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慰藉和寄托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灵的慰藉和寄托精品文稿.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灵的慰藉和寄托第1页,本讲稿共50页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教堂教堂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将望道者置入其特有气氛的控制之中,从而达到吸收其入教的终极目的,这种力量,就是宗教空间的感召力。比起别的类型的空间来说,宗教空间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来的,在宗教侵蚀的过程中,其建筑也随同广播世界各地,并与各个国家的民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型制。精神附着于物质之上,感召力产生于空间艺术之中,宗教建筑的感召力从冥冥艮古而来,呈其神性通达为原则,贯穿天国与人间,而从4000年前的埃及神庙到现代日韩新教建筑,感召力的孕育形成与发扬光
2、大,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第2页,本讲稿共50页 佛教建筑主要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极为宏大。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扬崖壁大佛像,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中国佛教建筑是随着佛教传入而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为石窟寺,系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的形式建筑的。中国的佛教石窟为数甚多,其中敦煌、云冈、龙门尤为著名。中国佛塔的建筑,起源甚早,现存的上海龙华寺塔和苏州报恩寺塔,相传都是三国时代创建而经后人重修的。原来印度的佛塔是覆钵状的圆坟形,上饰竿和伞,后发展成相轮(
3、在塔顶竖一根金属刹,用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民族形式,大都建成可供人凭眺的楼阁式建筑。现存的塔可分二类,一是印度式的,但也带有中国特色;二是中国式的,主要采取中国原有楼阁形式,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为七至九层。结构有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铜塔、铁塔和琉璃砖塔等。西藏的佛寺建筑,与汉族地区略有不同。一般都有庞大的建筑群所有建筑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日本的东本愿寺,朝鲜的佛国寺都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雄伟壮丽,是世界知名的古刹 第3页,本讲稿共50页一佛教与美术中世纪美术
4、是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它改变了希腊美术、罗马美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成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的表现。总的说来,中世纪美术属于基督教美术。作为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这种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为此,它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在这一总的特征下,中世纪美术各种风格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拜占庭美术以其东方式的装饰性和抽象性与欧洲艺术分立而自成体系,并在约1000年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性。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则以
5、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欧洲美术发展的不同时期,相继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在美术史上占有其一席地位。第4页,本讲稿共50页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的最伟大成就。在中世纪,各种形式的大型宗教建筑在各地大量修建。作为历史纪念碑的许多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都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随着大教堂的建设,雕刻、镶嵌画、壁画也在不同时期获得了不同形式的繁荣;中世纪艺术家的大量优秀雕刻和绘画包括镶嵌画作品在大教堂内外创作出来。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也是中世纪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中世纪曾获得相当的繁荣。第5页,本讲稿共50页大雁塔 第6页,本讲稿共50页西双版纳数百年前,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
6、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正脊上的那瓦饰呈火焰状,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风格独特。曼飞龙佛塔西侧那座开敞“布苏”(戒堂,和尚诵经、议事的场所)又是另一种式样:在重檐三面坡长方形佛寺的一
7、侧的中堂部分处,建一样高、两檐,另一侧有端坡的大厅,两边矮一檐,各建一间人字形屋顶的房间。以上3部分联系着的地方,檐下都打通连成一整体,成了一座开敞式戒堂。第7页,本讲稿共50页第8页,本讲稿共50页第9页,本讲稿共50页第10页,本讲稿共50页第11页,本讲稿共50页第12页,本讲稿共50页第13页,本讲稿共50页第14页,本讲稿共50页第15页,本讲稿共50页第16页,本讲稿共50页第17页,本讲稿共50页基督教建筑-哥特式建筑简介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
8、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第18页,本讲稿共50页经典建筑1英国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
9、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第19页,本讲稿共50页2英国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
10、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索斯伯里主教堂索斯伯里主教堂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边。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索尔兹伯里教堂虽然有飞扶壁,但并不显著。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
11、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约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复杂,窗棂由许多曲线组成生动的图案。这时期的拱顶肋架丰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树张开的树枝一般,非常有力,还采用由许多圆柱组成的束柱。第20页,本讲稿共50页。3德国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
12、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它的钟塔高达161米,控制着整个建筑构图,可谓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奇观。第21页,本讲稿共50页4意大利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锡耶纳主教堂锡耶纳主教堂券和
13、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第22页,本讲稿共50页锡耶纳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顶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圆形。奥维亚托主教堂则仍是木屋架顶子。这两座教堂的正面相似,总体构图是屏幕式山墙的发展,中间高,两边低,有三个山尖形。外部虽然用了许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为装饰,但平墙面上的大圆窗和连续券廊,仍然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风格。第23页,本讲稿共50页哥特式建筑继承了罗曼式建筑的很多特点哥特式建筑继承了罗曼式建筑的很多特点早期圣丹尼斯教堂的玻璃窗圣丹尼斯教堂的玻璃窗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
14、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经典时期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晚期辐射状哥特式和火焰哥特式发展。直到16世纪被文艺复兴风格替代。复兴1820年,哥特式装饰风格复兴,主要在内装饰上。第24页,本讲稿共50页第25页,本讲稿共50页第26页,本讲稿共50页第27页,本讲稿共50页第28页,本讲稿共50页第29页,本讲稿共50页第30页,本讲稿共50页第31页,本讲稿共50页第32页,本讲稿共50页伊斯兰建筑1概述
15、 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伊斯兰建筑由于地区和年代的不同而形式各异,觅其共性是比较困难的,可是下述各项是较为明显的。变化丰富的外观:凡论世界建筑中之外观最富变化,设计手法最奇巧的者当是伊斯兰 建筑。欧洲的古典式建筑虽然端庄方正但缺少变化的趣;哥特式建筑虽然峻峭雄健,但雅味不足。印度建筑只是表现了宗教的狂热。然而,伊妙斯兰建筑概是奇想纵横,庄重而富变化,雄健而又不失雅致。说其横贯东西、纵贯古今在世界建筑中而独放异彩也不为过。穹隆: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必常以穹隆而夸示。这和欧洲的穹隆 相比,风貌、情趣完全不同。欧洲的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样,虽说精致但乏雅味。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
16、却韵味十足。开孔:所谓开孔即出入口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或是马蹄拱或是多叶拱。亦有其 它形式的异例,正半圆拱、圆弧拱,仅在不重要的部分罕用。纹样:伊斯兰的纹样真堪称世界纹样之冠。建筑以及其它一切工艺中供欣赏用的纹样,其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是由于脱胎换骨之法完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植物纹样,当初主要是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说到几何纹样,那是断然独创的东西,由于无始无终的折线组合,转瞬间即现出了无限变种,与几何纹和花纹结合更构成了特殊的形态。并且以一个纹样为单位,反复连续使用即构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样。另外
17、还有文字纹样,即由阿拉伯文字图案化而构成的装饰性的纹样,用在建筑的某一部分上,文字多是古兰经上的句节。综上所述,精神感召,是宗教空间的灵魂所致,古往今来,无论是古典建筑时期还是近现代新建筑时期,精神感召这一主题贯穿数千年不变,并如潮水,有它起源,发展,高潮与复涨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持续下去,不断变幻发展与其宗教共存亡。也就是这条冥冥中长流的河水,使人们倍感宗教空间之美丽庄严。艺术,在为其形式之中受到尊重与保护,也乐于长久下去,哺育这绽放于尘世与天国之间的灵魂之花。第33页,本讲稿共50页2特点伊斯兰建筑深受拜占庭建筑的影响,样式多为封闭式的庭院,围以拱廊或柱廊,朝伊斯兰教圣城麦加方向的一边加宽。
18、伊斯兰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和大门上做出巨大的凹陷空间。伊斯兰建筑喜欢用复杂的几何图案覆盖整座建筑的表面,马蹄形、花瓣形、火焰形等各式拱券和各色的马赛克拼图是常用的装饰手法第34页,本讲稿共50页经典建筑1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罕布拉宫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红堡”,是中世纪非洲的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宫殿。它由众多的院落组成,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宫殿的围墙东西长200米,南北长200米,高达30米。围墙内的建筑物有国王厅、姐妹厅、大使厅、桃金娘庭院、狮子庭院等。宫中建筑物墙上有华丽的壁画,室内布满色彩绚丽的石膏几何纹饰和阿拉伯文字的图案,这些都是伊斯
19、兰文化的宝贵遗产。阿尔罕布拉宫阿尔罕布拉宫在西班牙的伊斯兰式建筑中,阿尔罕布拉宫并非最重要者在西班牙的伊斯兰式建筑中,阿尔罕布拉宫并非最重要者,但却是但却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例。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例。第35页,本讲稿共50页1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罕布拉宫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红堡”,是中世纪非洲的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宫殿。它由众多的院落组成,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宫殿的围墙东西长200米,南北长200米,高达30米。围墙内的建筑物有国王厅、姐妹厅、大使厅、桃金娘庭院、狮子庭院等。宫中建筑物墙上有华丽的壁画,室内布满色彩绚丽的石膏几何纹饰和阿拉伯文字的图案,这些都是伊
20、斯兰文化的宝贵遗产。阿尔罕布拉宫阿尔罕布拉宫在西班牙的伊斯兰式建筑中,阿尔罕布拉宫并非最重要者在西班牙的伊斯兰式建筑中,阿尔罕布拉宫并非最重要者,但却但却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例。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例。第36页,本讲稿共50页大马士革大清真寺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是在拜占庭基督徒的圣约翰教堂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贯通东西的长长围墙形成了“边界”,一道内部没有水平划分的两层连拱廊从四面加以围合,底层拱廊由两根柱子和一座扶壁交替重复构成。因为朝圣地麦加在正南面,礼拜殿用双坡屋顶划分成三道铺有地板的柱廊,平行于旧圣区的南墙。中央横厅的立面用马赛克拼贴装饰;一道用大理石镶嵌至拱券起拱点的护墙,将建筑的
21、其余三面完整地连接起来。大马士革大清真寺大马士革大清真寺 大马士革大清真寺曾受到严重损毁,经多次重建,保存至今,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经典建筑之一。第37页,本讲稿共50页阿勒波大清真寺光塔阿勒波大清真寺光塔是叙利亚最美丽的建筑。共有5层,顶端是一道开敞的步廊,建在雕刻丰富的“穆克纳斯”(拱门内呈钟乳石状或蜂巢状的拱顶)蜂巢状立体雕饰檐口上,精确的连接方式看起来十分欧化,看来那些古代建筑对当地的石工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用在入口“依旺”开间组合上的石制“穆克纳斯”半穹顶在12世纪末首次出现于阿勒波。该光塔于1986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阿勒波大清真寺光塔阿勒波大清真寺光塔这座方形的石头尖塔,这座
22、方形的石头尖塔,1089年开工于阿加年开工于阿加宋嘎尔的任期内,完宋嘎尔的任期内,完工于马立克工于马立克沙阿的兄弟突突实时代。沙阿的兄弟突突实时代。第38页,本讲稿共50页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包括礼拜寺(清真寺)、教经堂、教长墓等几个类型。伊斯兰教大约在唐代传入中国,先后为回、维吾尔、撒拉等民族所信仰。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有2个体系:以广大内地的回族为主的礼拜寺和教长墓(拱北)为代表;以维吾尔族为主的礼拜寺和陵墓(玛札)为代表。因宗教需要,一般礼拜寺由礼拜殿(祈祷堂)、唤醒楼(拜克楼)、浴室、教长室、经学校、大门等建筑组成。唤醒楼即中亚礼拜寺中的密那楼(Minaret),原是
23、塔形,称密那塔,或按波斯语称帮克塔,为呼唤教民作礼拜的建筑,因为体形高耸,也成了伊斯兰教特有的标志。礼拜殿一定要坐西朝东,这是为使教民做礼拜时面向西方的麦加。寺内装饰不用动物题材,而用几何形、植物花纹及阿拉伯文字的图案。第39页,本讲稿共50页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直接采用或深受中亚建筑的影响。如福建省泉州市的清净寺,用灰绿色砂石砌筑高大的穹窿顶尖拱门,礼拜殿横向布置,窗户无装饰,内部有尖拱型壁龛,用阿拉伯文的铭刻等,风格与中亚建筑相似。浙江省杭州市的凤凰寺,建于宋元时期,后经多次重修,礼拜殿内有3个半球形穹窿顶,入口大门用圆拱,两边有小尖塔,显然受到阿拉伯建筑的影响。但3个穹窿顶上面覆盖着传统
24、的八角、六角攒尖瓦顶,说明它又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至迟在明代初年,内地的伊斯兰教建筑从总体布局到单座建筑的形体、结构、用料,均已大量融进甚至接受当地的传统,如讲究纵轴对称,采用院落布置,增加影壁、牌坊、碑亭、香炉等建筑小品。礼拜殿是主体建筑,体量最大,布置在中轴的最后面,内部空间纵深,用传统的木构架,屋顶用2或3个勾连搭。唤醒楼也做成传统多层楼阁形式。在建筑内部,特别是礼拜殿内部,则采用尖拱,以阿拉伯文、几何形或植物纹加以装饰。第40页,本讲稿共50页第41页,本讲稿共50页第42页,本讲稿共50页第43页,本讲稿共50页第44页,本讲稿共50页第45页,本讲稿共50页第46页,本讲稿共
25、50页第47页,本讲稿共50页宗教新建筑时期(公元(公元19001900至当代感召的丰富与再度升华)至当代感召的丰富与再度升华)在近代宗教建筑正在不断地拆拼过去艺术企图维护自己的尊贵席位之时,近代新建筑的发展已日新月异,玻璃钢架的出现,新的建筑技术的创新已使别的主题的空间远超这位旧日的贵族,宗教建筑在古典风格上的探求再无出路,面临垂死。近代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杰作朗香教堂,力排众议而生,使宗教建筑从十九世纪起走上了新建筑的道路。自那时起直到现在,宗教建筑领屿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杰出的作品,已成为现代建筑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主流。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杰出的作品无不抓住了这类空间最重要的东西宗教精神,在短短的一百年里掀起了继哥特之后又一个感召的高峰。第48页,本讲稿共50页总结综上所述,精神感召,是宗教空间的灵魂所致,古往今来,无论是古典建筑时期还是近现代新建筑时期,精神感召这一主题贯穿数千年不变,并如潮水,有它起源,发展,高潮与复涨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持续下去,不断变幻发展与其宗教共存亡。也就是这条冥冥中长流的河水,使人们倍感宗教空间之美丽庄严。艺术,在为其形式之中受到尊重与保护,也乐于长久下去,哺育这绽放于尘世与天国之间的灵魂之花。第49页,本讲稿共50页第50页,本讲稿共50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