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docx
《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调研企业基本情况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产业聚集效应 明显,成渝地区发展呈上升态势从受访企业城市分布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效应依然明显,北上广深杭等 主要城市的受访企业数量占比达87%,集中度相较2021年略有下降。 2022年成渝地区的受访企业数量占比达7%,较2021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渝地区 金融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后续发展态势值得各方加大关注力度。六成以上受访企业成立年限超过五年, 跨越“创新死亡谷”的企业增多从受访企业成立年限来看,成立5年以上的企业数量连续两年稳定增长,2022年达到67%,相较2020 年增加了27个
2、百分点,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已跨越“创新死亡谷”,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 阶段。 行业观点一般认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在成立3-5年内会迎来创新的“死亡之谷”,在这期间,企业需 要实现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化、规模化、商业化的跨越,将面临投资资金匮乏、产品开发失败、 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重重阻碍。 不难看出,尽管过去两年金融科技行业整体面临着冲击、监管趋紧等多重压力,大部分企业仍表 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充分体现了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韧性和抗周期性。细分业务领域呈现百花齐放格局,平 台赋能科技和普惠科技位居前列从受访企业主要从事的业务领域3看,数量占比前三的分别是平台赋能科技(28%
3、)、普惠科技 (20%)、财富科技(10%)和支付科技(10%)。此外,保险科技、供应链科技、监管科 技的占比均接近10%,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态势。 其中,平台赋能科技类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可通过提升数据和技术融合从而开展更广泛的场景 建设,打通传统金融的痛点和堵点;普惠科技类企业则顺应了国家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 向,依托前沿科技实现更灵活的融资方式、更便利的支付手段、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等,进而提升金融 普惠水平。金融科技十大发展现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冲击,行业 信心指数总体依然保持高位水平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多点散发
4、进 一步给经济带来冲击和挑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冲击,受访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 整体来看,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发展信心指数平均值为82,与去年持平。 分项来看,信心指数在60分以下的受访企业占比从3%上升到8%,60-79分的企业占比从32%上升到 40%,80-100分的企业占比从65%下降到53%。从低分组(60分以下)受访企业占比上升以 及高分组(80-100分)受访企业占比下降的态势可以看到,尽管行业信心指数总体保持高位水平,但 一部分企业对行业发展的预期有所转弱,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金融业整体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 证券及资管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
5、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的重要任务,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一道时代必答题。根据受访企业的综合评估打分,与 2021年相比,2022年金融业整体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迈入“快车道”,银行业、证券及资管业、保险 业数字化转型进度评估得分均有所提升。其中,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继续走在前列,进度评估得分最高 (3.8分,满分为5分),略高于证券及资管业(3.3分)和保险业(3.1分)。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证券业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备案(截至2022年6月,证监会共公示备案353家信息技术系统服 务机构)、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
6、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的出台,证券及资管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从2021年的2.7分增至3.3分,同比增长22.2%。中 国证券业协会数据也侧面反映了这一趋势,2021年全国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达338.2亿元,同比增 长28.7%。超四成企业已经或计划境外展业,主 要布局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和沉淀,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技术应用、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 积累了大量经验。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领先型企业纷纷“走出去”,发掘海外市场,寻求业务增长的 “新蓝海”。受访企业中,有超过四成的企业已经或计划开展境外业务。其中,28%的企业已经以独 立或合作方式开展境外业务,1
7、6%的企业计划开展境外业务。从已经或计划“走出去”企业的赛道归属来看,平台赋能科技赛道遥遥领先,占比高达37%;支付科 技是仅次于平台赋能科技的赛道,占比为17%。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 发展和应用极大拓展了平台赋能的空间,大型平台企业凭借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积累的技术、人 才、资金、数据优势“出海”,带动平台赋能科技成为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赛道,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平台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多年保持全球领先水平,支付技术和 商业模式更加成熟稳定,而下全球各国对随时随地付款的移动支付服务需求更加强烈而迫切,给 我国支付科技类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
8、市场空间。已经或计划开展境外业务的受访企业中,主要业务区域集中于东南亚、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北美,占比 分别为68%、60%、37%。近年来,东南亚金融科技发展迅速,2015-2020年,外国投资者 对东南亚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增长了近7倍4,是金融科技企业投资的新热土。叠加地缘和文化因素, 金融科技企业境外展业往往优先考虑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北美地区由于技术成熟、市场规模大, 发展优势明显,也成为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梗阻” 集中在担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经过多年的磨合适应,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成熟规范,双方权责界定不清、系统 对接带
9、来网络安全风险、合作伙伴潜在经营失败风险、合作行为不规范导致声誉风险等问题不再是双 方合作的主要阻碍。调查显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的担忧是双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占比高达82%,远远高于其他选项。 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最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随着新 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深化,算法缺陷、用户数据泄漏、企业过度收集个人数据、信息篡改等安全问 题不断出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甚至对企业声誉产生“一票 否决”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数据基础制度 的发布实施,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金融数据安
10、全保护和监管执法力度,对数据违规收集、隐私数据泄 露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PE/VC仍是金融科技最大投资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投资持续上升PE/VC仍是金融科技企业的最大投资方,但占比逐年下降,从2020年的53%下降到2022年的39%。与此同时,传统金融机构投资占比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10%上升到2022年的16%;互联 网企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13%上升到2022年的20%。传统金融机构由于线下业务仍然受影响, 且面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更加重视自身数字化转型,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这一趋势 也与大型跨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偏好趋同。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化,预
11、计传统金融机构对金 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通过适当形式投资优质金融科技企业的情况将更加频繁。 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监管更加突出审慎包容和风险防控,“金融回归金融本质,科 技回归科技支撑”的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企业注重把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适当隔离,强化自身科技 赋能属性,可以预计互联网企业将进一步扩大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完善数字金融生态“朋友 圈”。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储备“积厚 成势”,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随着更多金融科技企业跨越“创新死亡谷”,研发投入保障更加持续有力。调查显示,受访企业研发 费用进一步提升,2022年超过五成的企业研发费用高于40%,比2021年
12、增加7个百分点。其 中,23%的企业研发费用超过60%,比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2022年4月,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 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出台,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 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预计在有关激励政策的推动下,金融科技企业有望进一步加 大研发投入力度。金融科技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和智力密集型行业。高质量专业人才是金融科技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金融科技企业的专业科技人员占比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受访企业中,专业科技人员占比大 于60
13、%的企业从2020年的35%增加到2022年的42%。与此同时,专业科技人员占比小于 40%的企业从2020年的42%下降到2022年的31%。专业科技人员高分组(大于60%)占比的上升和低 分组(小于40%)占比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金融科技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关 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制度规范的出台也为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支 持。调查显示,金融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加。拥有30项以上专利的企业从2020年的17%增加 到2022年的41%,增加24个百分点。其中,拥有超过1
14、00项专利的企业占比为12%,比 2020年提高8个百分点。大数据、AI、区块链、隐私计算应用 深化,科技赋能综合化特征明显调查显示,综合技术赋能、大数据与AI、隐私计算与安全是2022年金融科技企业的三大核心技术要素, 占比分别为42%、38%、12%。其中,综合技术赋能占比超过四成,企业科技赋能的综合化 特征明显。经过几年的市场验证和行业锤炼,大数据、AI等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更加成熟稳定,为综合 金融场景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不同于过去通常局限于单个场景和单点应用,当前金融科技企业更加 重视综合运用多项技术解决复杂多元的场景问题,为破解金融数字化转型难题提供一揽子的组合式技 术解决方案。同时,
15、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向更深层次推进,数字化时代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 使得金融领域更容易产生业务、技术、数据、网络等风险的交叉叠加,特别是数据安全法个人 信息保护法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金融科技企业对数据安全合规应用的重视,而区块链、隐私计算 与安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更好地平衡数据融合应用和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可选方案。行业标准化意识仍待进一步强化,国际标准实质性参与程度存在不足建设一个“国家标准是底线,行业标准是门槛,企业标准是标杆”的多层次金融科技标准体系,是金 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金融科技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金融科技企业参与各类型金融 科技标准研制工作既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
16、经营管理规范化水平,也有利于营造更加健康良性的市场秩 序和营商环境。鉴于此,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等政策文件对金融科技标准体系均提出了明确要求。调查显示,共有56家受访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占比22%;参与制定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标准的企业为49家,占比20%;参与国际标准 制定的企业为7家,占比3%。由此可见,金融科技行业标准化工作已有一定认知基础,但仍 需进一步激发企业主体参与标准研制的积极性,特别是站在金融科技国际治理和国际竞争力培育的高 度,大力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实质性参与甚至主导相关国际标准。近五成企业已探索算法伦理规范,仍 有
17、两成企业尚未开展伦理治理工作近年来,各类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与此同时,数字鸿沟、技术排斥、算法歧视、隐私 泄露等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凸显,“算法”变成“算计”、“套餐”变成“套路”等伦理失范乱象屡见 不鲜。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有助于实现对苗头性和倾向性伦理风险“打早打小”,为金融科技创 新营造依法合规、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调查显示,48%的受访企业已探索公平公正地使 用智能算法模型、提升技术应用的公平普惠性,45%的受访企业已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员工金融科技 伦理意识和职业素养,37%的受访企业已将金融科技伦理要求纳入公司治理、数据治理等内部管理制 度。需要注意的是,仍有23
18、%的受访企业尚未开展金融科技伦理治理相关工作,而参与制定 金融科技伦理自律规范(15%)、设立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10%)、建立金融科技伦理 相关审查和信息披露机制(9%)的受访企业数量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数据治理人才缺口最突出,模型算法、 3.10 数字化运营、架构设计人才难求人才是保障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和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 化,从业机构在业务数字化经营、数据能力建设、科技架构转型、数字化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更加多元且迫切,领军型、创新型和实用型等各层次金融科技人才面临较大缺口。鉴于此,金融科 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
19、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 “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均对金融科技和数字化人才引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调查显示,金融 科技人才的缺口主要在数据治理领域,占比为59%,模型算法(50%)、数字化运营(44%)、架构 设计(42%)和风险管理(36%)等专业领域的人才缺口也较大,其中,将数据治理、模型 算法和架构设计列为最紧缺人才(第一选项)的受访企业比例较高,分别为37%、18%和18%。金融科技十大趋势展望拓市场、树品牌、钻技术、增实力成 为企业未来发展策略重点继2020年后,“开拓市场,树立品牌”于今年再次成为受访企业未来3-5年内的最主要发展策略,占 比57%, 将其列
20、为首选策略的企业占比33%。“钻研技术,增强竞争力”在去年的调研中 排名第一,在今年位列第二,总占比为53%,另有24%的受访企业将其列为首选。在历经三年的调研 中,树品牌和钻技术一直是受访企业未来发展策略的首选项,这也体现出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金 融科技企业更加重视“长期主义”和“工匠精神”,更加认识到只有深耕细作、精细管理、专业发展, 才能真正在金融科技领域行稳致远。 此外,31%的受访企业将“引入资本,扩张规模”作为主要发展策略,位列第三。将其作为首选的受 访企业则高达23%, 仅低于“钻研技术”选项1个百分点,表明融资仍是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考量 因素。能否平衡好数据融合应用和安全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金 科技 行业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