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联创光电研究报告.docx
《2022年联创光电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联创光电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联创光电研究报告概况:传统光电器件龙头,激光+超导加速产业转型军工背景实力雄厚,新兴产业加速转型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9 年 6 月成立,公司背靠江西省电子集团,由 电子集团旗下部分优质军工资产整合设立。2001 年 3 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 码:600363.SH)。2011 年公司完成国有股份改制,成为非国有企业,公司此前传统主营 业务包括智能控制器系列产品、背光源、光电通信以及智能装备线缆,近年来,随着新兴 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先后通过整合清理电缆、背光源等发展空间较小的传统业务,重点 打造激光和超导两个高科技产业。公司军工背景浓厚,曾经在军用半导体、
2、通信设备、电缆等方面均有布局,多次参与 载人航天工程电子元器件配套及其他军品生产。公司早期由三家军工厂整合而成,分别是 江西国营军工 746 厂、834 厂和 8490 厂。军工 746 厂即江西联创特种微电子有限公司前 身,始建于 1958 年,原称江南材料厂,为原四机部/原电子部部属军工企业,70 年代开始 致力于军用半导体器件的研制生产,是军用硅场效应晶体管的定点单位,产品包括芯片器 件类如结型场效应管,模块组件类如航天电源模块及组件,整机装置及系统类等,特种微 电子现已不再是公司子公司。军工 834 厂是北方联创通信有限公司前身,始建于 1964 年, 原为国营 734 厂部分通信产品
3、内迁所建的江西有线电厂,1986 年归江西省直管,2001 年 由联创光电出资改制组建为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2013 年重组更名为北方联创通信有 限公司,成为中国兵器集团下属企业,由中国兵器集团旗下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持股 51%, 联创光电持股 33%,其长期从事通信指控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军品涉及信息指挥、武器 保障、军贸出口等。军工 8490 厂是子公司联创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1966 年由 江苏南京 734 厂电缆车间迁至江西吉安市,主要生产军用特种电缆。股份改制后已转向为民营企业,并以生产民用产品为主,股权结构稳定。公司长期的 控股公司为江西省电子集团,成立伊始为国有控股,20
4、11 年完成非国有制改制。截至 2022 年 9 月 9 日,江西省电子集团持有联创光电股份比例 20.8%。江西省电子集团的股权曾被 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后第一大股东变为公司目前的实际控制人伍锐,也是公司现 任总裁,持有电子集团 46%股份,并通过江西坤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伟鑫金属材料 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电子集团。公司其余股东主要包括吉安市国资委实控公司,以及王建春 等自然人,现任董事长为曾智斌,持股比例 0.93%。公司股权结构多年稳定,且实控人和 董事长等高管均具有军工、电子等专业背景。光电起家,科技研发助力公司转型公司整合军工资源,多年从事光电产业,转型初见成效。公司传统主营业
5、务为智能控 制系列产品、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曾是我国 LED 行业先行者, 产品覆盖 LED 全产业链,此外还涉及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电子控制器件等光电产品。随 着产业的不断发展,LED 行业进入成熟期,背光源及线缆业务板块发展空间收窄,公司传 统产业面临升级优化。目前,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高端装备、自主产权、军民融合 的高质量发展为矛,重点突出激光和超导两大产业。公司参控股多家子公司,实现新兴产业转型。公司主要通过欣磊光电、联志光电、联 创致光等子公司经营 LED 相关产品,目前传统领域发展空间相对有限,且由于背光源产品 主要供应华为,受华为被制裁的影响,联创致光
6、2021 年全年亏损 6697 万元,2022 年 6 月,公司与中基恒光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意向协议,拟转让联创致光的控股股权,旨在剥 离以背光源为主的业务。传统业务中,公司还通过 “联创电缆科技”和“联创电缆有限” (下文中的“联创电缆”是指新三板上市的“联创电缆科技”)生产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 公司已将“联创电缆有限”生产设备及房屋、生产资质等资产出售且略有盈利;公司已将 联创通信的控股权转让给了中国兵器旗下的北方通信,并更名为“北方联创通信”,目前 参股 33%。未来公司将专注三大领域:一是智能控制领域,通过新三板上市子公司华联电子来经营;二是激光领域,主要通过中久激光全资的中久光电来经
7、营;三是超导领域,主 要通过江西电子集团实控的江西超导来经营。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以光电元器件为主,近年来逐步转型,未来将聚焦高毛利细分 品类。公司传统经营板块分为光电器件及应用产品、线缆和电脑及软件,随着市场环境和 产业结构的变化,绝大多数产品均可归口于光电器件及应用产品,而公司实际经营范围则 已发生较大变化。2020 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结构经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主营业务分 为:智能控制,背光源及应用,光电通信缆、智能装备缆及金属材料,其他业务,半导体 激光系列及航天微电子元器件。截至 2022 年中报,智能控制仍是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 联创致光经营的背光源已签署剥离意向协议,我们预计将在
8、 2022 年底完成出表;智能装 备线缆受影响整体收缩明显,将聚焦其中的高毛利品类,2022 年上半年已实现电力 电缆业务的剥离。从新兴产业的角度来看,超导和激光两项业务在国内鲜有竞争对手,整 体毛利率水平较高,目前已经初步实现商业化,未来公司将聚焦这两大领域,推动业绩快 速增长。研发创新为矛,股权激励巩固核心骨干。公司以上海为中心,布局研发及创投公司, 为未来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公司创新模式独到,研发创新战略委员会提供了组织保障,采 用技术入股、转让和合作等方式与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子公司形成了“产业+研究院”的模 式,;成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已聚集一批相关领域全球顶尖的专家,已获得多项专利及 奖
9、项。公司投入上亿元激励核心骨干,除董事长和总裁外还包括 18 名管理及技术骨干, 目前 2020 年股权激励计划已基本完成实施。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产能即将迎来放量公司近年来业务结构变动剧烈,但业绩整体稳健。公司近年来逐步布局激光、超导等 新兴业务,逐步剥离弱势业务,但业绩增速整体稳健,1H22营业收入22.0亿元,YoY+12.0%, 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YoY+17.6%,随着未来新业务放量,持续增长可期。2020 年业绩 波动明显,主因和公司战略的双重影响下,公司剥离了各业务板块中的部分低毛利业 务,并重新调整了业务结构,将激光业务列入主营构成,净利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不
10、断提升,重视研发,控费显著。在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转型的背景下, 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1/1H22 的毛利率为 14.0%/11.8%,净利率为 7.9%/10.1%,因 季节性因素,中期毛利率偏低,净利率相对偏高,但整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背光源业务 出表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期间费用率中,财务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持续降低, 公司控费能力显著,2021 年管理费用率高企主因股权激励计划而非经营因素。公司持续 重视研发,研发费用率常年保持稳定水平。公司营运能力整体向好,业务结构调整有望进一步改善营运情况。公司存货和应收账 款周转情况多年来整体向好,2021 年因背光源业务经营不善、激光业务未
11、大量出货确认 收入等原因而放慢周转,净营业周期也因此提升。近年来总资产周转率略有降低,主因发 展新业务致使资产增速快于收入确认。目前公司已剥离电力电缆业务,今年有望剥离背光 源业务,激光、超导等新业务加速放量,将明显改变公司的营运情况。新业务订单数量较 少,单位价值较高,且客户资质良好,利于精益化管理,营运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杠杆空间充足,流动性不断向好。公司已完成激光、超导等主要转型项目的募资、 投资、建设和扩产,激光已经贡献收入,超导也已进入商业化阶段,暂无大规模投资项目, 且经营稳定向好,21/1H22 资产负债率 41.3%/41.1%,未来杠杆空间充足。公司资产流动 性水平持续向
12、好,流动资产和现金稳定充裕,1H22流动/速动/现金比率分别为1.4/1.1/1.0, 在新业务未能快速放量的情况下,无须担心流动性水平,随着新业务确认收入,公司负债 和流动性情况有望进一步向好。传统业务:发轫于光电,聚焦于智能控制器光电业务聚焦背光源,近年来表现不佳,拟剥离相关业务光电板块是公司成立以来的传统业务, LED 全产业链覆盖。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为光 电子器件及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用于背光源显示、照明用 LED 灯具以 及军工等领域。LED 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外延片、LED 芯片的制造,中游的封装, 以及下游的应用。公司上市不久便已实现 LED 外延-芯片-器件
13、-模组到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 布局,产品包括外延片、LED 芯片、模组、背光源、显示和 LED 照明等众多领域。LED 市场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化效应明显。LED 产业链的主 要产值和市场集中在应用领域,上游和中游的市场规模小,且技术难度高,头部效应明显。 LED 行业增速在 2016 年之后有所放缓,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仅 2016 年,国内 LED 行 业并购事件约 40 起,并购金额超过 300 亿元,主要为行业内部整合。在行业规模整体变 化不大的情况下,主要公司相关产品产量增加了至少 2 倍,上游 LED 芯片前五大厂商逐 渐占据国内 75%以上的市场份额,头部化效应十
14、分显著。公司 LED 相关业务逐渐聚焦背光源,受制于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以及下游客户“断 供”事件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竞争优势有所下滑,拟剥离相关业务。公司多年以来不断调 整经营策略,逐渐减少市场空间小、竞争激烈且毛利率较低的中上游产品,聚焦下游应用 领域中的背光源,并且成功跻身华为、三星、小米等龙头下游企业的优质供应商。然而近 年来,LED 显示设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公司又受到华为“断供事件”的影响,产品 毛利率难以进入行业领先水平,盈利能力逐渐下滑。2022 年 6 月,公司与中基恒光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意向协议,拟转让联创致光的控股股权,旨在剥离以背光源为主的业务。 若协议完成,公司将剥
15、离光电板块主要产品,仅个别核心元器件由相应子公司生产。智能控制器增长稳定,逐步聚焦高端产品智能控制器是电子设备的“中枢控制”核心,在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智 能家居、工控设备及电源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1. 普通家电中主要应用于白电、小家电、 厨房电器和扫地机;2. 智能家居中主要应用于净水净化、按摩器具、卫浴洁具和护理器具; 3. 工控和电源控制中主要应用于工业互联、变频驱动、工程装备和电网电力;4. 汽车电 子中主要应用于电池管理、底盘控制和整车控制中。公司智能控制板块抓住的 契机,通过提升供应链管理、积极调整生产节奏和销售策略,维持业务的稳健发展和销量 增长。智能控制下游客户遍及行
16、业,包括伊莱克斯、江森自控、艾欧史密斯、Arcelik A.S.、 格力电器等众多知名品牌,行业整体格局较为分散,但公司在诸如电子马桶、按摩椅等的 单品上有着接近垄断的市占率。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华联电子(872122.NQ)经营,华联电子目前在 新三板上市,增速较高且十分稳定,正在筹划由新三板转板至北交所。华联电子是国内第 一家光耦合器制造厂家,国内首创开发了晶闸管输出型光耦、光 MOS 固态继电器、控硅 光耦等中高端光耦品类,力争成为国内中高端光耦第一品牌。华联电子增长十分稳定, 2015-2021 年营收 CAGR15.8%,其中智能控制器板块 CAGR13.9%;归母净利润
17、 CAGR 高达 30.6%,毛利率常年稳定在 15%-20%之间。智能控制器市场广阔,公司逐步聚焦高端产品。Frost&Sullivan 预测 2024 年全球智 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2 万亿美元,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将达到 3.8 万亿元。公司 未来将推进高端化布局,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配套,借助新能源高速增长的蓝海,目前已 成为国内主要新能源车厂商的供应商。此外,公司重点布局高速光耦单品,以高速光耦等 为代表的高端光耦主要应用于智能家电、工控 DCS、新能源 BMS、光伏逆变、轨道交通 等行业。2021 年中国大陆高端光耦市场总体年需求超过 10 亿元,其中全球和中国光耦合 器市场分
18、别为 140 亿元和 40 亿元的规模。随着国家新基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增长, 复合增长率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并且高端化、国产化的趋势明显。智能装备线缆业务业绩受影响有所下降线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 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现阶段,我国电线 电缆行业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特种电缆供给不足,普通电缆供应有余,同质化严重,集 中度有待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1.5 万 亿元,同比增长 7.1%,并预计 2020-202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6.1%,我国电线电缆
19、行 业总体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公司装备线缆业务继承自国营军工厂,主要由联创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 联创电缆科技前身为 8490 厂,于 1966 年由南京 734 厂电缆车间迁至吉安市,目前在新 三板上市,简称为联创电缆(871701.NQ)。产品涵盖军用特种电缆等装备线缆,还为航 天领域配套通信电缆,在军用线缆基础上逐步发展民用产品,目前布局各类通信线缆、电 力线缆以及光缆,并且拥有一批特种线缆产品。线缆销量受局部影响有所下降,公司布局高端化产品。线缆行业同质化严重,竞 争激烈,叠加局部反复因素,公司线缆产销有所下降。然而公司将重心放在研发,聚 焦高端产品,近年来成功研发水密光电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联创 光电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