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名师选编教案(六篇).docx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名师选编教案(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名师选编教案(六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盘古开天地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这 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表达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局部,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 得非常清楚。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 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表达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 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目标.认识“劈、缓、浊
2、”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生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 14个词语。1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2 .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重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教学难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和会写生字词。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 .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你记忆最深的神话故事是哪个?可以和大家提供一下吗?2 .学生提供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3 .什么是神话故事呢?
3、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4 .学生交流谈认识,教师总结“神话”相关知识。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属于民间文 学,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 对后世影响深远。7 .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8 .反应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齐 读第五自然段)指导朗读:排比
4、段读出语调的高低。10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11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 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 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12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 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13.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1 .指名复述这局部课文。(课
5、件引导).主题延伸:读了本文,我们知道了神话故事的特点,中国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同学们课下 可有神话故事,在班里召开一个神话故事会。提示:我们可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蜗补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这些 故事。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可 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六、课后作业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 .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板书设计12盘古开天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
6、地教学设计(三)教材简析盘古开天地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是 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神奇故事。课文通过盘古开天辟地,顶 天立地,表达了巨人盘古的不畏艰难的献身精神。课文处处充满神秘的味道、神奇的想象,让 学生感受着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教学目标.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字。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 .朗读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内
7、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劈、浊”等3个生字,会写“睁、翻”等7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7个词语。1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第13自然段中神奇的地方。2 .能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课件出示词语: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蜗补天开天辟地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齐读词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与神话故事有关)2 .引导交流:你读过其中的哪些神话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位?3 .今天,我们走进神话故事单元一一课件出示导语页,学生齐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
8、类童 年时代飞腾的幻想”。4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一一盘古,阅读他开天地的故事。6.教师板 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7 .提问:“为学患无疑,疑那么有进。”阅读时要思考,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 问题要问?(预设:盘古是谁?他为什么要开天地?他是怎样开天地的?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初识神奇.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读课题时自己及同学提出的问题。用“” 画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1 .识记生字。(1)指名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提示:浊,读zhu6 ,不读zu6。(2)指导识记。通过形近字比拟识记“劈”:“劈”与哪几个字很像?相机组词加以区
9、别:劈(劈开)一一辟(开辟) 僻(偏僻) 僻(僻嘿啪啪) 霹(霹雳) 联系旧知识记“肢”:之前,我们学过带有月字旁的字“脾、股、腹、胳、膊”等,还记得 它们表示的是什么吗?今天学习的“肢”字,表示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同偏旁识记“躯”:你知道哪些偏旁是“身”的字?相机出示:射、躲、躯。2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课件出示:(1)梳理学生质疑时提出的问题,提问: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盘古 开天地的结果是怎样的?(2)把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三、读中想象,感受神奇.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展
10、开想象。(2)引导交流: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认为神奇的地方。(3)相机指导理解词语“混沌”。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提问:“混沌”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晴朗、辽阔的天地图。提问:图中的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混沌”的宇宙 吗?有什么感觉?(4)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一个自然段。1 .学习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3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再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想象画面。(2)引导学生交流。预设1:a.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你找到了神奇的地方吗?请读出相关的句子。b.出示句子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 透了进来。c.提问:你从
11、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了呢?(例如:“翻身坐”是普通的行为,带来的变化是像 个“大鸡蛋”的宇宙“裂开了一条缝”,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神奇事情)预设2:a.指名朗读表达神奇的句子。b.出示句子2: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 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 了地。c.提问:你认为神奇的理由是什么?(例如:盘古用斧头一劈,带来的变化是天和地分开,宇 宙第一次出现天和地,盘古真是力大无比)引导体会近义词、反义词表达的精妙。a.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b.这句话
12、中藏着几对反义词和近义词,找一找。c. “轻而清”与“重而浊”能互相调换位置吗?为什么?d.你见过“清”的什么? “浊”的什么?相机理解“清”的意思是纯洁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 “浊”的意思是水、空气等含杂质,不清洁,不干净。e.比拟句子,你体会到什么?(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神奇)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浑浊的东西下降,变成了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f.再读,读出对天和地初步形成的好奇、惊喜。预设3:a.指名读找出的表达神奇的句子。b.课件相机出示句子3: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 天地当中,随
13、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 高。c.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神奇的理由。(例如:盘古的身体与天地一起长,很神奇;盘古顶天立地, 形象高大,很神奇)d.引导展开想象,感受盘古雄伟、高大、勇于开创的形象。提问引导: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天 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想一想,一年过去了,天升高365 丈,地呢?盘古呢?十年过去了,天升高3650丈,地呢?盘古呢? 一百年过去了,天升高36500 丈,地呢?盘古呢?盘古的身体能这样变化,真是太神奇了!这时的盘古,给你的印象是怎样 的?(顶天立地
14、、高大、勇于开创等)(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朗读写盘古行为的句子,学生朗读写宇宙变化的句子。课件出示: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 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 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 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四、指导书写,指导积累.指导学生写字。(1)认真观察
15、“睁、翻、斧、劈、缓、浊、丈 7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翻”,左右两局部要写紧凑;“缓”,右边的第一横比第二横 短,右边不要错写成“爱二(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应。1 .抄写词语:黑乎乎、翻身、缓缓、上升、下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认识“隆、肢”等4个生字,会写“撑、竭”等8个字,会写“精疲力竭、血液”等7个词 语。1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第4-5自然段中神奇的地方。2 .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巩固识字,复习导入1 .认读词语。课件出示:睁眼斧头劈开浑浊一丈支撑四肢躯干血液黑
16、乎乎缓缓上 升下降翻身.导入新课。过渡:盘古开天辟地后,担忧天和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 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怎么样了呢?二、读中想象,感受神奇.学习第4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从哪里你感受到了神奇?(2)学生交流。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句子4: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你为什么认为这里很神奇呢?(预设:他的身体能无限制地生长,长久地撑在天和地之间, 盘古真是天生神力啊!)(3)比拟句子。课件出示: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盘古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17、读一读,比一比: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给“巍峨”找近义词。句子中的“一根柱子”让你想到了什么?(擎天柱)(4)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出示句子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指名读。思考:从“多少年、终于、精疲力竭”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为了天 地成形,盘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精疲力竭”:你什么时候也有过“精疲力竭”这种感受呢?(5)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1 .学习第5自然段。(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2)男女生合作读。男生朗读:他呼出的气息一一(女生接读: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以下接读的方式相同:他发出
18、的声音一一他的左眼他的右眼他的四肢和躯干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一一他的汗水(3)展开想象读:想象自然界的风、云、太阳、月亮、江河、雨露等带给我们的美妙感受, 再自由读这一个自然段。(4)引导描绘想象中的画面: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可能变成什么?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2 .学习第6自然段。(1)齐读第6自然段。(2)引导: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三、讲述故事,再现神奇.借助插图讲述故事的具体过程。(1)出示四幅插图,给图取名字。(例如:盘古沉睡、盘古开天辟地、盘古顶天立地、盘古化 为万物)(2)结合插图,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1 .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19、条理地讲述故事。(1)用“”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天和地分开后、这样 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2)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故事。2 .分小组讲故事。四、指导书写,延伸阅读.指导学生写字。(1)认真观察“撑、竭、累、血、液、奔、茂、滋” 8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竭”,右下局部里面是一个“人”字,把捺改为点;“奔”, 上下结构,下局部的“井”要托住“十”;“茂”,下半局部的笔顺是:横、撇、斜钩、撇、点。(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应。1 .抄写词语:精疲力竭、血液、奔流不息、汗毛、茂盛、滋润
20、、雨露。2 .课后作业: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四)教材简析盘古开天地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神话传说, 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 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目标.认识“劈、缓、浊”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斧”等14个字。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2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
21、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 养想象力。1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会认“隆、肢”等7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睁眼、黑乎乎” 等词语。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记忆最深的神话故事是哪个?请给大家提供一下。生讲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2 .什么是神话故事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交流谈认识,教师总结。课件出示: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22、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盘古开天地)设计意图:让学生讲故事,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二、初读感知L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易读错、写错的字。睁翻斧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学生交流易错点。预设:“缓”读“hudn”,不要读成“nudn”;右边不要错写成“爱”。“累”下面局部容易错写 成“系”,书写时要注意。“血液”的“血”读成话”,不能读成成连系.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
23、,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3 .指名读课文,教师评价学生读书的情况。三、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自由朗读课文。1 .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2 .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引导:要把握课文内容,我们就要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 们要边读边概括,语言要简练。课件出示表格,学生读课文,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起因:经过:结果:学生读课文。可以同桌讨论完成表格,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起因:宇宙混沌一片。经过:盘古用自己的身体把天地分开。结果:盘古倒下,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美丽的世界诞生了。四、课堂小结,作业巩固1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古开天地 统编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名师 选编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