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片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优秀课件.ppt
《以片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片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优秀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片为单位进行教研以片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活动第1页,本讲稿共46页时间:时间:10月月9日、日、23日日 11月月6日、日、20日日 12月月4日日 上午上午8:30-10:30 地点:南片:七中地点:南片:七中 中片:育源(中片:育源(94中)中)北片:北片:165中学中学第2页,本讲稿共46页骡子能繁殖后代吗?第3页,本讲稿共46页 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马和驴交配,生出来的后代叫骡子。如果是雌马和雄驴交配,生出来的叫马骡;雄马和雌驴交配,生出来的叫驴骡。驴骡耳朵较小,尾巴比较浓密。比较起来,雄驴和雌马的成功率较高,所以大部分骡子是马骡。而雄马和雌驴的成功率较小,有的马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地
2、使驴子怀孕。雄骡子和大部分雌骡子生出来是没有生殖能力。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能成对(63条染色体,31条来自驴,32条来自马,因为驴有62条染色体,马有6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第4页,本讲稿共46页 但是,生物世界总有一些例外情况。在极少的情况下,雌骡子是可以生出后代的。真正从遗传学上证明骡子繁殖后代的事例,目前只有五六例,我所知道的有,1984和2002年,在摩洛哥发生两例;1985年在美国,1988年在中国各一例。比较轰动的是2002年摩洛哥的一例。此事发生在摩洛哥的一个遥远的小村子。一个年老的妇女,是这个骡子母亲的主人。据她说,她根本就不知道骡子怀孕了,就在骡
3、子分娩的当天,她还骑着她走了四十里路去赶集。这匹骡子所生的小驹子,长得又像小骡子,又像小驴子,但又不完全像。第5页,本讲稿共46页第6页,本讲稿共46页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一、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本章的要求:在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的第八个一级主题在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生物的多样性物的多样性”中对本章的内容具体要求是:中对本章的内容具体要求是: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7页,本讲稿共46页二、本章教材内容分析二、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中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
4、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本章中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节内容属于概括性较强的知识。教材对该部活的关系两节内容属于概括性较强的知识。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采用了提供分析素材,引导学生探究的写分内容的处理,采用了提供分析素材,引导学生探究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和与人类的关系。本章主要是让学生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概括动物的作本章主要是让学生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概括动物的作用,这也是突出用,这也是突出“人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教材编写思路,对学生全教材编写思路,对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具有
5、重要的意义。面理解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具有重要的意义。第8页,本讲稿共46页 教材对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内容的编写,教材对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内容的编写,主要设计了两方面的活动:一是让学生从调查活动人主要设计了两方面的活动:一是让学生从调查活动人手,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让学生通过手,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让学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了解动物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图文资料分析,了解动物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材进行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作用。教材进行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教材的可提高教材的可读性,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读性,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以问题为载体,培以问题为载体
6、,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第9页,本讲稿共46页 为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材为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材的正文和练习题中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的正文和练习题中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正文资料分比如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正文资料分析中,以剪报插图的形式提出了析中,以剪报插图的形式提出了“重庆古城急需重庆古城急需5000条蛇、条蛇、2万只麻雀、万只麻雀、20万只青蛙万只青蛙”的问题;的问题;在关于保护中华鲟的习题中,配以网页页面提出上在关于保护中华鲟的习题中,配以网页页面提出
7、上网查询有关信息的建议;在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网查询有关信息的建议;在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技能训练中,设置了收集资料的活动,活的关系的技能训练中,设置了收集资料的活动,等等。这些内容不仅直接给学生传递了信息,而且等等。这些内容不仅直接给学生传递了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问接地向学生传播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更重要的是问接地向学生传播了获取信息的渠道,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第10页,本讲稿共46页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 1课时)课时)一、本节教学重点:一、本节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举例说明动物在
8、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第11页,本讲稿共46页二、教学建议:二、教学建议:教学活动最好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盲目活动对教学活动最好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盲目活动对动物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客观事实为基础,组织动物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客观事实为基础,组织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信息,写出相关生物形成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信息,写出相关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而分析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而分析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种群数量的消长对
9、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理解生物之种群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理解生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解维系生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解维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平衡发展的基本原理;学会从维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平衡发展的基本原理;学会从维护人和生物圈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动物对人类护人和生物圈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动物对人类的利与害。的利与害。第12页,本讲稿共46页 关于动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从生理功关于动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从生理功能上来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此部分内容较抽象,能上来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此部分内容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首先引导学
10、生复习七年级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和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和七年级(下册下册)有关人体代有关人体代谢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以含碳物质为例,归纳总谢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以含碳物质为例,归纳总结物质在生物圈中的转化途径结物质在生物圈中的转化途径(如下图解如下图解),帮助学生理,帮助学生理解动物是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解动物是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第13页,本讲稿共46页 关于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材是以图关于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材是以图代文的形式叙述了几个典型的实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代文的形式叙述了几个典
11、型的实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七年级联系七年级(上册上册)第三单元中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三单元中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相关知识解读图片,描述动物行为对其他生物生存与相关知识解读图片,描述动物行为对其他生物生存与繁衍的影响。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此方面的实繁衍的影响。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此方面的实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讨论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对现象的认识和描达能力。但讨论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对现象的认识和描述,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之间形成的相互适述,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之间形成的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关系是生物与环境长
12、期进化的结果。应、相互影响的关系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进化的结果。如果人类盲目的破坏这种关系,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如果人类盲目的破坏这种关系,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破坏。第14页,本讲稿共46页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1课时)课时)一、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1 1、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15页,本讲稿共46页二、教学建议二、教学建议 本节是以学生调查活动导入课题的,其目的是让学
13、本节是以学生调查活动导入课题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对调查的内容没有给以具体的规定,的实践能力。教材对调查的内容没有给以具体的规定,而是以模拟调查的形式做了重点提示,其意图也是增加而是以模拟调查的形式做了重点提示,其意图也是增加实践活动的自主性。教师组织活动时应帮助学生做好调实践活动的自主性。教师组织活动时应帮助学生做好调查计划,调查的内容不要限于动物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查计划,调查的内容不要限于动物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调查动物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调查动物
14、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决策的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决策的意识。识。第16页,本讲稿共46页 有关有关“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动物与仿生”这两这两部分内容均涉及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部分内容均涉及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可多给学生提供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可多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资料中传递的信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资料中传递的信息。例如,有关息。例如,有关“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生物反应器”的资料,其传的资料,
15、其传递的直接信息是生物技术带来的产品,生物科学原理递的直接信息是生物技术带来的产品,生物科学原理在生产中的作用;间接信息是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相互在生产中的作用;间接信息是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两者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相互影响,两者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学习的思想情感。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学习的思想情感。第17页,本讲稿共46页 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技能训练和习题中的开放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技能训练和习题中的开放性问题,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性问题,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题研讨的形式,组织
16、学生通过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题研讨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生物学应用与发展的信息,如了解多种渠道收集有关生物学应用与发展的信息,如了解动物与仿生在社会生产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动物与仿生在社会生产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收集保护中华鲟的进展情况;调查与生物发展前景;收集保护中华鲟的进展情况;调查与生物反应器有关的营养性和药物性的食品等,从而培养学反应器有关的营养性和药物性的食品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第18页,本讲稿共46页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第四、五章第四、五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和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分布广泛的
17、细菌和真菌和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中的作用一、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一、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本章的要求课程标准的两个一级主题。即课程标准的两个一级主题。即“八、生物的多样性中八、生物的多样性中”,“九、生物技术中九、生物技术中”,中对本章的内容具体要求是:,中对本章的内容具体要求是:第19页,本讲稿共46页八、生物的多样性八、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一定的标准,各种生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一定的标准,各种生物可分成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物可分成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
18、结果,生命的起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
19、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第20页,本讲稿共46页九、生物技术九、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展。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重要。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
20、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生生物技术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生物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为学生参与有关的社会物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为学生参与有关的社会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第21页,本讲稿共46页 本章编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认识细菌和真菌入本章编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认识细菌和真菌入手,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手,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编者这样的设计,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知活的关系。通过编者这样的设计,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知识与生物
21、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识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呈现基础知识时,教材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而是在呈现基础知识时,教材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而是精选了精选了17幅彩图与知识内容相配合,引导学生观察、思幅彩图与知识内容相配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探究。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就是由学生通过探究的学考与探究。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就是由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的。在此基础上,教材着重介绍了细菌和真习方式来获得的。在此基础上,教材着重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选择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了与学生生
22、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保存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保存”、“细菌与环境保细菌与环境保护护等。体现出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等。体现出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第22页,本讲稿共46页 探究活动安排在这两章中,共有五节内容,编者探究活动安排在这两章中,共有五节内容,编者设计了设计了1个探究、个探究、1个演示实验、个演示实验、2个课外实践、个课外实践、2个个技能训练、技能训练、5个观察与思考共个观察与思考共13项探究活动。除了项探究活动。除了2个制作和个制作和2个课外
23、实践活动要在课下完成外,其余的个课外实践活动要在课下完成外,其余的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第四、五章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第四、五章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来获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来获得有关细菌、真菌的知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生得有关细菌、真菌的知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生物技术,体验探究的过程,认同生物科学研究的社会物技术,体验探究的过程,认同生物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价值。第23页,本讲稿共46页第四章第四章 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课时课时一、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
24、法,探究细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菌和真菌的分布,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第24页,本讲稿共46页二、教学建议:二、教学建议: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通过一系列设问:人为什么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通过一系列设问:人为什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生病呢?蘑菇、银耳是什么生物?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生病呢?蘑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位 进行 教研 活动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