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培训讲学.doc
《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培训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培训讲学.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光学理论分析光学系统是由透镜组合而成,本章主要叙述光的基本原理,透镜的几何光学成像理论,以及像差的问题,当中并以光学厂实际生产的镜头为例子,辅以印证理论。 1-1 基本原理 光是自然界的产物,以下就光的特性以及物理量加以说明。 1-1.1 可见光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之一部份,人的眼睛可视为是电磁波接收器,工作于此波段并依此定义出可见光。在光学中常用奈米(nanometer;1nm=110-9m)为波长单位,图 1-1显示可见光中心区域波长约为 550nm,颜色为黄绿色。视力灵敏曲线在长波长及短波长处渐趋近于轴。一般定视力灵敏度降至其最大值的1%处为极限,两极限的波长值分别约为 430nm
2、 和 690nm。在此限度外之辐射若强度够的话,眼睛仍能探测到;若强度弱时,在许多物理实验中可用照相底片或感光灵敏之电子探测器代替人眼。 因光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特性,一般物理现象的解释则采用适性策略:对于光的行进以电磁波解释,对于光的吸收与辐射,则以粒子特性来处理。 一般基础光学依光的性质和实验结果分为三类: 1. 几何光学:将光视为粒子处理,但考虑的是整体特性表现,亦即对光的描述是用光线(ray)的集合光束(light beam),以及物点、像点等概念。2. 量子光学:将光视为粒子处理,但探讨的是各别粒子本质。3. 波动光学:将光视为电磁波处理,本领域又称物理光学。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精密光
3、学组件,因此以几何光学为应用基础。1-1.1 光源和光速 物体本身能发光的,如太阳、火焰、电灯、雷射称为光源(luminous source)。藉由光源照射物体而反射光线,方能使我们感觉物体的存在。光线可看做是由许多光子(photon)所组成,至于光束则是由许多光线汇集而成的光束线。 光在真空中,具有最大的速度,用符号 c 代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自然界的常数:c=299,792.5km/s30 万公里/秒。 1-1.2 光度与照度 光源的发光强度称为光度(luminous intensity)。以鲸油脂制成的蜡烛,每小时燃烧 120 格冷(1grain0.0648 克),所发出的光度,定为一
4、国际烛光。 光源每单位时间所辐射出来的能量,为此光源之辐射通量,只有某小部份(波长从 400nm 到 700nm)的辐射通量能使人眼感觉其存在,此部份的辐射通量称之为光通量(luminous flux),单位为流明(lumen)。一标准烛光的光源,在一立体弧度角内所通过的光通量,称为一流明。 物体被照射时,在与光线垂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illuminance),单位为流明/公尺2。 1-1.3 光的直线传播 在均匀的介质中,光前进的方式是以直线的方式而行,早期的针孔像机(pinhole camera)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装成,足以证明光是直线前进的,观察像面上所成的像,是
5、上下颠倒并且左右相反,像高与针孔至像面距离成正比关系,没有像差问题,且有相当程度的景深效果,如此看来针孔像机近似完美的光学系统,但是针孔非常地小,亮度却是一大问题,且分辨率将受限于绕射极限。 1-1.4 折射率 光学中折射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用符号 n 表示。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定义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介质速度中的比值 n cv, . (1-1.1) 式中 n 表示折射率,c 表真空中之光速,v 表光在介质中之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光速的四分之三,所以水的折射率约为 1.3,而一般光学玻璃的折射率约为 1.5,至于空气 n1。折射率还有一个特性,介质中的折射率会随着光波波长而改变,这种关系
6、也就是引起色散(dispersion)现象的原因。1-1.5 光程 光程(optical path 简称 op)也是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对一个均匀介质而言,它的定义是介质折射率 n 与实际光线所行走路径s 的乘积 opns。 (1-1.2)若光所经过的是由 m 种不同折射率所构成的均匀介质层,那么光从 1 到 m 层介质的光程计算就应该是各层介质的折射率与实际路径乘绩的总和为 op1mi=nisi。 . 1-1.3)如果光是在非均匀性的介质中行走,介质折射率就是一个位置的函数,光程计算相当于由起点(a)到终点(b)经过了多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 opban(s)ds。 (1-1.4) 1-1
7、.6 色散 由于折射率是波长的函数 n(),所以当一束复色光经折射后,因各单色光的折射率各不相同,造成折射方向有所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色散。色散能力表示式如下 1FDnncn? . (1-1.5) 式中Fn表蓝光(486.13nm)在介质 n 的折射率,nc 表红光(656.27nm)在介质 n 的折射率,以及Dn表黄光(589.29nm)在介质 n 的折射率。 然而对于一般玻璃而言,? 值约在 0.0120.05 之间,数值较小使用上不方便,反而其倒数较常用来衡量介质的色散能力,一般称 ? 值倒数为 Abbe 数(Abbe number)Vd Vd1v 1DFnnnc?. (1-1.6) Vd
8、值约介于 2080 之间,此值越小表示色散愈大。1-1.7 光学玻璃 用于制造成透镜等光学组件的玻璃,特别讲究纯度和均匀度等性质,所以称为光学玻璃。描述光学玻璃有两个重要的参数为折射率Nd与 Abbe 数 VD。有了 ND值及 VD值,那么光学玻璃的光学特性就几乎完全掌握了。光学玻璃之材质务必兼顾到光学性质,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现分别叙述如下: 性能分为 a.光学性质:折射率、色散率、着色度。b.物理性质:比重。c.机械性质:硬度(耗损率)、冲击、弯曲率。d.热性质:转移点、软化点、线膨胀系数。e.电气性质:使用波长。f.化学性质:耐水性、耐酸碱性、耐风化性。 特性有 a.耐水性、耐酸碱性良
9、好,即化学性质稳定。b.一般而言,折射率高者,耐酸性差,耐水性好,普遍来说材质含铅,所以比重较重。相反地,折射率低者,耐酸性好而耐水性差,比重较轻。c.研磨之难易度视光学玻璃被水侵蚀之快慢而定,耐水性差最易研磨,而耐水性良好即难研磨。d.耐化学性差之光学玻璃,较易研磨,但研磨面较易产生云雾霉状,或腐蚀。 品质定义为 a.依折射率与色散率而分,其种类共有两百多种。b.光学上之均匀性。c.光学公差,折射率Nd:0.000010.0001,色散率Vd:0.20.05%。d.脉纹、气泡与偏心。1-2 光的波动性质反射与折射是透镜成像的理论基础,用几何光学便可解释,但考虑绕射等性质时,需用波动概念,应用
10、干涉原理,可以检查镜片的表面精度,所以本节将叙述光的波动性质。 1-2.1 反射与折射 图 1-2 显示空气中有一光束照于水面上,在水表面上产生反射现象,当其进入水中即发生折射,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i,反射光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r,固定入射光的折射角度为 ?t,但改变波长,折射角度会随波长之增加而增加,短波长之光线偏折较大之角度,有较小折射角,图中 1表示红光(R),2表示绿光(G),3表示蓝光(B)之折射角度。 反射与折射定律定义为入射、反射与折射光在法线两侧,且与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角与折射角遵守斯涅尔(Snell)定律 nsinqi = n sinq t 。 . (1-2
11、.1) 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qi =qr ,入射光束在光滑的表面会产生反射,但如在粗糙的表面则会产生漫射(diffuse reflection)现象,大半由于漫射之故,我们才能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1-2.2 干涉 (Interference) 肥皂泡沫、油膜和其它薄膜的色彩是由于光的干涉所产生。图 1-3 显示一均匀之薄膜,厚度为 t,折射率为 n。今有一单色光照射在薄膜上,其入射角为 i,则有一部份光被薄膜之上表面反射,进入观察点,另一部份光折射进入薄膜,被下表面反射,同样进入观察点,此两束光所经过之路程不同,进入薄膜之光线多走了 2a(如图所示)距离,但光在薄膜中之传播速率较空气中慢,故薄
12、膜内单位长度之波数较空气中多,所以薄膜中 2a 之距离,相当于空气中 2na之距离,此称为光程长度,而光程长度差的大小决定光的干涉情况。假设入射角 i=0,则 a=t(薄膜厚度),对一厚度为 t 之薄膜,其经上、下两表面反射后,在回至空气的两束光线,其光程长度差连同相改变/2 之和为Y =2nt l。 . (1-2.2) 若此值为波长之整数倍,则有建设性干涉,而呈现明亮区,若此值为半波长之奇整数倍,则有破坏性干涉,而呈黑暗区。上面是薄膜所反射的光之干涉情况,另外还有透过薄膜之光的干涉情况,如下图图 1-3 显示一均匀之薄膜,厚度为 t,折射率为 n。今有一单色光照射在薄膜上,其入射角为 i,则
13、有一部份光被薄膜之上表面反射,进入观察点,另一部份光折射进入薄膜,被下表面反射,同样进入观察点,此两束光所经过之路程不同,进入薄膜之光线多走了 2a(如图所示)距离,但光在薄膜中之传播速率较空气中慢,故薄膜内单位长度之波数较空气中多,所以薄膜中 2a 之距离,相当于空气中 2na之距离,此称为光程长度,而光程长度差的大小决定光的干涉情况。假设入射角 i=0,则 a=t(薄膜厚度),对一厚度为 t 之薄膜,其经上、下两表面反射后,在回至空气的两束光线,其光程长度差连同相改变/2 之和为Y=2nt 2l。 . (1-2.2)若此值为波长之整数倍,则有建设性干涉,而呈现明亮区,若此值为半波长之奇整数
14、倍,则有破坏性干涉,而呈黑暗区。 上面是薄膜所反射的光之干涉情况,另外还有透过薄膜之光的干涉情况,如下图图 1-4 光束 a 连续穿过薄膜之两表面,光束 b 穿过薄膜之前,经上、下两表面各反射一次。光束 a 不经反射,故其波形与入射光相同,光束 b 经两次由薄膜至空气之反射,故波形亦不颠倒,故透过厚度为t 之薄膜的两光束,仅有光程长度差,而无相改变,假设入射角 i=0或甚小时,则光程长度差为Y=2nt。 (1-2.3)同样的,若光程长度差为波长之整数倍,则两光束有建设性干涉,若此光程长度差为半波长之奇整数倍,则产生破坏性干涉。自薄膜反射之两光束比经薄膜透射之两光束多一相改变,即 Y 比 Y多/
15、2,故自薄膜上面见到的干涉条纹与自薄膜下面见到的干涉条纹正好相反。1-2.3 衍射(Diffraction) 绕射是光在障碍物附近,如狭缝边缘的弯曲现象,镜头光学设计的 performance 有一定的极限,即受限于绕射的现象,称为绕射极限。 图 1-5 为入射波经过狭缝宽度 a时,狭缝外围产生亮度,即为绕射现象,当 a / ? 趋近于 0 时绕射现象益趋显著,减少狭缝宽度a 时绕射波变大,所以在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孔径,如果小到某一程度,就会产生绕射现象。 由于绕射与干涉同样会产生条纹,但是条纹并不相同,表 3 是干涉条纹与绕射条纹之比较。 1-3 薄透镜系统 在光学的应用上,光学曲面比光学平面
16、的应用要广泛的多,因为光学曲面除了和光学平面一样会造成光线方向的改变外,还能使光束产生发散(diverge),或会聚(converge)的现象,因而有不同的成像方式。 光学系统最常使用的组件,是将一块透明玻璃相对的两面磨成球面,一般统称为透镜(lens),此外也可将透明塑料材料制成非球面透镜,透镜分类如下:1. 凸透镜(convex lens),透镜中间部分较四周边缘厚者称之,图 1-6。图 1-6 凸透镜形状 a.双凸透镜 b.平凸透镜 c.月凸透镜2. 凹透镜(concave lens),透镜中间部分较四周边缘薄者称之,图 1-7。图 1-7 凹透镜形状 a.双凹透镜 b.平凹透镜 c.月
17、凹透镜1-3.1 成像公式 我们先对公式中所用到的符号加以定义及解释:1. 光线由左射向右,曲面左侧之距离定为负,右侧为正。 2. 曲率(curvature)中心在曲面右侧者,其半径为正号。 3. 若出射或入射于曲面的光线,转向法线(normal)为逆时钟方向,则该角度定义为负。4. 一般定光轴方向为 z 轴,像高方向为 y 轴,x 轴则与本文表面垂直。虽然薄透镜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但基本上它仍然是由两个单一球面,中间夹着透明材料组成,所以对这样的系统成像就相当于做了两次单一球面成像,物对于第一球面所成的像(或像距),就相当于第二面的物(或物距) 式中o 表示第一球面物点与物距,i1 表第一球
18、面成像点与像距(也是第二球面的物点 o2), r1 表第一球面曲率半径,n 表第一球面物面折射率, n表第一球面像面折射率。 经过第二球面的再次成像,就完成了薄透镜的成像过程.式中2o表示第二球面物点与物距, i2表示第二球面成像点与像距, r2表示第二球面曲率半径,n 表示第二球面物面折射率, n表示第二球面像面折射率。 因薄透镜的厚度(t=0)可以忽略不计,所以1i=2o+t =2o,因为物点位于第二球面之右侧,所以2o之符号要带负值。将(1-3.1)式和(1-3.2)式相加可得 其中o, i2相当于对薄透镜成像的物距与像距, i2重新用i 符号来表示像距 假设物点在无限远处( o ),那
19、么像点必在第二焦点上假设物点在第一焦点上,那么像点必在无限远处( i )由(1-3.5)式和(1-3.6)式可得薄透镜的两焦距长比值为假设薄透镜是放在均匀的空气介质环境中,即 n =1= n,则此即著名的造镜者公式(Lens makers formula)4。 因此可由材质折射率和曲率半径计算透镜的焦距。 折光本领定义为(1-3.5)、(1-3.6)式等号右边之值物距、像距等量的量度都是从中心点 A 点算起,我们称为薄透镜的高斯成像公式(Gaussian formula)4。我们可将成像公式写成另一种形式。我们以第一焦平面和第二焦平面为基准来计算透镜的物距和像距,分别用 X 及 X表示之,如图
20、1-9 由相似三角形可得边长成比例为根据(1-3.10)式,我们得到了另一个形式的成像公式称之为透镜成像的牛顿式(Newtonian form)4。 1-3.2 放大率(Magnification) 对于薄透镜横向放大率的讨论,我们可以直接从图 1-9 和 (1-3.10)式得到对于 n=n的系统而言,可用更简单的公式来计算横向放大率的值。因为过中心的光线不会产生偏折的情形,利用边长成比例关系可知:例如扫描仪的光学系统,物像距=250mm,物高为 216mm,像宽为 20.42mm,光学系统放大率如下式 对一个以上的薄透镜所组成的薄透镜系统成像,处理的方式同样是先对第一个薄透镜系统成像,把所成
21、的像当作是后面一个薄透镜的物,然后再一次成像,这个像又可看成是下一个薄透镜的物,依此类推,直到对系统的最后一个薄透镜成像为止,最后所成的像就是物对整个薄透镜组合系统所成的像。 例如凸透镜(f1=10mm)和凹透镜(f210mm)放在空气中,两透镜相距 15mm,在凸透镜前 20mm(o 20mm)处,放置一物体,物高 20mm,像的位置、 大小、性质关系如下: 1-4 厚透镜系统大多数之折射问题中都有一个以上之折射面,光由空气进入玻璃再进入空气,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等常有两个以上之折射面。相对于忽略厚度的薄透镜来说,真实透镜是指将透镜厚度也考虑进去的透镜,也就是所谓的厚透镜。 1-4.1 厚
22、透镜(Thick lens)例如有一个无穷远的物点,经过厚透镜后的成像位置,此厚透镜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r1=12.79mm、 r2=12.79mm,厚度t =1.87mm,折射率 n1.77,并将此透镜放置在 n 与 n皆为 1.0 的环境中。点,经厚透镜折射后,成像位置在第二球面的右边 8.1mm 处。 1-4.2 主光点 厚透镜中,我们定义了两个主光点的位置,用符号 H 及 H表示之,通过主光点和光轴垂直的面称为主光面。 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射置厚透镜,遇到第二主平面时会以折向第二焦点的方向前进,而经过第一焦点的入射光线在碰到第一主平面后会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前进。主平面在系统中的位置会因透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 元件 加工 技术培训 讲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