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范例 人教版必修三.doc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范例 人教版必修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范例 人教版必修三.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范例枣庄市第一中学 孙中永 2016-3-28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本节分析】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材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第二部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教材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探讨”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围绕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环境的差异展开讨论。接着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分析细胞外液有哪些主要成分。
2、教材用旁栏思考题、“学科交叉”栏目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学习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关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到答案。还安排了有关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的方法,又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本节主要的知识点及突破方法:任何一堂课,引言的设计都至关重要。好的开头不仅使学生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有效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上好本节课奠定基础。“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是本章教学的第一课,这节
3、课的引入涉及两个环节:章题的引入和节题的引入。章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由于本章内容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密切,也可以考虑从人类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入手来引入。节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若有条件,可以出示装有血液(离心后)和草履虫培养液的试管
4、代替图片,这样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关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内容很抽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 观察教师展示的血浆实物,或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曾经做过的观察活动;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这样都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关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学案展示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学案展示问题、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5、典型题目突破法,遴选典型题目,通过让学生做题的形式来达到理解、巩固的目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学案展示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来源:学#科#网Z#X#X#K【学情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
6、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做出假设。(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2)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
7、交流,尊重他人。教学重难点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方法 1通过微课程,解决学生对内环境组成的理解。2通过图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归纳总结内环境的概念、组成。3通过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总结理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难点的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4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演示法自学讨论法教学方法,准备ppt、实验材料等教学用
8、具。 课前准备多媒体,学案、PPT课件等【教学过程】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教师打开调试好多媒体设备,准备好PPT课件。导入新课:【师】 播放网络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即将学习的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引入体内的稳态。【师】 多媒体展示: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回答问题:大屏幕上展示问题: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生】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生】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
9、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共同总结:完成图表: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体内血细胞的比较(见课件)。血浆是人体内所有细胞的生存环境吗?血浆理化性质的稳定性如何体现呢?血浆是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通过下列知识学习找出问题答案(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师】 组成我们躯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细胞直接
10、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阅读课本P2回答问题: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是否是一个概念?【生】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 血浆来源:学科网ZXXK细胞外液 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板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课件展示:血管内血液的图片【生】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在血浆中;课件展示:体内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图片【生】2. 什么是组织液?体内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课件展示:图片(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生】3.什么是淋巴?大量
1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生】2、思考学案上的表格,学生讨论总结。血浆组织液淋巴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来源:学科网不同点存在的部位来源:Zxxk.Com血管内组织细胞之间淋巴管中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各种血细胞体内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所含的化学成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很少练一练:连线题:几种不同的组织细胞所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见课件)生回答,师点评反馈。思考: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是人体内的体液吗?如果是,是细胞内液还是细胞外液?生回答,师反馈。总结: 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它们虽在人体内存储,
12、但由于其所在器官都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不能算作细胞外液,也不能算作体液。课件展示:图片议一议: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3、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师】 总结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板书: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多媒体播放动画: 该动画(内环境各成分之间
13、的关系)可根据鼠标所指位置显示相应液体名称,配合箭头,可让学生对液体所在位置及相互关系更加明确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师】 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液的成分。课件展示:血浆的化学组成表,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师】 提示: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
14、、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师】 提示: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师】 提示: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师】 提示: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5、任选其中的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师】 提示:5、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
15、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课件展示:提示。【生】 讨论得出结论:血浆中90%是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图片:水分进出人体血红细胞的状况。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6、课件展示)回答问题: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法正常生存?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胞的生存?4、何为渗透压?5、为什么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能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6、正常人血浆的pH为多少?7、为什么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8、人体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生】学生思考【生】 1自己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2小组内部进行相互交流形成共识。 3小组展示自己的答案。【生】学生讨论总结、回答【师】教师归纳讲述(1)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范例 人教版必修三 细胞 生活 环境 教学 范例 人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