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大于三百千米以上的天体上课讲义.doc
《太阳系大于三百千米以上的天体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系大于三百千米以上的天体上课讲义.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太阳系大于三百千米以上的天体-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著的一个理想球体。其直径大约是695508400m,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平均直径1392684km表面面积6.08771012km2(11990倍地球)体积1.4121018km3(1300000倍地球)质量1.98911030kg(330000倍地
2、球)平均密度1408kg/m3水星水星(Mercury),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也是岩态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自转周期很长为58.65天,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km/s,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无卫星环绕。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物理特征平均半径:2439.71.0公里(0.3829地球)表面积:7.48107km(20.147地球)体积:6.0831010公里(30.056地球)质量:3.30221023kg(0.055地球)平均密度:5.427公克/厘米表面重力:3.7m/s20.38g逃
3、逸速度:4.25公里/秒自转周期:58.646天1407.5h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水星有时候会更近)。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物理特征赤道直径12103.6km半径6051.81.0km(地球0.9499倍)表面积:4.60108km(地球0.902倍)体积:9.281011km(地球0.866倍)质量:4.86851024kg(地球0.815倍)平均密度:5.243g/cm3表面重力
4、:8.87m/s20.904g表面逃逸速度:10.36km/s自转周期:243.0185天(负号表明是逆向自转)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物理特征平均半径:6372.797km直径:12
5、545.594km表面积:510065600km体积:1.08320731012km质量:5.97421024kg平均密度:5515.3kg/m表面重力:9.7801m/s(0.99732g)逃逸速度:11.186km/s(39600km/h)自转周期:0.997258d(23.934h)恒星日赤道自转速度:465.11m/s转轴倾角:23.439281反照率0.367表面温度:最小平均最大-89.2,14,57.7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
6、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和古老地壳的高地和突出的陨石坑。虽然它的表面非常黑暗,反射能力与煤炭相似,但它仍是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月球现在与地球的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物理特征平均半径:1737.10公里(0.273地球半径)直径3274.2km赤道半径:1738.14公里(0.273地球半径)直径3476.28km表面积:3.793107公里2(0.074地球表面积)体积:2.19581010km3(0.020地球体积)质量:7.34771022公斤(0.0123地球质量)平均密度:3.3464公克/厘米3表面重力:1.62
7、2米/秒2(0.1654g)逃逸速度:2.38公里/秒自转周期:27.321582天(同步)赤道自转速度:4.627米/秒视星等:2.5至12.912.74(平均满月)火星火星(Mars),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
8、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冰组成的极冠,而上覆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轨道参数远日点2.4923108km1.666AU近日点2.0662108km1.381AU半长轴2.2793664108km1.52366231AU离心率0.09341233周期779.94日(2.135儒略年)平均速度24.13km/s轨道倾角1.85061(对太阳赤道5.65)升交点黄经49.57854卫星2物理特征平均半径3389.5km(0.532倍于地球)6779km赤道半径3396.2km(0.532倍于地球)
9、6792.4km极半径3376.2km(0.531倍于地球)6752.4km表面积1.441108km(144798465km)(0.282倍于地球)体积1.63181011km(0.151倍于地球)质量6.41851023kg(0.107倍于地球)平均密度3.94g/cm表面重力3.693m/s(0.377g)逃逸速度5.02km/s自转周期1.026地球日(24.6229h)赤道自转速度868.22km/h视星等最大:-2.91冲:平均-2.0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
10、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从地球观察时,木星可达视星等2.94,是平均而言夜空中第三亮的天体,仅次月亮和金星。(火星在其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与木星的亮度相比。)轨道参数远日点816520800km(5.458104AU)近日点740573600km(4.950429AU)半长轴778547200km(5.204267AU)离心率0.048775轨道周期4331.572日11.85920儒略年10475.8木星太阳日会合周期398.88日公转平均速度13.07km/s平近点角18.818轨道倾角1.305黄道夹角6.09太阳赤道夹角升交点黄经100.492近日点
11、参数275.066卫星67物理特征赤道半径714924km11.209地球赤道半径142984km极半径6685410km10.517地球半径133708km扁率0.064870.00015表面积6.217961010km121.9地球表面积体积1.431281015km1321.3地球体积质量1.89861027kg317.8地球质量1/1047太阳质量平均密度1.326g/cm表面重力24.79m/s2.528g逃逸速度59.5km/s自转周期9.925h赤道自转速度12.6km/s45300km/h转轴倾角3.13反照率0.343(邦德)0.52(几何)视星等-1.6至-2.94角直径2
12、9.850.1木卫一木卫一(IO),是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它的直径为3,642公里,是太阳系第四大卫星,同时也是平均密度最大的卫星。艾奥有400座的活火山,是太阳系中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天体。极端的地质活动是因为艾奥内部受到木星的牵引,造成潮汐摩擦产生的潮汐热化所导致的结果。有些火山造成的硫磺和二氧化硫流束可以攀升到500公里(310英里)的高度,艾奥表面也有超过100座的山峰,是在硅酸盐的地基上广泛的压缩和抬升,产生的许多斑点,其中有些山峰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不同于大多数外太阳系的卫星(它们都有厚实的冰层包覆著),艾奥有着铁或硫化铁的熔融核心和以硅酸盐为主的岩石层
13、。艾奥表面大部分的平原都被硫磺和二氧化硫的霜覆盖著。轨道参数近心点420000km(0.002807AU)远心点423400km(0.002830AU)二次轨道半径421700km(0.002819AU)离心率0.0041轨道周期1.769137786d(152853.5047s,42h)平均速度17.334km/s轨道倾角2.21(对黄道)0.05(对木星的赤道)物理特征大小3660.03637.43630.6km平均半径1821.3km(0.286地球)3642.6km表面积41,910,000km2(0.082地球)体积2.531010km3(0.023地球)质量8.93191022kg
14、(0.015地球)平均密度3.528g/cm3表面引力1.796m/s2(0.183g)逃逸速度2.558km/s自转周期同步的赤道自转速度271km/h反照率0.630.02视星等5.02(冲)木卫二木卫二(Europa),木星的天然卫星之一,由伽利略于1610年发现(不久之后又被西门马里乌斯(SimonMarius)独立发现),是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小的一颗。在已知的67颗木星卫星中,木卫二是直径和质量第四大,公转轨道距离木星第六近的一颗。轨道特征平均半径671034km(0.004486天文单位)离心率0.0094近地点664700km(0.00444AU)远地点677300km(0.00
15、453AU)公转周期3.551181041d(0.0097226a)轨道周长4216100km公转速度最大:13.871km/s平均:13.741km/s最小:13.613km/s倾斜度与黄道交角1.79与木星赤道交角0.47物理特征平均直径3121.6km(地球的0.245)表面积31107km(地球的0.060)体积1.5931010km(地球的0.015)质量4.801022kg(0.008Earths)平均密度3.014g/cm表面重力1.314m/s2(0.134g)逃逸速度2.025km/s自转周期与公转同步自转倾斜角0反射率0.67星等5.29(冲日)木卫三木卫三(盖尼米德,Ga
16、nymede)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公转周期约为7天。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千米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地区的破碎地
17、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轨道根数平均半径1070400km(0.007155AU)离心率0.002近心点1069200km(0.007147AU)远心点1071600km(0.007163AU)公转周期7.15455296天(0.019588年)公转速度平均1
18、0.880km/s轨道倾角2.21(黄道夹角)0.20(木星赤道夹角)物理性质平均半径2631.2km(地球的0.413倍)5262.4km表面积87000000km2(地球的0.171倍)体积7.61010km3(地球的0.0704倍)质量1.48191023kg(地球的0.025倍)平均密度1.942g/cm3表面引力1.428m/s2逃逸速度2.741km/s自转周期与公转同步转轴倾角00.33反射率0.430.02视星等4.61(冲日)木卫四木卫四又称为卡里斯托(Callisto)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发现。木卫四是太阳系第三大卫星,也是木星第二大卫星
19、,仅次于木卫三。木卫四的直径为水星直径的99%,但是质量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该卫星的轨道在四颗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最远,约为188万千米。木卫四并不像内层的三颗伽利略卫星(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那般处于轨道共振状态,所以并不存在明显的潮汐热效应。木卫四属于同步自转卫星,永远以同一个面朝向木星。木卫四由于公转轨道较远,表面受到木星磁场的影响小于内层的卫星。轨道参数近心点1869000千米远心点1897000千米半长轴1882700千米离心率0.004轨道周期16.6890184日平均速度8.204千米/秒轨道倾角0.192(相对于拉普拉斯平面)隶属行星木星物理特征平均半径2410.31.5千米(
20、地球的0.378倍)4820.6千米表面积7.30107千米2(地球的0.143倍)体积5.91010千米3(地球的0.0541倍)质量1.0759380.0001371023公斤(地球的0.018倍)平均密度1.83440.0034g/cm3表面重力1.235m/s2(0.126g)逃逸速度2.440千米/秒自转周期同步自转转轴倾角0反照率0.22(几何)视星等5.65(冲日)土星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痕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
21、覆著。轨道参数远日点1513325783公里10.11595804AU近日点1353572956公里9.04807635AU半长轴1433449370公里9.58201720AU离心率0.055723219轨道周期10832.327天29.657296儒略年会合周期378.09天平均速度9.69公里/秒轨道倾角2.4852405.51对土星赤道卫星200颗已观测过(62颗的轨道已确认)物理特征赤道半径602684公里9.4492地球120536km极半径5436410公里8.5521地球半径108728km扁率0.097960.00018表面积4.271010公里83.703地球体积8.271
22、31014公里763.59地球质量5.68461026公斤95.152地球平均密度0.687公克/厘米(比水低)表面重力8.96米/秒0.914g逃逸速度35.5公里/秒自转周期0.4390.449天(10小时32-47分钟)赤道自转速度9.87公里/秒35500公里/小时转轴倾角26.73反照率0.342(综合的)0.47(几何的)视星等+1.2to-0.24角直径14.520.1(不包括环)土卫一土卫一(米玛斯,Mimas,希腊语:,极少情况下拼为)是土星的一颗卫星,1789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土卫一是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小的在自吸引作用下呈球状的天体。轨道特性半长轴185,520千米离心率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系 大于 三百 千米 以上 天体 上课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