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复习资料-听陈绍祥教授讲解网络经济一、拥有强大供销网络的企业,已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次,有家中国企业的老总找到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要求给自己的产品提价。他随身携带的资料表明,多年来企业卖给沃尔玛的产品几乎无利可图。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他们赚着大把大把的利润,而我们却一直在为他们白白打工。我一定得让他们提价。在走进沃尔玛总部大楼前,这位老总这样想着。他甚至决定,如果沃尔玛不答应提价,就以停止供货相威胁。沃尔玛公司的一位采购经理接待了他。在弄清他的来意后,采
2、购经理没有正面回答。他从电脑中调出一份资料,让这位老总自己看。老总看了资料后,立即像泄了气的皮球。他头脑中所想的,再不是提价问题,而是变成了如何加强与沃尔玛合作的问题。因为他在资料上看到,一大群自己的竞争者正等着给沃尔玛供货呢!沃尔玛若选择其他厂家,他们的利润并不会减少。这家中国企业和沃尔玛的关系,是一个点和一个网的关系。沃尔玛是一张网,一个点只是这张网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它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二、不可忽视的网络经济以沃尔玛为例,它本来只是一家零售企业,别人负责生产,它负责销售,两者是对等的。但在它拥有巨大的连锁网络后,生产企业就失去了和它对等谈判的权利。如果企业不和它合作,就无法进入它所控
3、制的销售网络,也就无法进入市场;而如果和它合作,因为有很多竞争对手,企业只能获得最低利润。庞大的销售网络甚至可以左右一家企业的生死,如果沃尔玛中止与某家企业的合作,这家企业就可能因此而倒闭。沃尔玛的这种巨大力量,就是网络经济的力量。网络经济其实早就存在。现代化的生产是建立在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协作的网络,这其实就是一种网络经济。只是在以往,网络经济的巨大力量还未迸发出来,因此也就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人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互联网经济,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有位年轻人曾因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巨大力量而发了大财。这个年轻人把从别人手中买下来的DOS操作系统,免费安装在IBM公司生产的个
4、人电脑上。随着DOS操作系统用户的不断扩大,后来者在购买电脑时,也只有给电脑安装DOS操作系统,否则电脑就会存在兼容问题。而这个年轻人通过对DOS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成为世界首富,他就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其实,微软的操作系统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由于其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用户网络,形成了网络优势,其他的操作系统就无法与之竞争。微软的浏览器也不是世界最好的,但通过和WINDOWS捆绑,它迅速占领了市场。新加坡是世界重要的海运中心,新加坡港的年吞吐量处于世界前列。每天,世界各地的货物在新加坡港汇集,经过重新分装后再运往世界各地。有不少从欧洲运往印度的货物,先送到新加坡港中转,然后再往回走送
5、到印度。这样转运虽然增加了运送距离,但由于有规模效应,费用反而比直接从欧洲往印度运更低。马来西亚人看到邻国新加坡的港口这么兴旺,也想分一杯羹。他们在离新加坡港不远的地方也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港口,各项设施世界一流,而收费却只有新加坡港的一半。本以为这样一来,新加坡港的很多业务会转移到马来西亚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马来西亚的港口建成后,新加坡的港口依然兴旺。那些走新加坡港口的货物,并未因为马来西亚港口的收费低就转移过去。这是因为当今的世界海运是一张大的网络,新加坡港是世界海运网络上一个重要的联结点,它和世界其他港口在软件上联为一体。而马来西亚的港口虽然设施先进,收费也低,但要融入世界海运网络,还
6、有一个过程。如果货轮到马来西亚的港口卸货,虽然收费低廉,但所需时间较长,和世界其他港口的衔接相对较差,因此最终对货主来说,还是得不偿失。目前,新加坡港已和包括中国大连在内的世界20多个重要港口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和它们在软件上无缝对接。新加坡港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成功应对了马来西亚港口的竞争。三、网络经济与马太效应网络经济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网络经济具有一些与以往的经济现象不一样的特性。如网络经济有自我扩张的特性。当一个网络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网络的发展会进入良性循环。在网络效应的驱使下,新的网络加入者不断涌入,使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而网络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增强网络效应,使网
7、络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如此循环。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就表现出这个特性。所以当一个网络占领市场、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后,其他同类网络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制约,很难与之竞争。网络经济还有着边际效益递增的特性。这和一般的企业发展有很大不同。在常规情况下,当企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时,单位投入的效益会下降,也就是边际效益递减。这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但在网络经济中,这一规律被改变了。当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时,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单位投入的效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边际效益递增会导致竞争中的马太效应,即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一方,它的优势会不断扩大,而不利的一方则更加不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几年前,有人
8、曾做过这样的计算:一个集装箱从内地运至上海的运费是2300美元,上海港口的处理费是200美元,从上海港运至美国的海上运费是750美元,美国港口的处理费是150美元,从美国港口运至目的地的费用为250美元。在3600美元的全部费用中,从中国内地运至上海的费用占了绝大部分。昂贵的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中国内地和世界贸易的重要原因。沿海地区的运输成本优势,使沿海经济更好地融入了世界经济的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昂的交通运输成本,是造成中国东西部之间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要缩小东西差距,首先必须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否则,中国的东西部差距仍会继续扩大,这是网络经济中的马太效应决定的。如果让你选择一家货物
9、快递公司,你会选择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是有较大网络的,还是没有网络的。你显然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能以更低的价格、更快地把货物送到货主手中。每一个人都这样选择,结果可想而知。世界最大的快递公司美国UPS就已成为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它拥有258架喷气式货运飞机,并租用346架包机。这些飞机往返于世界405个主要国际机场和364个美国国内机场,每天飞行1890个航段。在UPS公司的世界港,每天有近百架飞机从世界各地飞来,它们装载的货物经重新配置后,在当晚又运送往世界各地。强大的网络优势,使其他物流公司无法与UPS相匹敌。当然,不同的产业由于产业性质不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不同。但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已
10、是一种不争的事实。四、实现由点到网的思维变革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尤其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如果思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会在竞争中吃亏。企业经营者有三种思维方式。一是的思维,思考问题从企业自身出发,主要从产品、质量、技术、管理等角度研究企业问题。二是思维,思考问题跳出了企业自身,主要从企业与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显然比前者进了一步。随着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每一个企业都要设法成为供应链的主人,掌握了供应链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一个企业如果做不了供应链的主人,就要设法成为供应链上一个重要的点,否则企业就会被边缘化,最
11、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三是网络思维,思考问题从产业链扩展到产业网络,这是对线性思维的扩展,很多条线就组成一个网,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考虑局部利益的最大化,更从整个网络思考问题,追求总体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竞争更表现为一种网络的竞争。一个企业拥有的网络资源越丰富,就越有竞争力。在网络经济时代,人们需要以网络思维取代点的思维和线性思维。以招商引资中的实例来说明从点的思维到网络思维变革的重要性:国内一些城市把国外的大型零售企业招到当地,让它们发展。这从招商引资的角度看,是一个成绩,当地多了一个企业,增加了地方经济的活力。但从网络思维的角度思考,这是十分错误的。这些零售业巨头占领市场后
12、,等于把中国企业的主导权给了他们。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打压中国企业,赚取超额利润,这对中国的发展绝对是失策的。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就非常注意这一点,他们着力发展自身的零售企业,不把宝贵的网络资源送人。如新加坡的职总平价超市,就形成了自身强大的网络,销售额接近新加坡商业零售额的一半,外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很难打入新加坡。十分可惜的是,目前中国各界对网络经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各种利益分割的格局,很难使人们建立起网络思维。有时一项决策,从点的思维看是正确的,但用网络思维思考,就不正确。一些地方盲目上马项目,造成不少投资浪费,究其原因,也是缺少网络思维使然。今天的竞争已不是点与点的竞争,而是一个供
13、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是一个网络与另一个网络之间的竞争。新加坡经济的成功,很大部分得益于网络思维,得益于世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绍祥教授是研究世界网络经济发展的专家。他常常用多个类型的故事,说明一个点和一张网的关系。他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拥有强大网络的企业将会主宰未来的世界经济。网络经济将会大行其道,如果谁认识不到网络经济的重要性,将会在今后的竞争中吃亏。在南洋理工大学,陈绍祥教授所开的课程叫网络经济与物流供应链,这门课十分受学生欢迎。他也经常受邀到中国讲学,讲授网络经济的先进理念,被多个中国地方政府聘为经济发展顾问。陈绍祥认为,网络经济是随着经济全球
14、化的发展而凸现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随着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加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仅来自其产品、技术、管理等,同时更来自它所构成的网络。拥有强大供销网络的企业,已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宜居望城高峰论坛”。刚才听到各位领导的介绍及演讲,我很感动也很激动。首先让我感动的是对望城美好未来的描述,更让我感动的是各位领导高瞻远瞩的视野、系统化的思维和服务的理念。他们对望城的未来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爱,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因为,我们望城未来的总设计师就是我们这些领导,他们的理念和领导能力,为我们望城的宜居、幸福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刚才王凤武会长对望城的地缘地貌做了深度的解读,也提出了衷心的希望,
15、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的“东方威尼斯”,这让我很憧憬。望城“水中有城,城中有水”,这种世外桃源的自然风光,不可多得。我可以想象,将来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是多么的幸福。望城的幸福不仅仅在于她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我觉得幸福最重要保证和基础就是经济来源。那么望城的经济来源在哪里?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蕴藏着无限经济来源的望城物流资源,它包括物流的环境资源和无形的网络资源,通过物流和网络将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资源进行整合,我觉得这是望城最基础、最根本的保障。来到望城,就不禁让我想起了新加坡。在我看来,望城的未来将不仅仅是“东方威尼斯”,更像是“新加坡”。此话怎讲?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谈谈我对于“望城和新
16、加坡”的看法。新加坡庞大的物流“网”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新加坡。新加坡有400多万人口,面积700平方公里,而望城有900多平方公里。在资源方面,新加坡除了人和地以外,没有其他任何自然资源,连自来水都是从马来西亚买来的,这么一个贫瘠的地方,其人均GDP却达到了52000美元,世界排第三,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我们说新加坡是“无中生有”,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新加坡却能做到“无米之炊”。那么,新加坡依靠的是什么?如果你去看新加坡的经济,其整个经济的支柱产业就是物流。新加坡的物流业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今天澳大利亚的货物从东海岸运到西海岸,并不是直接运过去的,而是要先运到新加坡,再从
17、新加坡转到澳大利亚西海岸。这样成本会更低,速度会更快,这一点让人很难想象,但是新加坡能做到。这不仅是说明新加坡的本事,而是说她的思维方式、运作模式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的经济已经是网络经济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货币网这种技术,它不仅沟通了人和人,还把各个经济活动、各种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了,把各种企业的庆典活动等经济活动互通互临,也就是把过去分散的点,变成一个有序的网,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把不属于我们的资源整合成为我们的资源。有句话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乎你能够整合、使用多少资源”,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此,我希望,望城不要只是站在望城看望城,站在望城看长沙
18、、湖南,要冲出望城看整个中国,看整个世界。从这里我们也就能够找到上面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从澳大利亚东海岸先运到新加坡,再运到西海岸,会比直接运输要快而且成本低呢?”答案就在于这个“网”。新加坡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张网,通过物流把世界的很多资源整合起来了。新加坡港以一个强大的枢纽网络,联系着世界上的200家船运公司和123个国家的600个港口。直接运输与集流配送以前我们的经济是点对点,就只是企业跟企业之间在相互做生意。比如,我要给10个供应商送货,每个供应商都有10个厂家。如果我都用自己的卡车来运送货物,那总共就要100趟次。但是如果我们试想先把货拉到一个点,再从一个点拉出去,将带来什么好处?首先
19、要明白的是“趟次”对于企业来讲,是成本和速度、时间。我把这种物流模式、组织方式,称为“八爪鱼类”组织方式,比原先的点对点的组织方式要强多了。试想“八爪鱼”,有很多爪子,如果这些爪子都各自为政,那它能做好事情吗?如果有的爪子往前爬,有的则往后爬,那么它永远也无法前进。我们以前的经济都是各自为政,这个企业生产的笔套是红色的,而另一个企业需要的却是绿色的,生产和供给对不上,产量、供求不对接,整个经济中大家都在盲目地做事情,没有组织、没有计划,整个社会效益低下。其实每个顶上的企业效益都很高,但是如果你要到河南找一个螺丝钉,到湖北找一个螺丝帽,等这些各地的零件都运到了,生产出的产品再运到全国各地,这其中
20、的运输成本之高昂可想而知。再如,我在装一个机器时,一个零部件还没运到,那么整个生产就要停止,停下来就为了等一个零部件,这一运作成本也就将整个产品的成本抬高了。今天,我们运用物流网来组织、整合供应商、物流运送、背后的供求关系,就需要一个网络平台来进行资源的整合。我们各个行业都将慢慢走向“八爪鱼”的组织方式,资源先进行整合,再进行分配。这种运作模式,相比以前的各自为政、资源重复浪费、供求不对接,而产生大量的成本、浪费,已经是一种比较高效益的组织方式。而今天的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种组织方式,而这个网最基础的架构就是物流。物流+加工+服务在物流过程中的中间点是一个集散中心,而如果说货物只是单纯从此地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应 物流 管理 复习资料 教学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