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4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期末考试的4个题型: 1、选择题(8个,每个3分,共24分); 2、概念题(4个,每题5分,共20分); 3、简答题(4个,每题10分,共40分); 4、论述分析题(1个,16分) 期末考试占总分比例的70% 注:论述分析题给出的是答案主干,答题时自己可适当展开一些。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
2、究。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
3、知结构的发展。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1、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2、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阿普加量表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4、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 5、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1、视觉偏好法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视觉悬崖实验吉布森等人精心设计了一种装置视觉悬崖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知觉整合能力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幼儿的记忆策略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
5、、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感知运动图式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6、客体概念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 8、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如“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9、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6、 1、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2、情绪理解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3、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4、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5、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6、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7、自我认识指个体对自
7、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8、自我控制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 9、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10、性别概念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1、社会化是儿童获得他所在的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的过程。 2、家庭功能家庭为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以支持他们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3、隔代教养就是有祖辈父母照顾孙辈孩子的现象。 4、同伴与同伴互动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
8、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5、平行游戏儿童单独玩,但是他选择的活动自然把他带到别的孩子中间。 6、联合游戏儿童与别的孩子玩,所有成员进行相似的活动,不一定完全相同。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研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2、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 答:中世纪以前,人们多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原则;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
9、育观。最有影响力的是婴儿传记的作者达尔文。 3、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三个理论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4、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答:(1)儿童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3)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儿童具有主体性;(5)儿童本质是积极的;(6)幼儿才能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5、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是:遗传
10、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 1、简述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 答: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种及家谱研究。 7、简述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因素。 答: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激素、睡眠习惯、营养、疾病、受伤、情感。 8、幼儿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确地握笔写字,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三个阶段,(1)涂写;(2)模仿和临摹;(3)流畅书写。 1、举例说明同化与顺应。 答: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
11、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适应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例如: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这就是同化。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这就是顺应(举例占的分数比较少,可以酌情记忆)。 2、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 答:共六个阶段:反射练习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次级循环反应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三级循环反应阶段、心理表征阶段。 3、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思维有什么特点? 答:特点为自我中心性、前概念性、泛灵论、直觉思维、分类能力。 4、简述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
12、素。 答:儿童早期经验会影响日后智力潜能;家庭环境的质量和特点起决定性作用;父母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也是重要因素、简述情绪表达规则。 答:情绪表达规则有四类:最小化规则;最大化规则;面具规则;替代规则。 8、简述自尊的起源和自尊的评价。 答:自尊最初来源于早期的亲子互动。自尊水平取决于儿童在许多不同领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包括:(1)学业能力;(2)运动能力;(3)社会能力;(4)外表长相;(5)行为举止。 2、简述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答: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分娩过程有三个阶段:
13、宫颈扩张与收缩;胎儿娩出;胎盘娩出。可能的并发症:缺氧、早产、足月低体重儿。 3、简述新生儿的反射。 答: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眨眼反射能在强光下保护婴儿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等。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值,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4、简述神经元的分化、突触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含义。 答:婴儿的大脑生成了大量额外的神经元和突触联系,来接受各种刺激。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其功能和联结将逐渐固定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将失去其突触,以备将来弥补大脑损伤和支持大脑发展新的技能。 5、简述各脑区的成熟顺序、
14、大脑偏侧化与用手偏好的形成。 答:各脑区成熟顺序是自下而上的:从枕叶、颞叶开始到顶叶,最后是额叶。偏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很大,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大脑右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左侧。用手偏好: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 6、简述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遵循的原则和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答:原则: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不同步性: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略有不同: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都有自己惟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生理系统的发育是一个不同步的过程。 9、简述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 答:基本趋势:由上至下头、颈、上
15、肢的动作发展先于腿和下肢的发展;由近及远近躯干的肢体动作先发展,远离躯干的手、腿等后发展。个别差异:动作发展早晚与早期运动经验有关;还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以及成人的鼓励、期望和榜样示范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5、举例说明词义的过度扩张、词义的过度缩小和语言的过度规则化。 答:词义的过度扩张,即儿童扩大了单词的外延和使用范围(妈妈的奶,牛奶);词义的过度缩小,是指儿童过于狭隘的使用某一词汇,缩小了单词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爷爷);过度规则化的现象,如“我大方,你小方”。 6、举例说明母亲会有哪些方式对孩子不正确的言语陈述作出反应。 答:有三种反应:(1)扩充。以某种纠正的或完整的形式复述儿童的陈述;(2
16、)重新塑造。以某种不同的结构重新阐述儿童的话语;(3)澄清问题。表示听者没有理解该叙述,要儿童再次进行交流尝试。 1、移情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普遍移情,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移情,在2岁左右出现;第三阶段,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约在23岁产生;第四阶段,理解他人生活状况而产生的移情,是个体进入童年期后期才逐渐成熟的。 2、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答:(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2)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3)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
17、发展。(4)幼儿在3岁之前很难正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5)除了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幼儿还能对身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答:(1)出生头几个月,照顾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2)6个月左右,婴儿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3)1岁以后,开始使用一些策略减少不愉快情绪;(4)18-24个月,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5)3-6岁的幼儿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已经能够使用很多策略来调节和
18、控制自己的情绪。 5、依恋与日后的发展有何关系?(P153) 答:依恋是婴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非常稳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首先,这种最初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依恋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第三,依恋关系具有代际传递性。 6、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为什么儿童的气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P160) 答:第一,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第二,某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 600人已下载下载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些行为的意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
19、特点。第三,环境对气质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7、如何对待孩子的“物权意识”? 答:“物权意识”表明幼儿已经有了自我认识,建立了自我概念。对此,父母应持保护性的态度,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宽容,用各种策略引导孩子服从那些必须服从的规则,而对孩子们不违反规则的自我坚持,则给以鼓励、接受和支持。 1、简述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答:根据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可以把家庭功能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良好的家庭沟通有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 2、简述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心理学 形成 考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