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伦理学简论优秀PPT.ppt





《目的论伦理学简论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的论伦理学简论优秀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的论伦理学简论目的论伦理学简论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7页规范伦理学主要有规范伦理学主要有 目的论(目的论(teleological theories)、)、义务论义务论(deontological theories)两大派别。两大派别。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7页(1)目的论目的论(后果论)(这里讲的目的不是指主观的目的和(后果论)(这里讲的目的不是指主观的目的和动机,不是指在人的心里确立的、有待实现的目的,而是动机,不是指在人的心里确立的、有待实现的目的,而是指指已经实现了的目的或达到的效果已经实现了的目的或达到的效果,因此,效果论或后果论比,因此,效果论或后果论比目的论的用法更能直接表
2、达其含义):目的论的用法更能直接表达其含义):是一种以道德行为是一种以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或已经产生的实质性的目的性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或已经产生的实质性价值(效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价值(效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7页(1)目的论目的论(强调任何行为都有目的,都会产生某种结果,(强调任何行为都有目的,都会产生某种结果,我们我们要要把行为结果的非道德意义上的好坏作为道把行为结果的非道德意义上的好坏作为道德正当性的依据来确证行为的道德价值德正当性的依据来确证行为的道德价值。某些行为。某些行为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们的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们的“好
3、好”结果所致,结果所致,是因为这种非是因为这种非道德价值是作为行为的结果而存在的,最终的直接或间接的道德价值是作为行为的结果而存在的,最终的直接或间接的要求必须产生大量的要求必须产生大量的“好处好处”(准确地说,是产生的准确地说,是产生的“好处好处”超过超过“坏处坏处”)。)。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7页目的论主要有两种形式:目的论主要有两种形式:伦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和功利主义。其区分在于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其区分在于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1)什么是要予以最大实现的善或价值的性质?一般)什么是要予以最大实现的善或价值的性质?一般指:幸福、快乐、知识、爱情、权利、自我实现、反
4、指:幸福、快乐、知识、爱情、权利、自我实现、反省、慈爱、各种品质特征等。省、慈爱、各种品质特征等。(2)什么是所主张的善的聚焦点?所主张的善是)什么是所主张的善的聚焦点?所主张的善是为谁为谁服务的?服务的?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7页伦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伦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这两种主要的结果论的道德理论都认为,人们应该以将要带来好结果的方式行动人们应该以将要带来好结果的方式行动;其区别在于,它们对谁应从这些好结果中谁应从这些好结果中获益获益的看法不同。伦理利己主义者实质上是说,人们应该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自身利益而行动;而功利主义者实质上是说,人们应该为一切相关者的利益一切相关者的利益而行动。
5、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7页 “好好”优先于优先于“正当正当”,正当依赖于,正当依赖于“好好”来确定。来确定。如,排队时给人插队,看起来这种行为对这如,排队时给人插队,看起来这种行为对这个插者有好处,但给其他人产生的坏处,因此,个插者有好处,但给其他人产生的坏处,因此,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7页利己主义利己主义:在可能的行为选择中,一个行为或其准则是正当的,在可能的行为选择中,一个行为或其准则是正当的,当当且仅当对选择者来说,它在长期内所促成的自己的善至且仅当对选择者来说,它在长期内所促成的自己的善至少超过恶少超过恶,反之是不正当的。(是伦理学的类型,
6、不是一种,反之是不正当的。(是伦理学的类型,不是一种行为类型或品质特征,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利己主义者或自私行为类型或品质特征,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利己主义者或自私的人有区别)。的人有区别)。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7页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认为任何人在心理上都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或者追认为任何人在心理上都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或者追求自己的幸福。所谓求自己的幸福。所谓“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人不为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鸟
7、为食亡”。伦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是一种价值规范,认为人不仅在事实上追求自是一种价值规范,认为人不仅在事实上追求自己的利益,人也己的利益,人也应当应当如此去谋求自己的利益。如此去谋求自己的利益。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7页“从是推衍出应当从是推衍出应当”由于人们是是以某种方式行动的,他们就应当应当如此或应当应当继续如此如“我应当永远为自身利益而行动我应当永远为自身利益而行动”我如此行事的事实,既不是“我应当如此”这一论断的必要的(绝对必需的)论据,也不是它的充分(足够的)论据。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7页伦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坚持每个人都应该根据一种最能促进自己长坚持每个人都应该根据一种最
8、能促进自己长远利益的标准,进行判断和行动;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远利益的标准,进行判断和行动;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利己的目标反而不能实现,而会倾向于自我挫样做,那么利己的目标反而不能实现,而会倾向于自我挫败,即这样的原则无法普遍化,要普遍就不能利己。(如败,即这样的原则无法普遍化,要普遍就不能利己。(如在上述案例选择中选择就在上述案例选择中选择就“你自己你自己”就是遵循这种原则。就是遵循这种原则。进一步假设,假设这只救援船只能救一个人,大家都从这种进一步假设,假设这只救援船只能救一个人,大家都从这种理论出发,每个人所得票是一样的)理论出发,每个人所得票是一样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
9、47页伦理利己主义的类型伦理利己主义的类型1.唯我型唯我型:每个人都应该为我自己的最大的自身利益而行动;2.个人型个人型:我应该为自己的自身利益而行动,至于别人应该怎么办,我不管;3.普遍型普遍型:每个人都应该永远为他自己的最大的自身利益而行动,不关心其他人的利益,除非其他人的利益符合他的自身利益。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7页从行为的主体或者特称判断还是全称判断来说,可以分为从行为的主体或者特称判断还是全称判断来说,可以分为特殊的或自我的利己主义;普遍的或全称的利己主义。特殊的或自我的利己主义;普遍的或全称的利己主义。前前者认为其他人都应当优先服从我的利益,应当为我服务,或者说,不管别者认为
10、其他人都应当优先服从我的利益,应当为我服务,或者说,不管别人怎样行动,我最关心的是我自己的利益,人怎样行动,我最关心的是我自己的利益,“各人自扫门前雪各人自扫门前雪”,“在我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等;这种利己主义谈不上理论化,它首先受到人称的等;这种利己主义谈不上理论化,它首先受到人称的限制,实行者多为限制,实行者多为“做而不说做而不说”,因为一旦说出来,他自己的利益就无,因为一旦说出来,他自己的利益就无法保障,是一种法保障,是一种“私人实践原则私人实践原则”。后者认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的利。后者认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的利益,按照是否增进自己的利益的标准来行动。益,按照是否增进
11、自己的利益的标准来行动。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7页比起前一种来,由于他主张对个人的利益都要一视同仁,因此比起前一种来,由于他主张对个人的利益都要一视同仁,因此是一个进步,是一种是一个进步,是一种“合理的合理的”或或“开明的开明的”。但是,这种。但是,这种理论依然十分矛盾:如果所有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理论依然十分矛盾:如果所有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如何把个人的各种利益优先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如何把个人的各种利益优先排序呢?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裁决这种冲突?罗尔斯排序呢?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裁决这种冲突?罗尔斯把这种理论称为把这种理论称为“一种不想
12、订立社会契约的立场一种不想订立社会契约的立场”。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7页普遍型伦理利己主义的问题不一贯性“每个人”的涵义难以进行道德劝诫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7页普遍型伦理利己主义的长处易于确认自身利益鼓励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心上述长处的局限 人们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利益冲突降至最低,如在自给人们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利益冲突降至最低,如在自给自足的团体,自身利益能很好实现;一旦相互接触与自足的团体,自身利益能很好实现;一旦相互接触与交叉重叠,则难得为力,须引进某种公正原则或妥协交叉重叠,则难得为力,须引进某种公正原则或妥协方案,这就不符合方案,这就不符合每个人每个人的利益了。此时,利己主义者
13、要的利益了。此时,利己主义者要么成为功利主义者(关心每个有关者的最大利益),要么玩么成为功利主义者(关心每个有关者的最大利益),要么玩他的超道德游戏他的超道德游戏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又希望人们事实上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又希望人们事实上不那样做。不那样做。现实:社会、经济、道德相互依赖,各人利益常发现实:社会、经济、道德相互依赖,各人利益常发 生冲生冲突,总得设法解决。突,总得设法解决。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自身利益只能部分地得到满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自身利益只能部分地得到满足,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满足。足,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满足。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7页利己主义的最致命的弱点是:它无法普遍化。利己主义的
14、最致命的弱点是:它无法普遍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为主体,同时相互作为对象相互作为主体,同时相互作为对象”的存的存在,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处于对象地位。这在,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处于对象地位。这样的话,一个人就不可能总是选择利己,因为当他总是遵循样的话,一个人就不可能总是选择利己,因为当他总是遵循这种原则时,别人也在,这一利己的准则与其追求的结果会这种原则时,别人也在,这一利己的准则与其追求的结果会正好相反。因此,利己主义无法作为一个据以进行道德判断正好相反。因此,利己主义无法作为一个据以进行道德判断的普遍原则。当然,我们否认利己主义并不否认人们
15、合理的的普遍原则。当然,我们否认利己主义并不否认人们合理的自我关怀或自爱。自我关怀或自爱。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7页个人常常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个人常常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只有自己最清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鞋子在哪里夹脚楚自己的鞋子在哪里夹脚”。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他只能在某种切己的范围内了解信息和进行判断,的,他只能在某种切己的范围内了解信息和进行判断,同时,人只有把自己打造成器才谈得上为社会服务,同时,人只有把自己打造成器才谈得上为社会服务,所以,他不能不对自己有一种基本的关心,只是这种所以,他不能不对自己有一种基本的关心,只是这种关心不应逾越合理
16、的界限。关心不应逾越合理的界限。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7页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功利主义道德理论的主要创始人是英国边边沁沁(1748-1832)和J.S.穆勒(密尔)。穆勒(密尔)。(1806-1873).“功利”:有利、有益如果一个行为有助于如果一个行为有助于“带来合乎需要的或带来合乎需要的或有益的结果有益的结果”,那它就是正义(道德)的,那它就是正义(道德)的行为行为。(P.W.泰勒编道德哲学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7页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或其准则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对整个一个行为或其准则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对整个人类来说,它所促成的的善至少超过恶,反之人类来说,它所促成的的
17、善至少超过恶,反之是不正当的。是不正当的。又称又称“功利论功利论”、“功用主义功用主义”,通常是指以,通常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7页理论特点:“每个人所实施的行为或所遵循的道德每个人所实施的行为或所遵循的道德规则应该为每一个相关者带来最大的好规则应该为每一个相关者带来最大的好处(或幸福)。处(或幸福)。”主要类型:主要类型: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7页它把它把“好好”定义为功利,再把定义为功利,再把“正当正当”定义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定义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增
18、加“好好”(即(即功利)的东西,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具有功利)的东西,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就在于它能否最大限度地增道德价值,就在于它能否最大限度地增加功利。加功利。在中国,墨子以功利言善,是在中国,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的思想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的思想家陈亮和叶适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家陈亮和叶适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功用和效果,反对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7页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边沁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以快乐和痛苦为动边沁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不过是使个人快乐的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目的论 伦理学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