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资料教程文件.doc
《基础工程复习资料教程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复习资料教程文件.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基础工程复习资料-1.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及地基失事的影响:基础工程属于底下隐蔽工程,它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一旦地基基础发生事故,补救非常困难,财力花费大,有些几乎无法补救。2. 地基基础工程问题的主要类型有:由于地基基础问题引起的上部结构倾斜、墙体破坏基础自身的破坏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或沉降量过大边坡散失稳定性其他特殊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地基失效。3. 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一地基的强度条件,二地基的变形条件。4.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
2、原则:地基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防止地基土体强度破坏及散失稳定性应进行必要的地基变形计算,使之不超过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以免引起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损伤或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基础的材料形式,构造和尺寸,除应能适应上部结构,符合使用要求,满足上述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的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5.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的内容和一般步骤:充分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查资料选择基础类型和平面布置方案确定地基治理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确定地基承载力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进行必要的地基稳定性和地基变形计算进行基础结构设计绘制基础施工详图。6. 选择基础埋深的原则
3、:保证建筑物基础安全稳定、耐久使用的前提下,应尽量浅埋以便节省投资,方便施工。7. 在成层的地基中,有时在持力层以下有高压缩性的土层,将此土称为软弱下卧层。满足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要求实质上也就是保证了上腹持力层将不发生冲剪破坏8. 浅基础的施工要点:浅基础的施工关键是需要形成一个安全、方便的施工条件。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土质条件采用放坡或支挡的方法来保持基坑的稳定性。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还需要降低地下水位,使基坑土质干燥,以便施工。9. 基础埋深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建筑物的使用条件、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和性质;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环境条件,建筑物周围排水沟的布置。10. 什么是地基特征值,其确定
4、方法?:地基特征值是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的值。方法:按修正公式确定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用理论公式确定按荷载试验确定。11. 按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当载荷试验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极限时,去该比例极限所对应的荷载值P1当极限荷载Pu确定,且Pu2PL时,取荷载极限值Pu的一半不能按上述两种方法确定时,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12. 为什么要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满足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要求实质上也就是保证了上覆持力层就爱那个不发生冲剪破坏。如果软弱下卧层不满足要求,
5、应考虑增大基础底面积或改变基础埋深,甚至改用地基处理或深基础设计的地基基础方案。13. 基础的分析法分类:不考虑共同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考虑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14. 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有:采用刚度较大基础形式采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施工方案。还包括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和施工措施15. 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一建筑措施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及合理布置纵横墙设置沉降缝控制相邻建筑物基础的间距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二结构措施减轻建筑物自重设置圈梁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应力增强上部结构刚度或采用非敏感性结构;三施工措
6、施,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注意施工方法。16. 沉降缝的位置选择:平面形式复杂的建筑物的转折部位建筑物的高度或荷载突变处长高比较大的建筑物适当部位地基土压缩性显著变化处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17. 相邻房屋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同期建造的两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影响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的影响。18. 桩基础的适用性:地基的上层土质差而下层土质较好或地基软硬不均或荷载不均,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不均匀变形的要求需要长时间保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处承受较大垂直荷载外,尚有较大偏心荷载、水平荷载、动力或周期性荷载的作用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相当敏感;或建筑物受到大面积底面超
7、载的影响;或地基土性特殊。19. 桩基础设计原则:所有桩基础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内容包括: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计算;桩端平面以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桩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承台及桩身承载力计算下列桩基础尚应进行变形验算: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物以及桩端持力层为粘性土、粉土或存在软弱下卧层的一级建筑桩基础的沉降验算;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对水平变为要求严格的一级建筑桩基础的水平变位验算对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许限制裂缝宽度的砼桩身和承台,还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验算。20. 桩的分类:按承载性状分:摩擦型桩(摩擦桩;端承摩擦桩)端承型桩(端承型;摩擦端承型)按施工方法分:预制桩;
8、灌注桩。21.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桩的承载传递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单桩的破坏模式。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按材料强度确定,静载荷试验方法,静力触探法,经验公式法,动力试桩法。23. 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能以及其破坏性状:工作性能:桩的荷载的传递桩身发生弹性压缩变形桩底土层发生压缩变形桩侧土对桩产生侧摩阻力。破坏性状:24.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满足规定:一级建筑桩基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并结合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方法综合确定二级建筑桩基应根据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经验参数等估算,并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验桩资料综合确定。无可参照的试桩资料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应
9、由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三级建筑桩基,如无原位测试资料,可利用承载力试验三叔估算。25. 桩侧负摩阻力:桩土之间的相对位移的方向决定了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当桩周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的位移时,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要确定桩侧负摩阻力大小,首先就得确定产生负摩阻力的深度及强度的大小。在ln深度处桩周土与桩截面沉降相等,两者无相对位移发生,其摩阻力为零,正负摩阻力变换处为零的点称为中性点。26. 下列情况下考虑桩侧负摩阻力作用: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软硬土层时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底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积时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中有效应力
10、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27. 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因素;荷载水平、桩间土性质、桩长、桩土相对刚度、复合地基置换率、固结时间、垫层情况等。28. 桩基沉降验算:砌体承重结构由局部倾斜控制,框架结构由相邻桩基础的沉降差控制,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由倾斜值控制。29. 复合地基的概念及效用:复合地基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的人工地基。作用:桩体效用垫层效用排水固结效用挤密效用加筋效用。30. 何谓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n定义为桩顶的竖向应力p与桩间土的平均竖向应力之比:n=p/s影戏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工程 复习资料 教程 文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