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半导体封装行业专题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半导体封装行业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半导体封装行业专题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半导体封装行业专题研究Chiplet:芯片异构在制造层面的效率优化实际上,Chiplet 最初的概念原型出自 Gordon Moore 1965 年的论文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Gordon Moore 在本文中不仅提出了著名的摩尔 定律,同时也指出“用较小的功能构建大型系统更为经济,这些功能是单独封装和相互 连接的”。2015 年,Marvell 周秀文博士在 ISSCC 会议上提出 MoChi(Modular Chip, 模块化芯片)概念,为 Chiplet 的出现埋下伏笔。我们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
2、展 不是探索未知的过程,而是需求驱动技术升级,Chiplet 技术的出现是产业链在生产效 率优化需求下的必然选择。Chiplet 的基础:异构与高速互联共同塑造的里程碑计算机能够根据一系列指令指示并且自动执行任意算术或逻辑操作串行的设备。日常生 活中,我们所使用的任何电子系统都可以看作一个计算机,如:电脑、手机、平板乃至 微波炉、遥控器等都包含了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控制设备。Chiplet 出现离不开两个大的 趋势:1)计算机系统的异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为了便于理解产业界为何一定要选择 Chiplet,本报告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本 报告将首先理清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思路异构计算。
3、如同现代经济系统 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为了追求更高的产出效率,产生了极为庞大且复杂的产业分工体系, 计算机系统的再分工就是异构计算。GPU、DPU 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 CPU 在图形计 算、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不足,让 CPU 能够专注于逻辑的判断与执行,这就是计算机系 统(System)。精细化的分工也使得整个体系变得庞大,小型计算设备中只能将不同的 芯片集成到一颗芯片上,组成了 SoC(System on Chip)。伴随着计算机在人类现代生活中承担越来越多的处理工作,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趋势 会愈发明显,需要的芯片面积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也需要如电源管理 IC 等芯片与逻辑 芯片异质集成,而 S
4、oC 作为一颗单独的芯片,其面积和加工方式却是受限的,所以 SoC 并不是异构的终极解决方案。2)芯片间的数据通路带宽、延迟问题得到了产业界的解决芯片的工作是执行指令,处理数据,芯片间的互联需要巨大的带宽和超低的延时。既然 单颗芯片的面积不能无限增加,将一颗芯片拆解为多颗芯片,分开制造再封装到一起是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芯片间的互联需要构建强大的数据通路,即超高的频率、超大的带 宽、超低的延时,以台积电 CoWoS 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封装技术也使之得到了解决。2022 年 3 月,Apple 发布了 M1 Ultra 芯片,其采用了 UltraFusion 封装架构,通过两 枚 M1 Max 晶粒
5、的内部互连。架构上,M1 Ultra 采用了 20 核中央处理器,由 16 个高 性能核心和 4 个高能效核心组成。与市面上功耗范围相近的 16 核 CPU 芯片相比,M1 Ultra 的性能高出 90%。两颗 M1 Max 的高速互联是苹果芯片实现领先的关键,苹果的 UltraFusion 架构利用硅中介层来连接多枚芯片,可同时传输超过 10,000 个信号,从 而实现高达 2.5TB/s 低延迟处理器互联带宽。AMD 为缓解“存储墙”问题,在其 Zen 3 架构的锐龙 7 5800X3D 台式处理器率先采用 3D 堆叠 L3 高速缓存,使 CPU 可访问高达 96MB L3 级高速缓存,大
6、幅提升芯片运算 效率。3)异构集成+高速互联塑造了 Chiplet 这一芯片届的里程碑综上,Chiplet 本身并非技术突破,而是多项技术迭代进步所共同塑造的里程碑,芯片龙 头企业仍拥有话语权;因此,Chiplet 技术短期内并不会给行业带来太多直接的影响和 变化,但长期来看必将改变全球集成电路行业生态。同时,由于 Chiplet 在设计、制造、 封装等多个环节具备成熟的技术支撑,其推进也将十分迅速。Chiplet 的需求:设计、生产环节的效率优化技术服务于需求,Chiplet 的出现,缓解了算力对晶体管数量的依赖与晶圆制造端瓶颈 的矛盾。如前文所言,导致 Chiplet 技术出现的需求决定了
7、它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大小。 随着现代数据处理任务对算力需求的不断提高,本质上,算力提升的核心是晶体管数量 的增加。作为 Intel 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 在最初的模型中就指明,无论是从技 术的角度还是成本的角度来看,单一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不能无限增加;因此,业内在 致力于提升晶体管密度的同时,也在尝试其他软硬件方式来提高芯片运行效率,如:异 构计算、分布式运算等等。Chiplet 是异构计算的延申,主要解决了芯片制造层面的效率问题。随着制程缩进,芯 片制造方面出现了两个大的瓶颈:1)28nm 以后,高制程芯片的晶体管性价比不再提升; 2)芯片设计费用大幅增长,先进制程芯片设计的
8、沉没成本高到不可接受。关于 Chiplet 如何提高设计、生产环节的效率,以及对 EDA、IC 设计等行业的影响,我 们在此前的报告Chiplet 技术:成长新至,换道前行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基于小 芯片的面积优势,Chiplet 可以大幅提高大型芯片的良率、提升晶圆面积利用效率,降低 成本;(2)基于芯片组成的灵活性,将 SoC 进行 Chiplet 化之后,不同的核心/芯粒可以 选择合适的工艺制程分开制造,然后再通过先进封装技术进行封装,不需要全部都采用 先进的制程在一块晶圆上进行一体化制造,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芯片的制造成本;(3) 基于小芯片 IP 的复用性和已验证特性,将大规模的
9、 SoC 按照不同的功能模块分解为模 块化的芯粒,减少重复的设计和验证环节,可以降低设计的复杂度和设计成本,提高产 品迭代速度。Chiplet 的封装:核心是实现高速互联Chiplet 封装领域,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Chiplet 的核心是实现芯片间的高速互 联,同时兼顾多芯片互联后的重新布线。因此,UCIE 联盟在具体的封装方式上未对成 员做出严格限制,根据 UCIE 联盟发布的 Chiplet 白皮书,UCIE 联盟支持了市面上主流 的四种封装方式,分别为: 1) 标准封装:将芯片间的金属连线埋入封装基板中。 2) 利用硅桥连接芯片,并将硅桥嵌入封装基板中,如:Intel EMIB
10、方案。 3) 使用硅中介层(Si Interposer)连接芯片并进行重新布线,再将硅中介层封装到基 板上,如:台积电 CoWoS 方案。 4) 使用扇出型中介层进行重布线,仅在芯片连接处使用硅桥连接,如:日月光 FOCoSB 方案。目前而言,台积电凭借其在晶圆代工领域的优势,其 CoWoS 技术平台已服务多家客户, 也迭代了多个批次,初具雏形:台积电 CoWoS 平台的核心在于硅中介层,其生产主要 通过在硅片上刻蚀 TSV 通孔实现,技术难点主要实现高深宽比的通孔和高密度引脚的 对齐。Die 与 Interposer 生产好之后,交由封装厂进行封装。 我们认为,Chiplet 在封装层面的技
11、术核心是作为芯片间的互联,其能够实现的芯片间 数据传输速度、延迟是技术竞争力的关键,同时方案的稳定性、普适性也将深刻影响其 长期的发展空间。全球格局:两大阵营,群雄逐鹿实现 Chiplet 所依靠的先进封装技术在产业链内仍然未实现统一,主要分为晶圆厂阵营 和封装厂阵营:晶圆厂阵营以硅片加工实现互联为主,可提供更高速的连接和更好的拓 展性;封装厂阵营则努力减少硅片加工需求,提出更有廉价、更有性价比的方案。台积电:整合 3DFabric 平台,实现丰富拓扑结构组合在 2.5D 和 3D 先进封装技术方面,台积电已将 2.5D 和 3D 先进封装相关技术整合为 “3DFabric”平台,由客户自由选
12、配,前段技术包含 3D 的整合芯片系统(SoIC InFO3D),后段组装测试相关技术包含 2D/2.5D 的整合型扇出(InFO)以及 2.5D 的 CoWoS 系列家族。台积电更先进的垂直芯片堆叠 3D 拓扑封装系列被称为“系统级集成芯片”(SoIC),利 用芯片之间的直接铜键合,具有更小间距。三星:3D IC 封装方案强化 Chiplet 代工产业布局2020 年 8 月,三星公布了 X Cube 3D 封装技术(全称为 extended cube,意为拓展立 方体)。在芯片互连方面,使用了成熟的硅通孔 TSV 工艺。目前 X Cube 已经能把 SRAM 芯片堆叠在三星生产的 7nm
13、EUV 工艺的逻辑芯片上,这样可以更易于扩展 SRAM 的容 量,同时也缩短了信号连接距离,以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提高能效。此后发布 I-Cube 将一个或多个逻辑 die 和多个 HBM die 水平放置在硅中介层,进行异构集成。日月光:FOCoS 方案力争减硅,降低成本日月光的 FOCoS 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小芯片集成的硅桥技术,称为 FOCoS-B(桥), 它利用带有路由层的微小硅片作为小芯片之间的封装内互连,例如图形计算芯片 (GPU) 和高带宽内存 (HBM)。硅桥嵌入在扇出 RDL 层中,是一种可以不使用硅中介层的 2.5D 封装方案。FOCoS 的硅桥在封装中提供超细间距互连,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半导体 封装 行业 专题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