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深度解析:深耕能量饮料赛道_多维度构筑核心竞争力.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东鹏饮料深度解析:深耕能量饮料赛道_多维度构筑核心竞争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鹏饮料深度解析:深耕能量饮料赛道_多维度构筑核心竞争力.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鹏饮料深度解析:深耕能量饮料赛道_多维度构筑核心竞争力一、能量饮料行业领先企业,多年深耕构筑驰名品牌1.1 国内首家能量饮料上市公司公司专注能量饮料行业,东鹏特饮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东鹏饮料成立于 2003 年,前身是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旗下产品包括能量饮料、非能量饮料和包装水等多个类别,其中东鹏特 饮系列产品是公司核心产品。东鹏饮料持续深耕能量饮料行业,经过十余年 发展,目前东鹏饮料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占有率较高为 15%,排名第二,东 鹏特饮成为我国知名能量饮料品牌。国有制阶段(1987-2003 年):东鹏饮料前身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
2、7 年,是一家国有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随着红牛进入中国市场,打开能 量饮料市场,东鹏于 1997 年推出东鹏特饮,进军能量饮料市场。2003 年, 现任东鹏饮料董事长的林木勤买下经营不善的东鹏,完成私有化,东鹏饮料 开启飞速发展时期。起步阶段(2003-2013 年):面对红牛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市占率高,品牌竞 争力强的问题,公司初期避开广州、深圳等热门市场,在东莞市场积极推广 东鹏特饮品牌,以此为基础逐渐辐射整个广东市场。同时,为与红牛形成差 异化竞争,公司采用价格、包装差异化策略,推出东鹏特饮沿用至今的更易 携带的防尘盖瓶装设计,并以比红牛更低廉的价格上市销售。高速发展阶段(2013-至今
3、):公司正式进军全国市场,瞄准年轻市场,实行 饱和式营销策略,并推出大容量的东鹏特饮产品,市场份额与业绩均实现较 大提升。2017-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 21.65%,归母净利润复合 增速达 38.80%。2020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45 亿元,同比增长 30.09%。1.2 核心业务高速增长核心业务高速增长。东鹏饮料 2017-2020 年营业收入从 28.44 亿元增至 49.59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20.36%。其中,东鹏特饮系列能量饮料产品为公 司核心产品,2020 全年能量饮料实现营收 46.55 亿元,占比 93.88%;非能 量饮料实现营收 2.40
4、 亿元,占比 4.84%;包装饮用水实现营收 0.41 亿元, 占比 0.82%。2021 年第一季度,饮料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叠加公司全国化 战略不断推进,以及加大终端促销力度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下,公司一季度实 现营业收入 17.11 亿元,同比增长 83.37%,预计 2021H1 营收增速将达 31.61%-47.81%。2017-2020 年,推出 500ml 大包装东鹏金瓶特饮使公司能量饮料业务快速增 长,复合增速达 19.39%。东鹏饮料陆续推出饮用水、柑柠檬茶、陈皮特饮等 非能量饮料产品。毛利率方面,能量饮料毛利率较高,稳定在 49%水平左右,非能量饮料和包 装饮用水毛利率较低,处
5、于上升趋势。2020 年能量饮料、非能量饮料和包装 饮用水毛利率分别为 48.67%、9.28%、16.04%。产销量双提升,产销比较高。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2017-2020 公司整体 产销比稳定在 97100左右,产量、销量增长较快,其中产量从 57.48 万吨上升至 124.66 万吨,年复合增速达 24.02;销量从 56.13 万吨上升至 121.98 万吨,年复合增速达 22.73。能量饮料方面,500ml 金瓶特饮对 250ml 金瓶特饮具有较强替代性,2017- 2020 年 250ml 金瓶特饮产销量持续下降,产量从 44.19 万吨下滑至 17.22 万吨,销量从 43.
6、56 万吨下降至 17.42 万吨;500ml 金瓶特饮产销量持续上 升,产量从 1.84 万吨上升至 76.09 万吨,销量从 1.56 万吨上升至 73.42 万 吨。整体来看,能量饮料 2017-2020 年期间,产量从 50.75 万吨上升至 108.15 万吨,销量从 49.67 万吨上升至 105.29 万吨,2017-2020 期间产销 比保持在 97水平上。生产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公司 2017-2020 对产品布局进行了大 量调整,陆续增加 500ml 金瓶特饮、250ml 金罐特饮、东鹏加気、由柑柠檬 茶、天然水等新产品。同时公司陆续新增多条生产线,新建的广西生产
7、基地 于 2018 年投产,还对原有生产线进行优化,公司产能从 2017 年的 74.04 万 吨上升至 2020 年的 177.25 万吨,年复合增速达 33.77%。这导致公司整体 产能利用率 2017-2018 年期间从 75.10%下降至 62.03%,并在随后逐渐修复 至 69.61%。能量饮料方面, 500ml 金瓶特饮持续放量,产量增长较快,产能利用率从 40.93%上升至 89.12%;250ml 金瓶特饮销量下滑较快,产能利用率从 95.80%下降至 77.22%。公司也逐步对相关生产线进行调整,但需要一定时 间,因此出现 250ml 金瓶特饮产能利用率下降幅度较大。金罐特饮
8、在 2017 年推出后,销量持续增长,产能逐步释放,从而推动产能利用率从 23.80%上 升至 62.89%。能量饮料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2020 年达到 83.52%,其中 500ml 金瓶特饮产能利用率最高,达到 89.12%。非能量饮料方面,2017-2020 年产能利用率从 63.79%下降至 25.81%,主要 系推出新品由柑柠檬茶,相关产能扩张所致,2017-2020 期间产能非能量饮 料整体产能从 10.01 万吨上升至 32.27 万吨,预计随着由柑柠檬茶持续放 量,将逐步消化新增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1.3 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2017-2020 年公司毛利从 13.63 亿
9、元上升至 23.1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19.24%,2021Q1 实现毛利 4.32 亿元,同比增长 84.81%。2017-2021Q1 期 间,公司毛利率保持在约 46-50%水平上,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较 高,高于香飘飘、德力股份和维维股份,与承德露露和养元饮品毛利率相 近。但与全球能量饮料市场头部企业怪物饮料 6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相比, 仍有一定空间,主要系一方面公司主要产品东鹏特饮走高性价比路线,导致毛利率较低;另一方面,东鹏饮料规模相对较小,在美国销量第一的怪物饮 料营收规模达到 300 亿元,未来随着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规模效应将促进 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上升。盈利能力方面
10、,2017-2021Q1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由 10.41% 提升至 19.98%。2017-2020 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从 2.96 亿元增长至 8.12 亿 元,年复合增速达 39.96%,2021Q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42 亿元,同比增长 125.45%。2017-2020 年公司 ROE 水平实现较快上升,同时整体波动幅度较 大。2017-2020 年公司 ROE 持续超过 20%,其中 2017、2019、2020 都超 过 30%,从 ROE 具体拆分来看,公司 ROE 水平的变动主要受到盈利能力变 动影响,2017-2020 年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从 29.02%下
11、降至 20.98%,推动 公司净利率从 10.41%上升至 16.38%,ROE 也从 34.00%上升至 45.77%。期间费用方面,2017-2021Q1 东鹏饮料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 率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实现较大幅度下降。与饮料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 比,东鹏饮料管理费用率维持在 4%水平左右,低于同行业的香飘飘、维维 股份、德力股份等企业。公司销售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系广告营 销费用较多,随着营收持续上升,广告营销费用占比逐步下降,销售费用率 也有所降低,2017-2021Q1 期间销售费用率从 29.02%下降至 19.65%,降幅 达 9.37pct,公司盈利能力
12、逐步提高。1.4 股权激励计划提升管理团队稳定性公司股权较为集中。东鹏饮料实际控制人为林木勤,直接持有公司 55.27%的 股份,通过鲲鹏投资以及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合计 1.16%的股份,共计直接和 间接持有股份达 56.43%。股权激励计划提升团队稳定性。为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中高层管 理层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设立了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增资 方式共计授予公司 1000 万股股本。东鹏远道、东鹏致远和东鹏致诚为员工 持股平台,共计持股 2.05%。二、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到 400 亿,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1 能量饮料行业快速成长我国饮料行业发展平稳,市场规模增长稳健。我国饮
13、料行业趋于成熟,市场 规模较大,整体增速较低,在高中低端均有大量品牌覆盖市场。2020 年全国 软饮料产量达 1.63 亿吨,同比下降 7.97%,2016-2020 五年复合增速为2.84%。2019 年全国饮料市场规模达 5785.60 亿元,同比增长 5.40%, 2015-2019 五年复合增速为 4.50%。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到 400 亿,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我国能量饮料行 业起步时间较短,自 1995 年红牛进入中国市场后,能量饮料市场经过二十 余年发展,初具规模。2.2 能量饮料行业市场集中度高我国能量饮料行业市场集中度高,CR5 达到 92%。能量饮料行业整体集中度 高,
14、并呈现上升趋势,2016-2019 行业 CR5 从 80.1%上升至 92.0%,CR3 从 79.4%上升至 82.0%。红牛最早进入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截止到 2019 年 红牛市占率最高为 57%;东鹏排名第二,市占率为 15%;乐虎排名第三,市 占率为 10%。随着红牛入商标权之争,规模增长陷入停滞,能量饮料行业内 其他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2016-2019 年红牛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东鹏特 饮、乐虎市占率迅速上升。我国人均能量饮料消耗较小,市场发展空间大。截至 2019 年,中国大陆人均功能饮料饮用量为 2.2 升,远低于美国 24.6 升水平;人均功能饮料消费金额为 6.2 美 元
15、,仅为美国人均消费金额的 8.6%。中国能量饮料渗透率较低,市场空间 大,行业潜在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能量饮料消费人群规模不断扩张。能量饮料消费场景以运动健身、长时间工 作后为主,近年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长持 续增长,为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上升提供动力。我国运动健身人群规模持续增长,2010-2019 年期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 数从 3.8 亿人上升至 4.3 亿人,复合增速为 1.52%。同时,国家持续推进全 民健身计划,计划到 2030 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 5.6 亿人,占比超 40%。2018 年 6 月-2020 年 11 月我国就业人员平均工 作时长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饮料 深度 解析 深耕 能量 赛道 多维 构筑 核心 竞争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