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专题研究报告:差异化战略_体验式营销.docx





《千禾味业专题研究报告:差异化战略_体验式营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禾味业专题研究报告:差异化战略_体验式营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千禾味业专题研究报告:差异化战略_体验式营销1 投资逻辑市场担心中高端酱油赛道的竞争会加剧。我们认为:千禾主打“零添加”系列产品,深耕中高端市场十余年,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同时产品品质领先于竞品 ,具有竞争壁垒。我们对千禾味业的核心推荐逻辑有以下三点:1、调味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千禾已占得先机。酱油向高端方向升级的趋势明显,低盐、零添加和有机等高端产品逐渐兴起。千禾深耕“零添加”市场十余年,高端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公司在高端酱油赛道具有先发优势。千禾“零添加”产品品质领先于竞品,千禾“零添加”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兼顾健康和美味。2、差异化营销模式,销售团队战斗力强。千禾通过加强员工培训,
2、全员提升专业能力。公司通过大量导购做终端价值推广,差异化营销提升产品价值感。“零添加”酱油定价高,公司通过让利经销商和终端,提升渠道推力。3、区域拓展、品类延伸,助力业绩持续高增。公司在西南区域精耕细作,大本营市场稳固。公司聚焦中高端产品开拓在发达地区的市场,近年来外埠市场占比不断提高。 凭借在渠道和品牌上的优势,公司也在发展料酒、酱类和复合调味品等新品类,品类扩张仍有很大空间。2 后起之秀,从高端市场破局2.1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健康调味品专注酿造健康美味的调味品。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东坡故里四川眉山,是中国专业酿造高品质健康酱油、食醋、料酒等调味品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
3、范企业、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贯彻强执行力的价值观,坚守匠心酿造的使命。公司始终秉持忠孝廉节,说到做到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匠心酿造中国味道为使命,做放心食品,酿更好味道,愿景是将千禾打造成高品质健康调味品第一品牌。2.2 以零添加为战略核心,酱油和食醋双发力酱油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目前已形成酱油、食醋、料酒等为主的调味品产品系列和以焦糖色为主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系列。20年酱油和食醋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和17%。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焦糖色、料酒等。酱油和食醋等调味品业务毛利率持续高于40%,20年由于运杂费
4、和包装费计入成本毛利率下滑。酱油和食醋业务收入近十年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年公司酱油销售收入为10.54亿元,同比增长26.2%,2011-20年复合增长率达30.6%。20年公司食醋销售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32.7%,2011-20年复合增长率达23.0%。酱油和食醋业务均量价齐升。11-20年,公司酱油销售量复合增速为28.1%,单位出厂价格复合增速为为1.9%;食醋销售量复合增速为19.3%,单位出厂价格复合增速为3.1%。20年酱油和食醋吨价同比下滑5.3%和3%,主要由于公司对经销商支持形式由费用调整至货折,以及促销力度加大。调味品的原材料主要为农产品和包材。酱油以豆粕、小
5、麦和食盐主要原材料。酱油主要选用非转基因豆粕/大豆/有机大豆、小麦/有机小麦为原料,采用种曲机、管道连续蒸煮、圆盘制曲机等生产设备和工艺,按照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经过长时间发酵而制成纯酿造酱油。食醋以大米和麦麸为主要原材料。食醋主要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精选优质糯米、荞麦、小麦、高粱、玉米五种粮食生产的纯酿造食醋。2.3深耕西南市场,差异化全国扩张拓展华东区域,开辟第二大销售市场。13年公司通过与荣进合作,打入华东区域市场。15年公司开始拓展全国市场,16-17公司完成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布局,并积极打入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发达地级市市场,同时加强餐饮渠道建设,深化与品牌连锁餐饮企业
6、的合作。20年南部区域下滑6.3%,主要是由于收入结算方式调整和焦糖色业务下滑。精耕细作西南市场,差异化开拓外埠市场。西南地区主要以县为单位设置经销商,经销商通过中小型商超、农贸市场、副食店和社区小店等零售终端以及镇级批发商等渠道销售产品。西南以外地区主要以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为主,地县级城市为辅开发商超型经销商。公司经销商数量增长较快,18-20年经销商数量复合增长28.7%。公司在西部区域发展成熟,西部经销商居多。中部地区虽然经销商数量占比较大,但是以中小经销商为主,单个经销商贡献收入不多。新冠疫情加速线上渠道发展趋势。公司积极应对商业模式变化,继续强化电商运营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线上业
7、务快速发展。20年公司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达到15.35%,与17年的4.18%相比,增长三倍有余。20年线上销售营业收入达2.60亿元,同比增长110.47%,实现翻倍式增长。2.4 股权结构清晰,团队积极进取民营体制,家族控股。截止2021年6月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伍超群,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伍超群是第二大股东伍建勇的叔叔。截止2021年6月末,伍超群持股占比37.09%,伍建勇持股占比9.83%,伍学明持股占比0.84%,伍氏家族合计持股47.76%。股权激励绑定管理团队利益。为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17年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激励对象共111人,占17年末公司总人
8、员的比重为6.05%。该激励计划设定了以16年为基数,17-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70%、100%;或者17-20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80%、150%、220%的业绩考核目标。以16年为基数,17-20年公司营业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3%、38%、76%和120%,仅18年没有达到激励计划营业收入目标增速。18年公司实际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40%,达到了净利润目标增速,当年公司仍达成解锁条件。3 复盘成长:顺应行业趋势,积极战略转型3.1立足食品添加剂,拓展调味品板块公司最开始以焦糖色起家,为调味品企业提供原材料,前两大客户是李锦记和海天。2014年公司对
9、海天和李锦记的销售收入合计占食品添加剂销售收入比例为43.24%。2015年,海天对公司焦糖色的采购额同比下滑70.19%,导致公司焦糖色收入同比减少24.51%。大客户的流失直接导致了传统焦糖色业务逐渐下滑。调味品业务逐步拓展新市场。2013年下半年,公司通过大商汇鲜堂及其关联方上海荣进开拓华东KA系统、连锁超市渠道。新开拓市场方面,公司和经销商共同分担商超入场费等前期费用,并给予推广促销费用支持。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公司对汇鲜堂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44.4万元、2,477.13万元及3,345.01万元,并于2014年起成为公司调味品第一大客户。2015年开始拓展全国市场,
10、除华东和西南地区外,其他区域收入也快速发展。3.2 原材料价格上涨,千禾跟随龙头提价2016年调味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在此背景下各家企业纷纷开始提价。千禾自2017年4月份起上调了调味品的出厂价,以及相关的建议终端价及零售价,其出厂价的调价幅度在8%左右;各级经销商同步开始调整终端价及零售价,在6月份整体完成提价。高基数压力,叠加焦糖色业务下滑,18年公司业绩表现较差。因产品提价导致2017年半年度收入基数较高、2018年上半年焦糖色业务下滑等原因导致公司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未增长。公司2018年半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了下滑,主要原因是销售人员储备导致的销售费用增长和列支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禾味业 专题研究 报告 异化 战略 体验 营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