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一、板块回顾:年初以来计算机市场与业绩表现均尽显低迷(一)行情回顾年初以来计算机行情表现较为低迷。年初至今申万计算机板块累计下跌28.43%, 跑输大盘11.3pct,没有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最后,整体 表现较为低迷。大市值公司与小市值公司中绝大多数均出现下跌。分市值来看,大市值与小市值 公司中,跌幅大于30%的公司分别占比45.5%、45.6%,跌幅位于0-30%的公司占比分别为 42.2%、40.9%;涨幅位于0%-30%的公司分别占比7.6%、11.6%,涨幅超过30%的公司分别占比4.5%、1.9%。今年涨幅前20公司更偏向小市值公
2、司,上涨较好的公司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涨幅 前20的公司中,今年年初以来包含16家小市值公司,去年全年包含11家小市值公司。从 公司主营业务看,分布较为分散,汽车智能化、信创板块、能源IT等领域均有涨幅较大 的公司。(二)估值回顾计算机板块估值位于近7年来低位。当前申万计算机板块PE(TTM)低至43.59倍, 处于2015年以来9.5%分位数,板块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三)业绩回顾受影响上半年行业整体业绩承压。2022上半年计算机板块整体营收增速为 6.6%,同比下降15.3pct,较2021全年下降8.5pct,预计主因影响部分订单延后、 以及受宏观经济影响部分政府与企业客户IT支出减少。同
3、时影响下进场实施难度 加大从而导致成本上升,营业成本增速快于营收增速,毛利率收窄至25.4%,同比及较 2021年全年均下降1.2pct。近年来计算机公司整体人员规模扩张提速,管理费用、研发 费用延续较快增长,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至-39.6%、-43.5%。不同赛道1间业绩表现分化明显,能源IT高景气。收入端,多数赛道实现同比正增 长,其中能源IT收入同比增长24.5%实现领跑,云计算、信创、工业软件等赛道收入增 速亦较高,相比之下医疗IT收入同比下滑1.8%业绩略显逊色。利润端,能源IT与工业软 件赛道实现正增长,信创板块扭亏为盈,其中能源I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6%
4、继续领 跑行业,部分收入实现较高增长的赛道利润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智能驾驶赛道同比下 滑49.8%,为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细分赛道。二、行业信创:外部催化与自身质变接连而至,计算机最大投资机会(一)自主可控正当时,外部催化下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为应对外部威胁信创应运而生,多年发展实现逐步落地。回顾信创产业产生的背 景,一直以来全球ICT产业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等要素均由国外公司或机构制 定和控制,使得我国ICT产业乃至广大用户面临被脖子、数据泄漏、信息安全等诸多风 险,尤其是2018年以来,中兴、华为等公司的遭遇成为鲜活的实例,为了应对这种局面, 我国将信创纳入国家战略,提出了“2+8”发展
5、体系,随后扩展至更多行业,演变为“2+8+ N”应用体系,由此信创产业如火如荼展开。2020年是信创产业元年,“2+8”体系中 全面升级自主创新信息产品,信创行业开始全面爆发和整体布局,市场活跃、业绩增长、 标杆项目频出。2021年信创产业逐步走向应用落地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与上下游应用。从产业链角度看,信 创生态体系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及云计算平台几部分组成, 其中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是最重要的产业链环节。从行业应用角度 看,新创涉及党政两大领域及金融、石油、电力、电信等八大行业应用,以及更下游的 诸多应用场景。经过多年发展,目
6、前国内信创产业已经形成以华为、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浪潮为巨头的市场格局。华为主要立足于鲲鹏处理器,聚集外部上下游企业形 成鲲鹏信创生态体系;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浪潮则侧重于自建生态与战略 投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稳固的自有生态,如中国电子CEC战略投资易捷行云, 浪潮在信息/网络安全领域选择与中孚信息进行战略合作。目前,四大集团都已形成 了涵盖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网络安全、云服务、系统集成的完整 产业链条,成为国内信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创浪潮推进,产业链上相关公司纷纷加快上市。外部威胁频现、自主可控紧 迫性提升,国家不断鼓励信创产业支持政
7、策出台,近4年来信创公司上市步伐加快。国 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5年,根本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 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预计政策鼓励仍将延续,或将引导部 分优秀的非上市信创公司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更好的发展。已上市的部分信创公司,其市场表现明显优于行业整体。信创的开展使得产业链 相关公司深度受益,我们以2018年作为时间节点,2018年至今计算机板块中国长城、东 方通、景嘉微、中国软件、中科曙光等信创公司累计涨跌幅分别高达32.4%、154.7%、 57.7%、203.7%、24.8%,均明显高于计算机行业整体(-12.8%)。近期
8、美国打压举措频出,紧迫性提升,自主可控正当时,在这一时代背 景下信创板块有望持续受益。 2021年11月美国签署“2021年安全设备法”,以阻止华为、中兴等被视为所谓 “安全威胁”的企业在美国监管机构获得新的设备牌照。 2022年8月9日,美国签署芯片法案,计划为美国半导体产业提供高达527亿美 元的政府补贴,其中500亿美元被拨给“美国芯片基金”计划,根据“芯片法 案”实施战略,那些接受了政府资助的美国芯片企业至少在未来10年内不能在 中国或其他“令人担忧的国家”进行新的高科技投资。 2022年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一项临时最终规则,对 四项新兴和基础技术确立了新的
9、出口管制,其中包括对用于开发全栅场效应 晶体管的晶体管(GAAFET)结构的EDA软件进行出口管制。新型举国体制应对,国产创新大有可为。针对美国的打压,2022年9月6日, 中央 深改委第二十七次会议提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 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 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新型举国体制将有助于加速“卡脖子”问题,国 产化迎来机遇。(二)从可用到好用,行业信创迎来质的变化从信创推进进程来看,党政信创启动最早,行业信创里金融、
10、电信、电力等启动较 快,8+N行业持续渗透。自2013年开始,党政从公文系统开始替换计划,八大重点行业 中金融行业信创首当其冲,推进速度最快,电信紧随其后,之后能源、交通、航空航天、 教育医疗等逐步进行政策推进和试点,亿欧预计N个行业的信创有望2023年左右开始启 动。行政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从“可用”到“好用”。前期信创集中在党政机构和金 融、电信、电力等关键领域,且以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为代表 的核心产品为主,主要靠行政区动力,达到“可用”级别便足以打开市场。而随着信创 逐步深入推进,信创应用向全领域以及群体更为广泛的非核心产品延伸,缺乏足够的行 政支持,需要达到“好用
11、”级别,以价值驱动赢得市场,这一转变过程中,行业信创将 迎来质变。反观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对俄制裁,多家科技巨头停止向俄罗斯出口,复杂国 际形势下或加快我国信创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美国时间2022 年 2 月 24 日,美国商务部通过其工业和安全局 (BIS) 对俄乌冲突作 出回应,实施了一系列全面的严格出口管制措施。随后全球诸多科技巨头纷纷表示禁止 向俄罗斯出口、暂停其产品/服务在俄罗斯的使用。对此俄罗斯也出台相关应对措施, 如给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税收优惠;三年内,所有IT企业免缴所得税,免除对 IT企业的例行检查。此外,IT公司将获得优惠贷款
12、,利率不超过3%。可享受低于3%的优 惠贷款利率。制定新的微电子发展计划的初步版本,预计到2030年投资约3.19万亿卢布 (约合384.3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发展本地半导体生产技术、国内芯片开发、推广 自制芯片和解决方案等项目。在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下,我国信创产品或加速从“可用” 到“好用”的转变。国内主要信创公司不断进行产品研发与换代,在从“可用”到“好用”的过程中迈 出了关键步伐。信创产业链各环节公司产品线近年来推陈出新,产品性能不断进步,缩 小与国外厂商之间的差距,并积极与国产IT基础设施进行适配,推动我国信创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实质性进展。(三)信创开启万亿级市场,IT 基
13、础设施先行中国信创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万亿蓝海市场打开。根据海比研究院统计,2022 年信创核心市场规模预计为2392.8亿元,占比26.0%,非核心市场规模预计为6827.4亿 元,占比74.0%,到2025年信创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 35.7%;在渗透率(企业使用了1款及以上的信创产品,即视其为“被渗透”)方面,2022 年信创产品在规模上企业渗透率预计为41.2%,2025年将增至50.7%,信创企业处于快速 发展的广阔蓝海市场中。作为信创的核心与最先替换层,IT基础设施市场快速增长为行业信创开好头。IT 基础设施是信创事业的绝对核心,是整个国产替换
14、中最优先替换的部分。根据海比研究 院数据,2022年中国信创IT基础设施规模为2299.1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0.7%,预计为信创增速最快的产品;在市场占比方面,IT基础设施占据1/4的市场份额, 并且在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占比将达到28.8%。凭借IT基础设施的核心地位及快速 增长的良好势头,将为信创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三、智能驾驶:长期成长的黄金赛道,汽车软件迎来商机(一)汽车产业变革开启长期赛道汽车产业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2015年,上汽集团在一个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汽 车四化”概念,当时的“汽车四化”定义为“电动化、智能化、电商化、共享化”。2017
15、 年4月,在上汽集团举办的前瞻技术论坛上,上汽对“汽车四化”进行了优化,提出“电 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上汽认为,从未来汽车技术和应 用发展趋势来看,电动化是基础,网联化是条件,智能化是关键,而共享化是趋势。2020 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第一章第一 节指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 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 势。不论从车厂层面还是从政府层面,都昭示着汽车产业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商业化落地循序渐进,汽车智能化长期赛道开启。根据驾
16、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参 与程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级别,当前自动驾驶正处于由L2向L3过渡的阶段,部分简 单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商业化落地,得益于成本规模效益,矿区、港口等场景应用或即 将实现商业化。随着政策的推动、法规的完善以及自动驾驶带来安全提升、成本降低等 优势的逐步发挥,基于通用场景的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将陆续落地,自动驾驶的不断进阶 开启长期黄金赛道。(二)多方力量驱动,汽车智能化加速推进(1)中国车市回暖是汽车智能化不断推进的基础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带动国内汽车销量不断提升是汽车智能化不断推进的基础。 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开展,我国新能 源车销量迅猛
17、增长,渗透率大幅攀升,2022年7月新销售车辆中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 到24.5%。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带动国内汽车销量经历连续几年下滑后逐步回暖。国内 车市的回暖是汽车产业变革的基础与重要催化剂。(2)实现降本增效是汽车智能化不断前进的重要内在因素追求更省力的驾驶和更低廉的经营成本,是驱动自动驾驶继续前进的内在因素。 人工智能算法不断演进、车载芯片算力不断提升以及5G通信设施的快速普及,在技术层 面推动自动驾驶赛道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场景实现驾驶更省力、安 全性更高、交互更智能、性价比提升,在商用和封闭场景做到成本更低廉、作业更安全、 作业效率高,这些相较于人工驾驶车辆的显著优
18、势是智能驾驶不断前进的内在驱动。(3)政府政策支持提供外部动力全国各地的支持政策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外部推力。近2年来,全国各地陆 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包括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场景、辅助驾驶 新车装配率的要求等。近期,深圳颁发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条例 在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相衔接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 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9月以来, 上海颁布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对于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 业规模、辅助驾驶及智能驾驶新车渗透率作出明确定量规定。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出将 助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计算机 行业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