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的瓶颈和希望:分析框架、影响因素和未来展望.docx
《消费复苏的瓶颈和希望:分析框架、影响因素和未来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复苏的瓶颈和希望:分析框架、影响因素和未来展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费复苏的瓶颈和希望:分析框架、影响因素和未来展望一、消费研究框架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方法按规模划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分为限额以上单位和限额以下单位两部分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用于非生产、非经营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 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调查对象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法人企业与个体经营户,以及其他行业法人单位附营的从事消费品零售活动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在统计调查中,这些调查对象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限额以上单位,一部分是限额以下单位。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统计局
2、采取不同调查方法。1)限额以上单位,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直接进行联网填报。满足规模要求的调查对象归为限额以上单位,采用的是全面调查方法,调查频率为每月一次。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这部分单位须按月向当地政府统计部门联网直 报各项指标数据,最后由国家统计局逐级汇总,得出限额以上单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限额以下单位,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科学推算。限额以下单位采用三阶段抽样调查方法,调查频率为每 季度一次。第一阶段,是抽样阶段。以省为总体,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3-6 个样本县(区),再将每个样 本县(区)内全部限额以下单位划分为 8 个调查域,每个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少于 6 个样本单
3、位。第 二阶段,是数据收集阶段。通过样本单位自行填报或者调查员上门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单位本期、上期零售额 数据,整理汇总到国家统计局后,就形成了样本单位数据。第三阶段,是科学推算阶段。根据已有数据推算出各 域、县、省的变动系数,由下至上逐次推算,得到限额以下单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最后,结合行政记录,用 季度数据推算月度数据。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 GDP 最终消费的异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 GDP 最终消费支出均为反映消费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 GDP 最终消费支出 都是和消费有关的统计指标,都能反映消费的基本发展情况。由于消费属于 GDP 的一部分,因此从整体上看,二 者
4、的走势与 GDP 的同比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此外,从数据发布形式来看,二者都属于总量数据,而非人均数据。由于社零数据每月发布一次,相对而言数据频率更高,虽然社零总额和 GDP 最终消费支出二者不完全等同,但可 以相互借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时可作为 GDP 最终消费支出的替代变量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 GDP 最终消费支出在统计口径、数据频率和统计范围上有所不同。1)从统计主体上看,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社零总额是从商品供给端来统计,它表示的是企业或单位通过交易取得多少收入金额;而 GDP 最终消费支出主要是从商品需求端来统计,它表示的是居民对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总额。2)从核算方式 和
5、数据发布频率上看,社零总额是对限额以上单位全面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抽样调查,汇总而成,为月频数据; 而 GDP 最终消费支出是根据住户调查和财政支出资料推算的,为年频数据。3)从统计范围上看,社零只包含实 物商品消费和餐饮服务,而 GDP 最终消费支出还包含多种服务项、不产生购销金额的虚拟消费和未经交易取得商 品的消费行为。此外,社零总额包括居民和所有社会集团消费,而 GDP 最终消费支出只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总体而言,社零总额的绝对值要小于 GDP 最终消费支出的绝对值。1.3 影响消费的三大因素:就业、收入和消费倾向消费的变化可拆分为三个部分:就业、收入、消费倾向。消费是居民为满足自
6、身需求,使用其可支配收入进行 交易产生的经济行为,我们可以据此搭建消费的分析框架:消费=就业收入消费倾向,变化等式可得:消费指数(消费同比)=就业同比+收入同比+消费倾向同比在指标选取上,就业同比选用“就业人口/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失业率)”的同比变化来衡量; 收入同比选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变化来衡量;消费倾向同比选用“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同比变化来衡量。从结果上看,我们构建的消费指数与社零同比的走势十分相似,相关系数达 0.89,验证了 这一分析框架的科学性,我们可以利用消费指数来跟踪、观察消费变化情况。基于消费指数,近年来我国消费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7、?1)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在疫情之前,我国消费增长主要体现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在疫情期间,尤其 是 2020 年一季度,疫情冲击下企业生产停滞、产业链中断,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 0.8%,扣除 价格因素实际下降 3.9%。得益于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我国经济随后重启复苏态势,收入增速重回主导地位。2)疫情后半场,消费倾向的重要性明显提升。疫情深刻影响了消费者行为,尤其是大量减少了消费者到商场、 影院等密集场所的消费,客观上削弱了消费倾向。主观上,疫情大幅提升了居民的风险感知,催生出较高的储蓄 意愿。2020 上半年消费倾向同比在指数中比重甚至超过收入,今年以来储蓄率仍高于疫情前
8、水平,消费倾向有 较大修复空间,仍将对未来的消费走势产生重要影响。3)就业表现十分稳健。受益于经济体量大、增速较快,以及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容纳就业不断扩大等因素,近 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对消费的影响较小。但在疫情前,我国就业压力已有上升苗头,体现在国际不 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疫情放大了上述矛盾,同时打击了实体经济,2020 年 3 月城镇调查 失业率一度突破 6%,对消费产生了明显负面影响。今年以来,失业率较去年明显修复,对消费表现为正向影响。二、就业:总量问题不大,结构还有改善空间2.1 失业率已回归疫情前水平,就业结构尚未完全修复失业率已回归至历史均值以下,预计
9、下半年失业率总体稳定。7 月城镇失业率 5.1%,较前值小幅反弹 0.1 个百 分点,主要是因为夏季毕业生规模迎来高峰,叠加洪涝灾害和散点疫情因素,摩擦性失业暂时上升。从增量上看, 7 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24 万人,较去年同期水平增长了 15.89%,但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其增速仍为负值。考 虑到新增就业人数的季节性规律和汛情疫情的影响,我们预计三季度失业率或出现小幅反弹,四季度再次下降。中低收入人群是当前就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农民工外出务工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今年以来呈现加速修复趋势。 今年二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达1.82亿人,两年同比增速为-0.04%,依旧延续2020年同比
10、负增速的态势。 外出务工人员表现不及预期,表明大量农民工春节返乡之后并未返城,我们推测是疫情局部反复缩短了农民工的 外出半径和就业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同比增速边际修复 0.66 个百分点,有较明显改善,农民工外出就 业正在加速恢复。分季度来看,除 2020 年较为特殊以外,外出务工人数变化呈季节性规律,年初因节后返城复 工,环比增速较高,二季度开始逐季递减,年末则因春节返乡,外出人数环比为负。今年以来外出务工人数环比 增速表现亮眼,有望推动中低收入人群就业持续改善。2.2 出口支撑就业,重点关注疫情动态与中小企业复苏出口表现坚韧,是支撑就业的坚固基础。我国率先从疫情当中恢复,生产供应能力
11、也慢慢修复,而国外主要经济 体生产活动受阻,订单需求转移至我国,我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替代效应解释了出口金额的高增长。具体来看, 2021 年上半年的出口金额当月值均高于疫情前的历史出口水平,出口订单指数也从 41.8 上升到 51.6,环比增长 21%。出口外向型企业受益于出口增长,带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恢复。受 Delta 变异病毒的影响,疫情反 弹拖累了欧美经济体流动性收紧的步伐。预计下半年,我国对部分产品生产国的替代效应依旧存在,外需仍有支撑,出口外向型企业的用工需求短期内不会给就业带来明显压力。疫情明显冲击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制约农民工返城就业的一大因素。随着我国产业重心不断向第三产
12、业转移,城市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转向服务业。从数据变化上看,制造业环比变化连续为负,住宿餐饮业环比变化与之相反,而 2020 年住宿餐饮业的环比变化出现负值,与前三年环比增速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推测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 疫情冲击线下餐饮消费,影响其雇员复工进度;二是疫情的局部反复,可能提升了农民工的风险感知,进而抑制 其从事强接触性职业的意愿。此外,在收入预期方面,农民工今年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为 17.60%,两年平均 增速仅为 4.75%,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收入不及预期再次降低了外出就业的意愿。企业复苏分化,加剧了中低收入人群就业的结构性问题。2
13、021 年至今,大型企业 PMI 指数始终位于荣枯线之上, 呈现良好复苏态势。而中小企业 PMI 却在荣枯线上下波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恢复仍然受阻,7 月份在散点疫情和洪水的考验下,小型企业 PMI 落至 47.8%。中小企业能解决大部分的就业,因此中小企业的景气与否对于就业 而言十分关键。当前企业修复分化,导致大企业和小企业二者用工冷热不均。而修复较快的大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常常集中于专业技术人员,当中低收入劳动力的技能无法与之进行匹配时,供需错配就加剧了中低收入人群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平均工作时间是新增就业人数的领先指标,工作时间增速放缓,预示短期内新增就业人数增长趋于稳定。当宏 观经济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费 复苏 瓶颈 希望 分析 框架 影响 因素 未来 展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