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docx
《2022年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1. 氢能战略地位明确,政策支持加码1.1. 明确氢能能源属性及战略地位,渗透率提升前景广阔氢能作为清洁低碳的二次能源,在国家能源体系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可规模化存储、环保低碳、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清洁转型、实现绿色双碳目标、推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凸显氢能作为能源属性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国氢气年产量超 3300 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产业链主要技术和工艺。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据中国氢能产业联盟与石油和化学规划院的统计,2019 年我国氢气产能约 4100 万吨/年,产量约 3342 万吨,按照能源管理,换算热值占终端能源总量份额仅 2.7%。目前国内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 300 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总体来看,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制氢基础良好,政策目标清晰,未来成长空间大。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扩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和应用比重。氢能产业链链条 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
3、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 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降低氢能应用 成本。根据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1)到 2025 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 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2)到 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 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3)到 2035 年:形成氢 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
4、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 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氢能渗透率有望提升,长期发展潜力广阔。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2020数据,至 2050 年,氢能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氢气年需求量将提升至 6000 万吨,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达 10%,产业产值达 12 万亿。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数据,2020 年我国超过 99%的制氢方式都属于灰氢和蓝 氢,使用端仍有 15%的氢气被直接燃烧,其他利用方式也较为粗放,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发展潜力广阔。1.2. 政策支持不断加码,示范城市群加快氢能建设推广国家层面
5、政策加码,指引性、补贴性、规范性配套政策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国加速布局氢能产业,2019 年首次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多次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燃料电池“3+2”城市示范群格局形成,地方配套政策快速就位。2020 年 9 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标志我国开始建设燃料电池示范区。2021 年 8 月,上海、京津冀、广东三大城市群示范区首批入选,随后河北城市群和河南城市群在第二批入选,“3+2”示范群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和氢能产业发展。在入选示范群后,各地方政府迅速出台了相应补贴和指引政策,目前五大城市群都已经出台了相应产业发展计划。在其他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四川等
6、在内的超过 16 个省市都已经出台了具体配套政策,力争氢能领域先发优势。据我们统计的地方性氢能产业规 划目标,政策要求到 2023 年加氢站建设不低于 322 个,氢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不低于 23800 辆;到 2025 年加氢站建设不低于 951 个,氢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超 77500 辆。1.3. 制氢-储运-加注-应用构成氢能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链从上游到终端下游分为生产、储运、加注、终端运用四大环节。1)制 氢: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等路线,氢气的生产成本、纯度、碳排放量依赖于工艺路线和技术水平。2)储运:氢气可通过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式储存并运输至终端应用,目前国内
7、氢气运输以长管拖车+高压气态储存形式为主,液态储运尚未大规模运用于民用领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固态储运仍处于研发升级阶段。3)加注:加氢站分为外供氢加氢站和站内制氢加氢站两种,我国现有加氢站均为外供氢加氢站,即氢气储运至加氢站后在站内进行压缩、存储和加注。4)应用:氢气下游应用广泛,涉及交通、工业、能源和建筑领域等,交通领域为短期政策主要推广的新兴方向。2. 上游制氢:副产氢兼具减碳&成本优势,绿氢长期降本空间大2.1. 三条主流制氢路径,制氢纯度体现应用差异氢气目前主要有三种主流制取路径:1)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 氢;2)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
8、氢;3)电解水制氢。此外其他制氢方式包括生物质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核能制氢等,但此类制氢方式多处于试验和开发阶段,尚未形成工业化应用。我国氢能的生产利用已较为广泛,制成的氢气主要应用在工业原料或生产供热中,工业制氢已经成为较多化工、新能源、环保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高纯度+低硫+低碳的氢气制取为未来燃料电池用氢的攻关重点。1)从供给端制氢纯度来看,氢气品质取决于制取工艺和提纯方式,氢气纯化技术一般包括变压吸附(PSA)、低温分离、膜分离、金属氢化法和氢化脱氢法等,其中变压吸附工艺成熟成本低,为当前最常用的提纯方式。化石能源制氢通常采用制取+提纯一体化装置,未区分提纯成本,工业副产氢提纯
9、成本通常为 0.10.7 元 /Nm。经提纯后,煤制氢所得氢气纯度为 99.90%,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纯度 可以达到 99.99%以上,PDH 副产氢和碱性电解水制氢的纯度可达 99.999%。质子 交换膜电解水的产物中纯度最高,可达 99.9995%以上,但尚未实现产业化应用。2)从需求端各类用氢标准来看,参考国家标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的纯度要求为 99.97%,低于工业用纯氢、高纯氢、超纯氢的纯度要求,但对杂质含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其中 CO 含量要求为高纯氢的 1/5,总硫(以 H2S 计)要求控制在 4ppb 含量以下,主要是 CO 和硫化物对燃料电池催化剂具有毒化作用。在实
10、际应用中,一般要求车用主流燃料电池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需要氢气纯度大于 99.99%,部分燃料电池厂商要求其燃料电池必须使用水电解制氢,主要考虑到水电解制取的氢气不含硫成分。双碳背景下,制氢将逐步由灰氢和蓝氢转向绿氢为主。国内现阶段氢气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氢或副产氢获得,所获得的氢气多为灰氢和蓝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为实现碳减排和化石能源替代的目标,后续主要有两种发展路径:1)发展蓝氢,即在灰氢制作过程中结合 CCUS 降低碳排放,但化石能源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最多只能降低 80%碳排放,更多是向绿氢转变中的过渡阶段。2)发展绿氢,即待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电价成本下降
11、、电解槽技术升级成本下降后,全面推广电解水制氢,通过绿氢助力深度脱碳,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2.2. 化石能源制氢技术成熟,成本低碳排高2.2.1. 煤制氢成本约 10 元/kg,考虑碳捕集后成本约 16 元/kg煤制氢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炭价格,当煤炭价格为 450 元/吨时,煤制氢成本 约 10 元/kg。煤制氢成本测算关键假设如下:1) 制氢规模:以单个项目为例,假设制氢装置规模为 90000m/h。2) 总投资:建设投资共 12.4 亿元(装置界区内,建设投资不含征地费以及配套储运设施),折旧年限 10 年,残值率 5%,年修理费 3%,采用线性折旧。3) 煤炭成本:煤炭不含税价格为
12、450 元/吨。考虑生产过程的转换关系,假设每立 方米氢气所需煤炭为 0.76kg,约合每千克氢气煤炭成本 3.8 元。4) 其他原料成本:假设氧气外购价格为 0.5 元/m,电价为 0.56 元/度,新鲜水价 格为 4 元/m,;同时假设每立方米氢气所需氧气 0.42m,电 0.043 度。5) 财务费用:按建设资金 70%贷款,年利率为 5%。经测算,在煤炭价格为 450 元/吨的情况下,煤制氢成本为 9.73 元/kg,此时煤炭成 本约占总成本 39%。煤制氢工艺下,每制备 1kg 氢气会伴生约 19kg 二氧化碳,产生考 虑碳捕集情况下成本为 16.38 元/kg,此时产品氢由灰氢转为
13、蓝氢。根据敏感性测算,当 煤炭价格在 2001000 元/吨时,不考虑碳捕集成本时煤制氢成本介于 7.6214.39 元/kg。2.2.2. 天然气制氢成本约 15 元/kg,考虑碳捕集后成本约 18 元/kg天然气制氢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天然气价格,当天然气价格为 2.5 元/m时,天然 气制氢成本约 15 元/kg。测算关键假设如下:1) 制氢规模:以单个项目为例,假设制氢装置规模为 90000m/h。 2) 总投资:建设投资共 6 亿元(装置界区内,建设投资不含征地费以及配套储运 设施),折旧年限 10 年,残值率 5%,年修理费 3%,采用线性折旧。3) 天然气成本:假设天然气不含税价
14、格为 2.5 元/m,每立方米氢气所需天然气为 0.4 m,对应每千克氢气生产需要天然气成本 11.2 元。4) 其他原料成本:假设电价为 0.56 元/度,新鲜水价格为 4 元/m,3.5MP 蒸汽价 格为 100 元/吨,1.0MP 蒸汽价格为 70 元/吨。5) 财务费用:按建设资金 70%贷款,年利率为 5%。经测算,在天然气价格为 2.5 元/m的情况下,天然气制氢成本为 14.61 元/kg,天然 气成本约占总成本 77%。天然气制氢工艺下,每制备 1kg 氢气会伴生约 9.5kg 二氧化 碳,考虑碳捕捉情况下,考虑碳捕集情况下成本为 17.93 元/kg,此时产品氢由灰氢转为 蓝
15、氢。根据敏感性测算,当天然气价格在 15 元/m时,不考虑碳捕集时天然气制氢成本介于 7.8825.80 元/kg。2.3. 工业副产氢成本约 922 元/kg,兼具减碳&成本优势放量潜力大工业副产氢潜力亟待挖掘,助力化工企业低碳发展。工业副产氢是指在生产化工产品的同时得到氢气,主要有焦炉煤气、氯碱化工、轻烃利用、合成氨醇等副产工艺。我国工业副产氢潜力大,但目前资源利用率较低。根据 2021 年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制氢技术发展现状,我国工业副产氢年产量约 9001000 万吨,氯碱企业每年副产氢气放空率高达 30,其中 2017 年有 25 万吨工业副产氢被放空。目前多家传
16、统化工上市公司已将副产氢列入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其显著的减排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性优势,在电解水绿氢成本达到或接近平价以前,副产氢是过渡阶段的较优途径。工业副产氢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和提纯成本,各类副产氢综合成本介于 922 元 /kg 之间。由于工业副产物往往是多种气体的混合,为获得较纯的氢气需要进行提纯,工业副产氢常用变压吸附(PSA)提纯工艺,提纯后产氢纯度普遍达 99.99%以上,其中丙烷脱氢纯度可以达到 99.999%以上。由于各类原料气的杂质组分和氢气含量有差异,提纯成本往往介于 0.1-0.7 元/Nm之间。2.4. 电解水制氢成本约 32 元/kg,电价降至 0.15 元/度与蓝氢平
17、价碱性电解水工艺成熟,PEM 电解水已初步商用。电解水制氢主要工艺路线为碱性电解、PEM 电解和 SOEC 电解。其中碱性电解槽技术最为成熟,生产成本较低;PEM 电解水流程简单、能耗较高,启停速度快能较好配合风光的波动性,已经实现初步商用,但因为电解槽需要使用贵金属电催化剂铱、铂、钌等材料,目前成本较高,是中长期电解水发展的主要方向。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采用水蒸气电解,能效最高,但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当电价为 0.4 元/度时,碱性电解水制氢成本约 32 元/kg。测算关键假设如下:1) 制氢规模:采用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规模为 1000Nm/h,年有效利用时间 2000 小时,年制氢规模
18、200 万标方。2) 总投资:设备投资 850 万元,折旧年限 10 年,残值率 5%,按直线法折旧;土 建及设备安装 150 万元,折旧年限 20 年,残值率 5%,按直线法折旧。3) 电费成本:假设电解水制氢所用电价为 0.4 元/度,每单位氢气消耗电量 5 度 /Nm。4)其他原料成本:纯水价格为 3.5 元/吨,KOH 价格为 10,000 元/吨,冷却费用 0.2 元/度。同时假设每 Nm氢气消耗纯水 0.01 吨/Nm,KOH0.0004kg/Nm,冷却 0.001 度 /Nm。5)人工和运维费用:人员费用 32 万元/年;运营维护 8.5 万元/年。6)财务费用:按建设资金 70
19、%贷款,年利率为 5%。经测算,在电价为 0.4 元/度的情况下,天然气制氢成本为 31.99 元/kg。电解水制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电价成本,当电价为 0.4 元/度时,电费占电解水制氢 总成本的比例为 70%。其他条件不变,当电价介于 0.10.6 元/度时,碱性电解槽电解水 制氢的成本介于 15.1943.19 元/kg。三大因素驱动绿氢降本:电价下降、电解槽降本、技术进步。1)可再生能源度电 成本下降:2021 年 9 月,财政部表示近十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 30% 和 75%左右。2022 年,通威集团表示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降到 0.3 元/kWh 以内, 在多数地
20、区已经具备了与新建燃煤发电竞争的能力,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降到 0.25 元 /kWh 以下,低于绝大部分煤电价格。2)电解槽成本下降: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 2014-2019 年,北美和欧洲制造的碱性电解槽成本下降了 40%。2021 年,中国制造的碱 性电解槽系统成本为 300 美元/千瓦,而西方制造的同类产品为 1200 美元/千瓦,质子交 换膜电解槽达到 1400 美元/千瓦。随着电解槽制造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本将继续下降。 3)技术进步带来能效提升&原料优化:目前大多数电解槽制氢效率约为 55kWh/kg(即 电耗约 5kWh/m),最新的 Hysata 电解槽能以 41.5kWh
21、/kg 的效率电解制氢,技术进步 带来能耗下降。同时随着材料及催化剂的优化,设备折旧、其他原材料成本也有望降低 50%以上。当电价为 0.15 元/kg 时绿氢与蓝氢平价,2050 年绿氢成本有望降至 10 元/kg。根据 敏感性测算,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随着电力成本下降,当可再生能源电费为 0.15 元/kWh 时,电解水制氢成本为 17.99 元/kg,基本实现与蓝氢平价。根据氢促会预测,在可再生能源电价、电解槽成本下降、制氢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到 2050 年国内绿氢制备成本有望降至 10 元/kg。3. 中游储运:气态储运为主,大规模运输的关键瓶颈环节固液气三种储氢路线,气态储氢最
22、为成熟。主流储氢方式主要有四种:1)高压气 态储氢:技术成熟度最高,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体积储氢密度较低,安全性较差;2)低 温液态储氢:技术较成熟,但氢气液化难度较大,安全性较差,现多用于航空航天项目; 3)有机液化储氢:利用氢气与有机介质的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储存、运输、释放,当前 仍存在脱氢温度高、效率低、能耗大的问题;4)固态储氢: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吸附将氢 气储存在固体材料之中,但在当前技术下,室温情况可实现的储氢量较低,且固体材料 制备昂贵。有机液化储氢和固态储氢技术在单位储氢密度、安全性方面占有优势,但目 前技术成熟度较低,是各国正在探索的新技术。目前气态储运路线最为成熟,受运输规 模
23、小和经济距离短的限制,储运环节为氢能源向下游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瓶颈所在,未来 氢能源的大规模推广亟待远距离和大规模储运技术路线的突破。3.1. 长管拖车气态储运的成本约 7.79 元/kg,短途运输占优当氢源距离为 100km 时,20Mpa 气态储运成本约 7.79 元/kg。随氢源距离增加,运 氢成本随之提升,因而气态储运更适合 200km 内的短途运输。关键假设如下:1)拖车运输效率:长管拖车满载氢气(20MPa)350kg,管束氢气残余率 20%,拖 车一年365天均可工作,每日工作时长15h,拖车充卸氢气时长5h,平均行驶速度50km/h, 当氢源距离 100km 时,可得每日拖车可以
24、往返 1 次加氢站,可运输氢气量 280kg/天。2)设备折旧:车头投资额 40 万元,管束投资额 100 万元,折旧年限均为 10 年。3)其他固定成本:配备两名驾驶员和两名装卸员,人员费用共 40 万/年,车辆保险 费用 1 万元/年。4)可变成本:拖车百公里油耗 25L,柴油价格 6.5 元/L;车辆保养费用 0.3 元/kg,过路费 0.6 元/kg;氢气压缩耗电 1kwh/kg,电价 0.6 元/kwh。经我们测算,氢源距离 100km 时,长管拖车运氢成本为 7.79 元/kg。据敏感性测算 结果显示,当氢源距离从 50km 增加到 500km,运氢成本从 4.19 元/kg 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能源行业 产业链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