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林牧渔行业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农林牧渔行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林牧渔行业研究.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农林牧渔行业研究1.行情回顾:2022H1农林牧渔板块跑赢大盘农林牧渔板块显著跑赢大盘。年初至今农林牧渔(申万)表现强于大盘,主要受益于生 猪养殖板块行情,截止目前(2022 年 7 月 18 日,下同)农林牧渔板块较年初下跌 1.14%, 同期 300 下跌 13.11%,中小板综下跌 12.43%,农林牧渔板块跑赢大盘 11.98PCTs。农林牧渔(申万)板块涨幅位列 34 个申万一级分类第三位,申万二级分类中养殖业板块 表现出色,年初至今涨幅 12.73%,主要受益于生猪养殖标的自 2021Q4 以来趋势上行 行情,而饲料、渔业、农产品加工、种植业、动物保健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
2、其中饲料、 动物保健板块主要受 2021H12022Q1 下游生猪养殖业去产能与生猪价格低迷影响。2.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建议积极增配2.1 产能去化接近尾声,供给端支撑猪价高景气2.1.1 历史猪周期复盘:生产周期带来供需错配,一轮周期 45 年供需错配形成猪周期,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由于我国畜禽养殖行业集中度低,供 给端存在大量中小养户,养殖户主要根据当时的商品猪市场价格安排生产。具体表现为, 商品猪价格高时,养殖户积极性提高,开始选留母猪补栏,增加商品猪饲养量。由于母 猪从出生选留到成长为能繁母猪、再到商品猪育肥出栏需要约 1.5 年的时间,进而导致 1.5 年后商品猪大量
3、出栏,造成供过于求和商品猪价格下跌,大量养殖户出现亏损后退出 市场,进而导致 1.5 年后商品住供给的大量减少,价格从低位开始上涨。这种“价高进 入,价贱退出”的非理性现象影响了市场供给的稳定,进而导致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形成猪周期。此外,疫病作为偶发因素也对商品猪的价格周期性波动产生影响。 一轮完整猪周期持续 3-4 年,其中包含因季节性需求变化引致的小周期。生猪的生产周 期市场决定一轮完整的猪周期时长为 3-4 年,我国从 2006 年至今经历了 4 轮猪周期, 分别为 2006-2010 年、2010 年-2014 年、2014-2018 年以及 2018 年至今。在每个持续 3-4
4、 年时间的大周期内,存在多个由于季节性需求的变化而形成的小周期,具体表现为 Q3 与 Q4 包含消费较为密集的重要节假日,需求提升导致生猪价格季节性升高。复盘 2006-2010 年、2010-2014 年、2014-2018 年的三轮猪周期:2006 年 7 月-2010 年 5 月猪周期:上涨阶段为 2006 年 7 月至 2008 年 3 月,2007 年出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价格上的外部因素,大幅延缓补栏速度,叠加 2008 年 春节消费旺季,生猪价格在 2008 年 3 月站上高点 17.45 元/公斤。2008 年 3 月至 2010 年 5 月价格进入下跌阶段,2009 年出现
5、的甲型 H1N1(猪流感)疫情以及 2010 年出现的瘦肉精等事件打击消费信心,生猪价格在 2010 年 5 月降至最低价为 9.70 元/公斤。2010 年 5 月-2014 年 4 月猪周期:本轮周期受到的外部影响因素较少,价格变化 主要受供需变化影响,上涨阶段为 2010 年 5 月至 2011 年 9 月,达到最高点 19.92 元/公斤后进入下跌阶段,至 2014 年 4 月达到最低点 10.45 元/千克。2013 年 5 月, 商务部等三部委为抑制生猪价格下跌,保护养殖户利益,组织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 对猪肉价格进行调控。2014 年 4 月-2018 年 5 月猪周期:上涨阶段
6、为 2014 年 4 月至 2016 年 6 月,从 2014 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环保禁养规定,并着力提升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 度,导致大量散户退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进入下行通道,致使生猪价格抬升, 2016 年 6 月达到最高点 21.20 元/公斤。规模化养殖厂效率提升推动生猪体重大幅 增加,供大于求推动生猪价格下降,并于 2018 年 5 月达到 10.01 元/公斤的低点。2.1.2 本轮周期:产能去化阶段结束,行业景气趋势提升非洲猪瘟导致行业供给骤减,推动生猪价格飙升。本轮猪周期起始于 2018 年 5 月,2018 年 8 月 3 日,我国辽宁省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全
7、国多地爆发非瘟疫情。非洲猪 瘟造成能繁母猪产能的大幅度去化,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从 2018 年 8 月的 3145 万头降 至 2019 年 9 月的 1913 万头,产能去化幅度达到 39.1%,同期生猪存栏量从 32243 万 头降至 19190,降幅超过 40%,造成生猪供应紧张。价格维度,非瘟爆发初期猪肉消费 信心受挫,生猪价格在 2019 年 2 月降至 11.32 元/公斤的低点;随后在市场严重供不应 求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在 2019 年 11 月飙升至 40.98 元/公斤。在严重供给不足的情况 下,生猪价格在 2019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 月维持高位震荡状态。20
8、20 年高猪价高盈利水平推动行业快速补栏,能繁母猪存栏 2021 年 6 月增至峰值。 本轮猪周期的生猪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并且维持高位震荡,养猪高利润推动养殖户及养 殖企业积极补栏。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2019 年 10 月环比回升,其后延续增长至 2021 年 6 月的 4564 万头。 深度亏损推动产能快速去化,能繁 2022 年 4 月较周期高点下降 8.5%。进入 2021Q2Q3,猪价快速下跌导致行业进入深度亏损状态,外购仔猪模式一度下探至头均 亏损 1570.8 元,而自繁自养模式亏损亦下探至超 700 元/头。2021 年 7 月起能繁母猪进 入去化阶段,截止 2022 年 4 月
9、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4177.3 万头,相较 2021 年 6 月高点 下降 8.5%。4 月中旬以来供需波动支撑猪价上涨,产能去化阶段结束。从供给趋势看,由于 2021Q3 行业产能加速去化,行业配种率降低等现象大幅增加,同时 2021 年 7 月起母猪进入去 化阶段,以能繁配种至商品猪出栏 10 个月左右生产周期,2022 年 45 月逐渐进入供给 下降阶段;从阶段性变化看,2022 年 3 月至 5 月期间全国各地疫情反复,运输受阻,行 业存在一定被动压栏情况,同时疫情导致物资囤积需求旺盛。多重因素推动下,4 月中 旬以来猪价持续上涨,6 月加速上扬,截止 7 月 8 日 22 省市生猪价
10、格已上涨至 23.21 元 /公斤。价格持续上涨推动行业亏损快速收窄,中小散户作为产能去化主体率先实现正向 盈利,行业产能去化结束,2022 年 6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 2.03%至 4277 万头。短期看二元母猪增加或有限,中期补栏需求或跟随行业利润增长而增长。仔猪价格与未 来 56 月后行情预期直接相关,4 月中旬以来猪价上涨叠加行业对下半年猪价上涨预期 较为一致,仔猪价格呈现坚定上涨趋势;而母猪补栏需求通常需未来 10 个月以上一致看 多预期推动,2021 年 10 月二元母猪价格跌至相对低位以来基本呈现稳态,近期出现小 幅上涨,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二元母猪产能增加或有限,或存在部分三
11、元母猪肥转母现 象,但由于生产效率差异较大,预计对供给扰动或有限,而中期跟随行业可观盈利状况, 二元母猪补栏需求或有所增长。预计下半年价格中枢高于上半年,景气度持续提升。从 2021 年 7 月起能繁母猪数量开 始下降,根据能繁至商品猪 10 个月左右生产周期,可推断 2022 年 5 月起商品猪出栏量 逐步进入下降阶段,且从 2021 下半年行业配种率下降明显,因此预计 2022 下半年行业 供给仍将缩量,叠加需求逐渐回暖,预计下半年猪价或呈现波动上行趋势,预计价格中 枢高于上半年。2.2 上市猪企困境有望逐步缓解,中长期规模化趋势仍确定2.2.1 2022Q1 行业深度亏损,资金状况紧张受
12、猪价下跌影响 2021 年多数企业生猪养殖业务收入明显下滑。收入方面,牧原股份 2021 年生猪养殖业务营收规模达到 750.90 亿元,同增 36.3%,在行业中收入规模位列 第一,在 2021 年猪价低迷的背景之下,仍实现生猪销售量同比增长 122.3%至 4026.30 万头,驱动收入规模增长,此外,大北农 2021 年生猪养殖业务营收受出栏量同比增长 132.8%推动,生猪养殖业务同增 129.0%至 85.74 亿元。而其余公司受 2021 年猪价低 迷影响收入多呈现显著下滑趋势,以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三家头部企业为例, 生猪养殖业务营收分别同降 41.4%/14.7%/23.
13、0%至 271.42/297.13/190.89 亿元。生猪养殖公司 2020 年盈利水平较高,2021 年起普遍陷入深度亏损。利润端,2020 年 猪价高位震荡背景下,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均实现大幅盈利,而在 2021 年猪价低迷背 景下,行业盈利情况普遍转盈为亏,其中牧原股份、巨星农牧凭借相对成本优势保持正 向盈利,东瑞股份凭借供港销售均价较高保持正向盈利,神农集团、京基智农凭借养殖 以外业务盈利支撑公司层面盈利,而其余公司均出现归母净亏损。进入 2022Q1,全部生 猪养殖上市公司均出现亏损。归母净利率方面,牧原股份凭借行业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 2020 年/2021 年归母净利率分别
14、为 48.8%/8.8%,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进入 2022Q1 在猪价继续低位以及成本上升压力下,牧原亦进入深度亏损状态,以归母净亏损/出栏数 量估算头均亏损约在 275 元/头左右,预计行业其他养殖企业头均亏损在 300800 元/头 之间。生猪养殖企业普遍于 2020 年加大资本开支进行扩张,而 2021 年以来资本开支有所放 缓。生猪价格在 2019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 月维持高位震荡,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借此机 会加大资本开支,扩大养殖规模。2020 年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合计达到 1448 亿 元,同比增长 191.7%,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 2020 年资
15、本开支分别达到 460.71、299.91、103.49 亿元。进入 2021 年,伴随生猪价格回落,生猪养殖上市公司 资本开支在 2021 年显著放缓,2021 年合计资本开支 992.96 亿元,其中部分年出栏量 400 万以下、资金状况尚可的企业选择逆势继续扩张,如唐人神等。上市猪企 CR8 持续提升。2021 年/2022Q1 上市猪企 CR8=14.0%/14.4%,规模 化趋势显著。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2021 年/2022Q1,8 家 头部上市公司生猪出栏量达到 9365.59/2824.49 万头,占全国生猪出栏量占比为 14.0%/14.4%。生猪价格
16、低迷致行业亏损,叠加前期庞大的资本开支规模,生猪养殖企业面临资金压力。 从资产负债率角度看,2022Q1 多数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本轮猪周期 的高点,更达到公司历史高位。2022Q1,年出栏 400 以上猪企中资产负债率水平最低三 家 为 大 北 农 、 牧 原 股 份 、 温 氏 股 份 , 截 止 2022Q1 资 产 负 债 率 分 别 为 : 55.65%/65.18%/66.48%,我们尝试剔除可转债影响,得到剔除后的三者资产负债率分 别为 55.65%/63.76%/63.30%。年出栏 400 万以下猪企中最低三家为神农集团、东瑞股 份、立华股份,分别为 11.12
17、%/21.40%/46.77%。18 家猪企中超过一半资产负债率在 60%以上,可见生猪养殖企业整体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2.2.2 受益于猪价上涨,行业亏损程度显著收窄上市猪企成本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对比 20202021 年平均每头营业成本可见,经历 非洲猪瘟后不同上市猪企营业成本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牧原股份始终保持成本领先地 位。此外受扩建产能利用率较低、饲料成本上涨等多方面影响,头均营业成本在 2021 年 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剧上市猪企亏损压力。2022 年以来部分公司完全成本水平有所改善。从 2020 年以来公开交流数据看,部分上 市公司养殖成本有所下降,但受制于 Q1 以来粮食成本大
18、幅上升,饲料成本压力加剧, 成本下降幅度有限,而成本领先企业如牧原股份等,完全成本略有提升,但仍处于行业 领先水平。猪价持续上涨支撑经营改善,亏损显著收窄。受益于 4 月中旬以来猪价持续上涨,以及 部分公司自身成本改善,行业亏损幅度呈现显著收窄,根据我们对猪价趋势预判,预计 2022Q3 部分公司有望实现正向盈利。再融资提供资金补充,体现上市公司相较中小散户仍有较强资金优势。2021 年至今生猪 价格持续低迷,2020-2021 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上市猪企通 过发行可转债及定增等方式进行再融资,为企业经营提供资金保障,度过生猪价格下行周期,20202022 年 4 月,
19、18 家上市公司共计完成募集资金 561.19 亿元,此外 4 家企 业分别有不同规模定增项目在途,其中 3 家企业已过会。2.3 分歧中把握行业景气提升机会,建议积极增配抓住供需错配主要矛盾,中期预期或决定当前股价表现。周期的本质在于供需错配,左 侧布局机会来自对产能去化的预期,右侧来自于猪价上涨持续性的预期。回顾 2021 年 下半年行情,自 2021 年 7 月能繁数据环比减少后,“去产能”逻辑开始演绎,猪价下跌 背景下,市场“去产能”预期有所加强且一致,推动股价上涨;而当 2021 年 10 月猪价 出现反弹后,“去产能”一致预期有所波动,股价随之调整。回顾 2022 年上半年,202
20、2Q1 猪价深跌月度能繁数据持续环比减少,股价仍演绎“去产 能”逻辑,而 3 月粮价暴涨进一步强化“去产能”预期,板块行情进一步催化。进入 4 月中旬后,猪价持续上涨,在猪价上涨初期市场对上涨起因抱有疑虑,且存在疫情等因 素影响判断,同时对本轮产能去化是否充分存在较大分歧,股价走弱,直至 6 月以来猪 价提速上涨,基本承认当期供给偏紧是目前猪价上涨主因,“反转”逻辑开始演绎。中期景气趋势预期一致,板块布局机会凸显。本轮周期与上一轮非洲猪瘟催化周期相比, 产能去化阶段幅度与速度均有所放缓,因此导致大家对产能去化是否充分存在较大分歧, 因此板块行情有所波动。而我们认为目前阶段已经处于布局“去产能”
21、与“反转”逻辑 的交界点,产能是否继续去化的预期是决定“去产能”行情的关键,而近期的猪价上涨 以及能繁数据已表明“去产能”阶段已经结束,因此我们预计后续进入“反转”阶段, 更重要的逻辑在于中期猪价预期,目前行业三季度以及半年猪价景气预期仍较一致,因 此板块右侧布局机会凸显。 头均市值仍处于偏低水平,具备安全边际。从目前头均市值水平看,行业估值水平仍处 于相对低位,大部分公司头均市值位于历史周期的低分位水平,观点分歧股价回调阶段 往往带来良好的布局时机。2.黄羽鸡养殖:反转开启,维持重点推荐2.1 历史周期回顾:疫情及供需结构催化多因素导致行业存在较明显周期性,周期相较于猪周期较短。近年来,禽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农林 行业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