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环境法的基本原理优秀PPT.ppt
《第2章环境法的基本原理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环境法的基本原理优秀PPT.ppt(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环境法的基本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21页第一节第一节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环境法的发展概况环境法的发展概况第三节第三节环境法的渊源与体系环境法的渊源与体系第四节第四节环境法的本质和特征环境法的本质和特征第五节第五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第六节第六节环境法的适用范围环境法的适用范围第七节第七节环境法的地位环境法的地位第八节第八节环境法律关系理论环境法律关系理论第九节第九节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十节第十节环境权理论环境权理论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21页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资源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2
2、1页国外:“环境法是一个由多种法律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它包括联邦的法律、州的法律以及地方的法律,还包括各种行政法规以及对这些法律进行解释及实施这些法律的各种司法判决。”“整个环境法是一个由联邦州之间的关系与冲突、行政法、行政程序、民法、刑法以及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和能源的发展政策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美国学者W.芬德利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21页“环境法这个术语是指根据环境保护纲要的精神制定的关于环境污染、预防、环境保护和消除公害等方面的法律条文。在这一类的法律中,有公法,也有私法。”德国学者J福格尔等“环境法是以防止和减轻对环境的负荷为目的的法的总称。”日本学者大塚直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
3、121页国内:一般套用“法律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的习惯模式以及“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的法理学用语,从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给环境法下定义的。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21页“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金瑞林教授“环境法是指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及其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渊源的总和”。蔡守秋教授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韩德培教授等现
4、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21页汪劲教授环境法学:从法的目的结合调整对象给环境法下定义,即环境法是以环境法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为目的,调整人类环境利用关系的法律害为目的,调整人类环境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规范的总称。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21页这个定义在如下三个方面确立了环境法的内涵:第一,环境立法的目的是要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而这一目的是通过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的方法来实现的;第二,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不仅是人类在利用(含开发、保护行为)环境(含自然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
5、还包括人类在环境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与自然物(生态系统)之间受自然规律约束的特殊关系;第三,环境法的范畴包括与人类环境利用关系相关的全部法律规范,既有以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目的的法律规范,也有其他法律部门中同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应当注意的是,在给环境法下定义时,一般不将对因灾害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所实施的法律控制也纳入环境法的内涵之中。这也是各国环境法学家通常的做法。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21页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法的发展概况环境法的发展概况一、国外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一)概述(一)概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人类社会环境法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第二个时期第二个时期近代环境法大
6、约经历了近二百年的时间,虽然环境法规的数量远超前者,但缺乏特色、没有形成环境法体系现代环境法虽然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前面两个时期,并且已经形成富于特色的环境法体系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古代环境法虽然历经几千年,但发展相当缓慢,所保留的资料很少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21页从总体上看,近代、现代环境法产生于工业从总体上看,近代、现代环境法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革命之后环境法得到系统、全面的发展在环境法得到系统、全面的发展在2020世纪世纪6060年年代以后代以后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主要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现代化的产物,
7、主要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现代化的产物,是现代环境文明和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是现代环境文明和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和反映和反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21页(二)古代环境法的发展概况(二)古代环境法的发展概况大约在18世纪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以前,各种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和命各种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和命令零散出现令零散出现,我们把这个时期的环境法叫做古代环境法。汉谟拉比法典拓片汉谟拉比法典拓片乌尔纳姆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21页(三)近代环境资源法(三)近代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的发展概况近代环境法,大约在近代环境法,大约在18世纪资世纪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产阶级
8、产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各种单行的世界大战结束,是各种单行的环境资源法规纷纷出现的时期环境资源法规纷纷出现的时期,也是环境法缓慢发展的阶段。也是环境法缓慢发展的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21页(四)现代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四)现代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之后至今,是年)之后至今,是性质相似的环境资源法规形成行业性、部门性、性质相似的环境资源法规形成行业性、部门性、专业性法规体系,并开始相互渗透、扩展形成专业性法规体系,并开始相互渗透、扩展形成更大、更综合的环境资源法规体系的时期,这更大、更综合的环境资源法规体系的时期,这个时期
9、的环境法称为现代环境法。个时期的环境法称为现代环境法。现代环境法从现代环境法从20世纪世纪60年代起得到迅速发展,年代起得到迅速发展,70年代达到高年代达到高潮,潮,80年代进入调整、完善阶段;从年代进入调整、完善阶段;从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入90年代后,各国的环境保护战略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法年代后,各国的环境保护战略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法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21页从80年代末至今“斯德哥尔摩时期”“可持续发展时期”现代环境法可分为两个阶段现代环境法可分为两个阶段是现代环境法全面、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时
10、代特征和历史背景是“可持续发展”或“和平发展”,故叫做“可持续发展时期”的环境法或“和平发展时期”的环境法是现代环境法逐步兴起、不平衡、多样化发展的阶段。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这个阶段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故叫做“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21页二、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中国环境法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中国环境法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环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环境法中国环境法的发展概况,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中国环境法的发展概况,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环境法的发展概况。和国成立之后环境法的发展概况。现在学习的是
11、第16页,共121页(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环境资源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环境资源法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环境资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国,有关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在各个历大国,有关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史时期都可以找到。尽管中国环境法有着久远的历史,但是,现代环境法主尽管中国环境法有着久远的历史,但是,现代环境法主要是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环境法之所要是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环境法之所以没有发展成为现代环境法,主要是中国自以没有发展成为现代环境法,主要是中国自1919
12、世纪以来长世纪以来长期处于经济、社会和科学不发达的状态,缺乏诸如发达的市期处于经济、社会和科学不发达的状态,缺乏诸如发达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环境法赖以发展场经济、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环境法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21页建国初期的环境法建国初期的环境法1创业时期的环境法创业时期的环境法2(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资源法规(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资源法规其中第一和第二阶段是中国现代环境法缓慢发展和逐步兴起的时期,第三阶段是中国现代环境法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此,真正现代意义的中国环境法是第三阶段的环境法。可可以以分分为为三三个个阶阶段
13、段改革开放或经济转型时期的环境法改革开放或经济转型时期的环境法3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21页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环境法已呈现出理论化、道德化、综合化、民主化、经济化、科技化等可持续发展时期环境法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通过上述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21页荒唐的大跃进:荒唐的大跃进: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21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21页咒麻雀咒麻雀郭沫若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
14、膀飞不高。你真是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21页 在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时,我们对待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差不多是采取事不关己、幸灾乐祸的态度;那时候,我们相信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只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公害是资本主义罪恶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能产生污染的;“我们参会的目的只能是政治斗争,回国以后上报的会议总结里,说得全都是政治斗争的事情,对于会议的中心议题环境与发展,几乎只字未提。”曲格平曲格平(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中文版序)中文版序)现在学习
15、的是第23页,共121页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大事记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大事记1972年,中国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1978年,宪法增补第11条“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79年,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年,中国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内罗毕会议)。1983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三项建设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1989年,修订后颁布的环境保护法。1992年,中国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会议)。1993年,全国人大成
16、立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1994年、1995年,先后中国先后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和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1990年以后,形成环境资源立法高潮,新世纪以来,许多法律重新修订。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21页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法的渊源与体系环境法的渊源与体系一、环境法的渊源一、环境法的渊源(一)环境法的一般渊源(一)环境法的一般渊源1环境法的国内法渊源环境法的国内法渊源(1)宪法(2)法律(3)实施令(4)行政机关制定的规则(5)普通法(6)区域或地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21页法的渊源、法的形式与法的内容法的渊源、法的形式与法的内容法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形式和内
17、容两个方面,二者不可或缺。法的渊源法的渊源在中国也称为法的形式,用以指称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任何法都有一定的表现形态,例如以成文法形式表现或以判例法形式表现,以法律形式表现或以行政法规形式表现。立法者或执政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便在于使所制定或认可的法,获得适当的、科学的形式。执法、司法和守法者要明了不同的法的形式或渊源与自己和自己经办的各方面事项的关系。法的内容法的内容,一指法的阶级本质,一指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法规定了什么内容。法的形式法的形式则指法的内容的表现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21页2.环境法的国际法渊源环境法的国际法渊源(1)条约(2)习惯(3)环境法的其他国际法渊源:
18、包括在国家法律制度中被世界普遍接受的一般原则;国内法院或国际法院的司法判例;公法学家的学说(出版物);被称为软法(softlaw)的环境保护国际行动计划或者原则宣言,以及国际组织的决议,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21页(二)我国环境法的主要渊源(二)我国环境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4.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5.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6.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规章7.地方性环境法规或规章8.立法解释9.司法解释10.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环境条约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21页二、环境法的体系二、环境法的体系(一)环境法体系的概念
19、(一)环境法体系的概念所谓环境法律体系(statutorysystemofenvironmentallaw),是指由一国现行的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21页法律体系(法律体系(LegalSystem):通常是指一):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
20、定标准、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21页(二)环境法体系的构建(二)环境法体系的构建1、综合性环境基本法2、环境污染防治法3、自然资源法4、生态保护建设法5、环境行政法6、环境侵害救济法7、危害环境犯罪制裁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21页(三)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三)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体系架构上、体系架构上宏观体系架构上,一部真正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尚未出台微观体系架构上,有些法还存在空缺。如湿地保护法热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内容上、法律内容上指导思想有待于更新可持续发展法律内容上失衡重污染
21、防治轻资源保护制度上的缺失,如环境保护法中无许可证制度,对排污收费制度规定也不合理。法律责任的不合理。如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不配套,破坏草原的行为无刑事责任的规定。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21页(四)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四)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1、完善体系架构2、修改完善其内容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21页案例案例我国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第第20条第四款规定:条第四款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关的建设项目。”某市人大常委会据此制定的有关引水渠环境某市人大常
22、委会据此制定的有关引水渠环境保护条例也规定:引水渠一级保护区为非建设区和非旅游区,保护条例也规定:引水渠一级保护区为非建设区和非旅游区,禁止在引水渠两侧各水平外延禁止在引水渠两侧各水平外延100米以内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米以内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除水利或者供水工程以外的工程项目。除水利或者供水工程以外的工程项目。然而,某市为了实施修建输电线工程的计划,需要在引水渠一级保然而,某市为了实施修建输电线工程的计划,需要在引水渠一级保护区护区100米内新建数十座高压线铁塔。对此许多公众依法提出了反对米内新建数十座高压线铁塔。对此许多公众依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争议的焦点在于意见。争议的焦点在于“高压线铁塔
23、高压线铁塔”是否属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是否属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禁止在引水渠两侧各水平外延禁止在引水渠两侧各水平外延100米以内地区新建的项目。米以内地区新建的项目。对此,某市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的授权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该条对此,某市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的授权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该条例规定的禁止建设的工程项目是指用于生产、经营、生活、工例规定的禁止建设的工程项目是指用于生产、经营、生活、工作、居住等对引水渠的水质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不包括对水作、居住等对引水渠的水质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不包括对水质不产生污染或污染威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质不产生污染或污染威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问:某市人民政府的上述
24、解释正确吗?问:某市人民政府的上述解释正确吗?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21页在与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方面,地方性环境法规或规章总的来说是一种从属关系。当适用国家环境法律与适用地方性环境法规或规章发生矛盾时,依照法理只要地方法不与国家法律、法规抵触就应当优先适用地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21页36三、环境基本法概述(一)环境基本法的概念(二)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三)中国现行环境保护法评述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21页(一)环境基本法的概念环境基本法也称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指在一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内,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与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相对应处于最
25、高位阶的、包含国家环境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内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律。在国家某一部门法律体系内出现以基本法为首、以单项法律为补充的立法现象,是“二战”结束以后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它们的解决或处理需要多方位、多层次、采取综合对策调整而出现的新的立法形式。37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21页(二)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1.环境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处于高位阶。虽然各国(地区)环境基本法的立法在立法时机上滞后于各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但是各国(地区)在制定环境基本法之后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强调环境基本法在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的指导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法 基本原理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