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精品文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精品文稿.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第1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2实验五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会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换热器的性能参数,决定换热器的尺寸)2.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或螺旋槽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并把数据整理成准数关联式,以检验通用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3.了解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第2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3实验五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1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有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套管式换热器第3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4二、基本原
2、理二、基本原理在套管换热器中,环隙中通水蒸汽,(饱和蒸汽走管间,以便及时排除不凝液和不凝气体,而且蒸汽较洁净,管间易清洗)内管管内通空气,水蒸汽冷凝放热加热空气,当传热达到稳定之后空气侧对流传热系数i与总传热系数K有以下关系:第4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5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 与 相比很小可以忽略,所以 ,这样做避免了壁温的测量。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和热量衡算式有如下关系 第5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6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 从上式推倒出管内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式 所以当传热达到稳定后,用蒸汽温度可计算出tm,利用仪器测出各数据,就能计算出实测值i。第6页,本讲
3、稿共21页2022/10/217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 2准数关联式 对流传热系数是研究传热过程及换热器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这种传热过程是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的热量交换,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第7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8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由传热速率方程式知,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所传递的热量为 Q=K(T-t)而对流传热所传递的热量,对于冷热流体可由牛顿定律表示 Q=h(T-Tw1)或 Q=c(tw2-t)不能通过解析法得到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式,它必须由实验加以测定获得。第8页,本讲稿共21页
4、2022/10/219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采用因次分析法组成若干个无因次数群,获得描述对流传热过程的无因次方程。如流体在圆形(光滑)直管中做强制对流传热时传热系的变化规律可用如下准数关联式表示 Nu=CRemPrn C=0.023 m=0.8加热n=0.4;冷却n=0.3。w=v=uA 第9页,本讲稿共21页2022/10/2110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对空气而言,在较大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Pr准数实际上保持不变,取Pr=0.7。因空气被加热,取n=0.4,则努塞尔准数可简化为:(C=CPrn=0.867C)对上式两边取对数 lnNulnRe作图为直线,直线的斜率为m,截距为lnC对于螺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五 对流传热系数精品文稿 实验 对流 传热系数 精品 文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