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 全册备课讲稿.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 全册备课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 全册备课讲稿.doc(3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全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的课文分别是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和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题材不同,但反映的内容都和教师以及孩童时代的生活有关。整个单元可以说是谱写了一曲深情的“园丁之歌”。在表达上都是:运用关键词语表情达意、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师恩难忘是叙事性散文,以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浓浓的师生情,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陶校长的演讲是演讲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校长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也由此认识了陶行知这样一位关心学生、热爱教
2、育的好校长;古诗两首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易。这两首诗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表现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表达诗人对山林、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根据三篇课文的特点,我们把教学中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生活积累、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运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20个生字和4个二类字,读准多音字“正”,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有一定的速度,特别关注易错字“滋”“炼”“策”的写法。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深入品读课文,体会关键词语在叙事、演讲及古诗中的表达效果和感情
3、色彩,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词语表情达意、融入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3.运用“读进来,想开去”,“想画面,悟诗情”的方法学习古诗,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4.能够根据陶校长的演讲一文的构段方式复述这篇课文。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自主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学生对叙事、说理的文章也已经初步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和感情色彩,学习如何用词表情达意。针对这一学情,我们确立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生活积累、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在推敲、应用词语中
4、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反复练习,加深领悟,最终形成能力。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课型教学目标主要教学活动第一课时1.本单元生字,新词。2.围绕单元主题,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自主预习、引导过关”课1.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0个生字和4个二类字。读准多音字“正”。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且有一定的速度,特别关注易错字“滋”“炼”“策”的写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通过做批注写出对课文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理解文中出现的不懂的词语。3.能借助预习单完成预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
5、惯,进一步提高自主预习的能力。1.课前下发预习单。2.学生自学。3.小组合作探究。4.教师巡视调控。5.利用过关的形式检查预习单的完成情况。6.针对问题,相机指导。7.总结单元预习方法第二课时师恩难忘“深入阅读、方法指导”课1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并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意思。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1.导入新课,理解课题。2.阅
6、读故事,走近人物,3.结合具体语句,感悟人物。4.升华感情。5.总结全文,指导写法。6.课堂练笔。7.课后延伸。第三课时陶校长的演讲“由扶到放、学练结合”课1.学会字词,读好课文,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抓住“每天四问”这一中心问题,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2.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体会关联词语在演讲中的表达效果及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问题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方法。4.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学会简单的演讲。1. 释题解疑,整体把握。2. 复习生字词。3. 重点突
7、破,学练结合。4. 自主合作,完成表格,感悟四问。5. 拓展运用,说写训练。第四课时寻隐者不遇“赏析感悟、读写结合”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想象“寻隐者不遇”这件事所描绘的情境,下笔成文,描述出来。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人物鲜活形象。1. 创设情境,感悟导入。2. 以查促学。相机指导。3. 围绕诗题,初步感知。4. 想象诗境,感悟诗意。5. 依据诗情,下笔成文。第五课时所见“想象画面、感悟诗情”课1.运用联系上下文或“读进来、想开去”等方法想象画面,体会所见所描绘的情景。2.体会“振”“捕鸣蝉”“闭口立”等动词在古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
8、赏析作者细节刻画人物、动静相融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所见。1.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2. 图文结合,自主感悟。3. 重点理解,引导想象。4. 想象画面,编写故事。5. 朗读练习,体会诗韵。第六课时单元总结提升“回顾单元、总结提升”课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并能学以致用。2.教师节到了,结合本组几篇课文,想想如何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感师恩。3.抓住本组课文中典型的句段范例,通过练习,检测单元目标中“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写出老师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一目标达成度。4.通过拓展阅读与本组主题相关的文章,进一步丰满本主题内容,把阅读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积累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诗句
9、、名言。1. 激情导入。2. 回顾积累。3. 拓展诵读赞美老师的诗歌。4. 抒我心扉5. 课堂总结,拓展提升。“自主预习、引导过关”课(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0个生字和4个二类字。读准多音字“正”。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且有一定的速度,特别关注易错字“滋”“炼”“德”“策”的写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通过做批注写出对课文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理解文中出现的不懂的词语。3.能借助预习单完成预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自主预习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运用独立学习、合作
10、学习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特别关注生僻字“滋”“策”“炼”的写法;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新词的意思。2.默读课文,用作批注的方法来读书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等途径,搜集本单元作者的相关资料;能提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难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三、前置学习活动教师:精心设计预习单。学生:1.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预习单,明确预习步骤,并尝试完成。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谈话导入1.欣赏每当走过老
11、师的窗前。2.同学们这首歌在唱谁?在这五年的学习生活中,你最难忘的老师是谁?为什么?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第一单元“园丁之歌”,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二)交流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请同学拿出课前的预习单,组内交流一下自己预习的情况。(每位同学都有一份预习单,逐条阅读预习单)三、 自主预习课堂检测1. 生字关。课件出示易错难读的生字,检测学生生字认读情况。炊烟歇脚念叨恍如滋润否则锻炼堡垒鞭策道德鸣蝉振林樾衣襟儿戛然而止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教诲之恩(1) 指名读。强调红色字的读音(炊“chu”翘舌音,叨“do”在念的后边读轻声,滋“z”平舌音,策“c”平舌音,蝉“chn”翘舌音
12、,襟儿“jn”儿化韵,戛“ji”不要读成“嘎”,诲“hu”四声。)辨析多音字“正”的读音。正的读音:zhngzhng请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正在()正月()立正()正义()鞭策:(1)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2)比喻促使、督促:文中“鞭策”的含义应该是(2)理解“鞭策”一词。通过预习,你还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向大家展示一下。(2) 写一写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生字的书写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强调个别易错的字。预设“滋”“策”“炼”的写法,一体机演示他们的笔顺,偏旁,强调易错笔画。(5)默一默默写生字,比一比谁能默全对。错字集锦,分析错误原因。再次默写,直到全部过关。2. 课文朗读关(1)抽
13、查每篇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名朗读。课件出示相关段落1师恩难忘片段一: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片段二: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片段三: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片段四: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陶校长的演讲片段一: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片段二: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
14、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片段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片段四: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片段五: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唐贾岛唐袁枚松下问童子,牧童骑黄牛,言师采药去。歌声振林樾。只在此山中,意欲捕鸣蝉,云深不知处。忽然闭口立。指名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字正腔圆。3.整体感知关通过刚
15、才的比一比,赛一赛,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认读与书写,课文的朗读,那么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写谁的?主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件呢?谁来说一说。师恩难忘:人物是,主要事件陶校长的演讲:人物是,主要事件寻隐者不遇:人物有,主要事件所见:人物是,主要事件4. 质疑关预习课文过程中,你写下了哪些体会?还有哪些疑问?四、总结预习方法1.明确预习步骤(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结合预习单,大家总结一下,预习需要做好哪几步?(2)师小结:预习一般要做好这几步:一生字的读写,二课文的朗读,三整体的感知,四资料的查阅,五问题的质疑。希望我们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每篇课文的重点感悟,这节课上到这
16、里。再见六、板书设计:生字关朗读关自主预习知识过关整体感知关资料搜集关质疑关附:第一单元预习单(一)一读课文,扫除拦路虎。1.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本单元的生字词有:一类字词:、二类字词:、成语:、(1) 上面的词语你能读准字音吗?试一试,读一读吧(2) 哪些词语你不明白?查一查吧!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在文中的意思,写在词语旁边的空白处。(3) “正”多音字,如何辨清?查查字典弄清楚吧!(4) 读课文时,还有哪些字是拦路虎?扫除它!(5) 你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一类字吗?在自己的练字本上把一类字每个写两个吧!看谁写得正确漂亮!(二)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读课文,遇到易错
17、或难读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我评价:能读正确能读通顺能读熟练)(三)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本内容1.默读课文,做批注,并思考三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略的语言概括三篇课文的内容。(四)你对本单元中的哪位作者感兴趣?请搜集其相关资料。(五)记下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台儿庄区实验小学王允)“深入阅读、方法指导”课1师恩难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并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意思。会用“娓娓动
18、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能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搜集赞颂老师的名言及尊师的小故事。教师:1.课件。2.刘绍棠的相关资料。3.有关难忘师恩的文章,如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出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师:读到这句话,
19、你想到了谁?(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田老师,这是让作者在时隔四十年后提起时仍感激和尊敬的一位老师。(板书课题:1师恩难忘生齐读)(二)理解课题。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后小结:师恩难忘是难以忘怀老师的恩情。)作者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老师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一)回顾思考,整体感知。回忆预习课上的收获:田老师最让你佩服的地方是什么?请用课本里的一句话来回答(他口才、文笔都很好。)(指导学生感受田老师的才华出众。)(二)阅读故事,走进人物。1.学生带要求自学课文37自然段。出示要求:(1)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
20、一个什么故事?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意思吗?(2)作者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2.交流讨论,感受人物形象。过渡:在开学第一天的一堂课上,田老师先念了一首诗,又连起来讲了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这首诗便是宋朝理学家邵雍的蒙学诗(课件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1)谁来把这首诗念一遍?(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2)指导朗读和复述:田老师还根据这首诗编了一段故事。请大家在小组内练习讲一讲。老师请同学在班内讲。(3)认识田老师的教学有方。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念一遍”
21、“讲一遍”“编一段”可看出田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很喜欢。“娓娓动听”说明田老师讲课非常生动,学生特别爱听。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如:她的歌声娓娓动听。妈妈娓娓动听地给我讲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身临其境”在文中是形容田老师讲课讲得特别生动,让学生们听了仿佛就在故事中了。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如:我看电影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人入胜”在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三句话,体会田老师的教学有方。(板书:教学有方)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滋润”一词在字典里是怎样解释的?你觉得
22、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或文章里又是什么意思?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说话训练: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上千份知识!如果说,那么!预设: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懂得了上千个道理。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一次快乐,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感受到了上千次快乐。如果说一个故事就是一滴春雨,那么上千个故事就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重点指导读好这一句话)过渡:老师的故事是春雨。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小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地驻进我的心田。慢慢地,知识的种子在发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年级 上册 单元 教材 分析 备课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