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综合训练卷-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综合训练卷-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综合训练卷-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综合训练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分)不同初始利用方式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情况不同。下图为被开垦为耕地后,我国新疆昌吉州1980-2018年不同初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80-2018年不同初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1图中a最有可能是()A盐碱地B裸地C低覆盖草地D高覆盖草地2开垦为耕地,对土壤影响正确的是()收获农产品利于有机质增加持续的施肥和灌溉等活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不同的土壤,种植同类作物影响是一致的作物残茬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土壤养分的流动与转换ABCD3草地对该区土壤形成的影响有()草的残体为土壤提
2、供有机质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产生新的矿物质元素改善成土母质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ABCD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5图示区域()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BCD6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
3、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杨树适应性强,枝叶繁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每年四五月份,杨树新叶吐露前后,产生的杨絮也会在各地如约而至,让人不胜其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杨树所属的植被类型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8导致我国北方地区进入飘絮季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昼夜温差陕西省横山县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研究该区不同尺度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可为区域退化土地的恢复重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属性重要特征之一。以正北方向为0,将坡向以45为间隔划分为8类(022
4、.5和337.6360为北坡,22.667.5为东北坡,67.6112.5为东坡,112.6157.5为东南坡,157.6202.5为南坡,202.6247.5为西南坡,247.6292.5为西坡,292.6337.5为西北坡)。下图为不同坡向土壤有机质含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坡向是()A北坡B东坡C南坡D西坡10关于同一高度,不同坡向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正确的是()A阳坡热量较高,生物生长旺盛,有机质含量较高B阴坡为背风坡,土壤水分较少,有机质含量较低C阳坡为迎风坡,对母质风化强,有机质含量较低D阴坡热量较低,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含量较高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
5、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甲树种广泛分布于()A东南丘陵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C藏北高原D华北平原12乙树种的特点的是()A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B常绿,花期集中,多革质叶片C全年生长、开花,深绿,茎花、板状根D针状树叶下图所示板状根现象常见的植被分布区,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板状根现象常出现在()A常绿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热带(季)雨林14图示板状根现象常出现的植被分布区()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B终年高温,降水丰沛C夏季短促,冬
6、季漫长D终年温和,气候湿润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气体、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导致“榕不过吉”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地形C土壤D洋流16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其适应的环境是()A过酸B过干C过碱D过湿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该山地四类植被分布的海拔上限由高到低依次是()ABCD18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
7、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旗形树”的枝叶只生长在树干的一侧,树冠远看像一面旗子。图a、图b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出现的“旗形树”景观,该道路两侧“旗形树”的树冠都向中间机动车道生长,此景观为自然生长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旗形树”最可能为()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0形成城市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隔离带中“旗形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强风21据图推测拍照的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