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六个教学片段的思考讲课教案.doc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六个教学片段的思考讲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六个教学片段的思考讲课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六个教学片段的思考-六个教学片段的思考进入课改以后,教师只要把握“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做到“慢”“开”“宽”“放”,调节有度,即使伴着课改急促的节拍,也能悠着点往前走。“球怎么画圆啊”-走慢点!课例一在“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所学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画下来,旨在让学生具体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由此抽象出平面切入主题。学生纷纷从学具袋中取出模型来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活动进行中,有学生拿出了球的模型,想通过球画出一个圆。在学生的思维里“球就是圆形的”
2、,可是拿到球的模型,他们却犯难了,不知道怎么画出圆来,于是教室里出现了这样的声音:“球怎么画圆啊?”教师事先可能并未打算让学生用球画出圆来。当课堂上出现了这种突发事件,她的解决办法是:借着学生的疑惑发问:“哪个小朋友想到了用球画圆的方法,能不能说说看?”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道:“球的模型是两部分合起来,我拆开模型,就可以画一个圆了。”大部分学生认同了这一做法,都把模型球掰开画出了圆。教师本人可能也认为已经帮助学生解答了困惑,很快结束了动手操作,匆匆忙忙领着学生进入了下一阶段的学习。思考:如果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完整的球怎么画圆啊?”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那该多好。如果从这个问题中
3、抽象出来了“圆”,那学生对立体与平面的关系一定会感受得更真切。课堂上,学生能够置疑,这是好的开始,针对这一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却采用半扼杀的方式制止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教学中,用掰开模型球的方法画圆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生活中的球都是完整的,没法采用这一办法画出圆来。如果当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的评价后,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完整的球怎么画圆?”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相信更多奇妙的方法(诸如用硬纸绕球表面一圈,卷出圆柱体形状画圆,或固定球上一点用绳子绕球一周画出圆等等),都有可能浮出水面,让学生真正有兴趣的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
4、学生置疑,提出问题,并能设法自己解决问题,是思维得以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脚步太匆匆,课堂评价机制欠妥,未能正确引导学生思维朝更深更广的空间发展。“6根小棒摆出了一个圆”-放开点课例二请用小棒摆出我们所学的平面图形:学生汇报:“我摆出了正方形”,“我用6根小棒摆出了长方形”,“我摆出了三角形”。这时一个声音喊着“我用6根小棒摆出了一个圆!”。老师立即作出的评价是“直直的小棒不能摆出圆”。其实学生中有几个是这样摆的:1、 6根小棒摆出的圆2、 8根小棒摆出的圆思考:这时,若问一句:“你发现了什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生呢学生已经想到用六根八根摆出“心中的圆”,甚至更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论文 六个 片段 思考 讲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