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电子版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电子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电子版本.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第一章1、大分子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线型聚合物、体型聚合物和带有支链的线型聚合物三种,树脂可以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2、热塑性具有弹性和塑性、可溶性、可反复成型;热固性脆性大、弹性较高和塑性差,只能一次成型。3、聚合物(热塑性)的物理状态可分为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三种。4、影响聚合物流变学性质的因素:(1)聚合物结构对粘度的影响:大分子链越柔顺、粘度高,流动性差;(2)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粘度越低;(3)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成型压力越大,聚合物熔体粘度越高。5、热固性
2、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温度对粘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随温度升高,交联反应速度加快,剪切作用对粘度和流动性也有影响,需要通过交联反应速度来体现。6、聚合物由粘流态到玻璃态的过程:晶坯晶核晶体7、影响聚合物取向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注射压力及保压压力、浇口冻结时间、模具温度等。第二章1、填充剂的作用:调整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材料强度,扩大使用范围,以减少合成树脂的用量,降低塑料成本。(增量和改性,扩大它的使用范围)2、热固性塑料常见的有:酚醛塑料(PF)、氨基塑料、环氧树脂、脲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和不饱和聚酯等。3、实际收缩率Ss常用于大型及精密模具成型塑件的计算。4、ABS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
3、(B)、苯乙烯(S)共聚生成的三元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丙烯腈使ABS有较高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具有良好的弹韧性、冲击强度、耐寒性以及较高的抗拉强度;苯乙烯使ABS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着色性和介电特性,使ABS制品的表面光洁)第三章5、注射成型的特点:(1)成型周期短;(2)能一次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塑料制件;(3)对各种塑料适用性强;(4)生产效率高,并易于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等优点。6、注射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和塑件的后处理三个过程。7、成型冷却过程包括:充模、保压、倒流、冷却8、塑件的后处理主要指退火和
4、调湿处理。调湿处理是一种调整塑件含水量的后处理工序,主要用于吸湿性很强且容易氧化的聚酰胺等塑料制件。9、注射成型工艺参数有: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在注射成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压力注射成型过程中的压力包括塑化压力和注射压力。注射压力大小取决于注射机的类型、塑料的品种、模具结构、模具温度、浇注系统的结构和尺寸及塑件的形状等。时间注射时间合模冷却时间其他时间.10、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塑件表面在脱模时划伤、擦毛等,在设计时塑件内外表面应具有一定的脱模斜度,硬质塑料比软质塑料脱模斜度大;形状越复杂或成型孔较多的塑件取较大的脱模斜度;塑件高度愈高,孔愈深,则取较小的脱模斜度;
5、壁厚增加,孔内包住型芯,脱模斜度也应大些。11、热塑性塑件的壁厚一般在14mm,如壁厚过大,则易产生气泡和凹陷,同时不易冷却。热固性塑件的壁厚一般在16mm之间,如果壁厚过大,则需要增加压缩时间,同时塑件内又不易压实,而过薄,则刚度差,易变形。11、塑件上螺纹的直径不宜过小,螺纹的外径不应小于4mm,内径不应小于2mm,精度不超过三级,螺纹圈不宜太多,要用粗牙螺纹,12、金属嵌件的设计原则:(1)嵌件应牢固的固定在塑件中(2)模具内嵌件应定位可靠(3)嵌件周围的壁厚应足够大。第四章13、普通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组成。14、单分型面注射模设计注意事项:(1)分型面上开设分流道,
6、既可开设在动模一侧或定模一侧,也可以开设在动、定模两侧(2)由于推出机构一般设置在动模一侧,所以应尽量使塑件在分型后留在动模一边,以便于推出(3)为了让主流道凝料在分型时留在动模一侧,动模一侧必须设有拉料杆(4)推杆的复位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复位杆复位。15、注射机的推(顶)出装置有:(1)中心顶杆机械顶出装置(2)两侧双顶杆机械推出装置(3)中心顶杆液压推出与两侧双顶杆机械推出联合作用的推出装置(4)中心顶杆液压推出与其他开模辅助液压缸联合作用。第五章16、分型面的形式有:平直分型面;倾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面分型面;瓣合分型面,也称垂直分型面。17、(简答题3)分型面的设计(选择)原则P1
7、10:(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2)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3)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分型面的选择应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分型面的选择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6)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18、浇注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2)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生熔接痕;(3)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出;(4)防止型芯的变形和嵌件的位移;(5)尽量采用较短的流程充满型腔;(6)流动距离比和流动面积比的校核。19、(简答题5)分流道设计应注意的事项P116:(1)使其以平稳的流态均衡的分配到各个型腔,尽量减少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与压力损失(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料 成型 工艺 模具设计 复习题 电子 版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