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图像分析基1知识讲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卫星图像分析基1知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图像分析基1知识讲解.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卫星图像分析基1-卫星图像分析基础1风云二号卫星简介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位于东经105赤道上空,它提供了以我国中部经度为中心的三分之一个地球范围内每小时一次的云图资料。这些云图资料将填补我国西部、西亚、印度洋上的大范围资料空白,对天气预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天气系统大多从西边来,过去我国天气预报用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日本的GMS卫星。在GMS云图上,我国处于观测区的西北边缘,不仅云图畸变很大,还不能看到从西边过来的天气系统。而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从西藏高原上东移的天气系统以及从印度洋
2、上北上的暖湿气流都对我国天气有十分重要影响。有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以后,从我国西面过来的天气系统将处于它的监视范围之内。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导风资料,将填补印度洋上的广大资料空白区。印度洋上空几乎没有岛屿,气象资料十分缺乏。印度洋上的卫星导风资料将是在这个地区进行天气分析的重要的基本资料。由于我国夏季季风的进退与印度洋上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印度洋的导风资料,还将对改进我国夏季季风进程的预报有意义。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每小时提供一次云图。在需要的时候,还要以进行加密观测。这种高频次的云图资料,可以有效地监视暴雨、台风等灾害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提供了大
3、气中云的信息以及热带地区大尺度环流系统分布的信息。这些信息揭示了大气中赤道辐合带、副热带高压等大尺度环流的中期振荡,是中期天气预报的有用工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亚洲地区第一次提供了水汽云图。水汽输送是大气中产生暴雨的基本条件。水汽云图所提供的大气中、高层水汽输送情况对于我国暴雨形成的分析服务也是十分有意义的。FY-2卫星采用自旋稳定的姿态保持方式:自旋轴垂直轨道平面误差80%69层积云陆地上,云量80%68层云厚,出现在洋面上,云厚约0.5公里64沙漠白砂60层积云洋面成片60积雪旧雪,已有3-7天,大部分在森林地区59新雪80层云薄洋面上42卷云薄,单独出在陆地上.36卷层云单独在陆地上32
4、晴天积云陆地上云量云量80%29中云(高层高积云)中等厚度68沙地谷地、平原、坡地,77沙地和矮树林17植被18针叶林12海洋,湖泊,河流9(7)表3可见光云图上主要目标物的色调色调目标物1.黑色海洋、湖泊、大的河流2.深灰色陆地上大面积森林覆盖区、牧场、草地、耕地3.灰色陆地上晴天积云、塔里木沙漠、陆地上单独出现的卷云4.灰白色大陆上的中高云5.白色积雪、冰冻的湖泊和海洋、中等厚度的云(中云、积云和层积云)6.浓白色大块厚云、积雨云团2.2红外云图红外云图:通过气象卫星上红外探测器得到的云图。一切绝对温度高于0度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气象卫星通过红外扫描仪可探测物体的温度。红外云图的优点是
5、不论白天夜间都可以实现连续观测,它的探测值是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在红外云图上的色调分布反映的是地面或云面的红外辐射或亮度温度分布,在这种云图上,色调愈暗,温度愈高,卫星接收到的红外辐射愈大;色调愈浅,温度愈低,辐射愈小。根据卫星云图上的色调差异可以估计地面、云面的温度分布。由于地表和大气的温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所以红外云图上的色调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红外云图上地面、云面色调随纬度和季度而变化在红外云图上,从赤道到极地,色调愈来愈变白,这是由于地面和云面的温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的缘故。同一高度上的云,愈往高纬度,云顶温度降低,其低云比中高云尤为明显。这就造成了在高纬度地区,低云和地表面的色调同
6、中高云的色调很相近,这种现象在冬季最明显,而且尤其是在夜间,最不容易区分出冷的地表面上空的云。在冬季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地表面和高云的温度差达100以上,在云图上有明显的反差;但是大陆极地区域,这种温度差不到20,这就是说在高纬度地区地表和云之间的温度差很小,所以在红外云图上只有很小的色调反差,不容易将云与冷地表区别开,云的类型也难以区别。红外云图上水面与陆地色调的变化在冬季中高纬度地区,海面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因此海面的色调比陆面要暗。但是到夏季,陆面的温度要高于海面温度,特别是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还不到夏季白天陆地增温较快,如山东半岛地区就表现为较暗的色调。如果陆地与水面的温度相近,则它们的色
7、调相近,水陆界线也不清楚。在白天的陆地上,干燥地表的温度变化较大,其色调变化也大;潮湿或有植被覆盖的地区,温度变化较干燥的地区小,其色调变化也较小。2.3卫星图像的基本特征:可见光云图与红外云图的比较可见光云图上物象的色调决定于其的反照率和太阳高度角,红外云图上物象的色调决定于它的温度,所以比较这两种云图,有一些外貌上相差很大,但也有些是十分相似的。请比较同一时刻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图1可见光和红外云图的比较可见光云图的西北侧E处色调很暗,这是因在该处太阳高度角太低,光照不足之故;图上,越往东南,太阳高度角越大,云色调越白。相应在红外云图上E处,由于该时已是深秋时刻,地表的温度较低,显现较浅
8、的色调。图中AB为白色卷云带,之下为中低云区,之南M处为较厚的中低云区。在红外云图上,越往南,温度越高,色调越暗。2.4水汽云图以6.7微米为中心的吸收带是水汽强吸收带,在这一带内,卫星接收的是水汽发出的辐射,水汽一面吸收来自下面的辐射,同时又以自身温度发射红外辐射。如果大气中水汽含量愈多,吸收来自下面的红外辐射愈多,到达卫星的辐射就愈少。所以由卫星测量这一吸收带的辐射就能推测大气中水汽含量。由这一吸收带得出的图象称水汽图。对于给定的T(z),卫星在水汽通道测量的辐射决定于水汽含量。水汽越多,透过率越小,卫星接收的辐射越小,因此根据卫星测量的水汽辐射可以推算大气中的水汽分布。在水汽图上,色调愈
9、白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愈多,反之就愈少。比较水汽图和红外云图,发现水汽图有以下特点:1、在水汽图上,积雨云和卷云的表现十分清楚,其特征与红外云图类同;2、难以在水汽图上见到地表和低云(低于850百帕),其发射的辐射被大气全部吸收而不能到达卫星;3、在水汽图上的水汽表现远比红外图上的云区要宽广,因为在没有云的地方仍然有水汽存在;因此在水汽图上水汽区比云区要连续完整;4、在水汽图上色调浅白的地区是对流层上部的湿区,一般与上升运动相联系;色调为黑区是大汽中的干区,相应大气中的下沉运动。图(a)1999年9月5日10时GMS-5可见光可见光云图,云系更为断裂,D涡旋没有任何表现。但可见光图上的有些目标物
10、,特别是低云在水汽图上没有表现。图(b)1999年9月5日10时GMS-5红外红外云图上的A-B-C和G-D-E-F呈现断裂云系,D处涡旋较为清楚,但不如水汽图清淅明显,I处的雷暴仍很清楚。图(c)1999年9月5日10时GMS-5水汽从A-B-C为一条宽的水汽带,D处为一涡旋,从G-D-E-F是另一条水汽带;两水汽带间为一窄的暗带,在G-D-E-F的西侧为一大片暗区;在A-B-C水汽带的I处镶嵌一雷暴云团,在水汽图上的色调最明亮。2.5卫星云图上识别云的六个判据在卫星云图上,云的识别可以根据以下六个判据:结构型式、范围大小、边界形状、色调、暗影和纹理。2.5.1结构形式在云图上,所谓结构型式
11、是指目标物对光的不同强弱的反射或其辐射的发射所形成的不同明暗程度物象点的分布式样,这些物象点的分布可以是有组织的,也可以是散乱的,即表现为一定的结构型式。卫星云图上云的结构型式有带状、涡旋状、团状(块)、细胞状和波状等。由云的结构型式有助于识别云的种类和云的形成过程,如:冬季洋面的开口细胞状云系,是由积云或浓积云组成,它是冷空气到达洋面受海面加热变性而形成的;大尺度的带状云系主要是由高层云和高积云组成的;团状云块一般是积雨云等。由云的分布型式有助于识别天气系统,如锋面、急流呈带状云系,台风、气旋(低压、冷涡)具有涡旋结构等。在一张云图上,常包含有许多复杂型式,并且有些型式是相互重迭的,这种重迭
12、型式常是由于陆地地貌、水、冰雪和云同时存在引起的,或者是由于高、中、低云同时造成的,这种复杂型式的分析要很仔细,可借助不同时相和多通道云图相互比较,以及对物象的认识,判别结构型式和形成原因。2.5.2范围大小在卫星云图上,云的类型不同,其范围也不同。如与气旋、锋面相连的高层高积云和卷云的分布范围很广,可达上千公里;而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相联的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的范围很小。因此从云的范围可以识别云的类型、天气系统的尺度和大气物理过程。如在山脉背风坡一侧出现的排列相互平行的细云线,就能知道这是山脉背风坡一侧重力波形成的。2.5.3.边界形状在卫星云图上,各类物象都有自已的边界形状,所以根据不同的边
13、界可以判别各类物象。各种云的边界形状有直线的、圆形的、扇形的,有呈气旋性弯曲的、也有呈反气旋性弯曲的,有的云(如层云和雾)的边界十分整齐光滑,有的云(积云和浓积云)的边界则很不整齐。云的边界还是判断天气系统的重要依据,如急流云系的左界整齐光滑,冷锋云带呈气旋性弯曲等。2.5.4色调色调有时也称亮度或灰度,它是指卫星云图上物象的明暗程度。不同通道图象上的色调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如可见光云图上的色调与物象的反照率、太阳高度角有关。对云而言,其色调与它的厚度、成份(水滴或冰粒子性质)和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云的厚度越厚,反照率越大,色调越白,大而厚的积雨云的色调最白,因此由云的色调可以推算云的厚度。在相
14、同的照明和云厚条件下,水滴云要比冰云白。对水面的色调取决于水面的光滑程度、含盐量、混浊度和水层的深浅,一般地说,光滑的水面(风很小)表现为黑色;水层越浅,水越混浊,则其色调越浅。在红外云图上,物象的色调决定于其本身的温度,温度越高色调越黑。由于云顶温度随大气高度增加而降低,云顶越高,其温度越低,色调就越白;因此根据物象的温度能判别云属于那一种类型和地表。积雨云和卷云的色调最白,夏季白天沙漠地区,温度高,色调很黑。在短波红外云图上,白天物象一方面反射太阳辐射的同时,其以自身的温度发出短波红外辐射,所以图象上的色调不仅取决于反照率,还决定于温度,造成图象十分复杂,根据色调识别物象很困难。在水汽图上
15、,根据色调可以识别水汽分布,但是由水汽图也能判别积雨云和卷云。2.5.5暗形暗影是在一定太阳高度之下,高的目标物在低的目标物上的投影。所以暗影都有出现于目标物的背光一侧边界处。暗影只能出现于可见光云图上,它反映了云的垂直分布状况。由暗影可以识别云的类别。在分析暗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暗影的宽度与云顶高度有关,云顶越高,暗影越宽。2)暗影的宽度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高度角越低,迎太阳一侧云的色调越明亮,背太阳光一侧出现暗影。所以冬季中高纬度地区或早晨的卫星云图上,一些较高云的暗影较明显。而太阳高度角较高时,如低纬度地区或中午前后期间,即使是卷云或积雨云也难以从云图上见到卷云。3)在上午的卫星云
16、图上,暗影出现于云的西边界一侧;如若是下午的云图上,则暗影出现于云区的东边界一侧。4)暗影只能出现于色调较浅的下表面上,如低云、积雪或太阳耀斑区内容易见到暗影。在分析暗影时要将裂缝与暗影区分开。2.5.6纹理(图2)纹理是指云顶表面或其它物象表面光滑程度的判据。云的类型不同、或云的厚度不一,使云顶表面很光滑或者呈现多起伏、多斑点和皱纹,或者是纤维状。由云的纹理能识别不同种类的云。如果云顶表面很光滑和均匀,表示云顶高度和厚度相差很小,层云和雾具有这种特征;如果云的纹理多皱纹和斑点,就明云顶表面多起伏,云顶高度不一,积状云具有这种特征;如果云的纹理是纤维状,则这种云一定是卷状云。有时候在大片云区中
17、出现有一条条很亮的或暗的条纹,其可以是直线或弯曲的,这些条纹称“纹路”或“纹线”。这种纹线与云的走向有关,指示1000500百帕间等厚度线的走向。图2傍晚可见光云图A、B、C等处表现为云顶纹理不均匀,在这些地方出现云顶凸起,常称之穿透性对流云顶,每个云顶处在迎太阳一侧很明亮,背阳光一侧出现暗影,云顶高度很高,对流强烈,地面报告相应这些云顶处有龙卷风出现。2.6卫星云图上各类云的识别由以上识别云的六个判据,能识别三大类:卷状云、对流性云和层状云,其中包括九种云:卷状云、积雨云、中云(高层高积云)、积云浓积云、层积云、层云或雾等。在卫星云图上上显示的云是地面观测到云的集合体,如果地面观测到的云小于
18、卫星探测的分辨率,则这种云在卫星云图上难以判别。2.6.1卷状云卷云的色调卷云的高度高,温度低,它由冰晶组成,反照率低,对可见光具有透明性。所以其色调:1)在红外云图上,通常表现成白色,与地表、中低云间有强的对比度,很容易将它们区分开。只有十分稀薄的卷云,色调较暗。2)在可见光云图上,卷云的色调变化范围很大,由深灰到浅白色,这决定于卷云的厚度,有时能透过卷云看到其下面的地面目标物。3)在水汽图上,卷云的色调呈白色。卷状云的识别在卫星云图上,卷云分为:卷层云、纤维(羽毛)状卷云、卷云砧和密卷云。它们的特点有:1.卷层云(图3)(1)结构型式:卷层云与高空槽、急流、锋面和气旋等天气尺度系统相联,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星 图像 分析 知识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