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检测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极管的检测上课讲义.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三极管的检测-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公开课教案授课内容:三极管的检测授课人:夏露授课时间:2010.6授课地点:2号电子实训车间科目电子技能实训课题三极管的检测班级09电信人数15人授课时数1学时授课时间安全规范万用表的安全使用1、测试前要确定测试的内容,将量程开关转换到所测量的档位上,以免烧坏表头,若不知被测量的大小要先从大量程开始测量。2、表头要正确的插在相应的插口中,测试过程不要任意转换档位开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构造、结构特点、图形符号、分类。2掌握三极管的简单测试方法。【技能目标
2、】1、会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极。2、会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质量。【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本课题的教学,使学生具备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习惯和能力。3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以达到知识探索、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目的。【素质教育】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热情、追求、奉献的精神境界。教学重点1、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极。2、判断三极管的质量教学难点判断三极管的集电极教具万用表、三极管教学反思1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及教师实物演示,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2遵循学生
3、的认知规律,坚决贯彻“学做合一”或“做、学、做”的双向程序模式,学生学会在活动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和能力。3把基本操作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上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4透过活动项目过程,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同学们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部分学生自主活动能力还是有所欠缺,通过教师引导和讲解能够有较大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对活动内容的熟练程度不够,应该增加练习的时间。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通用教材基本操作技能第三单元的课题四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1、本课题内容包括三极管的型号命名、主
4、要参数识别选用和检测等基本内容,又有各种三极管的识别和测试方法,体现了内容多、面广、理论性和操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既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更需要学生的互动,应采取一体化教学的模式。2、这一部分内容处理好了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能的兴趣;对努力提高动手能力,也有较强的刺激效应。教材重组根据实际需求,我有机地把本节内容的顺序打乱,再融入电子技术基础中的部分内容,经过精心地处理后再重组。得出以下顺序:复习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类型测试三极管三个电极和类型判断三极管的好坏。这样编排使得内容更具连贯性,符合教学大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接受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分析09电
5、信班的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在电子技术基础学习了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类型,同时也在基本操作技能这本书中学习了三极管的识别。有了这些基础知识,老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接受能力都容易得到提高。教学方法1、用PN结特性来分析三极管的检测方法,同时对PN结特性具有复习和加深理解的作用。2、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诱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3、坚决贯彻“学做合一”或“做、学、做”的双向程序模式,使学和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智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实操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验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和能力,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
6、高。4、坚持采用教师实物演示的教学方法,这样直观性强,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大胆地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行为导向法、启发法、演示法、项目法等。运用知识迁移、组合的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自发的去认识、掌握新的知识。-教学组织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方法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三极管也成了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器件,并大量地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中。那么我们现在要安装、调试、维修电子电路,元器件的检测就是我们的基本功,而三极管的检测又是元器件的检测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讨论晶体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极判断及质量检测。教师口述:通过对三极管在电子电路
7、中的地位介绍。讲授法让学生真正重视本节内容的学习。新课任务及目标新课任务:检测三极管【知识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构造、结构特点、图形符号、分类。2掌握三极管的简单测试方法。【技能目标】1、会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极。2、会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质量。教师口述:新课任务及目标。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复习旧课教学环节拿到一个三极管,它的三个电极bce是如何排列的呢?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呢?那么我们就要对三极管进行检测。检测三极管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和分类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设问并展示三极管实物教师板书,并提问学生三极管有几个PN结,有哪几中类型,有哪几个电极师生
8、活动启发法互动教学法教学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课,为本节课奠定基础设计意图新课内容三极管的检测用万用表的RX1K档或RX100档找b,定类型1、教师板书,并提问学生如何找三极管的b呢?教师提示利用PN结的单项导电性来找。并引导学生明确找b的方法。2、老师实物演示如何来找b并确定类型3、叫一学生上台操作4、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引导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新课内容一、 依耐b,找c现在已经找到b并确定了类型,那么剩下的两个电极哪一个是c,哪一个是e呢?我们可以先找到c,那么剩下的一个就是e了,现在我
9、们就来讨论如何找c.以NPN型的三极管为例,第一次假设c第二次假设c结论:指针偏转角度大的那一次假设正确,即第一次假设正确PNP型的三极管找c的方法与NPN型的三极管相同,只是要将红黑表笔交换。教师设问1、教师板书,并设问如何找三极管的c?然后导学生明确找c的方法。2、老师实物演示如何来找b并确定类型3、叫一学生上台操作4、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启发法引导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二、 判断三极管的好坏(1)用RX1K挡,判断两个PN结的好坏。若满足PN结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则PN结
10、的质量好;反之,损坏。(2)用RX10K档,判断Rce、Rec的阻值。若一次为,一次为几百千,则质量好;反之损坏。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三极管的好坏的方法2、叫一学生上台演示操作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引导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课堂作业学生把检测结果标在实物图上持续改进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习惯和能力师生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引导法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作业1、复习巩固本次课所学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三极管的检测新课内容:三极管的检测用万用表的RX1K档或RX100档一、找b,定类型二、依耐b,找c
11、以NPN型的三极管为例第一次假设c第二次假设cPNP型的三极管找c的方法与NPN型的三极管相同,只是要将红黑表笔交换。三、判断三极管的好坏(1)用RX1K挡,判断两个PN结的好坏。若满足PN结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则PN结的质量好;反之,损坏。(2)用RX10K档,判断Rce、Rec的阻值。若一次为,一次为几百千,则质量好;反之损坏。四、课堂作业学生把检测结果标在实物图上复习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和分类数字万用表测试与指针万用表有区别,那么用数字万用表如何测试出三极管的极性呢?首先将万用表打到测试二极管端,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接触三极管的其中一个管脚,而用万用表另外的那支表笔去测试其余的管脚,直到测试出如下结果:1、如果三极管的黑表笔接其中一个管脚,而用红表笔测其它两个管脚都导通有电压显示,那么此三极管为PNP三极管,且黑表笔所接的脚为三极管的基极B,用上述方法测试时其中万用表的红表笔接其中一个脚的电压稍高,那么此脚为三极管的发射极E,剩下的电压偏低的那个管脚为集电极C。2、如果三极管的红表笔接其中一个管脚,而用黑表笔测其它两个管脚都导通有电压显示,那么此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且红表笔所接的脚为三极管的基极B,用上述方法测试时其中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其中一个脚的电压稍高,那么此脚为三极管的发射极E,剩下的电压偏低的那个管脚为集电极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