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材科技发展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材科技发展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材科技发展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材科技发展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1.中材科技: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中材科技,由原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2001 年成立,2006 年登陆深交所。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源地,2016 年正式收购泰山玻纤,2021 年泰玻收 购中材金晶; 2007 年成立中材风电,正式进军风电叶片行业,2011 年叶片市占率达国内第一; 2011 年在南京建设首条湿法锂膜生产线,2016 年成立子公司中材锂膜,正式将锂膜 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2019 年收购湖南中锂 60%股份。产品方面,公司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赛道,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 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
2、品、锂电池隔膜 3 大主导产业;生产方面,2021 年玻纤年产能约 120 万吨,具备年产 10GW 以上风电叶片产能、超 10 亿平米基膜产能;销售方面,玻纤及制品国 内外市场均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风电叶片业务主要服务风电机组整机商,销售方面重点维 护大客户、致力新客户和海外开拓。公司实控人为中国建材集团,截至 2022Q1,中国建材持股 60.24%。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 主营玻纤及制品,年产能约 120 万吨;全资子公司中材叶片主营风电叶片;控股子公司中材锂膜主营锂电池隔膜,2021 年与湖南中锂完成资产整合,有望打造成百亿级收入规模的支柱型业 务。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持续高增。2011-
3、2021 年营收从 25.31 亿增至 202.95 亿元,CAGR 为 23.14%,其中,2021 年营收 202.95 亿元,同比+8.47%;2011-2021 年归母净利从 1.21 亿增至 33.73 亿元,CAGR 为 39.48%,其中,2021 年归母净利 33.73 亿元,同比+64.38%。2021 年盈利水平明显提升。2021 年公司毛利率 30%,同比+2.87pct,主因玻纤行业高景 气,玻纤及制品业务毛利率 42.73%,同比+11.91pct,风电叶片毛利率 15.76%,同比8.17pct,主因风电整机招标价格下降。2021 年综合净利率 17.12%,同比+
4、6.6pct。 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2015 年公司并购泰玻前,50%+收入来自风电叶片, 2015-2021 年风电叶片、玻纤两大业务齐头并进,同时重点培育锂电池隔膜。2021 年玻纤及 制品、风电叶片、锂膜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41%、32%、5%。2.行业供需紧平衡,公司产品结构升级2.1 玻纤行业供需判断:紧平衡本文定义国内表观消费量=国内需求+出口量-进口量 中国玻纤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 年玻纤表观消费量为 624 万吨,同比+15%,主因新 能源汽车、建筑节能、电子电器领域发力,同时,外贸出口重回上升渠道。 我们预计 2022 年国内玻纤表观消费量为 660 万吨,
5、同比+6%,主要增量来自出口、风电、 新能源汽车领域,此外,假设 2022 年建筑材料和电子设备领域玻纤消费量增速分别为 4%、- 3%。根据前文测算,2021 年实际投放产能较多,对 2022 年产能冲击较大,预计今年实际产能 投放边际放缓;而 2022 年我国玻纤表观消费量测算同比+6%,其中外贸出口、新能源汽车、 风电等领域增速确定性高。我们测算 2021-2022 年玻纤行业产能富裕率为 2.65%、3.86%, 市场供需仍然紧平衡。我们提示,应该关注到,2022 年内实际投放产能冲击而非 2021 年老产线爬坡产能冲击: 老产线在 22Q1 已完全(如巨石桐乡智能 3 线、巨石桐乡智
6、能 4 线)或大部分(如长海 10 万吨 新线、山玻 3 线 6 改 10)贡献增量产能,在 3-5 月国内部分区域运输、下游客户需求受疫情干 扰的情况下,粗纱价格仍然较为坚挺,以及巨石、长海等公司 Q1 业绩超预期开门红,一定程 度证明,在出口持续高景气的情况下,部分增量供给被外需消化,更应关注后续内需疫后回升、 产能边际变化,以及“双碳”背景下新建产能控制力度。2.2 关注近期行业变化2.2.1 关税、汇率均有改善出口美国25%关税存在减免可能:2018、2019 年美国分 2 次对约 2000 亿美金的中 国商品合计加征关税 25%,其中包含玻纤。2022 年 5 月 3 日美国贸易代表
7、办公室宣 布,4 年前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 7 月 6 日和 8 月 23 日结 束,该办公室即日起启动对相关行动的复审程序。2022 年 5 月 10 日,拜登称为应对 通货膨胀,有可能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产品加征的部分关税。汇率:2022 年 4 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明显,海外订单收益。2022Q1 海外玻纤需求旺盛,区域包括美国、欧洲、中东等。22Q1 泰玻海外量占比达 25%,2021 年全年海外量占比为 17-18%。泰玻海外平均价格约为 10000 元/吨+,考虑运费, 吨净利基本与国内持平。我们预计 2022 年泰玻出口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2.2.2 粗
8、纱价格小幅回落,电子纱探底回升复盘 2020Q3 至今玻纤供需关系: 商品价格变化:2020 年 8 月玻纤开始提价,以全国缠绕直接纱 2400tex 均价为例, 第一次阶段性峰值 6157 元/吨出现在 2021 年 5 月,同比涨幅为 54.3%,较 2020Q2 低点上涨 54.3%;第二次阶段性峰值 6233 元/吨出现在 2021 年 10 月,同比涨幅为 23.4%,较 2020Q2 低点上涨 56.2%。供需关系:1)2020H2 国内需求回升,供需矛盾开始凸显。我们测算 2020 年新增产 能约 36 万吨,且实际产能冲击不多,而需求端 2020 年为陆上风电享受补贴最后一年,
9、 “抢装潮”下全年尤其是 Q4 风电纱需求旺;2)2021 年新能源汽车、电子 PCB 等全 年高景气,叠加 2021H2 以来海外需求恢复、出口重回上升通道,而供给投放多在下 半年,供不应求态势持续。本轮价格变化“不一样”:价格峰值更高、高位持续时间更长。玻纤价格 2021 年 3 月突破 6000 元/吨,为 2012 年以来最高点;玻纤价格在 5800 元/吨以上高位维持超 1 年时间(2021 年 3 月至今), 2021H2 产能投放较多,但粗纱价格保持坚挺。 弱化周期属性。2020Q3 至今,需求端“三驾马车”热塑、风电、电子轮番接棒,同 时供给端受“双碳”政策影响,部分企业产能投
10、放多有波折,供需端变化熨平周期波 动。成本和价格可能出现趋势性变化。1)复盘近 10 年玻纤价格,受供需影响各年份间波 动各异,但拉长时间维度看,整体价格呈下行趋势,主因玻纤企业尤其是龙头以技术 进步推动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带来价格下行空间,价格下行提高玻纤性价比并拓宽应 用领域。2)国际逆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双碳”大背景下,基础原材料如煤炭、天然 气以及电力等价格中枢或将上移,玻纤企业成本端通过降低单耗或无法完全对冲原材 料上涨影响。未来玻纤可能以高于历史水平的单价和成本发展。2022 年 5 月以来粗纱价格小幅回落 200-300 元/吨。5 月初粗纱价格回落 100-200 元/吨,5 月
11、20 日粗纱价格继续环比回落 100 元,预计与 5 月上旬金牛投产(3 月底 点火)有关,节奏符合预期,另外受疫情影响,库存环比上涨。5 月底巨石成都智能 池窑 3 线 15 万吨点火,关注粗纱供需、价格边际变化。5 月以来电子布价格连续两轮上调。5 月 9 日,林州光远 7628 主流价格报 4.3 元/米, 较 4 月末上调 0.3 元/米,6 月 7 日,林州光远电子布价格第二轮上调,7628 主流价 格报 4.5 元/米(目前泰山玻纤 3.75 元/米、重庆国际 3.8 元/米)。电子布价格探底回 升,我们预计主因为:3-4 月电子布价格低位时,关停、冷修平衡供需关系,例如 2022
12、 年 4 月巨石公告,攀登 3 万吨电子纱生产线冷修技改为 5 万吨(配套生产 1.6 亿 米电子布),同时 1.5 万吨玻纤池窑生产线暨年产 5000 万米电子布生产线停产。此外, 需求端近期下游出货回暖。2.3 产品结构迭代升级,高端产品占比渐增新老产能交替,产能稳步增加。从产能角度,泰山玻纤原有 3 个生产基地,分别为泰安本 部、泰安新区和邹城公司。为淘汰老旧产能,泰安本部 3 条产线于 2017-2020 年先后关停, “退城入园“目的是减轻城区大气污染。 截至 2021 年末,我们统计泰山玻纤新区设计产能达 82.55 万吨,邹城设计产能达 28 万 吨,合计产能约 110 万吨。其
13、中:新区 F07 和 F08 产线分别于 2020 年 6 月和 9 月投产;新区 F09 产线和邹城 6 线分别于 2021 年 9 月和 12 月投产。结构迭代升级,高端占比提升:玻纤纱及制品结构:2021 年泰玻粗纱产量占比为 52%,2014 年该比例为 63%; 2021 年泰玻制品产量占比为 44%,2014 年该比例为 29%,粗纱占比下降,制品占 比提升。下游应用领域:高端应用领域“三驾马车”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及风电占比稳步提升, 2020 年上述 3 大应用领域合计占比达历史高位 67%,而相对低端的建筑领域占比则 降至 18%。吨收入更高:公司制品占比较高、“三驾马车”占比
14、高,拉升销售均价,2021 年公司吨收 入 7884 元,较巨石、山玻分别高 300、1864 元。 2016-2020 年公司吨成本稳步下降,主因 1)冷修技改、工艺改进,2)公司叶腊石全部 采购自全资子公司华泰微粉,2018 年华泰微粉投产粉料加工线后,2019 年叶腊石粉料采购量 下降、叶腊石块采购量增加,叶腊石采购单价明显下降。2021 年公司吨成本 4515 元,同比 +349 元,主因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吨净利稳居行业第二:2017-2020 年公司吨净利在 1000 元左右波动,比巨石略低 100- 400 元,较重庆国际、山玻等具备明显优势;2021 年公司吨净利 260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科技 发展 现状 供需 格局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