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一、何以解忧:养老金投资困局当前我国养老金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三支柱。第一 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家独大,2021 年占比高达 58.0%,但个人账户面临“空账”问 题,替代率下行加速,结余耗尽压力明显加剧。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以央企、国企与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为主,覆盖面窄,只是“小部分人的幸福”。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起 步较晚,但潜在空间巨大。2022 年 4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正式落地。由此,“个人养老金”新时代开启。正如我们在何以心安,老有所依养老主题系列报告之一所提及,“我国当前的养老
2、 主要矛盾是如何积累养老金解决收入端来源不足的问题,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 是扩大以养老为目标的资金积累,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养老资金池;二是提升养老金的 配置效率,做高投资收益”。此前,我们通过系列报告已经充分讨论了我国养老体系及第 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养老资金的投资运作情况,并重点对第三支柱 个人养老金投资品种进行分析。(一)第一支柱:投资规模有限,风格偏好稳健我国第一支柱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社会保险基金补充构成。基本养 老保险基金是指由用人单位、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用于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基 金及其他法定待遇的专项资金,包括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
3、单位工作人员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 加大,2017 年 11 月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决定划转中 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有股权的 10%以充实社保基金,专项 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大,结存规模实现一 定的增长(除 2020 年受影响)。截至 2021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积结存 6.40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0.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不足基金结存的四分之一。2016 年 12 月以来各地基本养老 保险金陆续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2
4、017-2021 年间社保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 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会签署了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2021 年社保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达到 1.46 万亿。但受限于现收现付制与安全性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空间有限,2021 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仅占基金结存的 22.8%。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安全性指引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比例逐年提升。社保 基金会采取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运作。直接投资由社保基金会直 接管理运作,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和股权投资。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 理运作,主
5、要包括境内股票、债券、养老金产品、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股指 期货、国债期货等。由于养老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且其固定用途是作为社会 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促进代际公平,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 资运作追求安全性,以保障投资收益。截至 2019 年末,社保基金会已先后与 22 个省(区、 市)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均为委托期 5 年的承诺保底模式。资金管理安全性指引下, 2017-2021 年间社保基金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比例不断上升。2021 年,社 保基金会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比例为 38.2%(相比 2017 年上升 8.5pct),委 托投资
6、比例为 61.8%。资产配置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注重安全与收益并行。从资产结构看,持有至到期 投资与交易类金融资产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投资方向,2021 年二者合计占比达到 91.5%;同时银行存款占比显著上升,由 2017 年的 0.9%上升至 2021 年的 2.8%,体现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性与收益性兼顾的投资特点。股票配置遵循安全性指引,择股偏好小市值绩优股。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 办法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 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净值的 30%。截至 2022H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重仓持有 179 只 股票。截至 2022
7、 年 9 月 23 日,重仓持股合计市值 287.45 亿元,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 产净值占比约为 2%。同时,大盘股(市值大于 200 亿)的持股数量仅 44 只,PE(TTM) 大于 28 倍的股票数量共 86 只,体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择股低风险的投资特点。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受股市影响较大,利息收入为其提供安全垫。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2017-2021 年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为 5.2%、2.6%、 9.0%、11.0%、4.9%,其中 2018 年与 2021 年收益率受股市震荡影响显著。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证券差价与交易类资产公允价
8、值变动。2018 年,受股市整 体行情影响(沪深 300 指数全年-25.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差价、交易类资产公允 价值变动导致亏损,合计亏损 70.0 亿元,但利息稳定贡献收入 181.6 亿元,占总投资收 益额的 184.1%。2021 年,沪深 300 指数在经历 2019-2020 两年牛市行情后回落,跌幅达 到-5.2%。受此影响,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120.8 亿元,但利息依旧稳定贡 献收入 488.4 亿元,占比 77.3%。(二)第二支柱: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第二支柱养老金由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构成,职业年金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增长 迅速
9、。我国养老体系第二支柱是由企业和单位作为员工福利的雇主补充养老计划,目的 是提供补充的养老收入,一般采用账户积累制,包括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和机关事业单 位的职业年金。其中,职业年金起步较晚,2014 年 10 月机关事业单位才开始实施职业 年金制度。截至 2021 年,我国第二支柱养老金规模总量达到 4.5 万亿,其中企业年金 2.64 万亿,职业年金 1.86 万亿。第二支柱养老金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作,投资化水平高,2021 年整体投资规模达到 4.4 万亿。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与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 与职业年金先由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委托给法人受托机构或理事会,
10、再由受托 人委托给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职业年金基金受托和投资管理机构均在具 有相应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中选择。因此,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对年金基金的 保值增值至关重要。受托人、投资管理机构、账户管理机构、托管机构均实行名单制管 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格证书有效期为 3 年,到期后需经申请与审核通过方可 延续,以机构的专业性保障资金安全与投资收益。截至 2021 年末,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 模 2.61 万亿元,占企业年金基金的 98.8%;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 1.79 万亿元,占 职业年金基金的 96.3%。由于职业年金 2020 年才启动市场化投资运营且相关披露较少
11、, 因此后文主要介绍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投资管理机构受托后,通过建立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对企业基金投资管理。单一计划是 指受托人接受唯一的委托人进行单独的资金管理,适合大企业;集合计划则是同一受托 人接受不同的委托人进行集中的资金管理,适合中小型企业。由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 企业以央企为主,且主要集中在烟草、铁路、电力、航空等垄断性行业及大型金融机构, 因此单一计划是主要的管理形式。截至 2022H1,企业年金市场共建立 1770 个单一计划, 管理的资产规模为 24527.3 亿,占比高达 90.6%;共建立 58 个集合计划,管理的资产规 模为 2517.8 亿,占比约 9.3%;过渡计划
12、19 个,管理资金 22.0 亿元,占比仅 0.1%。含权益类组合占比大,做高投资收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类型主要分为固定收益类 和含权益类。由于企业年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因此含权益类资产组合占比较大。2020 年 12 月,人社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将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调 十个点至 40%。截至 2022H1,固定收益类资产金额 3293.2 亿元,占比 12.2%;含权益类 资产金额 23773.9 亿元,占比 87.8%。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较为稳定,含权益类投资收益 相对波动,但同时也做高了整体投资收益率。2012-2021 年间,固定收益类年度收益率极 差为 3pct
13、,含权益类为 8.8pct。2021年,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率为 4.5%,含权益类为 5.5%, 整体收益率 5.3%,跑赢大盘指数 0.5pct。企业年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收益率波动中向好发展。作为养老金第二支柱对基本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充,企业年金具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自 2007 年推动移交给 基金等专业机构管理以来,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2007 年投资收益率高达 41.0%,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收益率下降到-1.8%。但近十年投资收益向好发展,仅三个年 份介于 3%-5%之间,其余年份均大于 5%。基于不同的投资收益目标,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表现分化。整体来
14、看,基本养老保险基 金投资收益率业绩弹性高于年金,与资金属性有一定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反映的是整体收益率,但企业年金是所有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2021 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大于 8%的年金组合有 325 个,数量占比 7.4%;投资收益率在6%和 8%之间的年金组合有 824 个,数量占比 18.7%;其中最多的年金组合投资收益率 在 4%和 6%之间,共 2380 个,数量占比 54.0%。企业年金投资表现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于多样化的企业投资需求。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绝对稳健的投资收益,在委托时明确要 求资产配置固收类,或只允许投资协议存款,由此拉低了整体的投
15、资收益率。从投资管理的角度,投资组合碎片化和资金长期属性与投资管理目标错配,是企业年金 投资收益有所分化的主要原因。(1)投资组合碎片化:截至 2022H1,企业年金市场中单 一计划平均规模为 13.9 亿元,集合计划平均规模为 43.4 亿元。其中,单一计划是年金主 要的投资形式,其平均规模远低于公募基金同期的 26.8 亿元,难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 应,拖累投资效率下滑。(2)资金长期属性与投资管理目标错配:企业年金及其他养老 金天然具备长期资金的属性,因此在资产配置应该更倾向于权益类投资,同时设定长期 考核目标。但目前由于实际考核与同业竞争中更看重相对排名,采用实账管理、周估值 结算的个
16、人账户管理模式会提高委托人的关注,叠加支付周期因素,短期投资目标的干 扰难以避免,导致资金长期优势难以发挥。(三)总结:我国养老金投资运作空间较大截至 2021 年底,我国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合计在养老金体系中占比达到 98.8%。通过上 文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梳理,可对我国目前养老金投资运作情况基本了解。 进一步提升投资运作效率与抗风险能力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主要使命,但一定程 度上受制于现收现付制与国民养老的“压舱石”资金性质使其稳健性成为必要条件。第 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庞大,但投资资金不足总量的四分之一,且其投资运作风 格呈现显著的低
17、风险偏好特征。究其原因,首先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现收现 付制,支付压力较大,因此投资总量有限。其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作为国民 养老的底部资金,其资产运作安全性与否决定了国民基本养老保障能否落实。因此,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天然具有低风险特征,稳健的投资风格。优化投资管理效率,注重长期战略配置,年金投资收益有望更上一层楼。相比基本养老 保险基金,年金的投资运作充分,资金使用率高,体现其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在 资产配置上,风险偏好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所提高,但平均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因此 对于提升企业年金投资水平有以下建议。(1)优化投资管理效率:通过集合计划或标准 化分类的方式,整
18、合规模较小的单一计划,提高资金的集中度,从而更好地发挥规模经 济效应。此外,还可以通过产品化管理模式克服投资组合碎片化存在的问题。(2)注重 长期战略配置:设置多层次的投资目标,兼顾长短期投资目标。在资产配置中,以资金 的退休养老用途为导向,注重长期战略配置,稳健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二、各显神通:个人养老金投资全品种分析截至 2022 年 8 月,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可投资金融品种的规模总量约 1900 亿元(其 中由于数据披露原因,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规模统计截止日为 2021 年底)。据个 人养老金发展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 业养老保险、公
19、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 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由此可见,个人账户制下第三支柱养老金可 投资范围广,投资品种多元化。因此,下文将从养老目标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 财与特定养老储蓄四个层面对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运作进行分析。(一)养老目标基金:主流养老金融产品,多品类满足个性化风险需求为了在养老金市场化改革的资产端更好地发挥公募基金的作用,2018 年 2 月证监会公布 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指引明确规定,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 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 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
20、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的特点是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1)稳健性:养老目标基金主要通过 基金中基金的形式运作,通过基金经理和大类资产两个层面分散风险。基金经理层面, 养老目标基金对管理人的专业资质要求更为严格。指引规定,具备 5 年以上金融行业 从事证券投资、证券研究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研究评价或分析经验,其中至少 2 年为证 券投资经验;或者具备 5 年以上养老金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经验。大类资产层面,对不 同期限的基金品种规定不同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对于定期开放的封闭运作期或投资 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于 1 年、3 年或 5 年的,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 金和商品
21、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ETF)等品种的比例合计原则上不超过30%、60%、 80%。(2)长期性:指引规定,养老目标基金定期开放的封闭运作期或投资人最短持 有期限应当不短于 1 年。(3)普惠性:指引鼓励基金管理人设置优惠的费率,让利于 民,支持投资者进行长期养老投资。实际执行上,相比同类型 FOF,养老目标基金的管理费率也相对较低,多数设置为 0.60%或 0.90%。目标风险基金灵活安全,目标日期基金更契合养老属性。根据投资策略类型,养老目标 基金主要分为目标风险基金与目标日期基金。指引规定,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 应当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
22、使用广泛 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目标风险 基金以风险敞口作为投资风向标,策略上更加灵活安全。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应 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 配置比例。目标日期基金以个人生命周期曲线作为调仓依据,策略上更加契合养老属性。2018 年至今养老目标基金发展迅速,目标风险基金显著更受欢迎。截至 2022 年 8 月 12 日,在规模上,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达到 1211.2 亿元。其中,目标风险基金规模总规模 969.6 亿元,占比 80.1%,目标日期基金总规模 241.6 亿元,占比 19.9%
23、。在数量上,养 老目标基金达到 199 只,其中目标风险基金 109 只,目标日期基金 90 只。目标风险基金 能够根据风险敞口灵活调整仓位,更具安全性,因此更受欢迎。监管要求趋于严格,投资运作安全性凸显。2022 年 6 月,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暂行规定), 要求最近 4 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5000 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可以纳入投资范围。根据 2021Q3 至 2022Q2 季度末规模进行筛选,符合监管要求的养老目标基金共 113 只,目前 (截至 2022 年 8 月 12 日)规模达到 1028.7 亿元。其中,目标风
24、险基金 64 只共 828.7 亿 元,目标日期基金 49 只共 200.0 亿元。资产配置上,目标风险基金的基金比例相对较高。截至 2022Q2,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基 金配置比例为 87.9%,高于目标日期基金 2.2pct。在证监会允许的其他运作形式内,目标 风险基金直接配置股票 3.8%,高于目标日期基金 0.5pct;目标风险基金债券、银行存款 的比例达到 4.5%、2.7%,低于目标日期基金的 4.9%、4.7%。由于目标风险基金是以投 资人的风险敞口作为风向标,配置更大比例的基金可以在基金经理层面更好地分散风险, 保障养老资金投资运作的稳健性。收益表现上,目标风险基金的业绩弹性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保险行业 专题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