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2)教学文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2)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2)教学文案.doc(4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26人。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人均语文学习成绩在全年级的确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
2、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4篇,选读课文8篇。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组,每组一般有45篇课文,每组课文由“导读”“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
3、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教学目标要求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4、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
5、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4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5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6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形象、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五、教学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
6、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为此,本册教材将默读与理解、思考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强了“
7、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等方面的训练。为保证默读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不能匆匆忙忙,流于形式。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大量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3)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熏陶感染主要凭借的就是课文,课文的字里
8、行间蕴藏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本册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故事,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4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文言文,要初步感知古汉语的形式,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了解少量文言词语的意思。如课文中的“曰”是“说”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甚”是“很”的意思,并能背诵短小的文言文。剧本和相声,适于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9、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人物或重点部分,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可以分角色读一读,或者演一演。这两类文体课文的教学都不适宜用集体朗读的方式。作为略读课文的两篇近代白话文,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学生不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以略作讲解,但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释。作为精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抓住重点,不能平均用力。此外,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
10、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个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三)口语交际教学1.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情境来实现。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
11、小学生作文的性质。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五)综合性学习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常规教育、1草原72*丝绸之路3白杨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7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5古诗词三首76东阳.童年.骆驼队7*祖父的园子8童年的发现79*儿童诗两首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710杨氏之子11晏子使楚12*半截蜡烛713*打电话口语交际.习作三
12、回顾.拓展三714再见了,亲人15*金色的鱼钩16桥17*梦想的力量7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18将相和71019草船借箭20*景阳岗21*美猴王711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712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713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71422人物描写一组23*刷子李24*金钱的魔力715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26威尼斯的小艇716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7*与象共舞28*彩色的非洲717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复习718复习期末测试7第一单元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
13、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二、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
14、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三、 学情分析:1.是引导学生通过读
15、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2.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3.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4.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1 5.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草原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得的句子。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
16、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4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通过背诵与摘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6.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重点:在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准备: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2.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3.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1)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3.弄清课文记叙顺
17、序,给课文分段。课时重难点:感受草原之美和蒙汉情深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4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3
18、.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三、领略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句子。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
19、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7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两种感受可以调换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进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10出示句子并背诵第一自然段。(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
20、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四、总结。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五、作业:1抄写词语。2.背诵第一段。板书设计草原风光美人情美第二课时(课时2)课时目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课时重难点:理解、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一、复习引入。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感悟草原人情美。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
21、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5组内交流。6全班交流。(1)第二自然段-迎客A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B重点理解以下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
22、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C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D练习背诵本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相见A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B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C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D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3)第四自然段-款待A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2教学文案 小学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教学 文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