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健康教育讲解学习.doc
《健康与健康教育讲解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与健康教育讲解学习.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健康与健康教育-张素芳主编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在竞争程度日益加剧的今天,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掌握一些健康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一、 现代人的健康观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揭示了人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人们有理由认为,人的
2、生物学寿命在150岁以上,但即使是在衣食无忧的人类群体中,百岁老人也寥寥无几。这时因为人的寿命长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如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因此,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经从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的预防疾病和提升身体素质;从单纯的生理标准扩展到心理社会标准;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于是,新的健康观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1989年联合
3、国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饿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一概念表明,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结合。在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公认它是一个全面、明确、广泛适用、科学的健康概念。(一) 躯体健康从一般意义来说,所谓躯体健康,就是要有一个发育正常而又强健的体魄,没有生理上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不虚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几项标准可供参考。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衡量个人健康提出的十项标志是:(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
4、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刺。(3) 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4)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5) 能够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疾病。(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8) 反应敏锐,眼睛发亮,眼睑不易发炎。(9)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10)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我国中医学称健康人为“平人”,其具有下列生理特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红润。(二) 心理健康1、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都是健康概念不可分割的组成
5、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体、精确、绝对。因为心理现象是主观精神现象,它的度量和难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关于心理健康的涵义,国内外专家有过不少的研究和论述。心理学家英格里希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精神病学家梅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态。社会工作者波孟指出:心理健康是合乎一定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令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虽然关于心理健康的涵义,国内
6、外学者的理解各有不同,众说纷纭,但都倾向认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特性。中外心理健康专家们经过研究,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1) 心理常态,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正常发展水平上应做的活动,包括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2) 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若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程度上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 心理变态,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7、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程度上也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2、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个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什么?这时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 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世界卫生联合会具体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买特曼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量自己的能力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不脱离周围现
8、实环境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德国的精神病学家、教授舒尔兹的五项心理健康标准: 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人无法永远保持理性,但起码应能有意识地引导自我的行动,并能接纳自己的命运 能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强和弱,长处和短处,要宽待和悦纳属于自己的一切,让自己保持本来面貌,绝对不加以伪装。 能正视现实。人虽然或多或少要受到幼儿时期经营的影响,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并非像佛洛依德所说得:“对于过去,人是一个无力的附庸者。”同
9、样,人固然应有放眼未来的目标,或怀抱远大的志向,但是目光的焦点必须关注现在进行的事务。 能向新目标或新经验挑战。即对于富有挑战性的新目标或新经验的渴望甚于对寂静而安定的人生的期待。 独特性的人格特质。华中师范大学刘华山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有六条标准: 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既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 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系他人,善于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 人格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教育 讲解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