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复习过程.doc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复习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复习过程.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表(一):“一备”原行为教案研究课苏版第五册第8单元第1课时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者罗向阳问题提出两步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前面已经学过。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巩固已有的解题思路,要让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能体会解决实际问题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我们教学时,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要把解决问题的操作要领教给学生,学生
2、需要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达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或风格。解决问题有不同的解法,中间问题是怎样想到的?很多学生觉得很抽象,甚至无从下手。三年级的孩子的思维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据了解学生都喜欢顺向思维。只会分步计算,还没有学列综合算式。针对这点我把“综合法”这种逻辑思维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综合法就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求问开始分析,逐步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这种顺向的逻辑思维也能为以后列方程解应用题奠基。研究目标1、把思维操作要领(综合法
3、)教给学生。2、学生充分体会不同的信息组合就有不同的思路,也就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研究措施1、以学校实践活动情境为素材,制成图文音频结合的课件,直观呈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这种呈现方式沟通了生活和数学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新的计算问题都是在现实情境中产生的,这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问题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需要计算,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来理解题意,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有一双数学的眼光比较理性地感受生活。2、要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整理,有条理地讲述出来。2、通过交流和反思,中间问题是怎样想到的,形成解题思路。体会解题有不同的解法。教学内容两步连乘应
4、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2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及设计意图师生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实际生活一、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学期都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让我们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
5、身学习的能力。下面是同学们去“公园”实践活动时,遇到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解决吧。(二)合作探究,寻找方法。改编教材,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和背景。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分析法”。1出示场景一(学生集合清点人数):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站成2行,平均每行站了20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课件显示画面,学生收集信息,并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指名说出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已知条件和问题(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3)汇报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想到:方法1:要求一共有多少学生,需要知道一个班
6、多少人和一共有几个班已知共有4班,未知每个班多少人因此,要首先求出每个班多少人已知每行20人,每班2行,求出每班多少人就是求2个20是多少,用20240(人),再求出4个班一共多少人,就是4个40是多少,用404160(人)板书:每班多少人?20240(元)4个班一共多少人?404160(人)方法2: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知道每行多少人和一共多少行已知每行站20人,未知一共多少行,先要求出一共多少行因为每班有2行,一共有4个班,求一共站多少行,就是求4个2是多少,用248(个),再求一共多少人,就是求8个20是多少人,用820160(元)板书:4个班一共站多少行?2460(个)4个班一共多少人?
7、208160(人)(4)教师谈话:像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将这两种解法分别列成综合算式学生动笔列式,汇报订正:202420(24)教师提问: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行不行?(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班多少人,再求4班一共多少人第二种解法是先求4个班一共多少行,再求4个班一共多少人因为运算中要先算24,就必须加小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变了,不符合题意)(5)比较、辨析: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明确两种解法的区别是: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班多少人再求4班一共多少人,第二种解法是先
8、求4个班一共多少行再求4个班箱一共多少人;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条件也不同联系是:最后都能求出来“4个班一共多少人”(6)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解题思路的相同点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板书:A法:四个班,每班站成2行,平均每行站了20人,4个班一共?行一共?人。B法:四个班,每班站成2行,平均每行站了20人,每班?人一共?人(7)师生共同总结:用不同的条件组合,不同的思路就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两种方法可以相互检验。今后我们在做题时,遇到一个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三、尝试练习1、场景二(上车):一辆客车,分左右2排座位,每排有10个座位,每个座位可以坐2人,一辆客车能坐多少个人?(用
9、两种方法解答)(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独立分析,列分步算式解答(3)订正:说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可以先选哪两个条件组合?提出什么问题?再和第三个条件组合,能否求出问题?)师巡视,吸取反馈信息,出示错误列式,让学生加以矫正。四:巩固练习1、场景三、(儿童乐园买门票)售票处成人:10元/人票学生:5元/人价团体:8元/人每班有40人,4个班一共需要多少元?2、场景四、(过山车)玩过山车每位同学需要5元钱,每辆车由排座位,每排坐2位同学,30辆这样的车能坐多少人?3、场景五、四班同学在站成2队准备去玩摩天轮,每行20人,依据票价,一共要多少元?售票处成人:20元/人票学生:10元
10、/人价团体:15元/人4、场景六:有4个班,每班40人,学生票价见告示牌,1000元钱够吗?售票处成人:10元/人票学生:半价价团体:6元/人五、总结归纳。教师提问:(1)这节课解决的实际问题题都有什么特点?(板书:连乘应用题)(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表(二):有效“一反思”反思(含个人教后反思、组内研讨综合意见、改进设想)教后个人反思:1、合理科学地改编教材,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经验背景设计教学。注重从生活中开发数学资源,体现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学数学
11、的目的在于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与生活结起来融入课堂中,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从而可以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我联系学校刚刚组织的实践活动,以“快乐的一天”的情境为载体,展开“两步连乘应用题”教学。新的计算问题都是在现实情境中产生的,让学生明白新的计算问题都是在现实情境中产生的,这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问题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需要计算,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分“谈话-集合-客车座位-买门票-算游乐场的费用”几个环节。学生一开课兴趣盎然。、紧扣一一逻辑思维(综合法),着眼于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设
12、计教学。这种方法就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求问开始分析,逐步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综合法。以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数量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解的未知数量。教学中,以“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站成2行,平均每行站了20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现实的情境呈现问题,学生能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解题的算式: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我继续提问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你是由什么信息想到这样列式的?并说说你的想
13、法,算的是什么呢?你解决了题中的问题吗?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板书巧妙的板书,体现学生的思路,学生很轻易地领悟了解决两步应用题的解决要领:不同的信息组合就有了不同的计算顺序,解决连乘两步计算的问题,思路不是单一的,算式更是多样的。最成功之处就是渗透了综合法解应用题,学生明白了解决问题可以从题中的信息关系求问开始分析,逐步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通过这节课的研究,证实了这种“综合法”的逻辑思维训练在三年级是很必要的,这种思考方法也很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目前能力的达成情况。在低年级的应用题的教学中要浸润这种方法。、以“教什么”的主旨,把握“怎么教”。肖川说:“教什么”和“怎
14、么教”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教育内容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关联。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书本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对此,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P124。),“怎么教”也需要作出努力来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效教学是我们积极寻求、改变直接经验意义的活动。“教什么”这堂课的目标是明确的。以实践活动贯穿课堂,贴近生活;以
15、思路图直观展示“不同信息组合就是不同的思路,就有不同的计算顺序。在交流中牢牢紧扣了“综合法”的妙用。“怎么教”预设的思路很清晰。由“集合清点人数上车计算座位门票的价钱计算游乐场过山车人数和钱的计算”,一个个学生熟悉的趣味场景结合大量的计算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计算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在实际生活和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增强主动学习的意愿。在板书学生解体思路时还需要改进。给足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进行小组合作,提携潜能生。二、组内同伴反思:1、教学目标明确。2、能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直接经验。3、在应用题教学中突出“综合法”逻辑思维,值
16、得我们以后教学中学习。4、板书“不同信息组合就有不同思路”的脉络,用卡纸分上下贴出,这样更能直观体现信息组合不同思路就不一样的“综合分析”思想。三、改进设想1、把握“教什么”的主旨。2、条理还需要更加的简约和清晰,达到更加流畅。3、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归纳,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注意恰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究规律的欲望。表三:“二备”新设计教案研究课苏版第五册第8单元第1课时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者罗向阳教学内容两步连乘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2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3培养学生的
17、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步骤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感受实际生活一、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学期都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让我们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下面是同学们去“公园”实践活动时,遇到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解决吧。(二)合作探究,寻找方法。改编教材,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和背景。数学
18、来源于生活,渗透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综合法”。1出示场景一(学生集合清点人数):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站成2行,平均每行站了20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课件显示画面,学生收集信息,并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指名说出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已知条件和问题(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3)汇报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想到:方法1:要求一共有多少学生,需要知道一个班多少人和一共有几个班已知共有4班,未知每个班多少人因此,要首先求出每个班多少人已知每行20人,每班2行,求出每班多少人就是求2个20是多少,用202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两步连乘 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 设计 复习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