛋白疗效。尽管其副作用相对较轻,但可引起感染、消化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肝功损害、高血糖和神经毒性(如头痛、失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泌尿系统 常见疾病 药物 治疗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