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润丰股份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润丰股份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润丰股份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润丰股份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1. 润丰股份:从中国走向全球的非专利农药领先企业冉冉升起1.1 背靠中国,服务于全球的非专利农药制剂企业诞生于中国的全球非专利农药成长型企业。润丰股份以农药制剂生产销售为主,同时 兼有部分原药产能。通过差异化重点布局农药产品境外自主登记,依托中国化工基础原料、 农药原药等上游产业链配套优势,以及公司“轻架构、快速响应”为特点而搭建的全球化 营销网络,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外资寡头高度垄断的美洲、澳洲等农药制剂市场,迅速 站稳脚跟,目前已实现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覆盖,长期占据我国农药出口企业排名榜 首,在全球农化企业行业排名跻身至第 11 位,成为
2、全球非专利药领域后起之秀。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总部位于山东潍坊滨海新区,于 2016 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于 2021 年 7 月成功登陆创业板。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从事农药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拥有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子处理剂等五大品类全面而丰富 的产品组合,并在山东潍坊、青岛、宁夏及南美阿根廷拥有四大制造基地。公司从农药产 品传统出口模式优化升级到境外自主登记+传统出口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及时、 灵活、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并逐渐构建涵盖原药与制剂的研发、制造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 品牌、渠道、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自 2016 年至 2020 年,公
3、司连续 5 年在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组委会组织 的评选中均荣获当年度“中国农药出口前 20 强”且排名第 1,作物保护产品销售额 2020 年度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据世界农化网(AgroPages)发布的全球农化企业榜单,2017 年、2018 年公司均位列第 13 位,2019 年和 2020 年上升至第 11 位。同时凭借高质量的 产品和服务,公司已和拜耳、杜邦、安道麦等国际农化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1.2 控股权稳定的民营企业,“轻架构、快速响应”打造全球 化的中国品牌股权结构清晰、稳定的民营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文才、孙国庆和丘红兵,三人 均
4、为公司的主要创办人,通过控股山东润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41.61%)、KONKIA INC(持股比例 22.16%)以及山东润农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4.75%)实际控股。王文 才、孙国庆、丘红兵作为一致行动人,均为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专业校友,早期有在同一农 化企业任职共事经验,合作关系较为稳固。股权激励计划绑定公司核心人才,助力公司长期发展。2021 年 11 月公司向公司总裁 在内的合计 153 名高管及专业人员授予 493.19 万股限制性股票。公司股权激励更多面向 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各环节的中尖力量,让核心人才分享公司发展红利,有效地 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
5、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境外自主登记模式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农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原药或制剂的销售, 必须符合各地对有效成分含量、毒理、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要求,并取得当地主管部门颁发 的农药登记证书。由于较长的登记周期(一般 3 年以上)、高昂的登记费用,我国绝大部 分农药的出口均是走传统出口,亦即国内农药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持有当地市场农药产品登 记证的客户,由客户再分装或复配成制剂进行销售的这一种模式,出口企业在该类业务中 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公司在传统出口模式积累一定客户基础后,于 2008 年开始在境外市场 进行自主登记。境外自主登记模式使得公司在产品销售时不再受限于中间商
6、,对市场的掌 控力更高,打响了润丰品牌影响力,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取得 4007 项海外登记,242 项 中国国内登记,另外还有 3,000 多项登记正在逐步开展,相较于国内其他出口企业,登记 证数量遥遥领先且品类齐全。“快速进入市场平台”构建全球化的完整产业链。在国际市场的长时间探索实践中, 通过对整体经济形势及行业走向的研判,公司确定了以“团队+平台+创新”为基础要素, 农药产品传统出口模式与农药产品境外自主登记模式相结合,以“快速市场进入”为特点, 逐步构建全球营销网络的战略规划和商业模式。为配合“快速市场进入”为特点的全球营 销网络的建设,公司重点推进制剂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创新,针
7、对不同地区的市场趋势和客 户需求成功开发了百余个制剂产品,涵盖微囊悬浮剂、水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溶性粒 剂和水剂等。公司建立了快速配方筛选平台,可以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快速筛选出配方进 行生产,有力保障了订单的高品质快速交付。通过分布全球的境外子公司,以及大量农药产品境外自主登记的超前储备,公司构建的“快速进入市场平台”已然成型。公司以该平 台为基础,初步构建了涵盖作物保护产品原药及制剂的研发、制造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品 牌、渠道、销售与服务的全面完整业务链。“轻架构”运营模式奠定公司高效、快速响应服务基因。公司以制剂生产销售为主, 商业模式以 to B 为主,资产较轻。公司充分发挥中国民营企业
8、的优秀特点,注重高效、快 速响应的市场服务,公司在人均创收、费用管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图:公司人均创收处于行业前列1.3 业绩稳步增长,募投扩充产能助力公司发展营收、利润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21 年创季度利润新高。公司营收从 2013 年的 27.57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97.9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17%;归母净利润从 1.47 亿元增长至 8.00 亿元,其中 Q4 季度单季 3.50 亿元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公司在库存管理上建立重要活 性组分清单,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公司快速决策,在价格居于合理偏低时做合理的库存, 稳定的库存带来了供应保障和收益。2021 年四季度,原药
9、价格跳涨,得益于公司积极灵活 的库存管理水平等,四季度收益大涨。制剂销售为主,除草剂占比较高,杀菌剂、杀虫剂提升空间较大。自 2008 年以来,公 司便专注于制剂端的开发和生产,兼有的原药合成也主要用于相关制剂的内部生产。公司 以前是除草剂生产商,同时除草剂市场推广和拓展相较容易,因此除草剂为公司最主要的 产品,2021 年公司收入结构中除草剂占比 81%。与全球农药销售结构比较来看,公司在 杀菌剂、杀虫剂等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6 年后公司加大对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投入, 两类产品的占比从以前的 5%增加至 16%左右,未来有望继续提升。公司产品分自产类和 贸易类,贸易类是根据客户需求和自
10、身生产情况,直接购买原药或制剂产品进行销售,这 部分产品销售主要分布在传统出口模式,毛利率较低,总体来看公司以自产制剂业务为主, 贸易类业务占比约 3 成。贴近终端,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制剂处于农药产业链下游,更贴近终端,盈利水平相 较于原药、中间体等更为稳定,公司历年销售毛利率稳定在 15%-22%之间,净利率在 5-10% 之间,ROE 稳定在 15-20%之间。海外销售为主,南美市场领先。公司作为中国本土诞生的跨国作物保护公司,收入出 口占比常年在 90%左右。南美洲是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2020 年占比近一半,其中巴西 和阿根廷是公司最大的出口国,营收占比分别约 23%、18%。随着公司
11、全球营销网络的持 续完善,公司在全球其他地区有望成功复制南美市场发展经验。适当扩充原药自给产能,募投项目助力公司一体化。公司 IPO 募投项目将新增 6.86 万 吨制剂和 2.35 万吨原药产能,将显著提升公司制剂产品以及生产所需原药的自产能力。制 剂、原药类产能共同扩张,公司将提升原药、制剂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优势,降低公司对于 部分生产所需原药的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公司在原药采购中的议价能力,减少相关原药市 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根据公司相关测算,预期项目将新增营收 37.93 亿元,新增利润 3.70 亿元。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推进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加强农药产品境外自主登记,保证公司 在相关市场的强
12、势地位,并不断开拓新市场,促进新产能的消化。2. 非专利药市场持续扩容,登记证和渠道优势企业迎来发展良机2.1 非专利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利润分配流往产业链中下游新活性成分研发难度增大,专利药研发周期延长。农药产品本身专业化程度较高,经 过长期发展和持续的创新研发,农药大类产品快速扩充,产品种类逐渐齐全,新化合物的 开发难度逐年增加,新型原药的研发成本不断加大、研发周期不断拉长。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的数据显示,公司研发一个新农药有效成分需要筛选的化合物从 1995 年的 5.25 万个飙升到 2010 年之后的 16 万个;研究、开发总费用也从 1.39 亿美元增加到
13、2.53 亿美元。专利农药的研发时间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研发时间达 11 年,相对于 2000 年研 发时间 9 年大为延长。新农药活性成分引入愈加困难,新农药活性成分上市数量不断减少。 1990-1999 年,平均每年约有 13 个新农药活性成分上市;2000-2009 年,平均每年约有 10 个新农药活性成分上市;2010-2018 年,平均每年约有 6 个新农药活性成分上市。农化巨头发展重心逐渐往种子等市场转移,二线仿制药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研发难度 增大而盈利方面却逐渐失去优势,在拜耳(孟山都)转基因种子问世以来,种子业务由于 技术难度更大,行业集中度更高,盈利能力更胜一筹且比较稳定,因
14、此先正达、拜耳等专 利药巨头纷纷将业务重点转向种子业务。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的统计以先正达、拜耳、 巴斯夫、科迪华等为代表的专利药巨头在全球农药市场份额从高峰期的 7 成下降到六成不 到,而从事过期专利药的制剂企业市场份额呈现逐渐提升趋势。专利过期产品成为市场主导,渠道和登记证成为仿制药巨头追赶创制药企业的推进器。 本世纪初,专利农药、专利过期农药、无专利农药平分全球农药市场。随着专利陆续到期, 叠加农药新活性成分引入数量减少,新产品研发难度加大,周期延长,新增专利药物远不 如专利过期药物数量多、销售规模大,因此非专利药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已经超过了 70%。 2018
15、-2023 年间,将有 30 个农药的化合物专利到期,其中不乏一些重磅产品。届时,仿 制企业相继进入相应市场,市场应用快速扩展,大幅提升原专利药的销售数量,非专利药 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扩大。渠道丰富的仿制药巨头业有望实现对专利药企业的弯道超车。农药产业链部分利润分配逐渐流向中下游。农药产业链结构清晰,产业链的盈利集中 在“微笑曲线”两端。最初农药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由专利控制,其次的部分由渠道与登 记证资源获取,非专利药的代工只占据其中的小部分,这种利润分配的方式可以用左边较 高的“微笑曲线”来很好的解释。目前专利药研发的难度大幅提升,农药产品的生命周期 延长,非专利药市场份额不断增大,上游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润丰 股份 业务 布局 竞争 优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