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2006年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中考模拟试卷第一部分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徒有羡鱼情。-,不汲汲于富贵。,长河落日圆。天时不如地利,。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了出相应内容(每题2分,共8分)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秋词中写人若要有志气,便会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寞的句子是,。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楼”有关的完整语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与这幅对联有关的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是:。说出这部名著刻画的一个人物。第二部分文言文(14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A,。人
2、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根据原文,在选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1分)AB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人恒过衡于虑征于色而后喻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A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原文开头作者连用了六个例子来证明观点。这六个例子中的人物是哪些人?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的特点。(2分)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1分)8、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分)9、孟子二章在语言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
3、明。(1分)10、读了这段文字,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1分)11、根据这选文的内容,为本文再找一个例子。(2分)第二部分说明文(14分)在信息量迅猛递增的当今时代,人们渴望用更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期待已久的电子报纸,已经率先出现在美国的电脑屏幕上。电子报纸的问世,被人们称为是报业的一场时代的革命,被专家们视为“21世纪的宠儿”。何谓电子报纸?简而言之,它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的报纸。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载体,和普通报纸相比,其功能相似,但彻底告别了纸介形式。对于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已不再陌生,作为G雏形(或者说骨干)Internet(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
4、度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电子报纸”正是在这样一个科技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那么,和普通纸介报纸相比,电子报纸有哪些优越性呢?首先,它比普通报纸更“活”。电子报纸不仅仅把报纸的版面展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且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查阅和检索,了解与报纸有关的背景,以及过去发展的文章。还可以借助电脑与文章作者、编辑甚至文章中涉及的有关人士接触,实现了与读者(或是用户)的直接交流。电子报纸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一般报纸因片面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因为电子报纸增加信息量的投入,只要利用已有电脑服务设施就行,无须再增加成本。此外,由于采用了排版阅
5、读系统,大大缩短了原来采编、录入、制版、印刷、发行组成的出版周期,从而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还有,由于电子报纸告别了纸张,以数据形式在网络空间传输,资金紧张、劳力不足、运输不便等一系列难题便一一迎刃而解了。据统计,1994年因特网上的电子报纸还廖若晨星,(截至、截止、截取)1995年末,网上发行的出版物已难以数记。许多国际报业巨头,如纽约时报、联合早报等更是对这个报刊“新宠儿”(倾斜、倾注、倾慕)了巨大的热情。与此同时,日本电气公司也开始了对电子报纸(刊)的研制,并已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九五”重点发展项目,“三金”(金卡、金关、金桥)工程更是人们注目和议论的焦点。这一切
6、表明,在我国发行电子报纸的良好社会环境已经具备。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电子报纸的前景是十分诱人的。12、在第九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13、什么是“电子报纸”?请用一句话概括。(1分)14、“电子报纸”是在怎样的科技背景下产生的?(2分)15、为什么说“电子报纸”的前景是十分诱人的?(3分)16、第六段运用了说明方法,意在说明。(3分)17、根据你对科技知识的积累,你还知道哪些“21世纪的宠儿”?请举出两例。(3分)议论文人生在世,总希望能结交几个志同道
7、合的朋友。青年人热情纯朴,血气方刚,尤其喜欢交朋友。当你伸出友谊之手,换取了一颗真诚的心,可以与他倾吐知心的话,做起事来在人相帮,这时候,你会获得一种幸福感。然而,结交朋友,不可不察交友之道。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这是因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数的事例证明:朋友的好坏,对青年人的品行影响极大,有的甚至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之君子,对于交朋友这件事总是认真对待的。魏晋时有个叫管宁的读书人,与华歆在园中种菜,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照样锄地不停,华歆却拾起来看了看才扔去。后来两人在一起读书,门外恰好驶过大官的马车,管宁仍
8、然专心致志读下去,华歆却丢掉书出门观看。通过这两件事,管宁觉得华歆这个人贪慕钱财,热衷功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便与他绝交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当然,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不给教育帮助,单纯地用绝交的办法对待华歆,似乎有点过分,但管宁选择朋友时这种严肃的态度却是值得肯定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管宁为保持自己纯正的节操,避开了名利思想严重的人,这正是交友之道的第一要义。现在有的青年人只讲义气,不重志向,谁给我好处,就跟谁好,甚至在公共场所遇到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就轻率相交,由于不善于识别那些假朋友,受骗上当之事屡屡发生。希望青年们能记取这类教训。对于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应该
9、如明代学者苏浚所说,做“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密友”,而不能当“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贼友”。王安石有个好朋友叫孙少述,素来交情很深。王安石曾以诗相赠:“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更几人?”引为知己。但当王安石当了宰相后孙少述却一直不与他往来,大家议论纷纷,以为他们断交了,孙少述却自有想法。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丢掉了宰相职务,到地方上做小官,这时孙少述又对他热情相迎。两人见面,互相宽慰致意,彼此谈经学,乐而忘返,直到暮色苍茫,方才依依惜别。事情传开,人们才知道孙少述对朋友高尚真挚的情谊。朋友间由于各自个性、习性、特点不一样,在交往中要绝对不发生分歧、摩擦是极为罕见的。如果发生了矛盾怎么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语文 中考 模拟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