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常见钢筋砼砌体模板的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常见钢筋砼砌体模板的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常见钢筋砼砌体模板的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板质量通病预防方案质量通病(1)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模板上口不在同一直线上。(2)钢模板上口未用圆钢穿入洞口扣住,仅用铁丝对拉,有松有紧;或木模板上口未钉木带,浇筑混凝土时,其侧压力使模板下端向外推移,以致模板上口受到向内推移的力而内倾,使上口宽度大小不一。(3)模板未撑牢,在自重作用下模板下垂。浇筑混凝土时,部分混凝土由模板下口翻上来,未在初凝时铲平,造成侧模下部陷入混凝土内。(4)模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残渣未清除干净;拼缝缝隙过大,侧模支撑不牢。 (5)木模板临时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以致接内触处土体松动掉落。模板支设未校直撑牢,支撑整体稳定性不够。模板没有支撑在竖硬的地面上。混凝
2、土浇筑过程中,由于荷载增加,泥土地面受潮降低了承载力,支撑随地面下沉变形。(5)梁底模未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起拱;未根据水平线控制模板标高。(6)侧模承载能力及刚度不够,拆模过迟或模板未使用隔离剂。(7)木模板采用黄花松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混凝土浇筑后变形较大,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掉角和表面毛糙。(8)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后吸水膨胀,事先未留有空隙。采取措施(1)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找准确。(2)钢模板上口应用810圆钢套入模板顶端小孔内,中距500800nun。木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3)上段模板应支承在预先横插圆钢或预制
3、混凝土垫块上;木模板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支承牢靠,并保持高度一致。发现混凝土由上段模板下翻至下段,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轻轻铲平至模板下口,使模板下口不至于卡牢。(4)混凝土呈塑性状态时切忌用铁锹在模板外侧用力拍打,以免造成上段混凝土下滑,形成根部缺损。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靠。(5)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木板,以扩大其接触面。木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1)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如为泥土地面,应先认真夯实,铺放通长垫木,以确保支撑不沉陷。梁底模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6)梁
4、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60cm,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若梁高超过700mm,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与钢管围擦配合,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7)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8)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9)梁侧模上口模横档,应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档应放在板模龙骨下。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模板支立前,应
5、认真涂刷隔离剂两度。(10)当梁底距地面高度过高时(一般为5m以上),宜采用脚手钢管扣件支模或衍架支模。 花篮梁模板一般可与预制楼板吊装相配合,注意这种模板支柱应能承受预制楼板重量、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同时应注意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系统不得变形。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方案 质量通病(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
6、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8)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9)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10)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11)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1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
7、松散孔洞;(13)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14)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15)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16)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17)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18)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
8、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19)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20)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1)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22)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23)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24)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
9、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25)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6)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采取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常见 钢筋 砼砌体 模板 质量 通病 处理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