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共3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共31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一)考纲要求及重要性中考语文科目说明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涉及词语的相关描述:“正确使用和选择词语(包括成语)”、“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通假字的本义和含义”、“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音和表达技巧”、“语言通顺、简洁得体”等,这些描述分散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中,可见词语的考查贯穿整个中考语文试卷。(二)考试类型综述中考词语的考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理解与辨误;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关联词语的选择;熟语(包含成语)的正确使用等。题型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为主,但有时也会和其他题型综合起来考查。
2、例如和正确书写汉字、修改病句、仿写句子等题型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对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三)分项解读:词语的理解与辨误词语的意义从意义多寡来看分单义词和多义词,今天我们重点介绍多义词。多义词表示几个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多义词的词义又可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引申义:由基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如“木本植物的通称”是“树”的基本义,“种植,栽培”“树立,建树”是派生出来的引申义。比喻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新义。事物之间常常有相似的地方,用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就产生比喻义。如“花岗岩脑袋”,“花岗岩”是一种建筑材料,这里指顽固不化;“这次没考好,千万别背上包袱”,
3、“包袱”比喻精神上的负担。这里注意词语的比喻义和作为修辞手法的比喻有不同的地方,词的比喻义是多义词中一个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而比喻手法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应用的。例1、(2010山西)下列注音、书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惬(qiè )意称心,满意坦荡如砥( d)平坦得像磨刀石B 恻(cè)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不卑不亢(kàn)既不自卑,也不高傲C 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捉襟见纣(zhu)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纣 解析:此题对词语的理解考查就结合在字音、字形的综合掌握情况里。很明显,词义的理解没有错误,而是字音字形出错了。“匀称(ch&
4、#232;n)”错读为“chèn”;“捉襟见纣zhu”中的“纣”应书写为“肘”。答案:C例2、(2008 湖南长沙市)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 目前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流,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C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很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解析:“风流”
5、是“杰出,英俊”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能建功立业。“白色垃圾”则是运用了比喻义。“不言而喻”则是字面的本义。“斗牛”本义指北斗星和牵牛星,这里泛指云霄,而不是指牛的脾气很大。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方能做到万无一失。答案:C词语的色彩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得正确、鲜明、生动,必须掌握丰富的词语,并且要善于使用这些词语。词语用得好,并不是要求辞藻华丽,而是要求用得准确、贴切。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了解词语的意义,还要了解词语所附加的色彩。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A 感情色彩:词语带有褒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意味就是褒义词词语带有贬斥、厌恶、否
6、定、鄙视等意味就是贬义词词语介于褒义和贬义之间,既可以用在好的方面,又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的是中性词。如:害怕、保护、结果等词语。B 语体色彩:词语还带有不同的语体色彩。有的随便,通俗,如:惦记、脑袋、脸蛋儿、哆嗦、吓唬、死了、爸爸、完活多用于日常说话中,多是口语词;有的庄严,郑重,如:怀念、头颅、面孔、颤抖、恐吓、逝世、父亲、竣工多用于书面中,是书面词;有的具有文学的生动、形象等意味,如:惆怅、晶莹、婉转等;还有的单义,专业,如:利息、血压、光年、氧化、社会主义等多用于专门性文章。这些恰恰也说明要注意词语的使用场合,如果用的不合适,就会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甚至弄出笑话。我们知道,充分掌握知
7、识是前提,具体解答题目才是活用知识的过程。例3、(2008 山西8分23秒的震撼第24、25.、26.、27题都涉及到词语的考查;24题 (2分)选文语言生动,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请从第段筛选出表现野牛勇猛与力量的词语。( 如风而至 团团包围 狂追 吼声如雷)解析:此题就是考查塑造文学形象时词语的表达技巧,其实就是词语的文学语体的运用。25题 (2分)第段“几个动作,在一瞬间内一气呵成”一句中,“几个动词”指的是什么?(疾冲(冲) 一挑(挑) 飞 摔 )解析:词语考查题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查题,重在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不考名词术语,也不单纯考表面知识。此题就是对动作描写即“动
8、词”的考查,说到词性,今年的一道词语考题:(2010 山西我们一样爱他们) 13题 (2分) 题目中的“我们”在文中指那些人?(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的贫困生),“我们”是人称代词,它具体指代的内容要结合对整篇文章的仔细阅读,这里不光有对词语的理解还有用合适的语言正确表述的要求。在以往的试题训练中,我们看到过近指代词“这”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的考题,所以,学生答这类题较容易,几乎没有障碍。26题(2分)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8分23秒的牛狮大战,完全颠覆了我曾经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颠覆:这一词语强烈地表现了牛狮大战完全推翻了“我”最初认为自然界弱肉
9、强食的一般规律。)解析:“颠覆”的本义是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权。这里结合语境,是指“我”内心的观点被眼前的一幕推翻了。27题 (3分)第段和段都提到“8分23秒”,有什么作用?(照应题目 强调牛狮大战的时间之短 突出牛狮大战带给“我”的震撼之大)解析:我们知道,时间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会产生时间短 、情况危急 、震撼人心的作用,这里的“8份23秒”多次出现就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也印证了词语的文学语体色彩在中考题目中的考查。当然,解答这类题目还得联系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停留在词语的表面是不够的,要有深挖词语含义的答题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要在平时训练中逐步形成。上面的例子紧凑地出现在200
10、8年的山西中考语文试题的一篇阅读题内,且分值达到9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命题人在词语考查上的重视度。例4、(2009 山西溃散的黑暗)15题 (3分)结合语境,品析段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视、被人轻视、被人误解的坎坷经历。)解析:“跌跌撞撞”本义是形容走路不稳。结合语境,抓住文章之前的“在陌生的土地上”和之后的“被人歧视过、被人轻视过、也被人误解过”等句子,就可看出“跌跌撞撞”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异国土地上生活、学习的艰难。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就可以产生不凡的作用,联系文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这个词语就有了质的飞跃,盲姑娘面对自身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词语 理解 运用 3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