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赏析(共4页).doc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赏析(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赏析(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野望 唐 王绩】(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1)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2)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2分)1、“东皋薄暮望,” 点明时间 、地点 、事件 。2、“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3、 “树树皆秋色,山
2、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4、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参考答案】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
3、“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3)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5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2分,符全诗意即可) 7.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
4、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8.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黄鹤楼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 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
5、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16、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各2分。17、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2分。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 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 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 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D 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
6、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4.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5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11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2故乡2A B。 C。 D。3.“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4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5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21.(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
7、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21、(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2)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习题1、崔颢在黄鹤楼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
8、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黄鹤楼一诗中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5、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崔颢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使至塞上12 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
9、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1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12使:出使(1分); 征蓬:飘飞的蓬草(1分)13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蓬
10、”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22.诗人以“蓬”、
11、“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 2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横贯,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2分,意思对即可)1、王维, 代诗人字 ,人称“ ”,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 并称为“王孟”。本诗从体裁上看是 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 ”诗。 唐 摩诘诗佛 孟浩然 五律 边塞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2、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 和 ,一个“单”字写出诗人 去慰问边关将士。 出使路线和到达地点 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13 唐诗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