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汇股份研究报告.docx
《2022年科汇股份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科汇股份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科汇股份研究报告1.行业知名的电力线路故障测试及在线监测专家1.1.科创底蕴浓厚,积极布局新能源公司前身是1993年与英国Hathaway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淄博科汇电气 有限公司;2013 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21 年,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 市。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科创底蕴浓厚,致力于电气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新 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在电力故障监测、保护控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征和技术优 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厂矿企业和终端用户,遍布全国各 地、出口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 年,公司在低压电力物联网技术沉淀的基础 上,开发出用户侧储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用户
2、侧储能优化运行技术的落地。未来 三年内,公司将大力发展电力储能业务,形成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储 能柜、变流器与控制设备在内完整的储能产品线,聚焦用户侧储能,积极布局新 能源业务。1.2.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为电气自动化领域专家截至 2022H1,公司实际控制人徐丙垠教授为电气自动化领域专家,直接持 有公司股票 935.5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8.94%,并通过其控制的科汇投资持有公 司股票 1298.79 万股,徐丙垠合计控制公司股份 2234.29 万股,股权结构稳定。 科汇股份旗下有 8 家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别是济南科汇、武汉科汇、青岛科汇、 南通科汇、山东科盈、科汇国际、
3、元星电子及富澳电力。1.3.营收稳步增长,下业绩阶段性承压营收稳步增长,业绩阶段性承压。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2.35 亿元 增长至 3.69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12.00%;归母净利润由 0.27 亿元增长至 0.55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8.99%。2022H1,公司营业收入 1.32 亿元,同比下降 12.12%; 归母净利润-0.10 亿元,同比下降 158.35%,主要系公司所处的电力行业存在明 显的季节性特征,而工资性支出、折旧等成本在年度内较为均匀的发生;加之疫 情影响下,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业务的供货、安装、验收受到了一定的影 响。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略
4、有波动,客户集中于华东地区。2017-2021 年,公司 归母净利率由 11.61%增长至 14.79%。2022 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至 36.37%,主要受产品结构、行业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从分区 域收入占比来看,公司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开展业务,且由于在华东地区的客户较为集中,其营收占比相应较高,同时还有少量的海外销售业务。2017-2021 年, 公司在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51.30%、54.72%、55.85%、45.90%、51.24%。 随着全国范围内智能电网建设投资的开展,公司市场区域布局将日益优化。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产品及开关磁阻电机是公司主
5、要收入来源。公司 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产品分为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产品、配电网自动化 产品、电力系统同步时钟、电力电缆故障探测与定位装置四大类,2021 年分别占 业务收入比为 12.04%、28.62%、7.89%、8.35%,合计占比为 56.89%;开关磁 阻电机占比为 36.13%。总体看,开关磁阻电机和配网自动化产品是公司两大核心 产品。 从业务毛利率来看,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产品和电力电缆故障探测与定位 设备毛利率连续多年维持高位,均在 70%左右。2022H1 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 降,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毛利率低于综合毛利率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 统业务占收入比重提升所
6、致。三费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升。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从 2017 年的 30.56% 下降到 2021 年的 26.54%。其中,销售费用率占比最大,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销 售推广力度,销售费用大幅增加所致。公司注重研发,2022H1,公司研发费用 率达 14.86%,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及薪酬增长、原材料耗用增加、委托研 发费增加。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的科技实力和产品的技术 水平,使得研发费用逐年上升。前五大客户结构稳定。公司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客户包括 国网和南网的下属公司,同时还覆盖了铁路、石化、煤矿等多个行业;2018-2021 年,国网和南网下属公司
7、合计占公司收入比重分别为 32.37%、33.58%、38.07%、 29.08%。是公司的两大最主要的客户。公司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下游行业主要 包括压力机械、油田机械、纺织机械等行业的客户。前五大客户较为稳定。资产负债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财务状况良好。2017-2022H1,资产负债率 由 39.68%下降至 24.24%,整体杠杆水平可控。2017-2021 年,经营活动现金净 流量持续呈净流入状态。2022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4.24 万元,同比有所改善,主要是政府税费缓交政策,支付的各项税费大幅减少;叠 加影响,公司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限制,导致现金流出减少
8、。2.电网建设市场情况2.1.我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额不断增加根据中电联发布的 2021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重点调 查企业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达 1.05 万亿,同比增长 2.9%。从电力投资结构 来看,2021年,电网工程建设投资为4951亿元;2013-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3.05%, 电源工程建设投资额为 5530 亿元。此外,根据国网和南网发布的“十四五”电 网投资计划,两网在“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划额近 3 万亿,其中国网计划投 资 3500 亿美元(约合 2.23 万亿元),南网计划投资约 6700 亿元。相比“十二五” 和“十三五”的 2 万亿和 2
9、.57 万亿,投资规模持续增加。智能电网发展带动配套电力设备需求增加。根据南网发布的“十 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到 2025 年,配电网建设规划投资达到 3200 亿,占比为 47.76%。35 千伏及以上线路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并进一步加快电网数 字化转型步伐,加强智能输电、配电、用电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有望提升配套电 力二次设备在监测、巡查方面的作用,带动需求增加。2.2.电力二次设备需求与电网投资相辅相成电力二次设备规模与电网投资息息相关。电力设备制造业主要分为四个子行 业:发电设备行业、输变电一次设备行业、输变电二次设备行业以及电力环保行 业。输配电一次设备行业主要涉及高压设备和中压
10、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互感器、 配电变压器、配电开关柜等。二次设备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 控制,保护,调节的辅助设备,包括电力自动化设备、保护类设备、变电监控类 设备等。公司的主要产品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产品属于电力二次设备,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测算:我国各年电力二次设备投资占电网投资的比重不低于 10%,因此目前行业规模保守估计约为 500 亿元。电力二次设备进入替换周期。2005-2010 年“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电网第 一个建设高潮期。2009 年我国电网投资首次突破 3000 亿元,达 3898 亿元,随后我国电网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且国家电网同年提出“坚强智能电网”发
11、展规划, 指出: 1)2009-2010 年: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 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 2)2011-2015 年: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 3)2016-2020 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存量角度看,截至目前,距我国首个电力建设高潮期已有十几年,首批电力 配套设备进入更换周期;增量角度看,随着我国电网投资额不断增加和坚强智能 电网的推进,电力二次设备需求量有望持续增加。3.聚焦输配电二次设备,核心业务不断升级3.1.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输电和配电端电网横向看,可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个环节。发
12、电端即传 统的火电厂、水电厂、核电站、新能源电站等;输电端则采取特高压或超高压, 一般在发电厂完成升压,多采取架空线输送,可进行大范围资源配置;变电站一 般设在城市郊区,负责降压转化为 220KV,供向城市;配电端通过配电设施就地 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 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输电和配电端,输电端可实现特高压与超高压输电 网以及配电线路故障的在线监测、预警与定位;配电端可实现配电网的保护控制 与自动化,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提升配电网“自愈能力”,减少 触电与电气火灾事故,以及电力电缆的离线自动故障测距与定位等。3.2.智能电网核心在“配电”,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竞争
13、格局分散配网自动化产品主要包括配电网自动化主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及配电网 自动化终端。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配电网自动化主站市场需求量按照大陆地区 地级市数量 1:1 测算,约为 293 套,由于投资规模大,对资金实力要求高,因此 我国大陆主站市场基本由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两家央企占据,根据华经产业研究 员测算,2017 年,CR3 高达 76%,国电南瑞市占率达 43%。东方电子、四方股 份、积成电子等少数央企或上市公司占据剩余份额。配电子站则多与主站捆绑, 因此竞争格局与主站类似。配网自动化终端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华经产业研 究院,从中标情况测算,2018 年 CR5 仅为 31%。配网自
14、动化终端设备主要由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变终端 (TTU)和故障指示器(FLD)。根据国家电网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 (20152020),规划 2017 年我国配电自动化线路覆盖率为 47%,2018 年达到 60%,2020 年达到 90%。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国网的数据,我国 2018 年配电 网自动化覆盖率为 61.8%,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站所终端 DTU 和馈线终端 FTU) 数量为 35.5 万台,公司测算,若要达到覆盖率 100%,则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终端 数量将达到 57.4 万台。目前我国配网自动化终端主要参与者是大型央企和国企, 公司主要通过参与招投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科汇 股份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