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_JGJ94-2008教学文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_JGJ94-2008教学文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_JGJ94-2008教学文稿.doc(1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_JGJ94-2008-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BuildingPileFoundations2008北京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桩基础设计、施工经验,吸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2、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有:桩基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或验算、桩基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本规范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桩基耐久性规定;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
3、参数;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筑都方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黄强刘金砺高文生刘金波沙志国
4、侯伟生邱明兵顾晓鲁吴春林顾国荣王卫东张炜杨志银唐建华张丙吉杨斌曹华先张季超目次1总则12术语、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基本设计规定531一般规定532基本资料633桩的选型与布置734特殊条件下的桩基835耐久性规定104桩基构造1141基桩构造1142承台构造135桩基计算1551桩顶作用效应计算1552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165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1754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2455桩基沉降计算2856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3157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3358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3659承台计算386灌注桩施工4661施工准备4662一般规定4663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4
5、764长螺旋钻孔压灌桩5065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5066干作业成孔灌注桩5367灌注桩后注浆547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5671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5672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5773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5774锤击沉桩5875静压沉桩6076钢桩(钢管桩、H型桩及其他异型钢桩)施工618承台施工6381基坑开挖和回填6382钢筋和混凝土施工639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6491一般规定6492施工前检验6493施工检验6494施工后检验6495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65附录A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66附录B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基本参数68附录C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
6、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72附录DBoussinesq解的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91附录E桩基等效沉降系数计算参数106附录F考虑桩径影响的Mindlin解应力影响系数117附录G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砌体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156附录H锤击沉桩锤重的选用158本规范用词说明159条文说明1601总则1.0.1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设计、施工与验收。1.0.3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
7、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并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桩型、成桩工艺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1.0.4在进行桩基设计与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桩基piled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联结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联结的单桩基础。2.1.2复合桩基compositepiledfoundation由基桩和承台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础。2.1.3基桩foundation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2.1.4复合基桩compositefoundationpil
8、e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下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2.1.5减沉复合疏桩基础compositefoundationwithsettlement-reducingpiles软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为减小沉降采用疏布摩擦型桩的复合桩基。2.1.6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ltim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承载力。2.1.7极限侧阻力标准值ultimateshaft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
9、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2.1.8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ltimatetip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2.1.9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th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2.1.10变刚度调平设计optimizeddesignofpilefoundationstiffnesstoreducedifferentialsettlement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
10、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2.1.11承台效应系数pilecapcoefficient竖向荷载下,承台底地基土承载力的发挥率。2.1.12负摩阻力negativeskinfriction,negativeshaftresistance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表面的向下摩阻力。2.1.13下拉荷载downdrag作用于单桩中性点以上的负摩阻力之和。2.1.14土塞效应pluggingeffect敞口空心桩沉桩过程中土体涌入管内形成的土塞,对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的影响效应。2.1.15灌注桩后注浆postgroutingfor
11、cast-in-situpile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2.1.16桩基等效沉降系数equivalentsettlementcoefficientforcalculatingsettlementofpiledfoundations弹性半无限体中群桩基础按Mindlin解计算沉降量与按等代墩基Boussinesq解计算沉降量之比,用以反映Mindlin解应力分布对计算沉降的影响。22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12、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平力;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水平力;、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外力,绕通过桩群形心的、主轴的力矩;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作用于群桩中某一基桩的下拉荷载;基桩切向冻胀力。2.2.2抗力和材料性能土的压缩模量;、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静力触探双桥探头平均侧阻力、平均端阻力;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静力触探单桥探头比贯入阻力;单桩第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单桩总极限侧阻力、
13、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土的重度、有效重度。223几何参数桩端面积;桩身截面面积;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承台宽度;桩身设计直径;钢管桩外直径;桩端扩底设计直径;桩身长度;承台长度;基桩中心距;桩身周长;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从桩端平面算起)。224计算系数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承台效应系数;冻胀影响系数;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大直径桩侧阻力、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桩
14、端土塞效应系数;基桩抗拔系数;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成桩工艺系数;桩基等效沉降系数;、Boussinesq解的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3基本设计规定31一般规定3.1.1桩基础应按下列两类极限状态设计: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桩基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3.1.2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变形的适应性、场地地基和建筑物体型的复杂性以及由于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应将桩基设计分为表3.1.2所列的三个设计等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表3.1.2确定设计等级
15、。表3.1.2建筑桩基设计等级设计等级建筑类型甲级(1)重要的建筑(2)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3)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4)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5)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7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岸边建筑(6)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7层及7层以下的一般建筑3.1.3桩基应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进行下列承载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1应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2应对桩身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
16、于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应按吊装、运输和锤击作用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对于钢管桩应进行局部压屈验算;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5对于抗浮、抗拔桩基,应进行基桩和群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6对于抗震设防区的桩基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3.1.4下列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2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型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3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3.1.5
17、对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建筑桩基,应计算其水平位移。3.1.6应根据桩基所处的环境类别和相应的裂缝控制等级,验算桩和承台正截面的抗裂和裂缝宽度。3.1.7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2 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标准组合。3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抗震设防区,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18、。4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5桩基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6当桩基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其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采用。3.1.8以减小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为目标的变刚度调平设计,宜结合具体条件按下列规定实施:1对于主裙楼连体建筑,当高层主体采用桩基时,裙房(含纯地下室)的地基或桩基刚度宜相对弱化,可采用天然地基、复合
19、地基、疏桩或短桩基础。2 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桩基,应强化核心筒区域桩基刚度(如适当增加桩长、桩径、桩数、采用后注浆等措施),相对弱化核心筒外围桩基刚度(采用复合桩基,视地层条件减小桩长)。3 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宜于核心筒区域局部设置增强刚度、减小沉降的摩擦型桩。4 对于大体量筒仓、储罐的摩擦型桩基,宜按内强外弱原则布桩。5 对上述按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桩基,宜进行上部结构承台桩土共同工作分析。3.1.9软土地基上的多层建筑物,当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3.1.10对于本规范第3.1.4条规定应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桩基,在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桩基 技术规范 _JGJ94 2008 教学 文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