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剪力墙不带转换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基本原则说课讲解.doc
《一般剪力墙不带转换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基本原则说课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剪力墙不带转换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基本原则说课讲解.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般剪力墙不带转换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基本原则-一般剪力墙(不带转换)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基本原则1、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1) 剪力墙尽量布置在楼梯电梯间、卫生间等功能相对固定,改变可能性不大的位置。(2) 有条件时,尽量不在业主可能打通的房间之间或厅与房之间布置剪力墙。(3) 尽量减少在显眼部位有剪力墙凸出墙面的情况。(4) 当某些空间不希望见到梁时,必要时可在合适位置增加一定的短墙。(5) 考虑剪力墙对下部楼层的入户大堂、车位等功能的影响。2、 满足双向侧向刚度的要求双向均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当某向剪力
2、墙因条件限制数量偏少时,在垂直方向的剪力墙上布置沿该方向的一定数量的翼缘,使与梁形成框架效应,可明显增加该向的抗侧刚度。3、 满足扭转的要求(1)影响扭转指标的3个因素:水平合力点(对风荷载为迎风面的中心,对地震作用则为质心)与刚度中心的偏心程度,决定扭转荷载的大小。结构的抗扭刚度,在扭转荷载相同时,决定扭转变形的大小,反映的指标为第一扭转与平动周期比。结构的平动抗侧刚度,在扭转变形相同时,增加平动位移,相当于增大扭转位移比的分母,可一定程度减少扭转位移比。(2)增大抗扭刚度的方法沿周边布置的抗侧力构件可有效提高抗扭刚度,抗侧力构件包括剪力墙、框架等。4、 满足经济性的要求(1) 梁跨一般在4
3、6米时较为经济,故尽量控制减少或避免大跨度的梁。(2) 剪力墙布置尽量均匀,尽量不要间距忽大忽小,靠的较近的剪力墙可适当取短些。(3) 尽量不要做成短肢剪力墙结构,控制非短肢剪力墙的面积(广东地区)超过50。当轴压比满足要求且配筋不会太大,对经济梁跨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时,非短肢剪力墙长度可控制大于厚度8倍即可(200厚时一般为1650),以尽量控制剪力墙造价。(4) 一般控制剪力墙轴压比不小于0.4,并控制剪力墙的折算厚度指标在合理的范围(对3m层高的标准层,12层控制在约90100mm左右,18层在110120mm左右,20多层在130140mm左右,以上均以结构面积计算),以保证剪力墙经济指标的经济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般 剪力 墙不带 转换 结构 竖向 构件 布置 基本原则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