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教学提纲.doc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教学提纲.doc(2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实验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合作式备课教案编号:501册次五教学内容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型阅读课首备教师首备日期2016.9执教教师执教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认识“坝、傣”等个生字。会写“坪、坝”等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
2、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学情分析】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学习资源及教具准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
3、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首备调整策略和实践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教师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认识生字“傣”、顺势切入: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自学课文: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交流反馈:、出示生字:、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
4、其余学生做评委。、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认读新词:、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新词圈出,圈好后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再坐下。、试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正音。、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三、再读课文,欣赏朗读、民族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的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指导写字、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教师着重指导“戴、舞、雀”。、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一、游戏复习、“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
5、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二、朗读感悟,美读成诵、全班交流美句。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如:第一段:、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学生畅
6、所欲言。、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有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第三段:、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第四段: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字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三、
7、诵读比赛、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代表挑战读课文,评出小小朗诵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四、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也可以设计表格。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学反思实验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合作式备课教案编号:502册次五教学内容2、金色的草地课型阅读课首备教师首备日期2016.9.执教教师执教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独立识字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8、,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拟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学习资源及教具准备、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生字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首备调整策略和实践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
9、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二、自读课文、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玩耍、一本正经、谢寥(lio)沙、绒毛、假装、钓(dio)鱼观察、花瓣、合拢(lng)、手掌、有趣三、读书感悟、第自然段:、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
10、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第自然段:、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自
11、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一、二段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学生读课文。、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_,可以_、_。早晨,花朵_,_,草地就_
12、;中午,花朵_,它是_,草地就_;傍晚,花朵又_,草地就_。、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齐读课文第自然段。、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齐读第自然段。、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三、总结课文、朗读课文。、小结引申: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
13、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四、完成作业、熟记田字格中的字:、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钓”,右边是“勺”,不是“勾”。“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学生描红,然后抄写。、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五、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吹蒲公英玩耍可爱、有趣草地会变颜色教学反思实验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合
14、作式备课教案编号:503册次五教学内容3、爬天都峰课型阅读课首备教师首备日期2016.9.执教教师执教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对天都峰“高”和“陡”的描述。(2)引导学生体会“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尤其是最后一次对话。(3)准
15、确掌握“居然”、“终于”、“纪念”、“鼓舞”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学情分析】根据课标34年级阶段目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根据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学生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后,拟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学习资源及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首备调整策略和实践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
16、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
17、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生朗读课文。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
18、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3(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3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我”
19、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释疑。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
20、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
21、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合作式备课教案编号:504册次五教学内容4.槐乡的孩子课型阅读课首备教师首备日期2016.9.执教教师执教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能够从文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中的乐趣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学情分析】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再结合三年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教学提纲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教学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