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盛轴承研究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长盛轴承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长盛轴承研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长盛轴承研究报告1.公司介绍:深耕自润滑轴承行业,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1.1.自润滑轴承行业地位突出,产品远销海内外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6月,2011年整体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公司专门从事自润滑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 品双金属自润滑轴承、金属塑料自润滑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塑料自润滑轴承等 50% 左右出口欧美、日本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轻工 机械、大型施工机械、航空航天、军工、高速列车、高速高精数控机床、核电等领域,自 润滑轴承已成为轴承行业发展较快的子行业之一。股权结构
2、集中,管理层深耕行业多年:公司第一大股东、最终受益人孙志华持有公司股权 比例为 33.96%,根据公司年报披露,股东孙志华的一致行动人为孙薇卿、褚晨剑、嘉善百 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股比例为 55.91%,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陆 晓林、曹寅超等其他公司高管及重要人员合计持股 11.29%,公司利益与核心管理层利益深 度绑定。 此外公司董事长孙志华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从事自润滑轴承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对行 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把握能力,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经验丰富;公司的管理团队成 员均是技术、研发、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资深专业人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磨合, 已凝
3、聚成为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配置合理、市场运作经验丰富、精诚合作的实战型管理团 队。2021、2022 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公司于 2021、2022 连续两年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 2022 年股票激励对象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和业 务骨干,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 10 亿元、12.5 亿元、15.6 亿元;2021 年股票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业绩 考核目标为 202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 8 亿元、10 亿元、12.5 亿元。通过 激励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
4、,促进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充分调 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 从而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1.2.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提供自润滑轴承解决方案公司是全球最专业的滑动轴承制造商之一,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新材料与新应用领域 的推广与运用,为顾客提供优质、专业的自润滑轴承解决方案。公司经营的自润滑轴承根 据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 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包括平面滑动轴承)、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非金属自润滑轴 承(如纤维缠绕轴承、工程塑料轴承、粉末冶金轴承)及其他轴承(如关节轴承等),涉 及的
5、产品规格上万种。自润滑轴承用途广泛,下游应用领域众多:自润滑轴承特别适合在重载、低速及恶劣工况 (如极端温度、真空、高空、腐蚀性等无法加油或难加油情况)下使用,目前被广泛运用 于汽车、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 公司三大主营产品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和金属基自 润滑轴承均有广泛应用,其中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相较于传统滚动轴承,具备 免维护、低成本、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如搬运车、堆高机、举升平台车、森林机 械等户外物流机械;公司开发的 CSB-50、CSB-40 系列产品普遍具有无铅的优点,被广 泛应用于汽车行业,据估计一辆乘用车可
6、使用 30 个以上的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 承;此外,公司开发的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也特别适用于食品机械、制药机械、 包装机械等行业。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包括摩擦焊带挡边产品和直套产品两大类,其中摩擦焊带挡边产 品主要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直套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行业。公司开发的金属基自润滑轴承由于具有耐冲击、高负载、耐磨损以及免维护等特性,被广 泛用于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塑料机械、水库设施、检修门以及油缸等行业。公司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客户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发展,在客户资源方面,公司已经 进入卡特彼勒、利勃海尔、普茨迈斯特、沃尔沃、杰西博、日立建机、小松、神钢、现代、 塔塔汽车等知名
7、主机厂的全球供应体系,并与美驰、博世、克诺尔、佛吉亚、伯尔克、韩 国 HK、韩国万都、卡拉罗、三菱技术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商及三一 集团、振华重工、海天塑机、一汽东机工、恒立油缸、豪迈科技等国内上市公司或业内优 势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3.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良好,各项财务指标整体优秀整体来看,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2017-2021 年期间公司营业 收入由 5.67 亿元增长至 9.85 亿元,CAGR 为 14.83%;归母净利润由 1.21 亿元增长至 1.55 亿元,CAGR 为 6.29%。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0 亿元
8、,同比增长 6.01%;实现归母 净利润 0.78 亿元,同比下滑 15.16%,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根据公司经营计划的指引,2022 年公司将利用核心技术优势、新品研发优势、应用开发优势,抓住芯片供应改善形成汽车 行业拐点、新能源、消费升级等良好的发展机遇,继续扩大市场增加公司营收和利润。同 时,继续根据业务计划有序的投入设备、管理资源以提升产能。公司盈利能力整体较好,2021 年以来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下滑:2017 至 2020 年公司毛 利率基本维持在 35%左右,净利率略微有所上升,由 2017 年的 21.82%增长至 2020 年的 22.31%;但受原材料价格、下游相关行业需求波动
9、、持续反复等多种因素作用,2021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下滑幅度较大,分别下降 8.16pct、6.51pct,今年上半年仍继 续下滑但趋于平稳;分产品来看,2021 年公司营收占比前三大产品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 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和金属基自润滑轴承毛利率分别为 43.42%、15.48%、 18.68%,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的毛利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双金属边界润 滑卷制轴承和金属基自润滑轴承的毛利率则同比分别下降 12.75pct、11.91pct,此外公司 非金属自润滑轴承的毛利率也常年居于高位。费用管控能力有所提升,三费占比趋于稳定:2017 年管理费用中包
10、含研发费用,故 2017 年三费占比处于较高水平;2018-2021 年三费水平整体趋于稳定,今年上半年三费占比仍 然有所下降,体现出优秀的公司管理能力。从公司整体的资产回报能力角度分析, 2017 至 2021 年公司 ROA 有所下滑,从 2017 年的 14.57%下降至 2021 年的 9.87%,ROE(摊薄) 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态势,从 11.96%小幅下滑至 11.44%;今年上半年因为受到股权激 励的影响,导致 ROE 暂时有所下降,但我们认为扰动会短期消除,资产回报能力逐步增强。应收账款逐年增多,现金情况整体健康:随着公司业务量的扩大,应收账款在逐步增多, 2017-20
11、21 年应收账款由 1.10 亿元增加至 2.45 亿元。公司流动比率从 2017 年的 9.60x 下 降至 2022H1 的 5.65x,速动比率从 2017 年的 8.84x 下降至 2022H1 的 4.42x,现金比率从 2017 年的 1.47x 上升至 2022H1 的 2.79x。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 2017 年的 1.02 亿元下降 至 2021 年的 0.81 亿元;2022H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降幅明显,主要系公司投资 设立吉盛新材料公司业务起步阶段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大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 额常年为正,2022H1 为 0.61 亿元,现金情况整体健康。2
12、.滑动轴承行业:自润滑轴承处高速成长期,国内龙头前景广阔2.1.自润滑轴承介绍:优点众多,有望逐步替代滚动轴承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轴承是用于确定运动体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 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按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轴承(滑动摩擦轴承) 和滚动轴承(滚动摩擦轴承)两大类。滑动轴承根据工作时轴套和轴颈表面间呈现的摩擦 状态不同,可分为流体润滑(摩擦)轴承(如动压轴承、静压轴承)、非完全流体润滑(摩 擦)轴承和无润滑(干摩擦)轴承,一般后两者属于自润滑轴承,如传统含油轴承、固体 润滑轴承等。自润滑轴承是指用自润滑材料制作或在材料中预先加入润滑剂,在工作时可 以不
13、加或长时期不必加润滑剂的滑动轴承。根据 WOW 机电公众号,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在结构上各有特点,性能上各有利弊,我们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构与运动方式: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滚动体。滚动轴承: 有滚动体,靠其转动来支撑转动轴,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点,滚动体越多,接触点就 越多。滑动轴承:没有滚动体,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 两者结构的不同决定了滚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滑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滑动,因 而摩擦形势上也就完全不相同。承载能力比较:总体来看,由于滑动轴承的承压面积大,其承载能力一般高于滚动轴承,而且滚动轴承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不高,但完全
14、液体润滑轴承由于润滑油膜起到 缓冲、吸振的作用,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当转速较高时,滚动轴承中滚动体的离 心力增大,要降低其承载能力(高速时易出现噪音)。对于动压滑动轴承,其承载能 力随转速增高而增大。摩擦系数和启动摩擦阻力比较:一般工作条件下,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要低于滑动轴 承,且数值较稳定。而滑动轴承的润滑易受转速、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摩擦系数 变化范围较大。启动时,由于滑动轴承尚未形成稳定油膜,阻力要大于滚动轴承,但 静压滑动轴承起动摩擦阻力和工作摩擦系数都很小。适用工作转速比较:滚动轴承由于受到滚动体离心力和轴承温升的限制,转速不能过 高,一般适用于中、低速的工作状态。不完全液体润滑
15、轴承由于轴承的发热和磨损, 工作转速也不能太高。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高速性能非常好,特别是当静压滑动轴承 采用空气作润滑剂时,其转速可达 100000 r/min。功率损失比较:由于滚动轴承摩擦系数小,其功率损失一般不大,要小于不完全液体 润滑轴承,但当润滑及安装不当时会剧增。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摩擦功率损失较低,但 对于静压滑动轴承来说,由于有油泵功率损失,总的功率损失可能高于动压滑动轴承。使用寿命比较:滚动轴承由于受到材料点蚀和疲劳的影响,一般设计年限为 510 年, 或者大修期间进行更换。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轴瓦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完全 液体润滑轴承的寿命理论上是无限的,实际上由于应力循环
16、,特别是动压滑动轴承, 轴瓦材料可能出现疲劳破坏。旋转精度比较:滚动轴承由于径向间隙小,旋转精度一般较高。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 处于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运转不稳定,且磨损较严重,精度较低。完全液体润 滑轴承由于油膜存在,缓冲吸振,精度较高。静压滑动轴承旋转精度更高。其他比较:滚动轴承使用油、脂或固体润滑剂,用量很小,高速时用量较大,油质的 清洁度要求高,因此要求密封,但轴承更换方便,一般不需要修理轴颈。对于滑动轴 承,除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外,润滑剂一般为液体或气体,用量很大,油质清洁度要 求也很高,轴承轴瓦需要经常更换,有时还修复轴颈。总体来看,滚动轴承具有摩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机械性能好
17、的优点,作为目前轴承行 业中的主导种类,滚动轴承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适合大批量生产和供应, 其推动了轴承行业的全面发展。 滑动轴承则具有体积小、承载能力高、振动小、噪音小、结构变化多等优点,因此在承载 负荷大、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有冲击载荷的场合,滑动轴承相较滚动轴承具有明显优势; 而滑动轴承结构变化多的优点也使其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形状的机械部位中。自润滑轴承又可分为复层类、单层类、其他三大类:随着自润滑轴承行业的发展,自润滑 轴承的生产工艺和材料不断创新,产品的种类也逐渐丰富。根据产品结构和制造材料的不 同,自润滑轴承划分为复层类、单层类、其他三个大类,其下分为多个子类。其中“
18、复层型”自润滑轴承产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轴承材料层叠复合而成, 其中衬层材料起自润滑作用,基材起支撑作用,其它材料起连接过渡作用。“复层型”产 品的润滑效果优良,其承载能力由表面材料的抗压强度所决定。根据基材和衬层材料的类 别,可分为金属基材与金属衬层复层、金属基材与非金属衬层复层以及非金属基材与非金 属衬层复层。 “单层型”自润滑轴承产品是由一种类型的轴承材料制成,产品依靠轴承材料中所含有的 自润滑材料如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铅等来进行润滑,根据轴承材料的类别,可 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非金属类单层型自润滑轴承主要包括整体非金属轴承、非金属卷 制轴承等。金属类单层型轴承主要包
19、括固体镶嵌型产品与含油型产品。自润滑轴承优点众多:一般的自润滑轴承(部分含油轴承除外)特别适合于在低速、重载 以及恶劣工况(如极端温度、真空、高空、腐蚀性等无法加油或难加油情况)下使用。此 外自润滑轴承无需供油维护、耐磨、耐热等特性大幅拓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很多普通轴 承无法胜任的领域都可以使用自润滑轴承,因此自润滑轴承比普通轴承有着更广阔的发展 空间。在部分细分领域逐步替代滚动轴承:国外已开始在船用发动机、航天等部分细分领域使用 自润滑轴承替代滚动轴承;在国内汽车领域,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由 30 件增长到目前的超过 100 件,且正在不断地替代滚针、粉末类轴承。同时,新能源汽车
20、带 来了电动化、轻量化、舒适度提升以及低噪音的一些要求,也会带动自润滑轴承及同类产 品渗透率提升。自润滑轴承上游行业发展成熟:自润滑轴承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铜材(铜卷(板)、铜粉、 铜坯料)、钢材(钢板、钢卷)及高分子材料(PTFE、POM、PA、PI、酚醛树脂、PEEK 等) 行业,上游行业发展成熟,目前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价格体系较透明,产品供应量 充足。钢材加工业、铜加工业、高分子材料业作为上游行业,直接关系到自润滑轴承行业 产品质量和原材料采购成本。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自润滑轴承作为机械的基础零部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所有机 械设备都需要使用相关的轴承产品,主要有汽车、工程机械、港
21、口机械、塑料机械、农业 机械、液压元件、锻压机械、纺织机械、办公设备等,其市场需求主要包括主机配套需求 和机械维修需求。2.2.竞争格局:中高端市场集中度较高,高端产品进口依赖自润滑轴承的制造技术起源于英国:20 世纪 50 年代 PTFE(聚四氟乙烯)在英国开始被 作为一种轴承材料进行试验,同时铜粉烧结工艺也获得了突破。1956 年,世界上第一个以 PTFE 作为内衬,以钢板为支撑的自润滑 DU 轴承投放市场。60 年代末,自润滑轴承开始 进入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应用领域。从 70 年代开始,英国自润滑轴承制造商将技术许可 给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公司,这一举措推动了世界自润滑轴承行业的快速发
22、展,自润 滑轴承逐步进入到所有的机械制造领域。欧美日等厂商起步较早,国内企业优势逐渐凸显:欧美日等国家自润滑轴承行业起步早, 在自润滑材料机理和应用领域研究方面较深入,在技术和规模上较国内企业有一定优势; 国际上自润滑轴承生产企业主要有美国的 GGB 公司、日本的 Oiles 公司、德国的 Kolbenschmidt 公司等。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自润滑轴承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我 国的自润滑轴承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地,其中浙江嘉善是我国最主 要的生产基地,该区域的自润滑轴承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 70%以上;目前我国生产规模 最大的长盛轴承、双飞轴承、中达轴承等企业通过加强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长 轴承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