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结构与动态教案说课讲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物结构与动态教案说课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结构与动态教案说课讲解.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教师姓名:_彭玮_年 级:2006级 班 级:动画班_专 业: 动画 课程名称:人物结构与动态速写2007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教务处印制备课要求一、 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结构和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明确重难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每节课的课时计划。二、 在个人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提倡集体备课、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三、 教案必须具备以下环节:1.课题(包括章节序号);2.教学目的(要求);3.教学主要内容;4.重点和难点分析;5.教学方法;6.教改措施;7.课时安排;8.教学手段;9.授课
2、程序;10.板书设计;11.作业处理;12.教学小结。四、 教案注意保存以备检查。教 学 进 度 表选用何种教材人体造型基础沈兆荣 上海教育出版社全学期总课时数实际授课时数实验课时数实践环节机动备注 80 课时课时30 16课时 48课时2课时周数章、节序数课 题(内 容)课时备注8第一章第二章人体基本结构的概括与人体比例人体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209第三章第四章人体局部解剖之脊柱人体局部解剖之躯干的骨格与肌肉2010第五章第六章人体局部解剖之头部的形体人体局部解剖之上肢形体2011 第七章第八章 人体局部解剖之下肢形体人体运动规律及动态特征20周数章、节序数课 题(内 容)课时备注教研室意见
3、: 教研室主任签名: 课时异动情况记载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教案人物结构与动态速写前言人体造型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一门主课。如何获得人体造型的能力,不是每个初学者一开始就认识清楚的。初学者易于在人体习作中拘泥于对象表面的细节和明暗,或是重视了解剖学的学习,却又偏重于名称和术语的背诵,而忽视了对人体结构和变化的形态记忆。这样,一旦进行创作,就无法把想像中的人物形象随心所欲地勾勒出来即使依赖照片或进行模特儿写生,也难于抓住要领。当然,人体造型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由静到动、由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过程。但学习与研究的重点应是人体结构的形态和变化。对于人体结构的了解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总体的观念,然后可以
4、对各个局部形体进行分解和组合的研究。有关骨胳、肌肉、关节等构造的进一步分析,是正确理解人体形态和变化的基础,有利于对人体的形态进行概括和深入刻画。但是,在实践中对人体结构的形象记忆是第一位的。人体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之中,结构与运动是人体两个最基本属性。塑造活着的人体必须符合人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熟悉了人体相对静止状态的基本结构之后,还需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绘画人体是通过平面表现立体的艺术,掌握人体的透视变化,是表现结构与运动不可缺少的手段,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具备人体造型的基本能力。人体艺术的形象塑造,它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人体体态特征的描绘、个性的揭示,以及神情的刻画。
5、然而只有具备了人体造型的基本功,塑造的艺术形象才能达到形神兼备,以至最后进入“以神写形”的更高境地。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的概括与人体比例一、 课题:人体基本结构的概括二、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人体整体的结构,建立人体形态的总体观念。三、 教学主要内容:人体由脊椎连贯起来的三个主要部分、人体比例。四、 重点和难点分析:怎样吧看来复杂的人体简单的认知为“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从而理解人体运动的规律。五、 教学方法:讲授、图解。六、 课时安排:4课时讲授新课、8课时练习。七、 教学手段:讲授、辅导绘画八、 授课程序:1、 导入:人的形体是很复杂的,人的具体形体特征是由哪些重要的部分组成的呢?
6、要了解细节、具体、复杂的人体,首先得从整体出发,从人体的基本规律出发。2、 讲授内容:(一) 人体基本结构的概括:人人在生物学分类中属脊椎动物。人体的脊椎成垂直状的纵轴,身体左右对称,是人在形态构造上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主要特征。人体的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连贯头、胸、骨盆三个主要部分,并以肩脾带与骨盆带为纽带,连结上肢和下肢,形成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因此可以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四句话来进行概括:a、 一竖人体的脊柱。人与动物脊椎的区别人的脊椎是垂直的纵轴,有四个弯曲,故具有直立行走、支撑体重、缓冲震动和进行各种运动的作用:动物的脊推是横轴,只有两个弯曲,因而躯体与地面平行,只能四足着地行走
7、。脊柱线脊柱是人体的脊梁骨,脊椎是垂直的纵轴,也是人体结构和形态上的主要特征。b、 二横肩胛带横线与骨盆带横线。肩脚带与骨盆带位于躯干的上下两端,是躯干连结四肢的纽带。肩脚带横线(左右肩峰之间的连线)与骨盆带横线(左右大转子之间的连线)的相互关系,显示了人体上下两部形体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一图是平行、二图是倾斜,三、四是旋转。“对置”:肩脚带横线与骨盆带横线相互扭动的关系也可称作“对置”。“对置”通常是胸和肩脚带在同一方位,而臀部和腿部扭转到相反方向的轴线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右图)是“对置”的典范。十六世纪在意大利曾引起一阵热潮,不少人都想在一个简单的动作里创造出最巧妙
8、的人体“对置”。其实,巧妙的对置”就在人体躯干的两端 “二横”之中。c、 三体积 头、胸廓、骨盆三部分体积。人体的头部、胸部和骨盆三部分的形体可概括成三块立方体,称三体积。头部,人之首,由面颜与头颅二部分合成。形状为一块高比宽要长的立方体。胸部,躯干之上部,内由胸骨、肋骨和胸椎连结成卵圆形笼状胸廓,基本上是固定结构,以保护人体心肺等重要的内脏器官。外形上胸部是呈倾斜的立方体。骨盆,躯干之下部。也是由骨胳固定的结构。外形上与胸部呈相反倾斜,其立方体的高度较胸为短。三体积均是固定不动的整体,由脊椎贯串连结,脊柱的活动可使三部分体积相互发生不同的位置变化。三体积的位置变化:人体脊椎的弯曲、旋转,形成
9、了三体积的俯仰、倾斜和扭动等不同状态化,这些位置的变化显示了人体躯干的基本形态,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透视变化。其相互关系是人体动态造型使之生动和具有深度感的关键。d、 四肢上肢与下肢。四肢包括上肢与下肢。都是连结在躯干四端近粗远细的圆椎形体块。下肢由靛关节、膝关节和踩关节相互连结。上肢由胸部延伸出肩、上臂、前臂、手等部分,并由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相互连结.以上概括可以树立对人体形态构造的总体观念,而且也是研究人体运动规律、透视变化的前题。(二)人体比例:人体是由各部分形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结合构成的。正确地塑造人体,必须掌握比例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作画者整体与局部辩证观念的体现。如果我们观
10、察一下儿童画,就会明显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把人的头部画得比身子大几倍。为什么呢?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脸最重要,他们未曾受过比较的观察方法的训练。人体的比例关系就是比较的观念。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以头长为标准,以头的长度来测量全身和各部分的关索,这是人体全身与各局部之间的量度比较。以画直立人体作业的过程为例,在确定人体中心线的动势和全身长度之后,以运用比例规律,正确无误地找到人体各部分的位置。任何一个物体,都占有高、阔、深三度空间。人体也同样,除了高与阔形成一定的比例外,与人体及各部分的深度也形成一定的比例,从而才能形成人体立体的比例概念,这里可取人体各部分的横断面来测定,这一观念的树立,可使
11、人体的塑造具有体积感。人体的深度比例测定:人体各部分的深度比例可用横断面来测定头部体积的高、阔、深约为 6 : 5 : 6 胸部体积的高、阔、深约为 3 : 3 : 2 骨盆体积的高、阔、深约为 2 : 3 : 2作业:1. 课堂剪影速写5张2. 家庭作业速写6张第二章 人体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一、 课题:人体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 二、 教学目的(要求):用概括的方法,了解人体各个具体部分的形状与结构。三、 教学主要内容:跟据人体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概括成各种几何形体,进行分解与组合,弄清他们相互组合、榫接的关系,四、 重点和难点分析:人体每个部分的概括形体。五、 教学方法:讲授、图解。六、
12、课时安排:4课时讲授新课,4课时练习七、 教学手段:讲授、辅导绘画八、 授课程序:1、 引入:人体结构虽然复杂,但像任何机器一样,都由简单的零部件装配而成。根据人体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概括成各种几何形体,进行分解与组合,弄清他们相互组合、桦接的关系,这样就比较易于形象的记忆和加深对人体形态立体的理解。2、 授课内容:(一) 躯干:人体的主要部分是躯干。躯干上部是皇倾斜的立方体胸部,内有卵圆形的胸廓所支撑。胸廓上部由四方形的胸大肌覆盖。下部由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与骨盆相连。躯干下部是呈相反方向的立方体,内有骨盆所支撑,骨盆上的骼前上棘,分叉成两束肌肉伸向大腿,是大腿连结骨盆的重要榫接点。(二) 胸廓
13、背侧:左右覆盖了两块三角形的肩脚骨,肩脚骨上方,由斜方肌等与颈部相连。胸廓下部由背阔肌等覆盖,背部中间由脊椎贯串上下,两旁由骸棘肌所衬垫,直至髓椎,外形上明显可见。骸椎连结髓骨形成骨盆,此处是躯干背侧下部的重要桦接点。臀中肌、臀大肌分置在两旁,像蝴蝶的两侧翅膀。(三) 下肢:下肢的大腿呈圆柱形,小腿呈三棱形,在膝与踩两关节处呈方形。(四) 上肢:上肢的肩部由三角肌所包裹,中间的骨点是肩峰。上臂的伸、屈肌组成的形体与前臂伸曲肌组成的形体相互交叉。腕部与手都呈降梯形。(五) 颈部:呈圆柱形,上托头部,下插胸廓。颈部前侧由胸锁乳突肌形成颈前三角,喉突位于其中。颈部背侧娜须椎两旁由斜方肌覆盖、第七预椎
14、为重要的骨点。(六) 头部:是块立方体,由脑颅和面颜两部分组成,脑颇部呈卵圆形,面颜部在眼和颧骨部分是平的,嘴的部分变圆,下巴接近三角形。 作业:1. 临摹人体结构图:躯干、手臂、腿。2. 速写:短期速写5张第三章 人体局部解剖之脊柱一、 课题:人体局部解剖之脊柱二、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人体局部具体的解剖知识,理解脊柱形状的成因,脊柱运动下的形状和对人体形体的影响。三、 教学主要内容:脊柱的解剖。四、 重点和难点分析:脊柱的“S”造型及其重要骨点。 五、 教学方法:讲授、图解。六、 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新课,2课时练习七、 教学手段:讲授、辅导绘画八、 授课程序:1、 导入:人体基本结构的
15、概括、全身比例及形体分析,都是为了树立观察人体的整体观念。然而,这一整体观念的来源,是以人体结构的解剖知识为依据的。对人体局部结构进行解剖分析,就能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了。同时,在我们进行人体深入塑造时,不论是运用线条方法,还是明暗的方法,都需要对人体解剖进行深入研究,否则就无法表现充分和深刻。这是一个比较枯燥和艰巨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2、 讲授内容:(一)脊椎:脊柱是躯干的中轴和支柱。共有二十六块椎骨组成,其中包括七块颈椎冲二块胸椎,五块腰椎,一块骸骨(五块骸椎合成)和一块尾椎(四块尾椎合成)。骸椎骨与盆带骨围成骨盆。脊柱具有支持体重、保护脊髓、传递压力、缓冲震动、进行运动等功
16、能。(二)椎骨的连结:椎骨之间由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坚韧而富有弹性,外部是纤维软骨层,称纤维环,内部是白色的胶状物质,称髓核。椎间盘在劳动和运动中能承受压力而变形,以适应和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同时为了与整个脊柱弯曲相适应,椎间盘在腰部最厚,颈部与腰部是前厚后薄,胸部则相反。另外,椎间盘还具有减缓冲击、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椎间盘全部的总厚度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由于具有承受压力而变形的特点,人体在一天的劳动或站立行走之后,脊柱的长度会稍缩短,睡觉休息后又恢复原状,故早晚的体长可有 1 一 3 厘米之差。(三)脊柱的运动:(四)脊柱的弯曲:作业:1. 速写:慢些2张。第四章
17、人体局部解剖之躯干的骨格与肌肉一、 课题:人体局部解剖之躯干的骨格与肌肉二、 教学目的:了解躯干的解剖。三、 教学主要内容:躯干的骨骼与肌肉。四、 重点和难点分析:躯干的形体与躯干解剖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有那些骨点与肌肉决定了人躯干的外型和运动形体。 五、 教学方法:讲授、图解。六、 课时安排:4课时讲授新课,12课时练习。七、 教学手段:讲授、辅导绘画八、 授课程序:1、 引入: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躯干的概括形体特征,那只是外在的概括,然而人的躯干的外型和结构是由深层的骨格与肌肉来决定的,将来的动画制作中需要创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需要对人体进行深刻的理解。2、 讲授内容:(一)躯干解剖图:(
18、二)胸廓在胸部倾斜的立方体内,由胸廓的骨胳所支撑,胸廓形如卵圆的笼子,前是胸骨,后是胸椎,左右是二十四根肋骨合围而成。 (三)胸骨:形扁,包括剑柄八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剑柄与胸骨成钝角。整个胸骨呈倾斜,使胸上部触成倾斜的面,对塑造健康的体型颇为重要。(四)肋骨:12对肋骨筑成胸廓的四壁,后端肋骨小头与胸椎连接,肋骨前端由软骨与胸骨相连。17 肋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称真肋, 8 10 肋骨与上位肋骨连结,称假肋。最后两肋无软骨相连称浮肋。胸廓下缘的肋软骨形成弓形也称肋弓角,是胸部塑造重要的骨线。胸廓的运动比较小,它与呼吸密切有关,吸气时上位肋上提,带动胸骨向上向前;呼气时下位肋下降、外翻,使胸骨向
19、下向后。(五)躯干前侧肌肉a、 胸大肌:胸大肌位于胸部上方,左右对称,成四方形,胸小肌衬垫, 1 一 6 肋软骨,外形显著突出。肌起于锁骨内侧深层有胸骨和止于胧骨大结节峭。肌纤维走向成扇形。作用上臂向前、内收、内旋,或挺胸、上提躯干。b、 前锯肌:前锯肌位于胸部两侧,成锯齿状。前侧大部分为胸肌所遮盖,后侧又为肩胛骨和背阔肌所遮盖。在外形上只露一列肉齿,与腹外斜肌交叉最多只见下面 45个。前锯肌起于 l10 肋骨,止于肩脚骨内面的脊柱缘。作用是拉曳肩脚骨下角,与背部菱形肌形成对抗。c、 腹直肌:腹直肌呈扁长垂直状,外由腹直肌鞘包裹。位于正中腹白线两侧,肌纤维被三、四条横行键划分隔,收腹时在外形上
20、十分明显。肌起于耻骨上缘,止于胸骨剑突和第 5 一 7 肋骨。作用使躯干屈曲,胸腹部接近并前倾。a、 腹外斜肌:腹外斜肌是位于腹部前外两侧的扁阔肌。起于第 5 一 12 肋骨,止于骼峭。前部纤维在腹直肌外侧移行为键膜,在腹部正中交叉为腹白线,键膜下缘增厚附着于耻骨结节和骼前上棘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一侧收缩,可使另侧骨盆牵动向上,使躯体回旋。二侧同时收缩可使胸廓下拉,躯干屈曲。b、 腹部外形:腹部外形决定于骨盆的宽度与腰椎的高度。习惯以脐线为界,分为腹上区(至胸弓)与腹下区(至腹股沟和耻骨联合),腹白线位于中央。女性的腹部较男性为宽广,胸弓与腹股沟线女性多为念,男性多忿。大腿沟成角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物 结构 动态 教案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