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复习过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复习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复习过程.doc(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一章概论学时数3教学目的掌握概论中的概念,熟悉各种检查技术的特点和方法重点磁共振检查技术难点磁共振检查技术自学内容检查技术的选择原则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医学影像成像理论,诊断放射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X线检查技术重点X线成像的设备和主要的技术方法(一) 普通X线检查1. 透视fluoroscopy2. 普通X线摄影plainfilmradiography3. 乳腺摄影
2、mammography4. 体层摄影tomography5. 放大摄影magnifyingradiography(二)造影检查掌握造影的概念和常用造影方法。熟悉各系统造影的意义。(三)数字X线检查技术重点掌握数字X线检查的方法,熟悉临床应用。1. CR2. DR3. 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二、CT检查技术重点掌握CT检查的常用术语,熟悉CT检查的临床意义。1. 工作原理(了解)25min20min15min25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2. 检查方法(熟悉)3. 临床应用及限度(了解)三、MRI检查技术掌握MRI的特点和主要用途
3、。1.MRI的特点(熟悉)2.主要用途(了解)3.主要内容(了解)4.应用限度(了解)四、超声检查技术了解超声检查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1.主要内容(了解)2.主要用途(了解)3.优点(了解)4.应用限度(了解)五、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自学)六、X线照片冲洗技术了解X线照片冲洗技术的基本内容。七、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了解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25min15min10min15min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六章X线照片冲洗技术第一、二节学时数3教学目的掌握医用X线胶片及感光测定方法,熟悉胶片结构,了解感光
4、测定应用重点感光测定难点感光测定自学内容潜影形成理论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第一节医用X线胶片及感光测定掌握医用X线胶片基本结构和胶片感光测定方法,熟悉医用X线胶片的种类。一、医用X线胶片的种类(熟悉)二、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掌握)(一) 乳剂层(二) 片基(三) 附加层(四) 扁平颗粒技术三、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测定(掌握)(一) 概述(二) 光学密度及其测定(三) 医用X线胶片感光测定第二节增感屏掌握增感屏的结构和增感屏的性能。一、增感屏的结构及种类(一) 增感屏的结构(掌握)(二) 增感屏的种类(了解)二、增感屏的性能(
5、掌握)100min5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一) 增感屏的结构(二) 增感屏的种类二、增感屏的性能(一) 增感作用(二) 影响增感作用的因素(三) 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三节胶片处理技术第五节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技术学时数3教学目的掌握胶片处理技术,了解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技术重点胶片处理技术难点胶片处理技术自学内容潜影形成理论,及显影化学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第三节胶片处理技术掌握显影液及定影液的组成,胶片处理的过程。了解显影液及定影液的配方
6、。一、 感光基本原理(了解)二、 显影技术(掌握)(一) 显影液的组成(二) 显影液的种类(三) 显影操作及注意事项三、 显影后处理技术(了解)(一) 中间处理(二) 定影及操作技术(三) 水洗与干燥第四节照片自动冲洗技术熟悉照片自动冲洗技术的特点。一、 自动冲洗技术(一) 自动冲洗机(了解)(二) 自动冲洗套药(三) 自动冲洗技术的优缺点二、 自动冲洗技术的管理熟悉自动冲洗技术的管理的基本内容。80min4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一)管理的意义(二)显影的管理(三)定影的管理(四)水洗的管理(五)干燥的管理第五节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技术熟悉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
7、术应用。一、激光相机基本结构(了解)二、激光相机工作原理(了解)三、激光相机的性能及特点(了解)四、激光相机的操作步骤(了解)3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二章第一节X线摄影条件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X线摄影条件的计算方法重点X线摄影条件的计算方法难点X线摄影条件的计算方法自学内容摄影条件表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第二章X线摄影技术第一节X线摄影条件一、 摄影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熟悉与X线摄影有关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一) 管电压与管电流(二) 摄影距离(三) 屏-片组合(四)
8、 滤线栅和照射野二、摄影条件表(一) 变动管电压法(了解)(二) 固定管电压法(了解)(三) 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掌握)重点讲解X线摄影条件对数率法及其计算方法。1 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的内容2 X线摄影计算的举例讲解各种摄影因素变化时摄影条件的互相换算,曝光量的加减。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50min50min90min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X线摄影方向,上肢常规摄影体位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上肢常规摄影体位重点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难点肘关节自学内容X线摄影步骤和原则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
9、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X线自动曝光仪的应用1说明X线自动曝光仪的发展2说明X线自动曝光仪的方法3说明X线自动曝光仪的临床应用第二节X线摄影方向和摄影体位的命名重点讲述一些术语的概念一、 解剖学的基准轴线和面二、 X线摄影方向三、 摄影体位的命名第三节X线常规摄影体位一、 X线摄影步骤和原则(自学内容)二、 骨骼系统摄影(一)上肢摄影位置在摄影位置的授课中,重点突出:摄影位置的临床意义;标准体位的方法和要求;标准照片的要求;摄影中常见的问题。1手后前位2手侧位3手后前斜位4手前后斜位20min30min10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5手指后前位(补充内容)6手指侧位(补充内容)
10、7手指前后位(补充内容)外伤及手指畸形时的摄影方法8腕关节后前位9腕关节侧位10腕关节后前尺侧偏展位舟骨骨折的摄影方法,有时称舟骨位。11尺桡骨前后位12尺桡骨侧位13肘关节前后位14肘关节侧位15肱骨前后位16肱骨侧位介绍国外的摄影方法:站立侧位,坐立侧位,经胸侧位。17肩关节前后位18肩关节轴位(补充内容)国内的仰卧摄影方法日本的伏卧摄影方法美国的坐立摄影方法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必须熟练掌握的常规位置。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下肢常规摄影体位,脊柱常规摄影体位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下肢、脊柱常规摄影体位重点膝关节,髋关节,颈椎,腰椎难点膝关节
11、自学内容系统解剖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人体解剖学,X线解剖学,X线诊断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上肢摄影位置在摄影位置的授课中,重点突出:摄影位置的临床意义;标准体位的方法和要求;标准照片的要求;摄影中常见的问题。1肩胛骨前后位2肩胛骨侧位3锁骨后前位4锁骨前后位(补充内容)介绍日本的锁骨前后位双向二次曝光摄影法。图象的特点。5肩锁关节后前位/前后位(二)下肢摄影位置1足前后位2足内斜位3足侧位介绍日本的侧位、斜位方法。美国的斜位方法。介绍其图象特点。4跟骨侧位5跟骨轴位6足负重侧位(补充内容)说明摄影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参考书X线诊断学。7踝关节前后位40
12、min10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8踝关节侧位9胫腓骨前后位10胫腓骨侧位11膝关节前后位12膝关节侧位说明侧位图象的特点,摄取侧位切线位的方法。13髁间凹切线位(补充内容)14髌骨轴位或髌股关节切线位(补充内容)15股骨前后位16股骨侧位说明外伤时股骨侧位的摄影方法。水平侧位。17髋关节前后位18股骨颈水平侧位方法(补充内容)用于股骨颈骨折时的摄影方法。19颈椎前后位20颈椎侧位21颈椎斜位22胸椎前后位23胸椎侧位24腰椎前后位25腰椎侧位26腰椎斜位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必须熟练掌握的常规位置。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
13、内容胸部、腹部常规摄影体位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胸部、腹部常规摄影体位重点胸部难点胸部自学内容胸部、腹部系统解剖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人体解剖学,X线解剖学,X线诊断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胸部摄影位置在摄影位置的授课中,重点突出:摄影位置的临床意义;标准体位的方法和要求;标准照片的要求;肺和心脏摄影的技术差别;摄影中常见的问题。1肺后前位2肺侧位3心脏后前位4心脏侧位5心脏右前斜位6心脏左前斜位7胸骨后前位8胸骨侧位9肋骨后前位10肋骨前后位11肋骨侧位12肋骨斜位13肋骨切线位8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14胸锁关节后前位15胸锁关
14、节斜位二、腹部摄影位置在摄影位置的授课中,重点突出:摄影位置的临床意义;标准体位的方法和要求;标准照片的要求;胸、腹部摄影的技术差别;摄影中常见的问题。1腹部前后位2KUB前后位3双肾区前后位4膀胱前后位5膀胱侧位6胃肠的摄影方法常规前后位;透视下点片说明摄影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参考书X线诊断学。7胆区前后位/后前位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必须熟练掌握的常规位置。60min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头颅常规摄影体位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头颅常规摄影体位重点头颅难点头颅自学内容头颅系统解剖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人体解剖学,X线解剖学,X线诊断
15、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头颅摄影位置在头颅摄影位置的授课中,重点突出:各个摄影位置的临床意义;标准体位的方法和要求;标准照片的要求;介绍同一个部位有多个摄影位置时,各位置的差别;摄影中常见的问题。1头颅后前位2头颅侧位3汤氏(Townesview)位4颧弓位5鼻骨侧位6下颌骨侧位7下颌骨后前位8颞颌关节侧位9劳氏(Lawsview)位10许氏(Schullersview)位11伦氏(Runstromsview)位12梅氏(Mayersview)位13茎突前后位8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14茎突侧位15柯氏(Caldwellsview)位16
16、.瓦氏(Watersview)位教学方法以上摄影位置的讲解方法是首先用幻灯片讲解摄影的体位要求,再说明其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图象的变化,最后说明照片的要求,讲解照片上各种结构的X线解剖。联系临床可能出现的疾病,正确地选择摄影位置。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必须熟练掌握的常规位置。60min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乳腺摄影,X线放大摄影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熟悉乳腺常规摄影体位,掌握X线放大摄影原理重点X线放大摄影原理难点X线放大摄影原理自学内容体层摄影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人体解剖学,X线解剖学,几何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
17、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乳腺摄影位置在乳腺摄影位置的授课中,重点突出:各个摄影位置的临床意义;标准体位的方法和要求;标准照片的要求;介绍同一个部位有多个摄影位置时,各位置的差别;摄影中常见的问题。1乳腺侧位2乳腺斜位3轴位二、X线放大摄影(一)原理介绍:影像放大与放大率的计算放大率与物体半影之间的关系焦点大小与物体半影之间的关系举例计算1已知焦点大小和焦-片距,计算物-片距的大小。2已知焦点大小和物-片距的大小,计算焦-片距的大小。3已知物-片距的大小和焦-片距的大小,计算焦点大小。(二)设备简要介绍X线放大摄影所需要的基本设备1X线管40min10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
18、页)2滤过板3放大摄影台4增感屏和胶片教学方法乳腺摄影位置的讲解方法是首先用幻灯片讲解摄影的体位要求,再说明其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图象的变化,最后说明照片的要求,讲解照片上各种结构的X线解剖。联系临床可能出现的疾病,正确地选择摄影位置。X线放大摄影原理,用几何数学原理推导出影像放大与放大率的计算;放大率与物体半影之间的关系;焦点大小与物体半影之间的关系。写出计算公式。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四节数字X线检查技术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数字X线摄影后处理,熟悉临床应用重点数字X线摄影后处理难点数字X线摄影后处理
19、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医学影像成像理论,X线解剖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第四节数字X线检查技术一、数字X线检查步骤简要介绍各种数字X线成像设备的操作步骤。了解内容。(一) 数字X线检查前的准备(二) CR系统操作步骤(三) DR系统操作步骤(四) DSA系统操作步骤二、数字X线检查的后处理重点介绍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一般说明动态范围控制和能量减影。(一)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1谐调处理说明谐调处理的概念和四个参数对影像效果的影响。2空间频率处理重点说明空间频率处理的三个参数对影像效果的影响。(二)动态范围控制和能量减影1动态范围控制说明动态范围控
20、制的内容和应用。2能量减影40min100min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明能量减影的基本实现方法。三、适宜曝光量四、图象处理技术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结合临床重点说明CR、DR后处理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说明各个参数在改变时对图象的影响。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0min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2003级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二章X线造影检查技术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对比剂的概念、分类、过敏反应,熟悉急救措施,心血管造影检查重点对比剂的概念、分类、过敏反应,心血管造影检查难点过敏反应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药理学,解剖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
21、求及时间分配第五节X线造影检查技术一、对比剂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contrastmedia重点有机碘类对比剂(二) 阴性对比剂negativecontrastmediaair,oxygen,carbondioxide(二)阳性对比剂positivecontrastmedia1硫酸钡bariumsulfate(1)普通检查用硫酸钡制剂(2)胃肠双重对比造影用硫酸钡制剂2.泛影钠(natriidiatrizoas)3.泛影葡胺(megluminidiatrizoas)4.复方泛影葡胺(megluminidiatrizoasetnatrii)5.碘酞葡胺(megluminiiot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影像 检查 技术 教案 本科 复习 过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