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送电线路施工总说明书.doc
《35kv送电线路施工总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送电线路施工总说明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5-S698S-A0101-01 陈家场110kV变电站35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第1卷 第01册总说明书重庆电力设计院二一二年六月重庆批 准: 审 核: 校 核:编 写:陈家场110kV变电站35kV送出线路工程第一卷 综合部分55-S698S-A0101 总说明书及附图55-S698S-A0102 设备材料清册第二卷 电气部分55-S698S-D0201 表机电安装说明书及附图55-S698S-D0202 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第三卷 结构部分55-S698S-T0301 基础施工图55-S698S-T0302 35B05-SZ1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3 35B05
2、-SZ2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4 35B05-SZ3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5 35B05-SJ1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6 35B05-SJ2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7 35B05-SJ3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8 35B05-SJ4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09 66B08-SZ3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10 66B08-SJ1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11 66B08-SJ2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12 35B02-J4铁塔加工图55-S698S-T0313 35A02-Z2水泥杆组装图55
3、-S698S-T0314 35A02-J1水泥杆组装图第四卷 光缆部分55-S698S-D0400 OPGW光缆设计说明书及附图第五卷 电缆部分55-S698S-D0500 电缆施工图第六卷 技经部分55-S698S-E0601 送电线路预算书55-S698S-E0602 OPGW光缆预算书目 录1 总述11.1 编制依据11.2 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1.3 设计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11.4 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11.5 工程概况21.6 工程技术特性31.7 主要材料耗量42 线路走径42.1路径选择的原则42.2 线路路径概述42.3 交通运输条件52.4 沿线自然概况52.5 气象条
4、件62.6 交叉跨越情况62.7 路径协议情况73 机电部分73.1 导线和地线73.2 导线防振83.3 绝缘配合及绝缘子选型83.4 防雷和接地103.5 金具选择103.6 导线的换位及换相113.7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113.8 线路防护区124 杆塔与基础124.1 选择杆塔与基础型式的依据和原则124.2 铁塔选型124.3 铁塔施工154.4 基础设计184.5 基础材料及要求184.6 基础施工195 通信保护205.1 设计原则和依据205.2 危险和干扰影响及防护措施215.3 其它问题216 环境保护217 施工说明及要求228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238.1 防火防爆
5、238.2 防雷与接地238.3 交叉跨越安全措施238.4 高空作业的安全248.5 工业卫生措施249 辅助设施249.1 巡检站249.2 运行维护用通信设备249.3 交通工具249.4 安全警示牌2410 其他2410.1铁塔编号2410.2相位标志2510.3警告标志251 总述1.1 编制依据1.1.1 本工程初步设计文件(55-S698C-A02-01)。1.2 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2.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1.2.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1.2.3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6、 5219-2005;1.2.4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33-2006;1.2.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2.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1.2.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2.8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2.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10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1.2.1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1.2.1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1
7、.2.13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1.2.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2.1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051.2.16电磁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幅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1.2.17 其他现行的国家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1.3 设计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3.4 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河道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1.3.5 其它地方性规定。1.4 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1.4.1 建设规
8、模工程名称:陈家场110kV变电站35kV送出工程(含35kV陈-凤-古线路和35kV陈平线路)。电压等级:35kV,系新建工程。线路规模:35kV陈-凤-古输电线路双回路设计,线路全长26.5km(其中地埋光缆长0.08km、架空线路长26.42km);35kV陈平输电线路单双回路设计,线路全长2.121km(其中电缆长0.03km、架空线路双回长0.859km;单回长1.232km)。 导线:LGJ-185/30。地线:OPGW-24B1-70。电缆:YJV-26/35-3240。1.4.2 设计范围本工程35kV陈-凤-古线路由110kV陈家场变出线至35kV凤古线#7塔;35kV陈平线
9、路由110kV陈家场变出线至35kV南平变。1.4.3 设计内容架空线路本体施工图设计、附着的架空光缆OPGW施工图设计及邻近的电信线路及无线电设施的影响及防护设计。1.4.4 设计阶段 本次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预算书编制及设计相应的勘测工作。1.5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陈家场110kV变电站35kV送出工程(含35kV陈-凤-古线路、35kV陈平线路),线路全线在重庆南川区内走线,其中35kV陈-凤-古线路起于110kV陈家场变35kV构架东数第1个间隔,终点35kV凤古线#7塔,全线双回路架设,线路长26.5km(其中地埋光缆长0.08km、架空线路长26.42km);35kV陈平线路起于
10、110kV陈家场变35kV构架东数第4个间隔,终点35kV南平变原城平间隔,全线单双回路设计,线路全长2.121km(其中电缆长0.03km、架空线路双回长0.859km;单回长1.232km),沿线地形为山地和丘陵,线路沿线平均海拔在640m1220m,交通困难,本地区属构造岩溶剥蚀地貌、中高山地貌,塔位场地分布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三种类型,水文与地质条件较好。1.6 工程技术特性1.6-1 35kV陈-凤-古线路技术特性工程名称110kV陈家场变35kV凤古线#7塔35kV输电线路工程起 迄 点陈家场出线至35kV凤古线#7塔线路长度26.5k
11、m曲折系数1.17电压等级35kV杆塔总数93基平均档距285m转角次数39次(含耐张)平均耐张段长度679m导 线LGJ-185/30(GB1179-83)最大使用张力24442N地 线OPGW-70(24芯)最大使用张力15889N绝 缘 子U70BP/146D防振措施全线采用防振锤进行防振。主要气象条件最大设计风速25m/s;最大设计冰厚导线10mm、地线15mm。地震烈度VI度年平均雷电日45天污秽等级全线e级沿线地形平原约占10%,丘陵占30%,中高山约占60%(含岩溶地貌)基础型式现浇掏挖基础、现浇台阶式基础。汽车运距20km平均人力运距0.6km1.6-2 35kV陈平线路技术特
12、性工程名称110kV陈家场变35kV南平变输电线路工程起 迄 点陈家场出线至35kV南平变线路长度2.121km曲折系数1.38电压等级35kV杆塔总数10基平均档距212m转角次数8次(含耐张)平均耐张段长度265m导 线LGJ-185/30(GB1179-83)最大使用张力24442N地 线OPGW-70(24芯)最大使用张力15889N绝 缘 子U70BP/146D防振措施全线采用防振锤进行防振。主要气象条件最大设计风速25m/s;最大设计冰厚导线10mm、地线15mm。地震烈度VI度年平均雷电日45天污秽等级全线e级沿线地形丘陵占30%,中高山约占70%(含岩溶地貌)基础型式现浇台阶式
13、基础。汽车运距20km平均人力运距0.1km1.7 主要材料耗量主要材料耗量见设备材料汇总表,检索号“55-S698S-A0102”。2 线路走径2.1路径选择的原则1)路径方案贯彻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2)路径方案综合考虑了线路长度、地形地质、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运行、施工等因素,综合比选;3)尽可能避开军事设施、符合城镇规划,尽量减少对地方经济、大型工矿企业、机场、电台、等重要设施以及原住居民的影响;4)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恶劣气象区域;5)优化线路通道布置,必要时结合沿线近远期规划、路径拥挤情况(特别是城镇规划区、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地段),进行同塔多回
14、布置方案论述;6)路径选择适当地靠近现有国道、省道等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段,为施工、运行、维护提供方便;7)重要跨越采用独立耐张段。2.2 线路路径概述2.2.1 35kV陈-凤-古线路路径概述线路自拟建110kV陈家场站电缆敷设后往东走线避开一处房屋后跨过S303,随后线路往前避开一处小型炸药库后,小角度右转往南走线。线路连续钻越110kV万先线和110kV万锋线,跨越在建南万高速公路后,至太平桥西,线路继续往南走线,在庆园附近跨过川渝铁路后,先后经石岗林、水晶湾,至原市水泥厂东北,此后线路路径基本沿35kV平凤线走线,在铁厂坝北避开一片香樟树林后跨过原S413经天上湾、避开神龙峡风景区规划建设
15、的红山温泉度假区后,小角度右转继续往南走线,至永安场东北过大坪班道北至黄泥垭北后线路在黄泥垭北大角度右转往南,经黄泥垭东,避开关门山后右转在35kV平凤线东侧走线至玉泉村东,此后线路在寨子山附近左转,避开王家院子附近民房后,在赵家湾南接拟建35kV凤古线(开断点设计编号7#),线路全长26.5km,曲折系数1.17,线路经过区域在重庆南川区,线路路径详见“线路路径图”图号“55-S698S-A0101-02”。2.2.2 35kV陈平线路径概述本段线路自110kV陈家场站电缆敷设双回出线后,为不影响规划工业园区,线路大角度右转,沿规划公路走线,在一鱼塘附近左转,继续沿规划公路走线,在S303北
16、侧跨越2处民房后,至35kV城平线附近,此后线路改为单回,一回沿原35kV城平线走廊,跨过几处房屋后,进入已建35kV南平站,并占用原城郊线间隔,另一回预留,线路全长2.121km,曲折系数1.38,线路经过区域在重庆南川区,线路路径详见“线路路径图”图号“55-S698S-A0101-02”。2.3 交通运输条件本工程大部分线路沿途有多条乡村公路可利用,但部分路径段海拔较高,道路较少,总体看来交通条件一般,其中35kV陈-凤-古线路经过高山大岭交通差施工及运行维护较为困难,35kV陈平线交通较为便利,施工及运行维护较容易。2.4 沿线自然概况本工程受构造、地形控制,线路沿线地貌主要为构造岩溶
17、剥蚀地貌、中高山地貌,沿线岩溶平原约占10%,丘陵占30%,中高山约占60%(含岩溶地貌)。值得重视的是,本工程沿线山地微地貌多为斜面状山地,多与沟谷相间,地形局部高差大,多表现为深沟切割,塔位地势高,地形狭窄起伏较大,比较复杂。沿线海拔高程介于6401220m之间。本区地层属古老的扬子准地台重庆台坳重庆陷褶束万州凹褶束内,地壳较稳定。在地质构造上受石溪堡子场向斜控制,无断层发育,但局部裂隙较发育。沿线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耕植土、残坡积粉质粘土、砂岩、泥岩、白云质灰岩等。本工程土石开挖比:土30%、砂石30%、岩石40%。区内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排泄畅通,区域上无大型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具有埋藏浅、
18、循环交替积极、低矿化度、补给来源丰富,动态受降雨控制的特点,主要接受降雨补给,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三种类型。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5 气象条件按本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结合本地区已有多条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多年,本工程的主要气象条件为:最大风速取25m/s。覆冰厚度导线取10mm,地线取15mm,相应风速为10m/s,本工程选用的设计气象条件如表2.5-1所示。表2.5-1 气象条件组合表气象条件气温()风速(m
19、/s)覆冰厚度(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500最大风速-5250覆 冰-510导线10,地线15安 装0100雷电过电压15100操作过电压15150平均气温1500冰的密度0.9g/mm3全年雷电日45天2.6 交叉跨越情况2.6.1 35kV陈-凤-古线路交叉跨越线路沿线重要交叉跨越:线路全长26.5km,全线跨越等级公路3次、铁路1次、跨越10kV线路10次(其中N12-N13及N87-N88段10kV线路需按改造),跨越35kV线路5次、钻越110kV线路2次、跨低压线15次(其中N9-N10段低压线路需按改造)、小路9次、通信线28次、在建高速公路1次。2.6.1 35kV陈
20、平线路交叉跨越线路沿线重要交叉跨越:线路全长2.121km,跨越10kV线路1次、跨低压线2次、小路2次、通信线4次、鱼塘1次。2.7 路径协议情况本工程线路在初勘时已就路径事宜已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协商,已取得路径协议。3 机电部分3.1 导线和地线3.1.1 导线选型根据初设文件,本工程导线选用“LGJ-185/30” 型钢芯铝绞线,其计算拉断力为64320N,综合拉断力为61104N,导线机械电气特性见表3.1-1。表3.1-1 导线机械电气特性表导线型号LGJ-185/30根直径 (mm)铝26/2.98钢7/2.32截面积(mm2)铝181.34钢29.59总截面210.93直径(m
21、m)18.88单位质量(kg/km)0.7326计算拉断力(N)64320线膨胀系数(1/10-6)18.9弹性模量(N/mm2)76000本工程线路在35kV陈-凤-古线和35kV陈平线导线LGJ-185/305钢芯铝绞线,安全系数取2.5,最大使用张力为24442N,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15276N,为综合拉断力的25%。3.1.2 电缆型号本工程是110kV陈家场变35kV凤古线7#塔输电线路及110kV陈家场变35kV南平变的架空输电线路改为落地35kV电缆,电缆段路径35kV陈-凤-古线长103m;35kV陈平线30m,按初设电缆选用YJV-26/35-3240型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5 kv 送电 线路 施工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