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青旅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docx





《2022年中青旅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青旅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青旅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1. 中青旅:综合旅游龙头1.1. 整合旅游全产业链中青旅是国内综合旅游龙头,不断探索业务转型。公司前身为 1980 年成立的中 青旅总社,公司于 1997 年 11 月在上交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内首家 A 股上市 公司。公司深耕旅游产业四十余年,先后经历以旅行社业务为核心、以景区业务为主 体和探索“旅游+”大生态三个发展阶段。业务多元布局,持续推进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提升。公司现有业务涵盖旅行社、整 合营销、景区开发及运营、酒店业务、IT 业务及物业租赁,并探索旅游与教育、体 育、康养行业的融合发展。公司整合营销、酒店板块的子公司中青博联、山水酒店已 于
2、 2016 年挂牌新三板,公司旗下还拥有乌镇、古北水镇、遨游网等知名品牌。1.2. 股东背景强劲,提供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公司拥有金融央企控股背景,产融优势明显。公司股权于 2017 年从共青团中央 整体划转至光大集团,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光大集团拥有金融全牌照和环保、旅游、 健康、高科技等特色实业,有助于公司实现内生增长与外部净资产注入。在疫情期间, 光大集团发挥内部协同作用,在贷款、内部采购等方面给公司提供支持,并在二级市 场增持股份,给予市场信心。控股股东打造大旅游生态圈,提供“旅游+金融”战略协同。光大集团业务横 跨金融与实业,具有综合金融、产融合作优势。光大旗下拥有光大会展中心酒店、亚
3、龙湾高尔夫球会、王府半岛酒店等优质旅游资源,与公司业务存在整合机会。光大围 绕旅游+金融、商务、教育、体育和康养,打造大旅游生态圈,旗下金融机构能够给 予公司“旅游+金融”战略协同。1.3. 疫情导致业绩受损,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受疫情影响业绩短期承压,恢复弹性较大。疫情前公司营收增长稳健,2018-2019 连续两年以双位数速度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严 重受损,首度出现亏损。2020 年实现营收 71.51 亿元/YoY-49%,归母净利润-2.32 亿元/YoY-141%。2021 年多地疫情反复,扰动复苏进程,全年实现营收 86.35 亿元 /YoY+21%,恢
4、复至 2019 年的 68%,归母净利润 0.21 亿,同比扭亏为盈非旅游类业务支撑营收,景区业务贡献毛利。旅游类业务受疫情冲击较大,景区 和旅行社业务收入占比下滑,IT 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业务逆势增长,营收占比从往 年的不到 30%,在 2020-2021 年分别增长至 58%/48%,与整合营销业务成为疫情期 间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盈利端,景区业务仍是亮点,2021 年毛利润占比 39%。疫 情以来,整合营销和 IT 产品销售与服务业务的毛利占比也有所上升。营业收入结构变化导致整体毛利率水平下滑。疫情以来,由于毛利率水平最低的 IT 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提高,同时酒店业务会
5、计准则发生调整, 毛利率下滑严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2021 年毛利率为 18.50%,较 2019 年 下滑 5.59pct,其中景区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仍是所有业务中最高。2. 危中有机,疫情倒逼行业供需双侧变革局部疫情反复,防控政策宽松后又收紧。2020H2 疫情总体好转,疫情管控呈现 放宽趋势,文旅部逐步上调景区接待游客量上限(由最大承载量的 30%调升至 75%),并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但 2021H2 以来,局部疫情反复,防控政策重新收紧, 在跨省游“熔断”机制下,跨省游、长途跟团游持续承压,不断扰动行业复苏进程。2.1. 复苏之路曲折前进,韧性与弹性兼备行业呈波动性修复,显示
6、一定韧性,旅游人数恢复领先于收入。2020H2 疫情初 步得以控制,压抑的出行需求逐渐得到释放,行业呈修复态势,2021 年春节受就地 过年政策影响,旅游业恢复程度下降;而后随着天气回暖、疫苗大规模普及,旅游业 复苏迅速,“五一”假期旅游人数已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旅游收入恢复至 2019 年 同期的 77.0%,出行人数恢复情况领先于旅行收入,但进入暑期后,局部疫情爆发使 传统旺季转淡,恢复程度出现回落,2021 年以来行业恢复态势整体呈现高开低走。行业离完全恢复仍有较大距离。疫情前国内旅游市场增长稳健,2011-2019 年国 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1%和 15%
7、,2020 年国内旅游人数仅为 28.79 人次/YoY-52%,国内旅游收入 2.23 万亿元/YoY-61%,2021 年国内旅游总人 次 34.31 亿人次/YoY+19%,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57%,国内旅游收入实现 3.02 万亿元/YoY+35%,恢复至 2019 年的 53%。看好疫情企稳后,行业迎来全面复苏。尽管时有区域性疫情出现,但各地响应速 度、防控手段较先前更为迅速、精准有效,防控政策不再“一刀切”,对旅游行业的 抑制作用将逐步减弱。随着国内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 85%和特效药研发的顺利 进展,看好未来疫情企稳后,客流逐渐恢复,行业景气度实现进一步复苏。2.2.
8、 出行偏好转变,催化周边游市场需求疫情以来居民出行偏好转变,带来周边游市场机会。周边游行程简单、在路途中 感染风险较低、目的地疫情防控制度的确定性较高。在跨省游“熔断”机制、“就地 过年”等政策影响下,居民的出行偏好发生转变,选择短途游的意愿大幅提升,催化 周边游、本地游等近程游需求兴起。疫情期间,周边游市场托底效应明显。疫情以来跨省游承压,节假日出游距离与 游憩半径总体呈双收缩趋势,周边游成为市场主流。2020 年国庆中秋假期的平均出 行距离恢复至 213 公里后,各节假日期间的平均出行距离大多缩减至 150 公里以内。 2022 年清明假期的出行距离和平均游憩半径均明显收缩,分别降至 95
9、.0 和 4.9 公里。2.3. 疫情加快国内文旅消费升级,承接出境游回流需求居民消费水平提升,驱动文旅消费提升。随着国内人均 GDP 提升,居民消费能 力不断提高,推动旅游需求从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国内人均旅游消 费相应持续增加,2019 年国内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大关,标志着国内旅游消费 已进入到休闲度假游阶段。2020 年人均旅游消费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2021 年人均 旅游消费 880 元/YoY+13.6%,已恢复至 2019 年的 92%。出境游消费回流潜力庞大,叠加政策加持,推动国内旅游供给提质扩容。疫情 以来,出境游陷入停滞,2021 年出境游人次 25
10、62 万人,仅恢复至 2019 年的 17%。 短期来看出境游放开机会较小,境内游仍是主线。叠加十四五规划要求丰富优质 旅游供给,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和旅游度假区,推动国内景区不断转型升级、丰富经 营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国内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景区,有望承接 高端出境游消费回流需求。3. 领先的景区开发能力,异地复制打开增长空间公司旗下拥有乌镇、古北水镇和即将开业的濮院景区,是国内休闲游优质稀缺 标的。公司拥有领先的景区开发管理能力,成功将资源禀赋一般的乌镇打造成江南水 乡的封面,将古镇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并在古北水镇项目成功实现异地扩张。新的 “复制项目”濮院预计今年营业,有望增
11、厚公司业绩。乌镇和古北水镇的区位与客源结构存在差异。乌镇是全国性景点,地处长三角, 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和开业的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密云,依 托司马台长城优质资源,同时吸纳乌镇的成功经验开发而成。北京周边缺乏优质景区, 竞争格局优于乌镇,古北水镇定位北京周边游,目标客群消费能力较强。两大景区恢复程度出现分化。乌镇作为全国性景区,客源较广,业绩受损严重, 21 年客流量 369 万人次,恢复至 19 年 40%。而古北水镇周边疫情较稳定,取得较 快恢复,21 年客流量 152 万人次,恢复至 19 年同期 64%。22 年以来两大景区恢复 程度分化更加明显,乌镇周边疫情严重,导
12、致 22Q1 接待游客 17.54 万人次,仅是 19 年同期的 10%。而古北水镇 22Q1 客流量 21 万人次,已恢复至 19 年同期近八成。3.1. 乌镇:江南水乡的封面乌镇是国家 5A 级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具有千年历 史,位于江浙两省三市交界处,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临近杭州、苏州(距离均 为 80 公里)、上海(距离 140 公里),处在长三角核心出游半径内。公司目前持有乌镇 66%的股份。2007 年公司以 3.55 亿元现金收购乌镇 60%股 份,后又引入 IDG 资本,股权降低至 51%,2013 年公司以 6750 万美元从 IDG 资本 回购
13、15%股份后,持股比例上升至 66%。“乌镇模式”后来居上。乌镇在开发前知名度较低、新旧建筑错杂、河道污染严 重,乌镇总裁陈向宏评价乌镇“几乎要失去传统江南水乡风貌”,且景区缺乏深厚的 文化底蕴,仅有茅盾故居一个景点(1988 年 1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乌镇开发时间也稍迟于其他古镇:比周庄迟 10 年、比同里迟 6 年,但乌镇 凭借陈向宏和其团队卓越的开发管理能力,成功从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乌镇模式”可以总结为整体规划开发与统一经营管理。乌镇对古镇的开发维护、 经营管理经验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称为“乌镇模式”。总结来看,主要包括:整体规划开发:保证景区的完整风貌,差异
14、化与先导性思维,构筑极高壁垒。 乌镇注重景区整体风貌,通过拆除老区里的新房、修旧如故,以保存江南水乡原貌。 开发团队在资源产品和思维理念上制造差异性,不断丰富景区内涵,形成竞争壁垒: 在规划初期就以度假景区为方向,领先当时处于观光层面的其他一众景区。在其他的 古镇纷纷效仿乌镇的度假小镇模式、景区渐渐趋向同质化时,乌镇已完成从度假小镇 到文化小镇和会展小镇的升级迭代。统一经营管理:集中产权,保证景区品质。景区内的保护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商 铺、酒店、餐馆、文娱场所)均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有效避免商铺雷同和景区商业化气息过重。公司通过建立系统化的餐饮酒店管理体系,对景区内餐饮价格和分量都 有着严格
15、把控,并注重客房用品的质量与舒适度,提高游客体验,使得餐饮、住宿等 衍生业务逐渐成为主要消费来源。乌镇开发全域旅游,三大景区优势互补,满足不同需求。乌镇已开发完成东栅、 西栅和乌村三大景区,东栅以观光为主,客单价低;西栅定位休闲度假,将古镇与现 代化休闲娱乐完美融合,景区内消费项目众多、配套设施完善,开放时间长,夜游不 仅能够欣赏美丽的江南水乡夜景,也提高游客的过夜概率;乌村定位高端,采用一价 全包模式,有效提高客单价。三者定位各异、互补发展,能够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东栅以观光为主题,发展成熟。东栅小而精悍,保留完整的水乡风貌,历史文化 丰厚、生活气息浓郁,目前有茅盾故居、蓝印花布染坊、古戏
16、台等 20 多处景点,以 游览景点和观赏民俗表演为主,手工作坊和传统商铺各具特色,较为繁华。西栅定位休闲度假,受益休闲度假游趋势。西栅存留了大量明清古建和老街长弄, 完美融合观光与度假功能,古建筑的外观之下配套完善的现代化设施,既能深入体验 水乡生活,又不失现代生活的便利。景区开发“夜游西栅”形式,丰富游玩体验,并 提高了过夜概率,增加二次消费。同时,西栅会展业务带来的商旅客户,带动酒店餐 饮等业态消费,使得西栅拥有更高客单价。东栅发展成熟,西栅是未来增长的发力点。东栅于 2001 年开发营业,已从引导 西栅发展进入到平稳阶段,2011-2019 年客流量 CAGR 仅为 1%。西栅 2007
17、 年营业, 客流量增速较快,2011-2019 年客流量 CAGR 为 16%,已于 2016 年超过东栅。2021 东栅客流量 126.53 万人次/YoY+32%,西栅客流量 242.20 万人次/YoY+17%,由于 西栅散客比例高于东栅,跨省熔断机制下跟团游承压,西栅客源压力稍小于东栅。乌村定位高端乡村度假游,一价全包有效提高客单价。乌村位于乌镇西北角,毗 邻西栅,总面积 450 亩,景区内酒店餐饮和现代化娱乐设施完善。主题为农趣+童趣 +食趣,有丰富的农事体验活动和童玩项目,受益于乡村游和亲子游。乌村一价全包 模式,套餐内包含景区门票、休闲活动、餐饮住宿等项目,可满足一站式休闲度假需
18、 求,并提供特色“COO 陪伴式”服务,为游客提供导游和活动指导,提高游玩体验。乌村定位高端乡村度假游,一价全包有效提高客单价。乌村位于乌镇西北角,毗 邻西栅,总面积 450 亩,景区内酒店餐饮和现代化娱乐设施完善。主题为农趣+童趣 +食趣,有丰富的农事体验活动和童玩项目,受益于乡村游和亲子游。乌村一价全包 模式,套餐内包含景区门票、休闲活动、餐饮住宿等项目,可满足一站式休闲度假需 求,并提供特色“COO 陪伴式”服务,为游客提供导游和活动指导,提高游玩体验。会展小镇内涵不断丰富,提高知名度、升级客户结构。乌镇通过打造国际互联网 小镇,完成“会展小镇”的战略化升级,增加了景区的商务客流,这类客
19、流具有较高 消费水平和较长停留时间,有效打开业绩增长空间。乌镇不断丰富景区“会展小镇” 内涵,将会展资源与艺术、电竞赛事、科技结合。团队经验丰富、管理规范,凭借优 质的会场服务和专业的配套设施,至今已接待大小会议团队 10000 余个。接待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景区拥有 100 多个大小会场、展厅,30 多家餐厅,并 可提供户外大型活动场所,客房数量共计约 2600 间,酒店层次从度假酒店、精品酒 店、民宿到青年旅舍各类俱全。西栅旁帆船酒店计划今年互联网大会前竣工,预计增 加 200 间客房供给,与乌村旁另一家互联网大会配套酒店(300 间客房)都支持集中 入住和举办大型会议,对未来商旅、度假客群
20、需求起到支持。经营业态丰富,多元收入提高客单价。景区已实现综合型业务模式,不再依赖单 一门票收入模式,酒店、餐饮和休闲娱乐等衍生业务已经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乌镇 客单价在疫情前逐年提高,在疫情期间也呈现提升。乌镇盈利预测核心假设增长前景:短期关注疫情企稳和防控政策重新放宽后,跨省游和跟团游恢复, 客流复苏带来的业绩修复机会,以及出境游停滞,景区有望承接海外文旅回流;中 长期将受益文旅消费升级趋势,并关注亚运会溢出效应。乌镇为地处长三角的优质景 区,若疫情缓解,业绩将迎来较大反弹,景区定位休闲度假景区,具备高端旅游供给 能力,能够承接出境游回流的旅游需求。会展业务提升影响力、升级客流结构,乌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发展 现状 业务 布局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