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6《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6《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6《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物质的检验 1物质的检验的原则 (1)若有n种物质需鉴别,一般检验出(n1)种物质即可。(2)方法或试剂选择越简单越好,条件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典型越好。(3)若无限定要求,一般先考虑用物理方法,当物理方法无法鉴别时,再考虑用化学方法。(4)用物理方法时,一般可按观察法嗅试法水溶法的顺序进行。(5)用化学方法时,对固体可按加热法水溶法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进行;对液体可按照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对气体可用点燃法通入指定试剂法等进行。2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1)利用物理性质鉴别,如颜色、气味、水溶性。(2)利用特征反应鉴别。(3)两两混合鉴别。(4)互滴方法鉴别。3.几种常见离
2、子的检验方法离子试剂现象反应方程式(原因)H紫色石蕊试液Zn或Na2CO3溶液溶液变_有_气体产生Zn2H Zn2H22HCO CO2H2ONH4+NaOH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_NHOH NH3H2O,NH3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l3NaOH溶液氨水加适量NaOH溶液,有絮状白色沉淀生成,加过量强碱溶液,沉淀能溶解,沉淀不溶于氨水Al33OH Al(OH)3(白色)Al(OH)3OH AlO2H2OFe3(棕黄色)NaOH溶液KSCN溶液苯酚溶液生成_色沉淀溶液呈_色溶液变_色_Fe3SCNFe(SCN)2(血红色)红无色蓝红褐血红紫Fe2(淡绿色)NaOH溶
3、液KSCN溶液、氯水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氯水呈血红色Fe22OH Fe(OH)2(白色)4Fe(OH)2O22H2O 4Fe(OH)32Fe2Cl2 2Fe32ClFe3SCNFe(SCN)2Cu2(蓝色或蓝绿色)NaOH溶液H2S(或Na2S溶液)加NaOH溶液,有_色沉淀,若加热则沉淀变黑_色沉淀Cu22OH Cu(OH)2(蓝色)Cu(OH)2CuOH2OCu2H2S 2HCuS(黑色)Na、K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或固体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出现_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若看到_色火焰,则含有KClAgNO3溶液,稀硝酸生成的白
4、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AgCl AgCl(白色)紫黄黑蓝离子试剂现象反应方程式(原因)BrAgNO3溶液,稀硝酸生成的浅黄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AgBr=AgBr(浅黄色)IAgNO3溶液,稀硝酸滴入淀粉溶液后滴入氯水生成的黄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溶液显蓝色AgI=AgI(黄色)2ICl2=2ClI2I2遇淀粉变蓝可溶性钡盐溶液,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Ba2 =BaSO4(白色)BaCl2溶液,盐酸盐酸或硫酸,品红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溶于盐酸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Ba2 =BaSO3(白色)BaSO32H=Ba2SO2H2OSO2H=SO2H2OSO2有漂
5、白性BaCl2溶液,盐酸盐酸或硫酸,品红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能溶于稀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不能使品红褪色Ba2CO=BaCO3BaCO32H=Ba2CO2H2OCO2H=CO2H2OCa22OHCO2=CaCO3H2O 试液浓缩后加浓硫酸和铜片,加热加热生成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变蓝色Cu2NO4HCu22NO22H2OOH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甲基橙试液pH试纸变红色变蓝色变黄色显蓝至深蓝色OH表现碱性 二、物质分离和提纯 1分离和提纯“四原则”一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二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三易分,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四复原,被提纯物质
6、要易被复原。2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见方法 (1)物理方法固体物质常用分离方法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仪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漏斗、铁架台、玻璃棒、烧杯一贴、二低、三靠粗盐的提纯蒸发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可溶性固体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坩埚钳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水混合物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后,溶质结晶析出烧杯、玻璃棒、过滤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这种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液体物质常用分离方法 气体物质常用分离方法:洗气 (2)化学方
7、法 加入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方法【例1】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42-与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放入试管,加入少量稀NaOH
8、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解析】检验NH4+所用的方法为:取固体试样少许于试管中(若是溶液试样,则需要先加热浓缩),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答案】D【迁移训练1】有编号为A、B、C、D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1%酚酞、0.1 molL1 NaOH溶液、0.1 molL1盐酸和0.1 molL1 NaCl溶液。化学老师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它们进行鉴别,规定每人只需鉴别两瓶溶液,如果两瓶溶液鉴别都正确得满分,如果只有一瓶鉴别正确则算及格。以下是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
9、:甲A为0.1 molL1盐酸D为0.1 molL1NaCl溶液老师评价:四位学生都及格,但是没有一个得满分乙A为0.1 molL1NaOH溶液C为0.1 molL1盐酸丙A为1%酚酞B为0.1 molL1盐酸丁D为0.1 molL1盐酸B为0.1 molL1NaOH溶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为1%酚酞 B.B为0.1 molL1NaCl溶液CC为0.1 molL1NaOH溶液DD为0.1 molL1盐酸A【解析】由于老师的评价是四位学生都及格,但没有一个得满分,因此四个学生鉴别结果中都各有一种是正确的。讨论甲(任意选择一位学生均可),假设A为0.1 molL1盐酸正确,则D为0.1 mol
10、L1NaCl溶液错误,结合乙,A为0.1 molL1NaOH溶液错误,C为0.1 molL1盐酸也错,则假设不成立。因此可确定D为0.1 molL1NaCl溶液正确。结合学生丁的结果可知B为0.1 molL1NaOH溶液。再结合乙学生可知C为0.1 molL1盐酸,由此确定A为1%酚酞。所以本题中只有选项A正确。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例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高考 化学 基础知识 复习 课件 36 物质 检验 分离 提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