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策略及竞争格局分析.docx





《2022年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策略及竞争格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策略及竞争格局分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策略及竞争格局分析1 航空发动机产业拥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国内产业处于 10 年以上黄金成长期的起点目前中国发展航空发动机到了多重拐点阶段:从军用航发角度来看,主力型号在批产提 速的同时众多新型号也将进入密集定型批产阶段,此外随着实战化训练强度的加大航发 维修市场在不断打开;从商用航发角度来看,国产商用发动机 CJ1000“十五五”批产后 有望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此外,再叠加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未来 10 年以上周期这些 产业逻辑交相辉映依次兑现,铸就军工中最为长坡厚雪的超级产业赛道。以两机零部件企业 PCC 为代表映射航发产业链的长坡厚雪:需求端持续增长叠加供给
2、端少数垄断造就利润端稳定增长,获得稳定持续的经营。PCC 是全球高端精密零部件龙 头,下游应用主要是航空航天领域。PCC 创立于 1968 年,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 兰市,是一家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公司,主营熔模铸造、锻件、紧固件三大类产品,2015 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25%、43%和 32%。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能源和一般工 业市场,下游营收占比分别为 69.6%、17.2%、13.2%。1、PCC:立足两机千亿美金大赛道,与全球主要发动机厂商均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 系。全球两机巨头 GE 是 PCC 第一大客户,2015 年贡献收入 12.99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13%(200
3、72015 年 GE 占营收比的均值水平达到 13.1%)。其中熔模铸件、锻造和紧 固件分别贡献 8.28 亿、4.35 亿和 0.36 亿美元。此外的主要客户还包括美国政府、联合 技术、波音、罗罗、空客等全球知名企业。2、依托下游两机订单持续地、稳定地增长,公司有序地加大资本开支,随着固定资产规 模增大营收规模也再上台阶。熔模铸造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有较高进入壁垒,需要 巨额启动成本用于购买先进生产设备、熟练劳动力、高技术能力以及强大的铸造及先进 的冶金工艺技术知识。熔模铸造技术依赖于高端装备的投入,因此呈现一定的重资产行 业特征。PCC 公司自 2006 年上市以来,出现过 2 次大规模
4、增加资本开支的时段,分别 是 2007-2008 年、2012-2015 年,对应时期公司营收规模也再上一个台阶。3、两机叶片核心技术壁垒高,新进入者少,PCC 作为两机精铸龙头以其垄断性的市场 地位获得了很好的经营稳定性与持续性。20062015 年 10 年间 PCC 营收 CAGR 为 12.22%;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7.77%。在被 BerkshireHathaway 收购的前 5 年里,PCC 的毛利率均保持在 30%以上,净利率均保持在 15%以上。4、两机叶片重资产行业特征导致固定资产折旧较多,拥有很好的现金流。2015 年 PCC 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5.
5、30 亿美元和 17.02 亿美元,折旧与摊销达到 3.25 亿 美元。2006-2015 财年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 CAGR 分别为 17.78%和 24.85%。2 立足长期成长,选择“航发赛道+卡位核心”的优质资产立足长期成长,选择“航发赛道+卡位核心”的优质资产。航空发动机赛道坡长雪厚毋 庸置疑,那么如何进行选择?我们认为,高景气赛道中壁垒最高、卡位最为核心的企业 不仅在各自细分赛道上拥有很高的市占率,还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渗透进不断迭代更新的武器装备或者向商用航发、全球两机领域不断拓展,进而获 得长期且持续的增长动力。3 重点公司分析3.1 航发动力:我国军用
6、航发总装唯一上市平台航发动力在国内发动机整机制造行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具备涡喷、涡扇、涡轴、涡桨 等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生产能力,是我国三代主战机型国产发动机唯一供应商。公司 拥有我国航空主机业务动力系统的全部型谱,完成包括“昆仑”(WP-14)、“秦岭”(WS9)、“太行”(WS-10)等多个重点发动机型号的研制与批产工作,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341.02 亿元,+19.1%),归母净利润(11.88 亿元,+3.63%)。2022Q1 实现营收(54 亿元,+44.3%),归母净利润(0.66 亿元,+92.51%),营收及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1、营收规模:航空发动机业务营收增速为
7、近 10 年来最好水平,2022 年关联交易及经 营目标表明航发交付有望再提速。受益于三代机批量稳定交付,2021 年公司航发及衍生 产品实现营收(318.85 亿元,+21.8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且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93.5%。2、2022 年收入、利润、增速或进一步提升,航发产业链维持高增长高景气度,源自于:1)2022 年业绩规划:公司预计 2022 年整体实现营收 384.29 亿元,较 2021 年预测同 比增长 20.85%,较 2021 实际营收同比增长 12.69%。其中航发及衍生产品营收 362.7 亿元,较 2021 年预计营收同比增长 21.3%,较 2021 年实际
8、营收同比增长 13.75%。2)2022 年关联交易:2022 年公司预计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额为 207.25 亿元, 较 2021 年初预计金额同比提高 26.98%,较 2021 年实际发生金额同比提高 25.87%。3)2022 年一季报:2022Q1 公司实现营收(54 亿元,+44.3%),归母净利润(0.66 亿 元,+92.5%)。我们认为公司 2022Q1 营收同比高增长是航发产业高景气的直接体现。4)大额合同负债表明在手订单充足,拥有高确定性的高景气度,产业链产能释放叠加工 艺良率提升,有望带来产品 2022 年交付提速、收入增速提速。2021 年末公司合同负债 21
9、7.52 亿元,较期初同比提高 675.34%,表明在手订单充足。3、盈利能力:目前处于工艺良率爬坡与新机型研发阶段,中长期看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 将提升。2021 年公司毛利率 12.49%,下降 2.48pct,净利率 3.61%,下降 0.46pct。1)2021 年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批产机型工艺成熟度处于爬坡阶段。2021 年公司航发及衍生产品实现毛利率 11.95%,同比减少 2.86pct,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调 整,新产品占比增加;从成本端来看,新产品占比增加所带来的新材料、新工艺投入增 加,导致 2021 年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 27.13%,高于总体收入增速;从销售费用
10、角度 看,由于工艺成熟度的问题,导致售后保障任务增加,导致 2021 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59.93%,大幅高于总体收入增速。2)展望未来:虽然航发新产品研制不断投入,会侵蚀一部分盈利,但批产机型占比提 升,良品率提升叠加规模效应会带来总体盈利能力向上。航发新产品不断研制虽然侵蚀 一部分盈利,但也能说明产品管线丰富,长期持续增长动力强劲;而且三代机是当前主 力型号,处于批量稳定交付阶段,良品率会持续提升,规模效应体现在:交付量的增加 带动、“小核心大协作”思路下推进标准件等非核心业务转移使得核心业务更为聚焦;进 而带动总体盈利能力提升。3.2 航发控制: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垄断性企业,高确定
11、性持续性的高增长航发控制是我国几乎垄断性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企业。公司产品以两机(航空发 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为主(2021 年营收占比 85.17%),参与国内所有在研在 役航发型号,其他产品包括国际合作转包、非航衍生产品。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41.57 亿元,+18.25%),归母净利润(4.88 亿元,+30.67%)。2022Q1 公司实现营收(12.1 亿元,+31.33%),归母净利润(2.14 亿元,+59.99%),超市场预期。航空发动机长坡厚雪大赛道,为何重视航发控制?1、长期增长需求确定:以 WS-10 为代表的主力型号批产提速、众多新型号密集进入定 型批
12、产阶段、维修后市场快速打开、远期商发进入定型批产带来更大成长空间。我们认 为航空发动机赛道是军工最为坡长雪厚大赛道,迎来 10 年以上黄金成长期。2、供给唯一:航发控制在国内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业地位呈现垄断性地位。技术壁垒 高、研制周期长等特点导致航空发动机产业切入难度大,已经切入航发供应体系的企业 面临的竞争威胁很小。公司拥有支撑全谱系的两机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保障的 核心技术,全方位参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 代、保障一代”工作,在控制系统关键子系统以燃油控制等机械液压执行机构方面处于 垄断地位,因此有望获得航发产业链非常高确定性的成长。3、盈利规
13、模、能力有望继续提升:扩产带来规模提升,管理持续改善叠加规模效应带来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定增 42.98 亿元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5 个建设类 募投项目,彻底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航空发动机是典型的制造业,规模效 应将带动盈利规模、能力持续上行,规模效应的体现源自于:1)交付量的增加带动;2) 航发集团“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思路下推进非核心业务转移使得核心 业务更为聚焦。以航发控制为例,随着交付量的提升及公司在治理层面着力推进成本工 程、瘦身健体等五大工程,2019-2021 年净利率得到显著提升,分别为 8.49%、10.62%、 12.39%。4、
14、资产注入预期:中航动控研究所(614 所)主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软件和电子,航 发控制专注关键机械液压执行机构,两家公司同属航发集团,两者产品相辅相成,共同 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根据投资者调研纪要,614 所正在按国家要求进行改制相关 准备工作,我们认为,航空发动机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从资产完整性的角 度来看未来控制系统软硬件结合或是大势所趋。3.3 抚顺特钢:中国特殊钢的摇篮,军工装备放量建设的基石企业面临原材料等成本大幅上涨的不利因素,公司有诸多措施来应对。1、原材料:仍是公司主要成本(2021 年占营业成本 66.17%),镍、钴、铬等价格上涨 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是
15、一方面,中长期看我们预计镍、钴、钼等合金原材料价 格终会回落;另一方面,公司在订单确认后锁定相应原材料价格,以原材料采购成本、 加工费等作为定价基础,可根据原材料价格情况相应调整产品售价,目前涨价已经逐步 落地;此外,为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抚钢多使用库存返回钢,尽力高效回收返回钢 中铬、镍、钴、钼等高价主元素,多消化积压返回钢。2、能源成本:占比较小(2021 年占营业成本 12.23%),按照电费上涨 20%计算,加上 节能措施以及使用绿电等,预计电费上涨仅影响费用几千万级别。此外抚钢继续强化用 电管控,避“峰”就“谷”用电,2022 年 2 月抚钢综合用电量同比降低 1.34%,能源总
16、费用支出环比减少 5.1%。3、提升成材率:公司按照“金属平衡”原理,主要从锭型优化、缩减削皮余量、优化切 断,减少过程切损、提高加长电渣锭使用量及限锭重控制、执行最优锭型提料等方面开 展工作,实现成材率提升。比如 2021 年公司通过系统开展锭型优化设计,通过减小帽口 率,采用内置帽口,调整锭型尺寸等方面,共优化 27 个锭型,使模铸材的成材率整体提 升 2.26%。4、规模效应:2022 年随着新产能投放,批产后的规模效应将快速显现。 我们认为抚钢的长期逻辑并未改变,2022 年看季度利润环比向上确定性较高。1)长期看,高温合金的需求旺盛,仍然供不应求;高壁垒、竞争格局不会变化;长期增 长
17、的基本盘具备高确定性。需求端,航空发动机耗材属性+维修市场启动+远期商发、燃 气轮机等提供更大市场,抚钢也有望切入商发的科研及供应体系;供给端,高温合金供 应要 2 步,走完科研-验证流程、批量供货,前者时间周期很长,后者对质量稳定性、成 材率要求很高,我们认为“十四五”抚钢占据军用高温合金、高强钢主导地位不会变化, 现在核心问题是产能问题。总之长期看抚钢核心竞争力没有变化,其卡位优势仍显著。2)业绩:一方面 2021 年末公司存货为 21.87 亿元,较期初增长 37.92%,存货大幅增 长为后面公司的成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预计后续随着镍价回落,同时公司开始 逐步完成涨价订单,2022
18、 年季度业绩环比向上仍然是高确定性的,尤其是看 2023 年产 能释放业绩大幅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公司预计 2022 年实现净利润 58 亿元,但是我 们对比过去几年的净利润目标和实际净利润金额,发现每年实际完成金额均大幅高于年 初目标,由于需求不愁,因此我们认为核心还是看公司扩产情况和成本端变化。3.4 钢研高纳:打造中国 PCC,中国高温合金平台型龙头乘风起航钢研高纳:战略清晰,旨在打造中国 PCC,是国内稀有的能够成为 PCC 的高温合金平 台型企业。钢研高纳已经成为国内高端和新型高温材料制品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不仅大力拓展航空航天发动机与大型发电设备领域,而且还不断向冶金、化工、
19、玻璃制 造等领域进行拓展。其战略目标非常清晰,旨在打造中国 PCC。2021 年公司营收(20.03 亿元,+26.35%),归母净利润(3.05 亿元,+49.56%)。2021 年公司各品种高温合金收入均实现增长,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1、收入端:铸造高温合金营收 12.01 亿元,同比+20.75%。军用领域,由于铸造高温 合金事业部整合入河北德凯,因此 2021 年河北德凯实现营收 5.76 亿元,同比+308.14%, 不仅随着航发放量列装实现收入增长,还实现某大尺寸单晶涡轮叶片批量交付能力、多 种涡轮铸件批产交付任务;民用领域,2021 年青岛新力通实现营收 5.67 亿
20、元,同比 +8.31%,实现稳健增长。变形高温合金营收 5.04 亿元,同比+26.32%,其中拳头产品 GH4169 市占率提升并且交付量创新高,此外某型号合金涡轮盘锻件实现小批量生产。 新型高温合金营收 2.85 亿元,同比+54.42%,主要系公司作为国内粉末高温合金的重要 研产基地,下游航发对粉末高温合金需求快速增长。2、盈利能力端:2021 年公司毛利率 28.18%,同比-6.42pct;净利率 16.47%,同比 +0.92pct。一方面,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2021 年原材料成本占收入 比高达 45.66%,同比+10.12pct;另一方面,在毛利率大幅下降的情
21、况下,公司净利率 同比实现增长,主要系其他收益(0.73 亿元,同比+159.04%,来自政府补助)和投资 收益大幅增长(0.60 亿元,20 年为 0,来自联营企业收益)。3、成本端:原材料在公司成本中占比 60%70%甚至更高,2021 年镍、铬、钴等价 格上涨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盈利能力:第一,公 司可以优化技术以提升高温合金成材率、合格率,采取工艺改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 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第二,公司针对部分在手订单与客户重新议价,并提高产品售价; 第三,随着公司营收规模增长,规模效应有望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正向影响。3.5 图南股份:布局高温合金“材料
22、+精铸”,拥有航发爆款单品的稀缺性企业图南股份深耕高温合金产业超 20 年,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批量化生产铸造高温合金(母 合金、精密铸件)、变形高温合金产品的企业之一,尤其是其“精铸机匣”代表性产品使 其成为国内少有的航发产业链具有爆款产品的民参军企业。2015 年公司精密铸件多个 型号产品通过验证并批量供货,规模效应下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 年,图 南股份实现营收(6.98 亿元,+27.73%),归母净利润(1.81 亿元,+66.24%),净利率 25.98%。2022Q1 公司营收(2.12 亿元,+42.15%),归母净利润(0.4 亿元,+11.86%),航空发动机是军
23、工长坡厚雪最佳赛道,为什么要重视图南股份?1、行业层面看:航发赛道拥有 4 大成长逻辑催生万亿市场。1)以 WS-10 为代表的主 力型号批产提速;2)众多航发新型号密集进入定型批产阶段;3)实战化训练强度加大 背景下,航发维修后市场正在快速打开;4)国产商用航发批产将带来更大成长空间。2、公司层面看:图南股份所处的“高温合金材料、精密铸造”等环节拥有极高壁垒,公 司以精铸机匣产品成为国内少有的航发产业链具有爆款产品的民参军企业,将显著受益 于航发赛道高景气度。高温合金材料+制品需要面对航发高温、高压、高转速等极端恶劣 的工作环境,叠加质量可靠性、性能稳定性等苛刻要求,铸就了该环节拥有极高壁垒
24、。 图南股份是国内少有的铸造母合金企业之一,其拥有“铸造母合金冶炼+精铸工艺”技术 使其获得爆款单品精铸机匣。精铸机匣作为航发主要承力部件,需要满足高强度和壁薄 等要求,对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非常高。图南股份在国内率先实现直径大于 1000mm、 壁厚小于 2mm 的大型高温合金精铸件批量生产,领先技术使其在多个航发型号上批量 供货,且三代机向四代机升级单机价值量会提升,未来快速成长确定性很高。3.6 华秦科技:我国军用航发隐身材料核心供应商产业需求明确,军民融合式发展获得长期成长。从产业需求来看,公司三大产品线下游 主要是航空发动机、军机、导弹等军工高景气赛道,其成长逻辑是批产产品快速放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航空发动机 行业 投资 策略 竞争 格局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